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找到了伏擊失利的原因,心情格外的沉重。他萬萬沒有想到,一根三寸的箭桿碎片,居然直接影響了青石橋戰斗的走向。
吳天禮的偷襲計劃,不可否認的失敗了。然而晉軍的長途伏擊,也沒有達成預期的戰斗目標。究其原因,只不過是一根三寸長的箭桿碎片,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插入了馬掌之中。
“兄弟們,細節決定成敗,這又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哪?”劉正痛心疾首的吼道:“大家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居然落下了一根三寸長的箭桿碎片,從而引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
趙云緊隨劉正之后做了發言,告訴晉軍戰士:打掃戰場無小事,每一處細微的失誤,都有可能引發不可知的嚴重后果。大家都要引以為戒,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戰爭勝負的決定權,拼的就是交戰雙方的戰場配置。誰的失誤最少,誰就可以贏得勝利。
兵力調配和戰場選擇,沒有失誤或許不會加分;一旦有了失誤,就會減分。
失誤多了,很有可能優勢也會演變成劣勢。
戰爭的基本規則:多算多勝,少算少勝,不算則不勝。
劉正也沒有想到,一根三寸長的箭桿碎片,就破壞了晉軍固守待援的計劃。
兵力不足的劣勢,在這一刻成了致命的因素。
劉正無奈,只得放棄溪水溝,集中力量固守青石橋。
吳天禮夜襲失敗,狼狽的退回了青石橋大營。從此放棄了打巧仗的想法,直接與吳天仁合兵一處,從青石橋兩側發起強攻。
趙云指揮部隊針鋒相對,集中力量固守青石橋頭。
胭脂虎吳天嬌帶著胭脂虎軍團越過溪水溝,迂回穿插到半坡。
半坡失守,劉正和趙云被吳家軍合圍。
好在青石橋陣地易守難攻,進可斜插吳家山,威脅吳家軍的屯糧之地;退可搶占溪水溝,封堵吳家軍的回撤之路。
在方圓兩里的范圍之內,劉正利用戰車,依托地形構筑了三道防線。
激戰數日,吳天禮接連突破了兩道防線。
吳天嬌也從背后威脅晉軍青石橋陣地。
晉軍節節敗退,劉正始終沒有動用預備役。
又是一天的激戰,趙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氣喘如牛的靠在了劉正身旁的大石頭。
“莊主,咱們的兵力已經不足一百人了,再也經不起任何的消耗。不如讓預備役補充入伍,減少精銳的犧牲。”趙云建議道。
“子龍,俗話說: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豬隊友的存在,會迫使咱們把后背交給信不過的人。”劉正說道:“豬隊友登場之后,咱們根本就做不到棄而不用。若是用了,又會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劉正不想冒險,哪怕是青石橋失守,也不能戰場補充預備役。
趙云無奈,只得命令短暫休整的晉軍戰士土工作業,繼續加固掩體,優化兵力配置。
久攻不下的吳天仁,終于對青石橋頭發起了強攻。
趙云倚托新修的工事,對吳家軍的到來給予了有力的回擊。
幸存的晉軍戰士退守指揮部,是僅存的最后一座堡壘了。
吳家軍形成了三面合圍的態勢之后,繼續發力壓縮晉軍的戰場空間。
“莊主,咱們撤吧!”趙云看著搖搖欲墜的防線,沉聲說道。
“子龍,趙家坪的戰場節點是半坡,半坡的核心陣地就是青石橋。只要守住這里,就可以掌握戰爭的主動權。”劉正說道:“即便是吳家軍攻占了整個趙家坪,也得拔掉咱們這根釘子。只要咱們還在,晉軍就無法快速的調集物資。這樣一來的話,咱們就可以拖住吳家軍的三員虎將。”
劉正親自戰斗在第一線,總算是熬到了天黑。
梨花槍倒插在地上,溪風竟然吹不動被鮮血凝固的紅纓。
吳家軍似乎沒有撤退的際象,一直不溫不火的吳天仁,居然命令部隊挑燈夜戰。
晉軍戰士已經到了極限,趙云也忘記了撤退的想法。
午夜時分,劉正幾乎是把梨花槍架在戰壕上,機械的捅著敢于冒頭的做人。
撤退的道路已經被封死了,劉正等人只能戰斗到底。
趙云扛起筋疲力盡的劉正,剛要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不遠之處竟然響起了晉軍的軍號聲。
援軍,終于到了。
正在搶攻指揮部的吳天嬌,當即爬上馬背,喝令撤退。
吳天嬌突破青石橋,劉正也無力牽制。
增援青石橋的,是甘卓部的營長楊蓮。
楊蓮完成接防之后,憑借著意志力強撐的趙云才靠在了冰冷的大石頭上,不到兩分鐘就響起了呼嚕聲。
兩小時之后,楊蓮向醒轉過來的劉正匯報援軍的情況:
營長楊水,已經帶著人打過了溪水溝,在對岸建立了橋頭堡。兩棲督的工兵連,正在緊張的架設浮橋。
預計天亮之后,后勤保障的成,會安全的抵達橋頭堡。
黃平已經進駐半坡了,甘卓的指揮部也進入了趙家坪。
“楊蓮營長,青石橋這里的戰況如何?”劉正問道。
“吳家三虎齊聚青石橋,咱們只有一個營,無法突破吳家軍的橋頭防線。”楊蓮答道:“好在咱們的陣地主干沒有問題,吳家軍即便是精銳齊來,也休想突破。”
楊蓮隨即向劉正提議,在青石橋一帶打消耗戰。吳家軍控制的地盤人口有限,一旦損失就無法進行補充。
根據晉軍情報部的資料,吳家軍的總兵力加上可戰青壯,也不會超過五萬人。
青石橋激戰,吳家軍的損失超過了五百人。也就是說再打上一百場同等規模的戰斗,吳家山就會徹底的崩潰。
甘卓趕到青石橋的時候,晉軍已經集結了三個營。
天亮之后,劉正站在青石橋頭觀察吳家軍的動靜。
通過軍灶計算,吳天仁集結的兵力達到了五千人以上。
“莊主,戰吧!”甘卓說道:“再拖下去的話,吳家軍就得孤注一擲了。”
“甘將軍,趕到趙家坪的部隊有哪幾支?”劉正問道。
“兩棲督齊裝滿員,十個營的戰斗部隊已經全部就位,剩下的人也會在中午十二點之前抵達。”甘卓說道。
“既然如此,那就對前線兵力調度進行如下配置:半坡放一個營,由黃平負責保護戰場的側翼。溪水溝浮橋安排兩個營,由楊水統一指揮。趙家坪留守兩個營保護野戰醫院,同時安排新兵訓練隊進駐,對臨時招收的預備役進行集訓。剩下的兩個營,立即趕到青石橋,集中五個人的力量攻擊吳天仁,即便是無法突破,也要消耗吳家軍的有生力量。再調督將陸晏,徐開兩部緊急開赴趙家坪。”
青石橋的戰斗,讓劉正明白了大戰一場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劉正決定集結三萬大軍,強勢攻占吳家山,給吳喬和周邊村寨一個下馬威。
劉正特別強調,趙家坪資源有限,后勤保障難以及時跟進。甘卓等人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必須要把后勤保障放在首位。
甘卓只好把督將府指揮部搬到青石橋,就近制定作戰計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