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沉吟道:“既如此,何人可為使者,去見劉賢?”
閻圃道:“劉雄鳴自關中投奔我軍之后,一直作為賓客,未賦予職權。此人頗有人望,便連曹操都欲得之,若遣此人為使,當可說退劉賢、馬超。”
張魯聞言點頭道:“既如此,便請劉雄鳴去走一趟。不過楊任只有三千兵馬,恐怕難以久守石泉,我軍還需多調些兵馬前去才是。”
閻圃沉吟道:“這幾年我漢中招納了許多從關中逃難而來的流民,人口倍增,如今戶數十余萬,兵力也達到三萬余人。只是大部分在陽平關和巴中,僅有的數千機動兵力都被楊昂失陷在了房陵。主公若要調兵,恐怕只能從駐守陽平關的張衛處調些兵馬來。”
張魯道:“陽平關乃是漢中門戶,必須屯駐重兵。不過如今東線危急,調數千人前去增援應該無妨。”
當下張魯傳信給張衛,令他調撥三千大軍去東線。
正在陽平關巡視城防的張衛領命,思忖了一陣,即調王平、程郁二人領兵前往增援石泉。
卻說申儀領兵一千日夜兼程趕到石泉,聞聽漢中大將楊任領兵三千前來,不由心下大驚,急忙筑起營壘,又遣人向申耽求援。
然而援兵尚未到達,楊任已經趕到,驅兵三面攻打,申儀兵少,營壘新立,抵敵不住,出營向楊任挑戰,又敗陣而回,只得棄了石泉,領兵往西城撤退。
楊任領兵窮追不舍,幸好半路遇到申耽援兵,這才將之殺退。
當下申耽、申儀領兵退回西城,二人商議欲要向劉賢請求援兵。正說之間,就聽劉賢調張任領兵三千來到。申耽、申儀頓時大喜,忙出城將張任迎進了城中。
三人計議出兵,不想次日突然天降大雨,只得停下兵馬休整。
此時劉賢在房陵,看著從天而降的大雨,也有些無語。喵的,你個賊老天,三四月份正是農時你不下雨,五月到是嘩啦啦下個不停,如此大雨,叫我大軍如何行軍作戰?
連綿細雨一連下了七八天,還沒有停息的跡象,劉賢不由十分郁悶,只得待在房中,與馬超討論兵法武藝,正說之間,忽聞城門守軍來報:“張魯遣使求見。”
劉賢聞言,驚訝地看了看天空,對馬超道:“連日來雨水不斷,雖然雨勢不算大,但也道路泥濘濕滑。算算時間,張魯的使者必定是片刻不停,冒雨前來的,足見其心情之急切。”
當下劉賢命人將使者請進來,不多時,使者來到,馬超一見來人,不由驚訝地起身道:“劉雄鳴?想不到張魯竟然遣你為使?”
那劉雄鳴對著馬超笑了笑,復又轉頭看向劉賢,拱手道:“在下劉雄鳴,奉漢中太守張魯之命,特來面見劉將軍。這大雨濕身,甚為無禮,還請劉將軍容我更衣相見。”
劉賢聞言,即命親衛帶著劉雄鳴前去更衣。待其走后,劉賢轉頭問馬超道:“孟起認得此人?”
馬超點頭道:“他也是關中人,數年前我等起兵反曹,劉雄鳴卻不愿起兵,被我擊敗之后,逃出關去面見曹操,曹操待之極為禮遇,授其官爵,讓他回關中招納兵馬,以為內應。誰知劉雄鳴回到關中后,其部下卻不愿助曹,他被部下裹挾著據住武關道口自立,結果被夏侯淵、朱靈、路招等人討平,只得率領少量殘兵逃入漢中,依附張魯。”
劉賢道:“原來如此,這么說來這劉雄鳴也是一方豪杰啊!不知能否說動他投我?”
馬超聞言笑道:“劉將軍果然是求賢若渴啊!似乎你每見一人,都會問他可否投我!”
劉賢大笑道:“孟起知我也!”
馬超道:“這樣吧,待會兒我替劉將軍試探一下劉雄鳴的心意。”
劉賢笑道:“如此再好不過了。”
不多時,劉雄鳴換好衣服,擦干了頭發,復來拜見劉賢。就聽劉賢問道:“張魯遣你來,可是同意換人了?”
劉雄鳴道:“張師君派我來,卻不單是為了換人的事。只因楊昂無禮,竟敢暗算劉將軍,致使兩家不睦,因此張太守遣我來向劉將軍賠罪!”
劉賢聞言,目光閃了閃,道:“張魯派你來,就這么空口白話了一通,這就算賠罪了?”
