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徐庶愿意還是不愿意,劉備三請臥龍諸葛亮的戲碼,都正式開演了。
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以及二十名親衛來到了隆中。
從遠處看去,小山腳下有數名農夫。
他們一邊揮舞著鋤頭翻土,一邊放聲歌唱。
歌詞的內容如下: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
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
劉備見歌詞的內容典雅別致,不像是普通人可以創作出來的東西。
應該是高人所作,讓農夫們傳唱解乏。
劉備心有所感,于是就勒住了戰馬,翻身下了馬。
劉備牽著馬步行走到了農夫們的田埂邊上,大聲的問:“老鄉們,可不可以告訴我這首詩歌是哪位大賢的佳作呀”
其中一位面相忠厚老實的農夫回答說:“這是臥龍先生諸葛亮前些年的老作品了。”
劉備再問:臥龍先生諸葛亮家住何處的時候,農用手指了指小山,然后慢慢的回答。
農夫說:“從這條小路向南而走,翻過了這座山,那一帶的高崗,就是臥龍崗了。”
臥龍崗前面的小樹林中有幾間茅廬,就臥龍先生諸葛亮的隱居之地。
劉備大聲的向農夫道謝,又命隨從親衛取出一袋范陽燒酒,供農夫們小酌解乏。
劉備回轉官道,飛身上馬,策馬前行。
才走出不過七里,遙望臥龍崗,果然清靜異常。
劉備情不自禁,想起徐庶經常念叼的一篇古風,就是描述臥龍先生諸葛亮的隱居之地的風景的。
詩詞內容如下:
宛城西南二十里,一帶高崗枕流水:
高崗屈曲壓云根,流水潺湲飛石髓。
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松陰里;
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
床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
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
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
廬中先生獨幽雅,閑來親自勤耕稼:
專待春雷驚夢回,一聲長嘯安天下。
劉備等人來到草廬前面,隨后下馬,親自上前叩響了柴門。
門開了,一位七、歲的童子走了出來。
諸葛小童問:“你們前來敲門,請問有什么事情嗎?”
劉備回答說:“煩請通報一聲,忠漢王劉備,攜虎威將軍關羽和虎烈將軍張飛,特來拜見臥龍先生諸葛亮。”
諸葛小童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對劉備說:“我的記性不太好,恐怕記不得這么多的名字呀。”
劉備無奈,只得退而求其次的對諸葛小童說:“你只需要回報說:劉備來訪就可以了。”
諸葛小童并沒有立即回去通報,而是露出了一個非常遺憾的表情。
劉備只好細問一番。
諸葛小童回答說:“我家先生今天早晨出門訪友去了。”
劉備忙問:“你可知道先生往何處去了嗎”
諸葛小童為難的說:“我家先生的行蹤,一向是飄忽不定的,我也不知道,他往何處去了。”
劉備愣住了,于是就問:“你家先生可有說過什么時候回來嗎?”
諸葛小童搖了搖頭,慢慢的說:“先生的歸期,亦沒有定數,或許三、五日,或許十數日。”
劉備聽了諸葛小童的話之后,心情有些憋悶。
然而訪賢不遇,劉備也不好惡客上門,賴著不走。
萬般無奈的他,只得告辭離開了臥龍崗。
三人回到了宛城之中,繼續治理地方。
又過了數日,劉備軍派出探聽消息的人回到了宛城。
信使回報說:“臥龍先生諸葛亮,已經回到了臥龍崗。”
劉備忙命令親衛:
立即準備馬匹禮物。
張飛嘟嘟囔囔著說:“不過是一個沽名釣譽的山野村夫而已,又何必大哥親自出馬,我派人傳喚他前來覲見就好了。”
劉備苦笑著說:“三弟,你難道就沒有聽說過嗎?”
孟子他老人家曾經說過:
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
臥龍先生諸葛亮名聲在外,可以說是當世的大賢。
草率的傳喚,人家怎么可能理會咱們呢?
