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宋好官人 第兩百一十三章:退路

作者/飄依雨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可以說,從唐朝開始,與漢族政權敵對的少數民族政權的冶鐵業就不再居于劣勢,反而居于優勢。遼的賓鐵刀、西夏的冷鍛甲,都是宋朝難以企及的。這也不難看出,為何經濟繁盛的宋朝對外戰爭屢屢失敗了。因為在武器上,宋朝已經不能占據優勢,反而處于劣勢。農耕民族的武器科技比游牧民族的武器科技還要落后,這怎么打得過?

    這也是為什么宋朝長槍兵那么流行的緣故沒辦法啊,刀兵和敵人的大刀碰撞的時候,往往是宋朝士卒的刀先缺口,甚至大力的敵人能一刀砍斷宋朝的刀。這樣渣質量的武器,居然還大量裝備宋朝軍隊。

    沒有機動優勢,連武器優勢都沒了,要不是弓弩犀利,估摸宋朝連現在的疆域都守不住!

    張正書回想了一下汴梁城郊外的那些鐵匠鋪,幾乎都是在用煤炭來煉鋼。連張正書這個文科生都知道,用煤炭來煉鋼,能煉出鋼來嗎?肯定是不可能的,因為煤炭里含碳量太高了,煉出來的只是生鐵。哪怕經過了淬煉,也只是硬度稍稍提高的生鐵,和鋼這個概念相去甚遠。

    這也難怪為什么張家的佃戶在田里耕作的時候,用鋤頭挖到一塊石頭,都能蹦開一個口子,原因就是這鐵的質量不過關啊!

    “煉鋼需要用什么來著?”

    張正書一時間忘了到底要用什么來煉鋼才行,隱隱約約覺得是和蒸餾有關的,卻怎么都想不起來了。這也是文科生的弱項了,總是一知半解,卻怎么都記不起關鍵點。“反正就是要減少碳元素,碳多了,鐵就脆……”

    想想看,自唐代以后,漢族的鍛造和焊接工藝長期沒有大的進步,而且還愚蠢到的用煤煉鐵,造成原有的冶鐵優勢縮小乃至消失。沒有武器優勢,被游牧民族壓著打也正常了。如果有點選擇,沒有一個帝皇是不想開疆拓土的。可惜,武器質量,或者說是冶鐵的質量,制約了中國對外擴張的腳步。

    “有時間真的要去問問,遼國、西夏到底是怎么煉鋼的……”

    張正書想了想,這個問題還是問皇城司比較好。

    “要是我獻出了煉鋼術,找趙煦換什么好呢?”張正書可不是什么一心只有君主的腐儒,甚至連腐儒也不是什么忠君愛國之人,張正書更加不會了。在張正書的觀念里,他獻上技術,就要換來一點什么。然而,他卻是知道的,北宋對于武人,甚至武備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是一點都欠奉。比如說,獻上神臂弩的李定,只得到一個區區防團之官,要知道,這只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吏罷了!這樣的情況下,還有誰去改進武器,發明新的殺人利器?

    反觀被人說是“韃、,子”的忽必烈,對于獻上回回炮的工匠,卻不吝賞賜,大手一揮就賞了一個萬戶侯,封為鎮國上將軍,管軍總管,恩寵一時無兩。

    孰高孰低,一眼就看得出來了。

    對科技不重視,特別是對武器科技不重視的宋朝,注定是要被游牧民族吊打的。

    怎么改變這個風俗呢?

    張正書認為是沒救,起碼在儒家學術貫穿的宋朝,是沒救的。因為士大夫不可能給武將坐大,也不可能讓厲害的武器一再發明。除非得到皇帝的支持,是不是很諷刺?繞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政治問題。但沒辦法,如果不明白這個,做再多也只是無用功。

    除非讓趙煦明白,他的皇位是靠軍權才坐得穩的,軍隊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反叛他的,武人才有機會崛起。不然的話,宋朝的士大夫集團一直到滅亡,還是異常強大。當然了,這種強大其實在張正書眼中不值一哂,就是宋朝的皇帝沒有打破壇壇罐罐的勇氣。如果有勇氣重新來過,那么這些沒有兵權的文官都是渣渣。看看漢唐時,哪個腐儒敢在朝堂上嘰嘰歪歪?立馬被整倒了,叫你囂張!

    但是宋朝呢,反過來了,武將被打到塵土里,文官崛起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宋朝的皇帝都不傻,甚至還很聰明,知道文官再厲害,也只是嘴炮。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嘛!可武人造反,那就是說反就反的了。換句話說,就是文官比武將更好控制。然而諷刺的是,不管是宋朝還是明朝,都是毀在文人士大夫手中的。

    而在張正書看來,不管文強武弱,還是武強文弱,都是不可取的。可惜宋朝的皇帝不會聽他的,因為他根本信不過武將。為何?因為宋太祖就是靠陳橋兵變起家的,都害怕別的武將學他一樣。不僅趙匡胤怕,趙光義也怕,甚至他的子孫都怕。而且,優待文人,那是宋朝一概的“政治正確”,反正祖宗之法不可改嘛!

    殊不知此一時彼一時也,此城危急存亡之秋,還拘泥于祖宗之法而不懂變通,那么滅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了。按照唯物主義的觀點,世上就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每一個事物都處于不斷運動、變化、發展中。

    “難道真的要從哲學入手,把宋朝的學術界掀個底朝天么?”張正書內心有點蠢動,但他卻是知道的,這件事絕對不能急,而且得緩緩來。儒家學術的勢力太大,而且張正書也無意推翻儒家。哪怕儒家有這不好,那不好,但無可否認,儒家已經融入中國里了,早就和中國不可分割了。每一個中國人,不管是宋人,還是后世的人,血液里或多或少都流淌著儒家思想。不管怎么否認,這都是無法泯滅的。

    “相對于這個,我還是想想怎么找一條退路吧……是了,出海!”

    宋朝對海上貿易已經不陌生了,甚至可以說北宋的財政稅收,有十分之一二強是市舶司收上來的。宋朝對海貿的看重,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強。海貿的繁盛,讓宋朝財政得到強有力的補充,不僅造就了發達的海船制造業,還帶動了海上航行技術的發展,指南針普遍應用在航海上就是證明。所以,出海在宋朝之前看似九死一生的事,到了宋朝就幾乎是家常便飯了。

    基于此,張正書心道:“何不去第一寶島呢,那可是魚米之鄉啊!”對歷史還算了解的張正書,知道這時候的流求,其實就是個無主荒島,島上還有很多原始部族。被皇帝逼得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出海逃亡是最好的選擇。“除了流求,還有南洋啊,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鱼台县| 天长市| 宁明县| 霍邱县| 海口市| 鹿泉市| 马鞍山市| 正定县| 康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奉新县| 洛扎县| 舟山市| 阿拉尔市| 海盐县| 澄江县| 梓潼县| 钟祥市| 荆州市| 贵定县| 从化市| 仁化县| 金坛市| 承德县| 塔城市| 浦东新区| 平陆县| 凤阳县| 阿克苏市| 射洪县| 阆中市| 扎囊县| 家居| 赫章县| 澄城县| 綦江县| 江北区| 龙江县| 安乡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