精彩东方文学

興漢使命 第181章 孟津戰役

作者/開先洞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公孫瓚奉命攻打孟津關。

    負責駐守那里的,是董卓軍大將,虎賁將軍李肅。

    孟津關北瀕黃河,南依邙嶺,有了山與河,作為依托,關隘便于長期堅守。

    更是形成了,以關制河、以河衛關的局勢。

    孟津關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以來,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黃河滾滾東來,川流出陜,奔騰在豫西峽谷,水流湍急。

    抵達孟津關的時候,河道漸寬,流速驟降,便于船只橫渡。

    因此,孟津渡口自古以來,就是南北往來的交通要沖。

    先帝在此設立孟津關,有黃河作為天然屏障,它占盡了地利的優勢。

    洛陽城外的大險關,孟津關最為易守難攻。

    想要攻打孟津關,必須要水陸并進。

    然而公孫瓚軍,多為幽州騎兵部隊。

    想要拿下孟津關,必須要有水軍助戰才行。

    然而孟津關,修筑在黃河南岸,公孫瓚軍想要攻打關城,就必須要渡過黃河。

    人倒是好說,馬可怎么辦呢?

    嚴綱親自帶了一隊白馬義從,嘗試著涉水渡河。

    終于讓他找到了,一條渡河通道。

    魏攸不放心,親自參與探路,終于確定了白馬義從輕裝突進,可以涉水渡過黃河,對孟津關城發起進攻。

    公孫瓚問:“軍師,白馬義從是陸戰雄師,到了水上,威力驟減,真的沒有問題嗎?”

    魏攸說:“主公,聯軍分兵,其實就是明爭暗斗的開始。”

    如今各處均有捷報。

    興漢軍,先克虎牢關,再奪旋門關,聯軍第一精銳,當之無愧。

    孫策軍,也是一鼓作氣,拿下了軒轅關。

    這軒轅關的攻打難度,比起孟津關來也毫不遜色。

    孫策軍可以一戰而下,肯定是付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犧牲。

    袁術軍,紀靈單騎破伊闕關,這件事情已經名傳天下,想來也是事實。

    就連曹操軍,面對滎陽守將徐榮,也破釜沉舟,以三萬流民青壯的鮮血,嚇退了西涼鐵騎。

    袁紹軍一出動,豪強荀家的荀諶,攜敖倉投奔,直接讓董卓軍西涼鐵騎,倉惶西逃。

    諸侯聯軍,幾乎每家都以最大的誠意,向天下人展示了討董的功勛。

    反觀白馬義從,從幽州千里迢迢的,來參與酸棗會盟。

    除了在虎牢關下,被并州鐵騎碾碎了雄心壯志之外,就再也沒有出彩的地方了。

    為了白馬義從的未來,這一仗必須要打,還得打好。

    否則漢室邊軍之中,再也沒有白馬義從的地位了。

    魏攸的話,直接點中了,公孫瓚軍的軟肋。

    諸侯討董,其實就是聯軍向天下人,炫耀武力。

    如今成敗參半。

    興漢軍據九郡之地,進可攻,退可守。

    周邊的對手,只有劉虞和白馬義從了。

    要是白馬義從表現不佳,怎么可能,頂得住興漢軍的壓力呢?

    公孫瓚問:“軍師,這仗非打不可嗎?”

    魏攸回答說:“開弓沒有回頭箭!”

    白馬義從來到孟津關,就是要打仗的。

    如今面對險關,正是宣揚武力的好時機。

    鄒丹說:“主公,打吧!白馬義從,得留下一個傳說。”

    公孫紀也說:“主公,天下風云際會,這里是精銳的熔爐。”

    戰斗,是白馬義從,唯一的出路。

    公孫瓚沉吟半晌,終于開口說話了。

    公孫瓚說:“既然大家都認為這仗該打,那就打吧!”

    就這樣,千白馬義從,分成了四隊人馬。

    嚴綱等人,各帶兩千。

    鄒丹率先涉水渡河,搶攻孟津關,掩護其余各部。

    白馬義從,弓騎皆精。

    鄒丹張弓搭箭,在孟津關下,耀武揚威。

    李肅站在孟津關上,看著黃河對岸,整裝待發的白馬義從。

    副將李恬問:“將軍,什么時候發起反擊呀?”

