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問施主,初心為何?”問山吼道。
伴隨著佛音陣陣,劉正只覺得靈魂深處大受震動!
“矢志興漢!”劉正答道。
劉正手中的梨花槍持續抖動,槍纓倒卷,在空氣中畫了一個圈。
這一場靈魂的較量,劉正與問山平分秋色。
佛理交流,首重問心。這既是人生閱歷的較量,又是精神意志的比拼。心志堅定者,才能走出自己的道。
劉正手持梨花槍,紅纓漫卷心意堅。面對問山的靈魂拷問,依舊不改護國安民之大志。
問山禪杖上的銅環,雖無木魚之形,卻發木魚之聲。那聲音著蘊含著佛家普渡眾生的大道。
劉正抖動梨花花,氣沉丹田,隨后問道:“問山大師,不禮佛,不敬佛之人,佛門也普渡嗎?”
“眾生有善,便有向佛之心。既有心,便可渡!”問山答道。
“若是渡之而不得,又當如何是好?”劉正再問。
“對于拒絕向善的魔者,佛門自有金剛之怒!”問山答道。
劉正總算是明白了。佛門普渡的眾生,皆是愿意向佛禮佛事佛之人。至于那些與佛家背道而馳的,都不在普渡的范圍之內。
然而晉國律令,卻會隨著晉軍的腳步而行,最大限度的約束控制區域內的所有生靈。依法治國,依法治軍,依法治民。天下無法外之土,國中無法外之人,世上無法外之事。大軍所至,皆入法統。這就是興漢使命。
佛泉寺也是華夏之地,其人也是華夏之民,當受晉律約束。豈能以方外之念而拒法統。
劉正心念通達,欲以晉律約束佛泉寺眾生。梨花槍知悉主人的心意,頓時就光芒大盛。
問山手持禪杖,卻無法遮掩劉正心中的大志向。佛門普渡眾生的理念,終究不及晉律約束蒼生的大氣。
佛門勸人向善,可是勸了不聽就束手無策了。若是以佛理代替律法,又會導致**。佛家也講究懲惡揚善。然而卻是以一人之德約束眾生之行,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問山之德,鑄就了佛泉寺的威望。方圓百里之民,皆愿受其約束乃至于口出法隨。
劉正覺得以一人之德化眾生之矛盾,其實是存在著隱患的。問山是得道高人,處事公允。然而人總是要死的,問山之后,誰來主持世間公道?若是有人假公濟私,又該如何制衡?
法不會因人而異,是以商君成法后世遵之,華夏始有根本之法。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法之根本皆是永恒。
治國需有法,治軍亦有法,治民更靠法。佛泉寺德化眾生,均是問山之功。若是問山之后再無大德方丈主持,周邊百姓就會失去主持公道的機構。
劉正決不允許晉國有法外之地和法外之民的存在,更不允許有法外之事破壞晉律公平。
晉軍是維護晉律的核心力量,進駐佛泉寺代,就表著一種法制天下的態度。
梨花槍似乎感受到了劉正的宏圖大志,爆發出巨大的力量,徹底的壓制住了禪杖。
問山之德,惠及方圓百里;劉正之威,聲震華夏大地。孰強孰弱一目了然,孰是孰非顯而易見。
依法治國,只需要一部律令就可以頒行天下;以德化怨,華夏得出多少個問山,才足以德治天下?
槍招即人意,劉正挾守護華夏之大勢,力壓問山而取勝。
“問山大師,承讓!”劉正收回梨花槍,大聲說道。
“劉施主,是老衲無能,佛門本是清靜之地,卻又免不了刀兵之禍加身。”問山說道:“還請晉軍戰士善待僧眾,不要毀了寶剎!”
“大師放心!佛泉寺也是晉國土地上的建筑,佛泉眾生先是晉國之民眾,然后才是寺中之僧侶。”劉正說道:“晉國民眾享有的權利,眾僧也不例外。”
劉正與問山的對話結束,楊修也搞定了護寺羅漢。
晉軍與佛泉寺達成協議,正式確立了佛泉寺和佛泉僧的地位。
甘卓奉命率部進駐佛泉寺,迅速的攻擊張遵的后背。
張遵首尾不能兼顧,戰線也就無法維持了。
從佛泉村出發準備馳援佛泉寺的李球,也受到了晉軍黃忠部的強勢阻擊,根本就沒有辦法按時趕到戰場。
張遵受兩棲營三面夾擊,只得退出陣地,撤往佛泉村。
黃忠按照計劃放開一道口子,使得張遵帶著殘部與李球會合。
晉軍主力迅速的展開,依托佛泉寺排兵布陣,對佛泉村的蜀軍進行合圍。
張遵和李球身陷絕境,立即組織部隊突圍。
李球帶著蜀軍反復沖擊甘寧的主陣地,都被晉軍戰士打退。
張遵見突圍無望,只好派出心腹向南面的諸葛尚求援。
甘卓發現了蜀軍信使的蹤跡,忙向劉正請示。
“甘卓,圍點打援,重點在援。蜀軍要求援,咱們應該大開方便之門!”劉正說道:“傳我命令:各部按兵不動,不得干擾蜀軍信使的行程。同時做好戰斗準備,對北上增援的蜀軍迎頭痛擊!”
甘卓領命,轉身離開去布置伏擊任務了。
陳到率部趕到佛泉寺接防,同時對佛泉村的蜀軍殘部進行壓制。
劉正讓賈詡和楊修在佛泉寺主持指揮部的運轉,隨后就帶著甘卓和兩棲營輕裝行進,準備偷襲碧云寺。
兩棲營避開大路,走小路到黑咀石潛伏待機。
蜀軍信使有驚無險的回到了碧云寺,向諸葛尚匯報了佛泉寺的戰況,末了還將張遵的求援信奉上。
諸葛尚看完之后,沉吟不語。
“將軍!”黃崇喊道。
“你先看看吧!”諸葛尚把手中的書信遞給了黃崇,神情凝重的說道。
黃崇接過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著急的說道:“將軍,晉軍這是圍點打援,我們不可上當。不如讓張遵將軍率部突圍,到碧云寺集結待命?”
“黃崇,你既然猜出了晉軍的計劃是圍點打援,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若是咱們堅持不出兵,被圍的那個點就得全軍覆沒!”諸葛尚嘆息著說道:“擺在面前的即便是一個大火坑,咱們也只能閉著眼睛往里面跳呀!”
諸葛尚很憋屈,不救佛泉村,蜀軍的士氣就沒了。可是救佛泉村也有困難,搞不好還會搭上碧云寺的主力部隊。
黃崇并沒有從戰略的角度勸說諸葛尚,而是從同袍的角度分析不救張遵的利與弊。
諸葛尚聽完之后,當即決定讓黃崇留守碧云寺,隨后就帶著主力北上自投羅網。
出發之前,諸葛尚把蜀軍的作戰計劃交給信使帶回,讓張遵和李球配合行事。
蜀軍信使通過黑咀石的時候,恰好闖入了兩棲營的警戒范圍。
“莊主,蜀軍信使返回,咱們要不要攔截?”甘卓問道。
“甘卓,咱們放蜀軍信使南下,就是為了引出碧云寺的蜀軍主力北上增援佛泉村。既然他已經完成了使命,就沒有理由放虎歸山。”劉正吩咐說:“能活捉就活捉,再不濟也要把情報帶回。這件事情,你親自去辦!”
甘卓接到了劉正的命令,立即點了一個班的人去攔截蜀軍信使。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