劉備說到這里,怕耽擱了太多的時間,于是就飛身上馬,前往臥龍崗,再訪臥龍先生諸葛亮。
關羽和張飛拿劉備沒有辦法,只得乘馬相隨。
當時正是寒冬,天氣嚴寒,彤云密布。
才剛剛出了宛城,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
張飛嘟嘟囔囔著說:“大哥,這天寒地凍的。”
在這樣的天氣情況下,不宜出行遠游呀。
如今還要冒著大風雪,去見一個毫不相干的外人,純粹是在找罪受嘛!
不如回轉宛城,既可以躲避大風雪,又可以燙上一壺范陽燒酒,咱們兄弟三個開懷暢飲一番。
劉備說:“三弟,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讓臥龍先生諸葛亮,明白我劉備的忠漢王府,求賢若渴。”
你要是怕冷,可以一個人先回去吧。
張飛說:“大哥,我們兄弟三人自從梅園三結義以來,出生入死這么多年了。”
咱們連死都不怕,又怎么可能畏懼嚴寒呢?
我只是擔心大哥空勞神思,又一次的無功而返。
劉備說:“三弟,你不要再說了。”
只管隨我一同前去臥龍崗,以示忠漢王府的誠意。
然而好事多磨,劉備三兄弟凍成了狗,依舊沒有見到臥龍先生諸葛亮的面。
劉備三兄弟打道回府,繼續蝸居。
數月之后,劉備心想,事不過三,想來忠漢王府的誠意,已經足以打動臥龍先生諸葛亮了吧?
既然兩次訪賢不遇,第三次一定可以得償所愿。
劉備決定三訪臥龍崗。
虎威將軍關羽說:“大哥兩次親自前往拜謁臥龍先生諸葛亮,已經是誠意十足了。”
然而卻事與愿違,想來是那臥龍先生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
這才故意躲避,不敢出來與咱們見面。
大哥執著于道聽途說,已經是走火入魔了。
劉備說:“二弟此言大謬。”
春秋時期,齊桓公想要見東郭野人,五次反復造訪,才得到了一次見面的機會。
如今臥龍先生諸葛亮,可是堪比管仲、樂毅的大賢。
才區區兩次而已,又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呢?
張飛說:“大哥此言差矣”
我看那臥龍先生諸葛亮,不過是浪得虛名而已。
區區一介山野村夫,也敢與名滿天下的先賢相提并論。
實在是空口白話,恬不知恥!
今番不須大哥前去,他要是敢不奉詔,我只需要用一條麻繩,就可以把他綁來!
劉備大怒說:“一派胡言!”
延請大賢,哪里會有一蹴而就的道理呢?
想想周文王謁姜子牙的故事吧!
文王且如此敬賢,我等又怎么敢傲慢無禮呢?
這次你就不要去了。
我帶著云長去就好了,以免你那張嘴壞事。
張飛說:“既然大哥和二哥都去,我去還不行嗎?”
劉備說:“你要去也行,得把你那張臭嘴給我閉上。”
張飛無奈,只得承諾到了臥龍崗就裝啞巴。
于是劉備三兄弟,騎上高頭大馬,帶上親衛抬上禮物,浩浩蕩蕩的前往臥龍崗。
離草廬半里之外,劉便下馬步行,正遇諸葛小童。
劉備忙上前施禮,隨后就問:“你家先生在家嗎?”
諸葛小童回答說:“昨天晚上才回來,王爺今天算是來對了。”
說完,諸葛小童就在前面帶路,劉備亦步亦趨的跟著。
劉備說:“今日還真是幸運,終于得見臥龍先生諸葛亮了。”
張飛說:“恭喜大哥得償所愿!”
關羽也是面帶微笑,手捊長髯。
劉備說:“忠漢王府,你我兄弟三人本來就是一體的。”
劉備三兄弟跟著諸葛小童進了院子。
諸葛小童說:“王爺稍待,我先進去通報一聲。”
劉備說:“有勞了!”
一刻鐘之后,諸葛小童走了出來。
諸葛小童說:“今日先生雖然在家,但是卻在草堂上午睡,還沒有醒轉過來,無法見客。”
劉備說:“無妨,先讓臥龍先生諸葛亮午睡吧!”
