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興漢使命 第901章 習(xí)慣趨同

作者/開先洞人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定軍山,興漢山莊別院。

    信使郭獵覲見劉正,呈上了劉安的書信。

    “郭獵,劉安是什么打算?”劉正問道。

    “莊主,興漢軍攻克長安,主動的接過了晉平天下的大旗。”郭獵答道:“時至今日,人心思晉。陛下以為當早定帝國名號,以安定世家庶民之心。”

    劉正聽了郭獵的話,也是舉棋不定。

    興漢軍的主要根基,是在幽州的五大山城。

    如今大軍出擊西南益州,華夏大地十之九,皆揚興漢龍旗。

    定鼎新的帝國名號,就意味著遷都。

    梅園毗鄰渤海,昭示著興漢軍的海權(quán)政策。倘若遷都中原,又恐后人忽略大海。

    此等大事,涉及到了興漢國的千秋基業(yè)。劉正也不敢頭腦發(fā)熱,于是就決定,召集興漢山莊所有的成員,到定軍山別院參加建國籌備會議。

    一個月之后,各方代表云集定軍山。

    文臣方面有:郭嘉,魯肅,沮授,華佗,荀彧,司馬敏,龐統(tǒng)。

    武將方面有:呂布,甘寧,典韋,趙云,黃忠,孫策,鄧艾。

    梅園方面有:劉正,劉立。

    特別代表:劉瑤。

    就在大會即將召開的時候,并州南匈奴左部帥劉豹之子劉淵,奉命向漢中前線運輸軍需物資。得悉大會日程之后,上表西京將軍府:請求列席會議。

    龐統(tǒng)以為:興漢軍有席卷天下之勢,當有包容一切之心。更何況南匈奴百姓承蒙教化,向漢之心早定。允許劉淵作為代表列席會議,政治意義重大。

    鄧艾則不然。并州數(shù)郡,漢匈矛盾持續(xù)多年。并州集團的存在,就是為了鞏固漢土,打擊草原民族而生。

    鄧艾以為:戎狄獸心,不以義親,強則侵暴,弱則內(nèi)附。故周宣有玁狁之寇,漢祖有平城之圍。

    每當匈奴興盛之日,皆為前代邊境重患之時。

    自單于在外,莫能牽制長卑。誘而致之,使來入侍。由是羌夷失統(tǒng),合散無主。以單于在內(nèi),萬里順軌。今單于之尊日疏,外土之威浸重,則胡虜不可不深備也。

    劉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為二國,以分其勢。去卑功顯前朝,而子不繼業(yè),宜加其子顯號,使居雁門。離國弱寇,追錄舊勛,這才是御邊安民的長計。

    若是興漢山莊允準劉淵列席會議,勢必會影響叛亂部落的斗志。

    一旦南匈奴以此為準,重新凝聚成鐵板一塊,就會影響到并州的歸屬。今日允準劉淵者,必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龐統(tǒng)則認為鄧艾過于偏激。想那戰(zhàn)國時代,六國分秦,以為秦人不受教化而天下卑秦。及至商君變法立信,大秦東出。合縱連橫,一強而六弱。

    秦始皇雄才大略,大秦銳士席卷天下。六國貴族依舊卑秦,不奉秦法,不遵秦制。山東亂起,破釜沉舟。

    高祖先入關(guān)中,約法三章盡收秦人之心。楚漢相爭,承制應(yīng)命。漢律源自于秦法,治國當有規(guī)矩。

    高祖能容秦人,以之為根基建立漢統(tǒng)。吾等晚生后輩,為什么不能讓久居并州的南匈奴人,成為興漢國的正式成員?

    鄧艾覺得龐統(tǒng)是婦人之仁。倘若南匈奴人奮起直追,掌握了中原的冶煉技術(shù),就會對中原的防御構(gòu)成威脅。

    這就是養(yǎng)虎為患。

    今日的疏忽,他日必定會付出代價。

    兩人爭執(zhí)不下,只得找劉正主持公道。

    “士載,士元:你們認為什么是漢人?”劉正問道。

    “大漢即為壯士,華夏之民,但凡秉承軒轅之志者,皆可以漢人稱呼之!”龐統(tǒng)答道。

    “男耕女織,安居樂業(yè)者,方為漢人!”鄧艾說道:“漢人既是一種生存模式,也是一種傳承文化。”

    匈奴游牧,不事生產(chǎn),逐水草而居。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就決定了牧民看天吃飯的態(tài)度。要是老天爺不給活路,那就讓鄰居也跟著痛苦煎熬。

    南匈奴部族之亂,其實就是搶鄰居的不斷演化。我等部族牧民都在挨餓受凍,你們漢人農(nóng)民憑什么吃飽穿暖?

