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軍聲勢浩大,廣陵陳家都扛不住壓力聞風而逃。那些留守廣陵的世家,也開始討論起了廣陵世家的出路問題。
有人提出請周瑜東進廣陵,只是很快就有人拿陶忠舉例,自己人都靠不住,楚軍是外人且不說,又有算計江都傷兵的前科,誰敢引狼入室。
至于坐等陶忠前來禍害,眾人洗干凈脖子聽天由命,更不是廣陵世家的風格。
周瑜不敢信,陶忠太可怕!廣陵世家唯一的選擇,就是駐扎在高郵的麒麟鎮帥軍了。要是速度夠快的話,廣陵城就可以幸免于難了。
廣陵世家的代表紛紛同意了請麒麟鎮帥軍進廣陵,只是有人想要與梅園談條件。
廣陵陳家撤走之后,千年老二的張家就成了話事人。張家家主張遠問道:“談判需要時間,廣陵城有嗎?”
眾人啞口無言,與其坐等陶家軍前來禍害,不如把命運交到麒麟鎮帥軍手里。至少梅園不會過河拆橋,大家沒有性命之憂。
張遠征得了眾人的同意,親自到高郵求見參謀長費詩。
費詩開門見山的問:“張老先生代表廣陵世家前來,可以全權代表廣陵世家接受梅園的三項條件嗎?”
張遠說:“完全沒有問題!”
費詩忙把印有梅園進駐廣陵的三項基本原則的文件交到張遠的手中。
張遠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和平接手廣陵地方三項基本原則:
其一,麒麟鎮帥軍塈之后的徐州地方軍是廣陵唯一的武裝力量,廣陵世家解散私兵武裝,庫存的武器裝備作價交付徐州地方州軍。
其二,廣陵世家的產業必須要轉型,統一納入梅園的質量監督體系。各家或單獨或聯盟加入興漢商會,參與新徐州建設。
其三,廣陵世家必須要交出土地,按照梅園的土地政策重新核定分配。大家可以自主的選擇純農戶籍或者是農轉商戶籍。
張遠對于梅園的土地政策了解不多,無法正確的把握兩種戶籍的區別所在。
費詩只好耐心的解釋,純農戶籍就是專職的種田人。三代之內必須要留在戶籍地種田。按照梅園的糧食安全保障制度,農戶生產的糧食不得自由交易,必須要由當地郡守府按照梅園的糧食收購方案集中交易。
張遠覺得梅園的政策過于霸道了。限制糧食價格,把農戶拴在土地上。這對農戶來說太不公平了。
費詩緩緩的念出了一首詩:“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襟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張遠問:“費將軍這是什么意思呀?”
費詩耐心的解釋,低糧價是惠民大計。詩的前半部分道出了養蠶人對低蠶繭價格的不滿。可是誰又重點關注詩的后半部分了即便是以當前的蠶繭價格,養蠶人照樣穿不起羅綺。倘若蠶繭價格提升,羅綺的價格一定會水漲船高,其漲幅一定會超過蠶繭的漲幅。到頭來養蠶人怎么辦?
由此及彼,養蠶人的悲劇,未必不會發生在種田人的身上。要是出現“吃白米飯者,不是種田人”的情況,那就是整個天下的悲劇。
梅園的低糧價政策,在于確保種田人可以吃上大白米飯。至于有人說農民自己種糧食自己吃,以當前的經濟環境。種田的農民需要購買各類農業機械和肥料,收割之后還得找脫殼公司進行加工。完事之后還得找人修建儲存倉庫。想要成為單獨的個體,那高昂的成本絕對會壓垮種田人。
種田人能力有限,不可能一家人單獨的完成從下種到米飯端上餐桌的所有環節。這其中涉及到交易的存在,就會產生價格差異。種田人想要提高糧價,其他各個環節的商家也要維持足夠大的利潤空間,肯定會跟風漲價。一旦糧價失去控制,很有可能造成種田人吃不起白米飯的一幕。
大家都清楚,種田人基本上都是年年吃新糧,根本就沒有儲糧的習慣。特別是優質的產糧區,一年兩季或者是三季,誰敢把糧食爛在手里?