劉備閑來無事的時候,看過洛神王二火寫的書。
從里面得知了有午睡習慣的人,要是睡眠不足,或者是被人驚了好夢,都是會有起床氣的。
劉備為了訪賢而來,肯定是不能惡了主人。
于是他就吩咐關羽和張飛二人,只能在院子里等著。
劉備慢慢的走進了外堂,見臥室的門并沒有關好。
臥龍先生諸葛亮,仰臥于草堂竹席之上,睡得正香。
劉備拱手侍立在門外,靜候諸葛亮睡醒。
半個時辰過去了,諸葛亮依舊在熟睡中。
關羽和張飛在院子里等了好久,聽不見房間里面的動靜,還以為出了什么事情,忙沖進了外堂。
卻看見劉備像仆人一樣彎腰拱手站在外堂。
張飛大怒,對關羽說:“這臥龍先生諸葛亮,實在是太傲慢了吧?”
如今咱們大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
等我到草廬背后放上一把火,看他起來還是不起來!
關羽當然不肯讓張飛胡鬧,于是就再三勸阻。
張飛也嘴上說說而已,真要放火,他也是過不了心理那一關的。
劉備無心理會張飛的胡鬧。
仍舊命令兩人到屋外的院子里等候。
一刻鐘之后,見諸葛亮翻了個身,又朝著里壁睡著了。
諸葛小童想要上前通報,劉備忙拉住了他。
劉備說:“且勿驚動,臥龍先生正在睡回籠覺。”
又侍立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來,一時之間詩興大發: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起身洗漱了一番,問在旁邊服侍的諸葛小童:“今天有人來拜訪我嗎?”
諸葛小童回答說:“忠漢王劉備,在外堂等候兩個時辰了。”
諸葛亮一邊換衣服,一邊埋怨諸葛小童:“你最近是怎么了,為什么不及時通報我呢”
諸葛小童暗自腹誹,只得低下了頭。
一刻鐘之后,諸葛亮衣冠齊整,才到外堂拜謁劉備。
劉備見諸葛亮:
身長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劉備下拜說:“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曾經兩次晉謁,不得一見已經把賤名留于臥龍先生的文案之上,不知道臥龍先生可曾聽說過,忠漢王劉備的名字呢?”
諸葛亮惶恐,忙請罪說:“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屢蒙王爺枉臨,不勝愧赧。”
二人敘禮完畢之后,分賓主坐了下來。
諸葛小童忙燒爐煮茶。
一盞茶之后,諸葛亮說:“王爺的留書,我已經看過了。”
忠漢王憂民憂國之心,天日可表。
只恨我年幼才疏,有誤下問。
劉備說:“前有水鏡先生司馬德操的評語,后有左軍師徐元直的力薦,臥龍先生又何必妄自菲薄呢”
劉備懇請臥龍先生不棄鄙賤,屈身宛城,賜以教誨。
諸葛亮回答說:“德操先生、元直師兄,都是當世高才,我只不過是一介耕夫而已,怎敢妄談天下大事呢”
他們兩個也太抬舉我了。
王爺何必舍美玉而求頑石呢?
劉備說:“大丈夫抱經世奇才,豈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愿臥龍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不嫌棄劉備愚魯而賜教。
諸葛亮笑了,問劉備:“我想聽一聽王爺的志向足什么呢?”
劉備附在諸葛亮的耳邊,說出了一段話:
漢室傾頹,奸臣竊命。
劉備不自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
然而智術淺短,迄今無所成就。
唯愿先生開導我,從而改變我的命運。
諸葛亮說:“忠漢王效仿古人求賢,足以見得誠意,我就隨你走一遭,在青史之上留下一個名字。”
劉備大喜,帶著諸葛亮回到了宛城。
忠漢王劉備,立即召開了軍政會議,任命諸葛亮為右軍師。
為了加強軍師的權威,劉備當著眾將的面,把雙股劍分別賜給了徐庶和諸葛亮。
有了諸葛亮的劉備,正式的崛起了。
漢昌大營,劉正的主帳。
龐統拿著宛城情報站的情報,憂心忡忡的對劉正說:“王爺,諸葛亮出山了。”
劉正卻是大喜過望的說:“我沒有后顧之憂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