    南匈奴人從來都沒有考慮過,漢人百姓為什么可以吃飽穿暖,總認為是老天爺偏心眼。親兄弟之間要是覺得父母偏心,都會又哭又鬧的爭取好處。

    南匈奴人眼紅鄰居的一切,自己沒有的就伸手去搶。種地的百姓起早貪黑,其實并不比頂著寒風(fēng)放牧的人輕松。牧民們在吹冷風(fēng)的時候,只會想著農(nóng)閑季節(jié)圍著火爐琢磨生計的百姓。

    牧民在忽略了農(nóng)忙季節(jié)百姓的辛苦之后,就會產(chǎn)生一種戾氣。

    這就好比興漢軍的攻城掠地,鎮(zhèn)帥府和督帥府的大將只在家中安坐,戰(zhàn)后論功行賞,卻拿了大頭。很多人都無法理解。

    人們總是習(xí)慣性的認為:只有在一線拼殺的將士,才有資格享受論功行賞的榮耀。這其實是一種錯覺。

    西京將軍府總督并涼雍益四州軍事,鄧艾執(zhí)掌三十萬大軍,應(yīng)對三面之敵。怎么打,打哪里,都需要進行周密的安排。

    玉門關(guān)北有堅昆,涼州西南是羌地,再有天府之國益州。可謂是三面環(huán)敵。

    鄧艾的謀篇布局,決定著西京將軍府的戰(zhàn)略方向。論功行賞拿大頭也是應(yīng)該的。

    決策者的意志,決定了執(zhí)行者的前途。這就是為什么會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感慨。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將能一時,帥雄萬世。

    自己人的內(nèi)部,尚且有不平之人興風(fēng)作浪。南匈奴牧民與農(nóng)耕漢民的積怨太深,更是容易心理不平衡。

    興漢軍總不能一味的遷就南匈奴人。不能因為他們會哭,所以給予特別的優(yōu)待。

    “士載,中原漢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讓周圍的鄰居學(xué)會自給自足。從而讓更多的人吃飽穿暖,再也不愿意為禍地方。”劉正說道。

    商君變法,秦人有制。鄭國修水渠,關(guān)中變糧倉。這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坑殺降卒”的悲劇。

    想要南匈奴人不搶掠,咱們只需要教會牧民種地,由放牧轉(zhuǎn)向半牧半耕。溫飽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劉淵的向漢之心,將來肯定會改變南匈奴百姓的生活方式。

    興漢國向南匈奴百姓提供同樣的教育,傳授同樣的農(nóng)業(yè)知識。總有人會學(xué)有所成,最終讓農(nóng)耕走進草原。

    牧民學(xué)習(xí)了農(nóng)耕技術(shù),就會生出向漢之心。這就是漢統(tǒng)傳承的秘訣——承華夏漢制,有飽飯吃!

    “莊主,你的意思那些靠耕作吃飯的牧民,嘗到甜頭之后,就會對漢人有一種心理上的認同感嗎?”鄧艾問道。

    “士載,在牧民的眼中,牛羊吃草可以長膘,吃莊稼更能長膘。那些放牧的人,對牛羊毀壞莊稼肯定會覺得無所謂。”劉正說道:“一旦牧民學(xué)會了種地,就會限制牛羊亂啃濫食。這就是對莊稼的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

    當半耕半牧的牧民,把保護莊稼的精神融入靈魂,就是漢化的開始。

    一個保護莊稼的南匈奴人,會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漢人的時令節(jié)氣,進而改變傳統(tǒng)的生活習(xí)慣和勞動習(xí)慣。

    相同的生活習(xí)慣,勢必會衍生類似的管理制度。

    這種趨同管理,會讓南匈奴人主動忘記那些細微的差別。

    學(xué)種地!會種地!種好地!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搜索| 钟山县| 高青县| 宝山区| 绵阳市| 栾城县| 门头沟区| 霞浦县| 墨江| 唐山市| 江孜县| 四川省| 余干县| 武城县| 大洼县| 称多县| 买车| 包头市| 河西区| 淮北市| 卢湾区| 沾益县| 保靖县| 东宁县| 望谟县| 搜索| 溧水县| 博白县| 德州市| 兰州市| 沧源| 乐平市| 贡觉县| 东台市| 甘肃省| 尉犁县| 平潭县| 温宿县| 临猗县| 博爱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