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亨在武都養馬,魏軍主將司馬師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消息。他本來想在戰馬的供貨源上做一做文章,以便于控制興漢軍騎兵的規模和作戰能力。
好在太史亨第一時間發現了漏洞,及時的切斷了成型戰馬采購計劃。司馬師打算宰興漢軍一刀的想法落空了,魏軍的形勢就更加的嚴峻了。
為了破壞太史亨的養馬計劃,司馬師命令將軍費曜持續騷擾武都的興漢軍。與此同時,為了牽制祁山堡的趙統,親率大軍再攻街亭。
奉命前往街亭布防的督帥郭淮自知不是司馬師的對手,只好向后方的趙統請求指導。
趙統深知馬謖守街亭的故事,對于前線戰局難以把握,于是就找劉正和趙云尋求幫助。
“統兒,你坐在祁山堡指揮,對街亭的形勢了解嗎?”趙云問道。
“爹,您這可就為難我了。從街亭到祁山堡,信使往來得花不少時間呢?”趙統說道:“即便是最新的通信系統,等咱們收到消息,然后再把決策命令送到街亭,那里的情勢還不知道有什么新變化呢?”
“統兒,作為一方統帥,你所負責的祁山防線事關興漢國漢中全境的安全。祁山堡大營東西防線數百里,你的關注點不應該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整道防線的經營!”劉正說道:“前線將軍重戰術,中軍統帥掌大略。這是分工,胡亂干涉前線的作戰方案,會給敵人可乘之機的。”
趙統聽了劉正的話,立即向督帥郭淮傳達了自主應對的決策。
郭淮接到命令之后,看著殘破不堪的街亭舊城,忍不住對參謀長魯淑說道:“老魯,你說這仗該怎么打?”
“還能怎么辦,把后勤保障的輜重車擺在前沿,依托街亭舊城建立防線,把這里變成消耗魏軍有生力量的關鍵節點。”魯淑望著一馬平川的街亭前沿侃侃而談。
“硬拼呀!”郭淮沉聲說道:“咱們督移師祁山堡,想不到就要面臨殘酷的拉鋸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魯淑說道:“街亭的地形就這樣,咱們除了血拼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你覺得咱們移師南山怎么樣?大軍屯駐居高臨下,就看那司馬師如何選擇?”郭淮問道:“這樣一來,戰爭的主動權就掌握在咱們自己手中,麾下的心郎們也能少死一點兒。”
“不怎么樣!”魯淑否決了郭淮的意見。
興漢軍勞師遠征,還沒有來得及休整就到了街亭前線。
街亭在山坳里,大軍擺在街亭舊城,至少不用讓數萬將士在吹冷風的同時還受到沙襲。
街亭南山的這個季節,究竟會冷到什么程度,誰也說不清楚。然而那被狂風卷起的風沙,可是實實在在的噩夢。讓將士們頂著黃沙與魏軍大戰,還不如留在街亭舊城固守呢?
“你的意思是說這個季節上山,冷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那西北風帶來的黃沙,會影響將士的視線嗎?”郭淮問道。
魯淑說道:“老郭,這興漢國變大了,有些事情想繞一繞不開。我知道你不想與魏軍硬拼,我又何嘗不是呢?只是事到臨頭,你忘了馬謖守街亭的故事了嗎?”
“咱們跟馬謖不一樣。”郭淮認真的說道:“興漢軍令行禁止,至少不會出現什么臨陣抗命的副將。”
“我不是說你的想法有錯,我只是覺得這個季節上山,不是明智的選擇。”魯淑說道:“老郭呀!這山上和山下的氣溫可不一樣,咱們的將士會不會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還是一個問題呢?”
郭淮終于明白了,為什么北方的將士到了南方很容易出現行動遲緩的毛病。
北方的嚴寒,讓將士們習慣了一身厚重的裝備。那一馬平川的地形,行軍打仗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南方多山,又是濕熱氣候。一身重裝的北方將士,到了動一下就汗流浹背的南方,想要迅速的完成調度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郭淮的隊伍多是荊州南郡一帶的人,這回到了街亭。躲在山坳里還可以勉勉強強的適應。一旦把隊伍拉到南山,就會成天頂著黃沙吹冷風。那司馬師會給興漢軍街亭守軍調整身體機能的時間嗎?
“老魯,謝謝你的提醒!”郭淮說道:“是我考慮不周。我只想著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卻忘記了咱們身上穿著厚重的棉衣。就算是下令全軍沖鋒,將士們笨重的身體有能力提速嗎?”
“是呀!沒有速度的沖鋒,跟活靶子沒有什么區別!”魯淑望著墻面一般的南山地形圖說道:“這個季節上南山,比留在街亭老城更危險。要是換了盛夏季節,左右為難的就是司馬師了。”
郭淮終于明白了——原來左右街亭戰局的關鍵因素是風。盛夏東南風,攻山部隊的命運可想而知。只是現如今西北風肆虐,守山部隊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郭淮的部隊剛換了新軍裝,以荊州人的體格,換上了厚重的棉衣之后,作戰的方式也得隨之改變。畢竟裝備的重量增加了,行動速度勢必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這就意味著南方軍隊的速度優勢會被嚴重的削弱。據南山軍校的調查數據顯示,北方的騎兵到了南方,移動速度甚至還不如南方的步兵。
兵源的地域差異會直接影響兵種的配置。北方人適合做騎兵,特別是重騎兵。南方人適合做弓箭手和輕步兵。
郭淮南征北戰幾十年,總算是明白了南方人的優點是擅長在崇山峻嶺中穿行,徒步行軍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缺點就是體格嬌小,正面對抗容易吃虧。
如今荊州出身的將士到了街亭前線,原本輕便的裝備突然增加了份量。體格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突然增加了一倍負重的將士們,想要保持原有的速度水平簡直就是癡人說夢話。
大軍居高臨下沖鋒,速度可是關鍵。然而穿上棉衣的將士體能有限,即便是偶爾爆發一下,也沒有體力持續太長的時間。
郭淮最終決定依托街亭固守。將士們換了抗寒裝備,在個人防御力上得到了加強。以棉衣的特性,魏軍的刀盾兵想要建功,只怕沒有那么容易。
至于敵方的槍兵,想要接近固守的興漢軍將士,只怕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郭淮為了佐證自己的判斷,命令各校都派出一隊人馬,參與臨戰軍事演習。
魯淑很快就得出了綜合評估:地形因素和裝備的重量,都會影響行軍速度。反倒是氣溫對行軍速度的影響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郭淮說道:“老魯,看來這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還是有道理的。我覺得知彼全靠情報和分析,才會有多算多勝,少算少勝,不算則不勝。”
“知彼只是讓咱們堅定信念,優化布局。”魯淑說道:“其實最關鍵的還是知己。就拿這回來說,要是咱們還拿著荊州集訓的參考數據制定作戰計劃,肯定會栽一個大跟頭的。”
“是啊!沒有了引以為傲的沖鋒速度,南山屯兵就是找死!”郭淮說道。
街亭布防就這樣定下來了,魯淑制定計劃的核心內涵,在于最大限度的減少將士們體能的消耗。完全拋棄速度優勢,利用大型裝備改善各部的防御能力。
郭淮強調說:“老魯,不要指望咱們的將士可以具備重盾步兵的結陣對抗能力。體格缺陷,要盡量的避免正面對抗。”
“老郭放心!戰場的設計我有經驗!”魯淑說道。
興漢軍街亭各部立即開始布置戰場,準備與魏軍全面對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