    李恬覺得,一萬西涼鐵騎,趴在孟津關里睡大覺,讓白馬義從,在關下大呼小叫的,簡直就是,有辱西涼鐵騎的威名。

    李肅說:“小恬,不可意氣用事!”

    西涼鐵騎,分守關之后,本來就沒有什么兵力優勢了。

    要是再大肆揮霍一番,董卓軍的處境,就會更加的不妙了。

    諸侯聯軍,損失一個,可以立即補充十個,百個,千個。

    西涼鐵騎,損失一個就少了一個。

    想要補充,得等上十年,或者是年。

    西涼鐵騎,拼不起呀!

    李肅覺得,董卓軍獨戰天下,其實是一個戰略錯誤。

    以西涼鐵騎的戰斗力,可以實現戰略目標。

    然而從戰爭潛力上來說,以兩州人口,對抗十州大地,而且還是真刀真n的硬扛,這和上趕著找死,又有什么區別呢?

    戰爭不是這么打的,這樣的拼下去,西涼鐵騎遲早完蛋。

    李肅心想,是時候改弦更張了。

    跟西涼鐵騎一條道跑到黑,就只能陪葬了,實在是太不劃算了。

    李恬驚呼:“將軍,白馬義從主力,開始渡河了!”

    李肅看著昏暗的天空,冷靜的說:“那就,開始吧!”

    黃河水面,燃起了熊熊烈火。

    李肅本以為會大局已定,然而白馬義從的表現,令他瞠目結舌。

    剩下的六千白馬義從,居然頂著大火沖鋒。

    孟津關下的兩千白馬義從,見身后燃起了大火,居然沒有慌亂,而是發起了決死沖鋒。

    第一支百人馬隊,居然以血肉之軀,硬撼關門。

    戰斗不到一刻鐘,人成碎片馬成泥。

    西涼鐵騎的斗志,居然被瓦解了大半。

    李肅憂心忡忡的望著關城之下,那損失殆盡的白馬義從百人隊。

    怪不得公孫瓚軍白馬義從,可以縱橫遼東屬國。

    僅憑這份犧牲精神,便是天下少有的精銳。

    鄒丹見第一個百人隊,全部陣亡,臉上的表情,依舊沒有什么變化。

    鄒丹說:“第二個百人馬隊,上!”

    白馬義從再次沖鋒,又是一番絞肉機似的戰斗。

    西涼鐵騎,開始動搖了。

    西涼鐵騎自從成軍以來,一直都是碾壓式作戰。

    如今面對悍不畏死的白馬義從,這可是血肉較量。

    西涼鐵騎,終于怕了。

    好不容易絞殺完畢,李恬氣喘吁吁的說:“將軍,白馬義從瘋了嗎?”

    前面的人,用血肉之軀沖關。

    后面的人,頂著烈火前進。

    李肅說:“這就是名震天下的白馬義從!

    一支與西涼鐵騎,齊名的軍隊,又怎么可能,沒有過人之處呢?

    現在看來,不怕死,就是白馬義從,縱橫遼東的殺手锏了。

    白馬義從的第二次決死沖鋒,宣告失敗。

    鄒丹握緊了手中的戰刀,大吼一聲:“第三個百人隊,跟我上!”

    這是一場有進無退的戰斗,鄒丹覺悟了,白馬義從的戰士們,也覺悟了。

    甚至就連胯下的戰馬,也拿出了拼命的勇氣。

    剩下的一千五百名白馬義從,不約而同的發起了沖鋒。

    鄒丹的馬撞在了城門上,城門瑟瑟發抖。

    鄒丹向后躍起,馬死,人活。

    那些來不及脫離馬背的白馬義從戰士們,連人帶馬,撞上了城門。

    李肅站在孟津關甕城的城樓上,看得一清二楚。

    這樣的精銳之師,西涼鐵騎,真的可以匹敵嗎?

    李肅的信心不足,估計西涼鐵騎,也會喪失信心了吧?

    孟津關的第一道城門,宣告被破。

    鄒丹的肩膀上,插著一支白花花的羽箭。

    嚴綱帶著,一隊黑色的白馬義從將士們,接替了鄒丹,繼續攻擊甕城。

    李肅看著李恬,見他一副見了鬼的模樣,嘆了一口氣說:“小恬,傳我將令撤!”

    李肅知道,孟津關城破,已經是必然的了。

    白馬義從,用生命堆出來的戰果,給了天下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李恬問:“將軍,咱們還沒有失敗,為什么要撤退呢?”