一旦糧價波動,最先受到沖擊的就是種田人。糧食的基礎價格漲了,加工糧食的中間環節也會梯次漲價。最后變成大米回到種田人手中的時候,那價格會變成什么樣?種田人還買得起嗎?
為什么每逢亂世,首先失控的會是糧價,最先扛不住的卻是種田人?糧食安全保障是維持興漢國太平的根本。
種田人的純收入肯定比不過脫產的工人。同樣的漲幅,放在工人身上只是少進行一次奢侈的活動放在種田人身上,那就是要命的大事情了。
養蠶人穿不起羅綺,還有哭的機會。種田人吃不起大白米飯,那就只能餓死了。每逢亂世,餓死的種田人不計其數。糧價是根本,不能動。
廣陵是徐州最重要的產糧區,要保證五百萬百姓的吃飯問題!對于廣陵世家的選擇:要么由當地三分之一的世家成為農戶,為梅園種田保證糧食產量要么由興漢集團進駐廣陵,從事農業生產,廣陵世家不得阻攔。
張遠覺得種糧吃虧,代表廣陵世家選擇了轉型商戶。興漢集團進駐廣陵,代表著徐州世家的最后一塊自留地丟失了。
廣陵新政徹底的改變了徐州世家的格局。興漢集團的種糧技術開拓了廣陵百姓的視野。大規模的機械種植,精準的時間控制,一年兩熟在廣陵即將變成現實。
由于從事糧食生產效率成倍的增加,原本手工作業的農戶覺得無利可圖。如今推廣農業新技術之后,種田人的收益將會達到歷史新高。
趙統把麒麟鎮帥軍的總部搬遷到了廣陵城。費詩立即組織參謀部對廣陵進行規劃改造。特別是功能建筑的重新布局,地下管道的鋪設都是按照梅園頒布的郡級城池建設標準施工。
廣陵終于成了麒麟鎮帥軍實際掌控的城池。再也不是當初那種名義上的依附。費詩看著熱鬧的城池建設,對于梅園的財大氣粗又有了全新的認識。
費詩覺得很奇怪,如皋海軍基地距離廣陵不遠,怎么感覺海軍的力量變弱了?
趙統忙解釋說:“參謀長,梅園已經提出了海軍轉型計劃。在未來的百年內,海軍主力將會致力于對外貿易和維護海疆,不再介入陸軍的征伐。如今梅園投入基礎設施工程的資金,有九成的份額由海外貿易的利潤提供。”
費詩懂了,把海軍基地設在如皋,就是要把徐州打造成功能齊全的處貿生產基地。廣陵糧業的布局規劃,就是在為新徐州做前期的準備工作。
趙統告訴費詩,糧食是徐州發展的基礎。只有糧食產量提升了,才會吸引大量的人進入徐州,從而為外貿生產基地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
趙統已經寫信向鄧艾求救,準備通過潼關引進百萬青壯加入新徐州計劃。鄧艾知道徐州的發展就是一個樣板,親自到潼關主持大計,確保西才東進計劃的順利實施。
費詩看著日新月異的廣陵新城工地,對同行視察的趙統說:“鎮帥,陶家軍正在廣陵東面搶掠,咱們是不是敲打敲打?”
趙統說:“參謀長,你安排一下,讓副將呂猛出征。我只有一個要求,除惡務盡!對了帶上廣陵世家的代表一起去,特別是張遠。殺雞儆猴嘛,要是猴子不在跟前,咱們表演給誰看呀?”
費詩出去安排,趙統卻在想,兵不血刃的城池,拿到手里也不能讓人放心,畢竟財帛動人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