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回到明朝做權臣 第354章:外調

作者/紅塵賊子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臣考功司李杉”

    正在吃飯的復隆皇帝擺了擺手,示意李杉不必多禮:“李愛卿還沒有用過晚飯吧?一起吃點。”

    皇帝召見,必須提前進宮等候,隨時做好陛見的準備。

    正常情況下,等幾個時辰都不算什么,有時候從早等到晚,最后卻因為皇帝“事物繁忙”“無暇召見”,只能回去另行安排時間,白白等一天都是很常有事情。

    從午時進宮,一直等到掌上了燈火,才終于見到皇帝本人,這已經算是“高效率”的了。

    和大清的宮廷御宴不同,明朝的皇帝沒有那么多講究,所謂晚膳很是尋常,只有盞碗十幾道菜式。

    按照當時的標準,已經算是非常節儉了完全是受到了大行崇禎皇帝的影響,復隆皇帝的宮廷生活素來崇尚簡樸,不僅撤去了宴飲之時的宮廷舞樂,還一再削減規格和排場。

    而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皇帝都和皇后一起吃晚飯。

    大明和大清不一樣,素來就不講究三拜九叩的大禮nb,也沒有那么多的繁文縟節,所謂的御賜宴席,不過是在旁邊支開一張矮幾,傳過來幾道菜式而已。

    對于進宮陛見的李杉而言,所謂的御賜晚膳,其實就是一頓工作餐罷了。

    “徐州大捷的消息,李愛卿已知道了吧?”

    “回陛下,臣已知曉。”

    復隆皇帝朝著李杉打了個手勢,示意他可以一邊吃一邊說。

    “徐州一戰舉足輕重,四戰之地重歸我大明版圖,則江北,甚而至于整個淮揚,則全在我王師馬足之下。”

    徐州大捷的意義絕不僅僅只是占據了一座城池,而是在于可以直接影響到整個淮揚地帶,為掃平江北的清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年多鐸大舉南下之時,也是先取了徐州,占據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支撐點,然后才敢發動大規模的淮揚戰役。

    “淮揚局面已日漸明朗,光復北地中興大明已指日可待。”復隆皇帝一邊吃一邊說道:“朕有個成算,已是心中籌謀良久,卻從未對人提起過。今日召見李卿,就是為了這個事兒。朕欲遣李愛卿出知徐州,你意如何?”

    所謂的“出知徐州”,其實就是讓他去做徐州知府的意思。

    按照大明朝的體制,知府一職是四品官,在所有的地方官員當中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了,再往上升就可以算是方面大員。

    雖然名義上左右的知府都是四品,但知府和知府不一樣,本身就有高低上下之分。

    比如說南京府尹王宣同,其實就相當于南京知府,但一國都城的知府和地方上的知府肯定不是一個概念。

    而且徐州知府這個職位本身的“含金量”就非常之低。

    從建制上來看,徐州府屬于南直隸的管轄之下,是正經的“府”級行政單位。

    但徐州府的管轄面積太人口也太少了。

    “府”一級行政單位下面有“州”級,再下面才是“縣級”。

    但徐州府下面卻連一個“州”級行政單位都沒有,而是直接管轄豐、沛、蕭、碭四個縣。

    從現實意義上來看,徐州根本就是個“州”,而不是“府”。

    僅僅是因為戰略地位特殊,才專門劃分出來,作為一個單獨的“府”級行政單位存在著。

    也就是說,正四品的徐州知府,其實就相當于一個從五品的知州。

    按照歷朝歷代的傳統,京官天然就比地方官員來的高貴,正七品的京官基本相當于從五品的地方官。

    把李杉從考功司調出來出任徐州知府,單純從行政級別上來看確實是升職了,其實差不多就是相當于平級調動。

    靠近皇帝,靠近皇權,靠近皇城,這三個條件自古以來就是升官的捷徑,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削尖了腦袋想做京官兒。

    尤其是李杉這種通過科舉正途出身的官員,又有“探花郎”的光環加持,雖不敢說一定能平步青云,卻絕對算是走在升官的快車道上。

    若的外調到了地方上,所有的這些好處就全都沒有了!

    但李杉卻毫無怨言,非常爽快的接受了這個任命:“臣領命!”

    李杉的這個態度讓皇帝非常滿意:“很好,朕這就著吏部出任命的書文,好讓你盡快上任。”

    李杉的“原單位”考功司本就是吏部的一部分,具有“組織部”的部分職能,對于官員調動的種種流程最是熟悉不過了。

    官員調動可不是吏部出一紙書文那么簡單,還需要部堂審核,內閣簽署認同才會正式生效。

    但皇帝卻不打算經過內閣,直接讓吏部出具任命文書,這就顯得有點不合規矩了。

    雖然不是什么閣臣,但李杉還是或多或少的聽到了一些官場上的“小道消息”,據說皇帝似乎對內閣有些不滿,在很多事情都上甩開了內閣,往往是“乾綱獨斷”“圣意天裁”,喜歡一個人說了算。

    當然,這些說法不過是捕風捉影的傳言,到底是真還是假,就不是李杉這樣的小角色能夠知道的了。

    “李愛卿啊,這徐州知府一職雖然不高,卻極是緊要,到任之后如何施政,民、政、財、賦等等瑣碎事物如何辦理,一定要好好想想。”