    李肅回答說:“當大火無法阻擋白馬義從的時候,西涼鐵騎就已經敗了!

    硬撐著不走,只會讓更多的人,死于非命。

    然而這并不能,改變戰爭的結果。

    這一仗,白馬義從贏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西涼鐵騎穿了鞋,就只能拱手認輸了。

    李恬似懂非懂,他只聽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西涼鐵騎,輸給了白馬義從。

    李肅命令:

    西涼鐵騎,退守偃師,保住洛陽城的東大門。

    當李肅進入偃師之后,徐榮,郭汜和樊稠,早就已經進城了。

    七萬西涼鐵騎,駐軍偃師,開始了諸侯討董的第三階段。

    偃師戰役,是洛陽會戰的決定性戰役。

    公孫瓚帶著傷痕累累的白馬義從將士們,一步一步的走進了孟津關。

    看著保存完整的關城,公孫瓚卻高興不起來。

    魏攸跟在后面,亦步亦趨,欲言又止。

    公孫瓚問:“軍師,仗打成這樣,有意思嗎?”

    魏攸回答說:“以烈士的血肉,換得了永不褪色的威名。”

    值與不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是一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選擇題。

    白馬義從,用生命換取了榮耀。

    公孫瓚問:“消滅了多少西涼鐵騎呢?”

    魏攸回答說:“西涼鐵騎,見勢不妙就撤退了,一人未折!

    公孫瓚無語了,花了天大的代價,又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呀!

    白馬義從得了大義和孟津關,卻犧牲了數以千計的將士。

    西涼鐵騎失去了孟津關,人卻完好無損。

    這一仗,沒有勝利者,也沒有失敗者。

    公孫瓚很是不甘心,白馬義從拿命拼來的城池,居然是對手自主放棄的,這叫他情何以堪哪?

    公孫瓚讓魏攸退下之后,悄悄的喚來了公孫紀。

    公孫瓚問:“白馬義從,需要一場斬首過萬的功勞,這件事情,你能辦到嗎?”

    公孫紀回答說:“沒有問題。”

    就這樣,公孫紀帶著白馬義從,開始了殺良冒功。

    旋門關,興漢軍大營之中。

    劉正看著手上的情報,臉色鐵青,怒火中燒。

    劉正問:“奉孝,這就是秉持天下大義的諸侯聯軍嗎?”

    郭嘉回答說:“侯爺,公孫瓚軍也是沒有辦法呀!”

    付出了三千的傷亡,居然一名西涼鐵騎也沒有消滅,白馬義從會干出那樣的惡事,也就不奇怪了。

    劉正說:“沙場交鋒,遷怒于平民。興漢軍,恥于與公孫瓚軍為伍!

    劉正命令:

    興漢軍,與公孫瓚軍割袍斷盟,同時昭告天下興漢軍,絕不與殺良冒功者為伍。

    讓天下諸侯,都好自為之吧!

    賈詡說:“侯爺,這可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呀!”

    劉正說:“文和,興漢軍總得堅持自己的底線,不是嗎?”

    劉正也清楚,公孫瓚那么做,只是為了替白馬義從正名。

    然而此等歪風邪氣,不可助漲,否則就助紂為虐了。

    賈詡聞言,也無法再勸了。

    畢竟公孫瓚軍的做法,已經突破了興漢軍的底線。

    興漢軍要是沒有什么表示的話,還有什么臉面參與討董。

    劉正一直以來,都以為公孫瓚是梟雄,對外族狠,對自己人應該是不錯的。

    然而事實證明壞人永遠都是壞人,對其他人壞,對自己人更壞。

    白馬義從,就是鐵證。

    興漢軍的斷盟宣言,很快就到了諸侯聯軍各部,引起了不同的反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于都县| 南宁市| 宝丰县| 南和县| 莆田市| 兴文县| 松桃| 南皮县| 洪湖市| 且末县| 行唐县| 凤庆县| 遂宁市| 博兴县| 湖州市| 泗水县| 兰西县| 文登市| 巢湖市| 桓仁| 宣威市| 白玉县| 剑阁县| 舞钢市| 舞钢市| 襄垣县| 灵川县| 罗源县| 兴海县| 雷波县| 南丰县| 山东| 衡东县| 灵武市| 台中市| 喜德县| 青州市| 白沙| 乐至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