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不可置否,反笑道,“既如此,你還有什么事?”
“那易筋經得手后,我如何給你?”葉二娘淡淡的說道。
楚風輕輕一笑道,“我會去找你的,如果你還關心你兒子丈夫的話,我相信你會乖乖聽我的!”
“我明白了!”葉二娘頹廢的說道,如何不明白若是她爽約,或者不將易筋經拿到手,楚風定會揭發(fā)她的把柄,屆時她所關心的夫兒都將不保。
楚風輕輕一笑道,“對了,經書就在一夢如是中。”
“嗯!”
葉二娘輕輕點頭,轉身留下一個渾渾噩噩的背影。
楚風目光冷然,并不在意,倒是對于易筋經非常好奇。
當然并不是表面上的版本,那一本是漢字所寫的,其中路數也是中原一脈,走得是練氣求長生的一種境界,雖然精妙無比,但是對于有高等氣功的楚風而言,卻并不怎么重要,可有可無。
他所關心的是里面的夾層,那一本乃是梵文所塑。
很可能是達摩的手札,對于達摩這個人物,楚風還是非常好奇的,此人知名度很高,成就也是江湖少有,便是后進之輩的張三豐也比之不如。
“算了,易筋經只是彩頭罷了。達摩乃是傳道者,也是一脈之主,所寫武功必然是禪宗無上的奧妙,如果無法深入理解,很可能門都入不了。我可不想浪費時間,比起這個”楚風目光落在陰陽二珠之上,喚來陰珠,“一陽指更重要!”
“轟!”
陰珠落在楚風手中,無聲消融,一道霹靂在楚風腦海炸響,段延慶的記憶,宛如狂風驟雨般涌來,從天之驕子的一國太子到被奸臣楊義貞謀國,流亡大理,被一群群人馬追殺,面目全毀,雙腿殘廢,形同廢人,成為一名邋遢至極的乞丐,顛沛流離,一路逃亡。再到天龍寺求救,偶遇觀音布施,重整信心,強練家傳武學,最終以一殘疾之身,成就天下第一惡人之名。
其間瘋狂,極致的恨意,為復仇不擇手段。那種瘋狂的情緒在楚風腦袋扎根,卷起一陣狂風暴雨。
“明鏡止水!”
楚風感覺到起伏的心緒,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在身,大吃一驚,連忙收攏心神,步入竟之領域。
很快心緒穩(wěn)定,記憶有條不紊的融合,整理吸納。
“難怪段延慶這么難對付,經歷了這么多起起伏伏,命運坎坷得就像蹦床一般,數次大起大落,換做一般人早就崩潰。而他不但活得好好的,還闖下偌大的名堂。這份精神恐怕早已經千錘百煉,鍛煉成鋼了吧!”楚風悠悠一嘆道。
吞噬段延慶的精神,就好像跟著他的記憶,走過一段人生一樣,還是苦仇大恨,沒有任何希望的抑郁,雖然精神堅韌了一些,滋味卻不好受。
楚風搖了搖頭道,“感覺好像讀了一本綠帽文一樣,還真是不爽啊。不過,總算沒有空手而歸!”
“一陽指!”
楚風露出一個滿足的表情,隨手一指,咻聲破空。
一道淡金流光閃過,不遠處懷抱樹干,立時洞穿。
自從明白自己為什么能夠速成的機理,楚風調動段延慶的內功之中,沒能消化精神烙印,加上隨著記憶遺留的本能,一瞬間便學會了一陽指。
雖然依舊是四品,距離一品還遠,沒能超越段延慶本身,不過威力方面,因為楚風力量和內力至少前者的四五倍,甚至更高,自然不言而喻。
看著如此杰作,楚風滿意之際,“除去指勁的變化不足,已經不差于六脈神劍。不過,這已經足夠,那武功很快就會出現轉機,差什么就補什么,自己趕時間去天龍寺一趟,不就行了嗎?”
通過段延慶的記憶,楚風明白六脈神劍根本不是劍法,甚至不是單獨武學,而是一陽指的應用。
只要一陽指能達到四品之上,這六脈神劍就能無師自通,就如段延慶一樣。成就高低很考驗修煉者的悟性,比如指勁的變化,段延慶只有兩種。
一種是石破天驚,一種是無堅不摧,破氣和迅疾。
畢竟,這六脈神劍乃是段氏先祖根據一陽指所創(chuàng)。
“等等,似乎還有療傷的奇效!”楚風心中喃喃自語,段延慶雖然沒有使出來過,不過這一陽指疾如閃電,著指之處,指勁分毫不差,如此直入病灶的能力,配合內功,當是祛病療傷的妙法。
楚風想到此處,啞然一笑,“也對,內力乃是精神和**衍化,血肉是填充,而精神就是骨架一般的構造,一樣的武功,在不一樣的人身上自然也不一樣,甚至因為理念相反,南轅北轍。”
比如段延慶的一陽指勁,雖然也有輔助,但是也就是點人穴道,鎖穴和解穴非常出眾,其余都一般,倒是發(fā)出的凌厲指勁,破壞力不同凡響。
如同劍氣一般破氣,凝聚。段延慶的一陽指勁鋒利異常,本身擁有一定的無視內力的穿透特質。
破人內力,硬功罡氣,勢如破竹,便是同階也很難抵擋。當然這一招必須精氣神合一,全神貫注,越集中越強,否則威力大減,一如普通指法。
這也是楚風剛才驚嘆之處,精氣神合一看似輕而易舉,不就是凝神靜氣,靜坐入定么?只要會內功的武者,這種入門的東西,又有誰不會呢。
然而不僅僅是合一,還要把握主動,一念升華自我,需要極為堅韌的精神,以及高深的內功修為,以及強烈的自我,為武功賦予神。若是沒有自己的感悟,強烈的執(zhí)念支撐,僅僅按部就班的修煉,墨守成規(guī),即使有些效果,也只是段正淳那般軟綿綿的指勁,跟普通武功沒任何區(qū)別。那神乎其技的特性,無論如何也達不到。
“看來必須去一趟天龍寺,只是一陽指還是差人強意。”楚風心中默默想到,六脈神劍很可能就是段家先祖根據六種狀態(tài),參悟而來,之所以分六脈,也不過分個標準,讓后人更容易入門。
只是不想后人直接被門檻所惑,缺乏那種石破天驚的巔峰意志,便是后來段譽學會,也不過照貓畫虎,甚至可笑缺少精神內核,時靈時不靈。
也就是最后一番波折,大徹大悟,方才有所體悟。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