    “臣不必細想也能知道徐州知府的責任。”李杉非常直接的說道:“眼下這局面,唯戰事做為緊要,無論民政還是財賦,必須讓步于前方戰事。”

    這話說的真是太精辟了,簡直一針見血。

    知府的責任就是安民治理凈綏地方,但那只是太平時機的狀況。

    就現如今這個情況,什么民政什么財賦,全都不是最要緊的,當務之急就是為前方的戰事服務,一切的一切都必須以“打勝仗”為核心思想。

    這句話深得皇帝之心,登時就歡喜起來,愈發覺得李杉就是徐州知府的最佳人選:“李卿之言,深諳朕意。既然你已明了,朕就不多說什么了。只是還有一事需再多叮囑。”

    “勇毅公的脾氣有些急躁。”

    勇毅公張啟陽的脾氣何止是“急躁”那么簡單,甚至完全可以用跋扈來形容,硬懟內閣,頂撞皇帝的事情不知道做過多少次了,當然不會把一個區區的知府放在眼里。

    為了防止李杉和張啟陽之間弄出“不愉快”的場面,皇帝不得不千叮嚀萬囑咐:“勇毅公此人,忠則忠亦,做事有些激烈,往往不管不顧不留情面,你需小心在意。”

    “勇毅公乃我國朝柱石之臣,縱使有些不合體制之事,也必然是為了前方戰事考慮。臣到任之后,定會以大局為重。”

    只要前方能打勝仗,不管勇毅公多么跋扈多么蠻橫,我都聽他的,這就叫以大局為重。

    張啟陽這個人雖然跋扈,而且多有蠻不講理的時候,但卻畢竟比一個小小的知府高出太多了,不大可能直接和李杉產生什么沖突。

    皇帝最擔心的是張啟陽手底下那些個驕兵悍將。

    毅勇軍可不光僅僅只是一支軍隊那么簡單,而是一個體系,李杉這樣的外人出任徐州知府,那些個驕兵悍將一定會找他的麻煩,皇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顧慮,完全是事出有因。

    既然徐州已經打下來了,朝廷必然會派遣官員去治理,而內閣提出的人選根本就不是李杉,而是劉乾龍。

    最先提出讓劉乾龍出任徐州知府的那個人,就是劉乾龍的頂頭上司,南京府尹王宣同王大人。

    作為王宣同的副手,身為“南京副市長”的劉乾龍實在太強勢了,絲毫沒有把王宣同這個頂頭上司放在眼里,早就讓王宣同不滿意了。

    僅僅只是因為劉乾龍和毅勇軍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實在不好說什么,最讓王宣同無法忍受的,劉乾龍竟然把手伸到了巡防營。

    一個強勢的二把手,死死的壓著弱勢的一把手,還摻和最要緊的京城防務,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所以,王宣同就想借著這個機會把劉乾龍調開,讓他遠離權利的核心。

    內閣首輔大臣蔡楓華和王宣同都是當年的東宮舊臣,自然一拍即合,馬上就同意了,但卻被皇帝給硬頂了回去。

    這并不是皇帝故意找內閣的麻煩,而是有自己的考慮:江北全都是毅勇軍的勢力,朝廷在江北的影響力幾乎為零,若不抓緊時間在關鍵位置上安插自己的人手,以后還怎么控制江北的局面?

    總不能把江北全都交給毅勇軍吧?

    毅勇軍打下一片地盤就成了自己的,這種情形朝廷絕不接受。

    探花郎出身的李杉,是正經的天子門生,又有“天子秉燭”的佳話,絕對可以算是肱股之臣,唯一的缺陷就是資歷太淺,剛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歷練一番。

    “陛下不必多慮,只要臣將財賦民事朝著戰事傾斜,誰又能說出什么來?”

    只要能為戰事服務,毅勇軍要錢要糧我就想方設法的籌集,他們要丁壯民夫我就拼了命的去征調,總之就是他們要什么我就給什么,這樣總不會找我的麻煩了吧。

    “戰事要緊,一切都需以大局為重,李卿能明白這個道理,朕就放心了。”復隆皇帝做出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講話的語氣顯得有些低沉:“朝中諸臣,雖是朕之肱股,終究老邁,你在外面好好的歷練一番,以后可堪大用。”

    老邁的肱股之臣說的是誰,早已不言自明,看這個樣子皇帝要提拔新一批的年輕官員了。

    宰輔必起于州郡,將帥必發于卒伍,這是歷朝歷代的傳統。

    京官外放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歷練,只要機會合適就能調回來,到時候就要大用了!

    這樣的話語出自君王之口,已經算是非常的淺顯,就差直接說出“你很有前途”這句話了。

    李杉趕緊伏拜于地:“圣意天心,臣已盡知,雖肝腦涂地必不辜負!”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历史| 诸城市| 凉城县| 宜阳县| 清水河县| 秭归县| 德令哈市| 秭归县| 运城市| 塔城市| 郯城县| 临猗县| 济阳县| 噶尔县| 靖安县| 延寿县| 安西县| 阿拉善右旗| 平定县| 景泰县| 卢湾区| 休宁县| 凌源市| 新源县| 金华市| 美姑县| 荥阳市| 太和县| 岚皋县| 浦县| 商城县| 江津市| 淮安市| 贵南县| 南宫市| 朝阳县| 临洮县| 华宁县| 图木舒克市| 阳谷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