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水叔把這方玉璽拿在了手中,而后找來的印泥,之后在宣紙上輕輕的按了下去。
于是一個方形的大印就出現了,而“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顯得是那么的耀眼。
可是水叔看到這里卻是皺眉不已,嘴里連連說著,“不對,不對……什么地方不對,好別扭啊!”
王洋某不做聲的看著,水叔則是拿著手里的這方印璽,在手里不斷的把玩著。
突然水叔像是想明白了什么,說道,“這東西不對,不是和氏璧!”
王洋心頭一跳,不解的問道,“為什么?”
水叔這個時候,很認真的說道,“坊間流傳,傳國玉璽是秦滅亡后消失不見的,實際上在史書中有著很明晰的傳承記載。
從秦朝開始一直到漢朝,后來王莽篡漢的新朝時期,傳國玉璽到了王莽手中。
再之后,流傳到的更始帝劉玄手中,再之后劉玄被赤眉軍所殺,玉璽再次異主到了一名叫劉盆子的人手中,最后經這人的手獻給了漢光武帝劉秀。
直到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在戰亂中先是孫堅得到了玉璽,后來是袁術……
關鍵來了從這里開始,清朝的史書中有過如此的記載。
三國鼎立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
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蕩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
晉懷帝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
東晉咸和四年也就是公元329年,后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
后趙大將冉閔殺石簕鑒自立,復奪玉璽。
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姚秦玉璽等。
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
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后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
五代朱溫篡唐后,玉璽又遭厄運,后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其實這其中,可以證明的是,南北朝時期,才是玉璽真正丟失的年代。
可是你看這方玉璽,很少有使用痕跡……”
說道這里水叔像是想到了什么,之后他就像是被人掐住脖子的鴨子,嘴巴大張著好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水叔……您沒事兒吧!”王洋趕緊走道水叔身邊,扶住來的他。
好長時間后,水叔這才長出了口氣,滿臉驚駭的說道,“用的少就對了,用的少就對了。史書上寫的是,初,漢高祖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于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以孺子未立,璽臧長樂宮。
這里提到的是始皇璽不是傳國玉璽,畢竟這是代表一個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征,怎么可能經常使用。
所以傳國玉璽雕刻之后,使用的次數并不多,并且長期被秦始皇藏在什么地方。
而始皇常用玉璽,應該不是這塊,而且始皇是在巡游途中突然去世的,因此就連李斯和趙高都不知道傳國玉璽的下落。
所以后世被那么多人掙來奪取去的傳國玉璽,其本身就是始皇帝常用的一塊玉璽而已。”
水叔的全身都在發抖,其實在水叔心里,這塊玉環本身是一塊不錯的白玉,他還真沒把這塊玉璽當回事兒。
而王洋之所以肯定這就是和氏璧,也算是歪打正著。
他本身對歷史了解的不深,只知道和氏璧被秦始皇得到后制作成了傳國玉璽。
在王洋影響中,第一次知道這個說法的時候,他心中還有些惋惜,覺得秦始皇把如此好的一塊璞玉做成玉璽,實在是太敗家了。
因此當王洋發現了這塊玉環上的機關后,他才會堅定的認為,這就是和氏璧和傳國玉璽。
而水叔因為對歷史研究的足夠深,反倒被歷史上一些真真假假的記載給誤導了。
不過還好水叔反映的快,立刻更正了自己的錯誤判斷。
至于后世朝代為什么都宣稱自己得到了傳國玉璽,其本身也就是想要彰顯自己的正統性。
那么后世玉璽造假,將會是必然出現的事情,至于一些書籍上記載的種種傳說中,更多還是后人為前人的杜撰。
試問有什么人,敢在當權者還在位的時候,卻想辦法證明他手中的玉璽是假的呢?
答案是肯定沒有,不但沒有,還會有人極力證明,那塊玉璽是真的。
而實際情況是什么?
想來應該是劉邦當年得到的,只是始皇帝平時使用的玉璽,而真正的和氏璧卻不知道下落了。
不然的話,劉邦占領咸陽后,為什么不大肆搶掠大秦皇宮,而是選擇了封閉各種府庫。
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個,他要找到真正的傳國玉璽。
秦始皇不愧是始皇帝,他利用了人的思維盲點,輕而易舉的將和氏璧藏了起來。
首先所有人都認為,玉璽成和氏璧毀,可事實不是如此。
其次說人都會覺得,既然用和氏璧做了玉璽,那么始皇帝肯定會每天使用,事實上傳國玉璽就好像一件禮器,它象征意義遠大與使用意義。
因此當劉幫進入咸陽后,子嬰獻出的始皇玉璽,并不是傳國玉璽。
古代的記載歷史的史官,在某些事情還是有一些氣節的,尤其是在器物的名字上,他們是不會造假的。
如果是傳國玉璽,史官是不會換個名字記載的。
因此如果說始皇帝使用傳國玉璽的時候,大部分應該是在他封禪泰山的時候,在封禪泰山祭文上應該會蓋有傳國玉璽的大印。
至于其他時候,大印也沒有使用的必要,更沒有使用的意義。
畢竟始皇帝已經是天下最高權利擁有者了,他除了向上天告知他擁有天下外,似乎沒有什么人值得他這么做了。
水叔握著玉璽的手還在顫抖,因為經過一番縝密的推理后,眼前這個東西是真正的傳國玉璽的可能越來越大了。
雖然現在還不能肯定,但是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并且根據和氏璧的尺寸大小,也可以推斷出真正遇襲的大小。
這塊玉璽,跟傳說中的玉璽,幾乎完全吻合。
并且這玉璽隱藏的方法如此的精妙,如非非常貴重之物,又怎會使用如此巧奪天工的手法呢!
突然水叔深吸了口氣不再顫抖了,他深深的看了一眼手中的玉璽,交給了王洋。
“收好這個東西,以后可能是解開真正秦始皇陵所在的關鍵!”
“真正秦始皇陵所在?兵馬俑不就是……”王洋被水叔這句話給驚到了。
水叔微微搖頭,說道,“知道為什么現在沒有完全發掘驪山始皇陵嗎?我告訴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沒必要。因為驪山的始皇陵,根本就不是陵墓,準確的說那里只是一個祭祀的地方。
而且當年死在路上的那位,也不見得就是真正的秦始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