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后,劉正回過了神。他望著桌子上的作戰計劃,仔細的審閱起來。
碧云寺是蜀軍的防御核心,守將黃崇更是身經百戰的優秀將領。
甘卓的計劃是突襲碧云寺,打掉蜀軍的指揮中樞。
劉正看完整個計劃之后,覺得兩棲營應該與佛泉寺的晉軍主力協同作戰,避免諸葛尚的大軍繼續南撤,倚仗有利地形層層阻擊。
劉正制定好攻打碧云寺的計劃之后,就召見兩棲營的軍事主官分配作戰任務。
營直屬偵察排負責建立與佛泉寺聯系交通線,及時掌握佛泉村戰場的態勢。
剩下的三個連隊按照各自的進軍路線選擇攻擊目標。
營警衛班與野戰醫療隊負責留守黑石咀,同時布置臨時性的野戰醫院,準備收治傷員。
劉正與甘卓帶著一個班攀登仙峰巖,實行斬首戰略。
午夜時分,劉正一行人悄悄的潛入碧云寺。
碧云寺的方丈問水大師早就收到了佛泉寺的聯絡信,對劉正等人的通行大開方便之門。
蜀軍大營的駐地,在碧云寺對面的黃家坡。
兩地飛索相連,人在橋上走,好似云端漫步。
索橋難渡,松濤依舊!
甘卓望著山風怒號的索橋,忍不住的問道:“莊主,橋頭蜀軍戒備森嚴,如何偷渡?”
“甘卓,咱們必須要打草驚蛇。命令:進行戰斗位置的三個連,半小時之后發起佯攻。”劉正說道。
甘卓立即以火為號,向山下的觀察哨發出進攻的指令。
碧云寺的晉軍戰士,立即準備飛渡索橋。
半小時之后,蜀軍黃家坡前沿陣地響起了喊殺之聲。
兩棲營的戰士已經按照計劃對黃家坡陣地發起沖擊。
防守黃家坡的黃崇,忙抽調守衛索橋的蜀軍戰士馳援前沿,替蜀軍主力進入戰斗狀態爭取時間。
索橋守備部隊被調走,接防的部隊還未準備就緒,從而形成了一段十分鐘的空檔期。
劉正系上安全索,第一個踏上了索橋,以最快的速度沖向了蜀軍的橋頭堡。
一個班的晉軍戰士梯次上橋,跟隨劉正索降。
甘卓負責殿后,以防碧云寺方向有變。
蜀軍守橋的一個伍,被劉正的進攻態勢給嚇壞了。急沖沖的去找黃崇搬救兵。
劉正突入橋頭堡的時候,恰與蜀軍馳援的部隊遭遇。
甘卓帶著殿后的部隊殺進橋頭堡,迅速的搶占有利地形,與黃崇的大軍周旋。
晉軍攻占橋頭堡,后續部隊立即放棄佯攻,迅速的通過索橋,鞏固橋頭堡并擴大戰果。
黃崇無奈,只得收縮兵力,孤注一擲的爭奪橋頭堡。
甘卓為了鞏固攻打蜀軍營地的前進基地,指揮兩棲營與黃崇浴血奮戰。
大戰兩個小時之后,天已經大亮了。兩棲營的戰士悉數抵達橋頭堡陣地。
黃崇指揮蜀軍戰士積極搶攻,卻沒收復橋頭堡,反而形成了疲兵之勢。
蜀軍大營兵力不足,根本就擋不住甘卓的進攻。
兩棲營戰士主動出擊,迫使黃崇退守大營。
弩矢破空,蜀軍十分被動。
蜀軍的武器射程不足,想要近戰又奈何不得晉軍的鋼弩。
黃崇無奈,只得命令守營床弩主動出擊。
蜀軍的床弩剛有所動作,甘卓就命令弩砲部隊出擊,強勢摧毀了黃崇的遠程武器。
兩棲營戰士向蜀軍陣地發起了人海沖鋒。
喊殺之聲淹沒了整個黃家坡。
甘卓親自突入蜀軍大營,黃崇見事態緊急,親自向黃家坡的世家黃土求援。
黃土為了自保,拒絕了黃崇的命令。
黃崇兵力不足,無力守護山上的大營,只得節節敗退。
中午十二點的時候,又累又餓的黃崇終于撐不住了,只得率領殘部突出重圍。
兩棲營攻占黃家坡,不僅完成了圍點打援的扎口袋戰略,還奠定了仙峰戰役的勝局。
甘卓全面接手黃家坡陣地,立即命令兩棲營做好戰斗準備。
劉正站在黃家坡前沿,望著甘卓緊急布置的戰役態勢圖。命令興漢山莊各部立即發起總攻。
梓潼的吳班得知黃家坡失守,親自帶著大軍馳援。不料卻被奉命打援的甘寧擋在了許州。
黃崇得知許州失陷,只得強守雙板,同時派人抄小路進入佛泉寺戰場,告知后方變故。
諸葛尚剛剛與張遵會合,就收到了黃崇的示警。
蜀軍主力緊急撤退!不料卻與晉軍的總攻撞在了一起。
李球建議:部隊化整為零到東安集結,與雙板的黃崇互相呼應。
諸葛尚當機立斷,兵分三路向西南方向突圍。
黃家坡前沿,劉正透過單筒望遠鏡看見了蜀軍的動向,立即命令甘卓:以排為單位,全線出擊抓俘虜。
李球為了掩護諸葛尚和張遵撤退,主動承擔了斷后的任務。
甘卓的兩棲營,恰好撞上了李球的部隊。
兩棲營以逸待勞,很快就沖散了李球的陣形。
甘卓在混戰之中生擒李球,蜀軍士氣大跌。
魏延和甘寧聯合追擊諸葛尚和張遵的敗軍。
退回東安的諸葛尚還沒有來待及進城,就被尾隨而至的甘寧沖散了陣形。
東安一鼓而下,諸葛尚只身逃向了戰旗。
晉軍主力進駐東安,賈詡決定先穩定新控制區域,于是就命令魏延向東南攻打雙板,與碧云寺的兩棲營會師,聯合清理黃崇殘部。
劉正帶著急行軍趕到黃家坡的陳到部,沿大路西進雙板。
陳到身先士卒,順利的攻上了雙板城頭。
黃崇見雙板城小民弱,不敢逗留城中。只得放棄雙板城,逃向戰旗與諸葛尚會合。
晉軍在黃家坡設立民生工作指揮部,主持仙峰及其周邊城鎮的土地改革。
仙峰世家代表黃土求見楊修,妄圖以金錢換購土地。
楊修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居然派使者向雙板的劉正通報,擬同意仙峰世家的請求。
劉正連夜趕回碧云寺,準備聽取楊修的報告。
“莊主,晉軍需要一個穩定的益州,我認為適當的照顧一下益州世家的利益很有必要。”
劉正并沒有反駁楊修,而是望向了座中閉目養神的賈詡,隨口問道:“文和,德祖的建議似乎言之有理,你怎么看?”
“莊主,還是先聽一聽德祖的理由再作計較吧!”賈詡說道。
劉正點了點頭,示意楊修進行解釋。
楊修直言不諱的指出:創業之初,由于地盤有限,影響有限,軍費來源主要是浮財。
在沒有根據地的時候,撈一把就走也不會有什么心理負擔。
在這樣的階段,一切工作的重點都是圍繞著兵源展開。在政策方面偏向于兵源的主體,也是為了更快的獲得力量。
然而隨著晉軍全國化,軍預算也得進入相對有序階段。浮財不再是軍費的主要來源,穩定正規的渠道就猶為重要了。
益州世家的舉動,是撈取浮財的一次重要機會。只要順利的完成收割,就可以讓益州安穩五十年以上。
這種收割是分層次的,晉國收割益州世家,再由益州世家收割普通百姓。只要形成良性循環,就可以長治久安。
想要穩定新控制區域,就得讓仙峰周邊的世家減肥,同時也讓普通百姓失去鬧事的能力。
“莊主,有錢能使鬼推磨!”楊修說道:“想要安定益州,就得讓周邊的百姓沒有造反的資源。人都是不滿足的,有了余糧,就會想著積攢更多的財富。創造不了就搶,就是這個地方的特色。咱們必須要早做打算。”
劉正知道,民與匪,從來都是不分家的。安分守己則為民,肆意妄為乃是匪。
只是對于楊修的建議,劉正也無法決斷。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