劉雄鳴被劉賢直白的話語給嗆的咳了一下,隨即道:“劉將軍已經拿下楊昂,擒了漢中五千兵馬,又奪了西城、錫縣,難道還不夠嗎?”
劉賢笑道:“你也說這是我奪下來的,可不是他張魯送給我的!”
劉雄鳴沉吟道:“那么劉將軍想要什么?”
劉賢反問道:“張魯能給我什么?”
劉雄鳴道:“張太守愿意與劉將軍結盟,奉將軍為盟主,共抗曹操。”
劉賢笑道:“張魯到是打得好算盤,我想夏侯淵縱橫西北,很快就要掃平韓遂、宋建等人了,到時候必定會南下攻打漢中。張魯此時奉我為盟主,這是想要禍水東引啊!”
劉雄鳴道:“劉將軍與曹操本已是仇敵,有張太守相助,豈不是更添聲勢?況且從荊州至漢中,數千里山道,士卒跋涉辛苦,糧草轉運困難。將軍若是驅動大軍,勞師遠征,倘若張魯在漢中堅壁清野,據城死守,而曹操、孫權又興兵襲擊襄陽、夏口,將軍豈不是將會腹背受敵?”
劉賢聞言,與馬超對視一眼,道:“張魯若真心愿意與我結盟,就當先將孟起家眷和龐德一起送來,這之后兩家才能和和氣氣地談下去。”
劉雄鳴道:“馬超將軍乃當世虎將,若兩軍不能停戰,張太守又豈會同意換人?”
劉賢笑道:“既如此,那便沒什么好談的了。想必等我軍兵臨南鄭城下之時,張魯就不會像現在這么遲疑了。罷了,公事談完,貴使遠來辛苦,今日我當設宴,為你解乏!”
說著,劉賢傳令設宴。席間,馬超頻頻對劉雄鳴勸酒,見氣氛漸漸熱烈,馬超便以言語試探劉雄鳴心意。劉雄鳴知道馬超是在替劉賢招攬自己,因在漢中待得也不如意。而且張魯實力并不太強,劉雄鳴心下也時常擔心日后曹軍攻打漢中,張魯會抵擋不住,到時候自己豈不是又會落入曹操之手?
因此見馬超代替劉賢招攬自己,頓時頗為心動,道:“容我先完成使命,回見張魯之后,然后再率眾來見劉將軍。”
劉賢聞言大喜,當即頻頻舉杯,向劉雄鳴致敬,又道:“你在漢中,若認得其他賢才,也可一并舉薦給我。”
劉雄鳴當即點頭。
當夜賓主盡歡,劉賢送劉雄鳴回館驛休息,回到太守府,就聽守門的親衛道:“剛剛有軍師送來的加急信函,請主公盡快拆閱。”
劉賢聞言,當即回房,將龐統書信拆開一看,不由一驚。
原來龐統在信中,說孫權又添兵一萬至武昌,隨后釋放了程祁,又再次遣使來到襄陽求和。
龐統因見上月干旱,今月又連日大雨,預計中今年秋糧歉收的程度必定更重,而大軍又剛剛才開始屯田,只恐今年軍糧將會不足支用,因此在信中勸劉賢暫時答應孫權求和,并就此指使孫權去攻打合肥,好使荊州能夠罷兵休戰,安然渡過今年這個難關。
同時,龐統還委婉地勸諫劉賢,漢中之戰的規模切莫太大,最好見好就收,以便休養士卒,節省糧草,應對可能到來的災荒。
劉賢看了書信,抬頭看看仍舊連綿細雨下個不停的天空,只得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
次日,劉賢招來劉雄鳴,對其道:“我昨夜思索了一夜,覺得你說的話也有些道理。這樣吧,你就回去告訴張魯,說我愿意與他罷兵結盟。而作為盟友,希望他能盡快遣送馬超妻子和龐德過來。同時,提供二十萬石糧草給我,并保證,四方英豪,愿意經由漢中投奔我者,他都要統統放行。作為交換條件,我將放還楊昂及所有愿意返回漢中的張魯軍士兵。并且承諾,日后漢中若是被曹操攻擊,我當出兵相助。”
劉雄鳴聞言大喜,當即帶著劉賢親筆寫下的書信冒雨回見張魯,經過十余日跋涉,終于到達南鄭。
此時雨勢已經漸漸減弱,張魯正擔心大雨一停,劉賢大軍便將西進,忽聽劉雄鳴回報,說劉賢同意罷兵結盟,張魯頓時大喜過望。當下招來閻圃、楊松,將劉賢書信遞給二人看后,便即詢問二人意見。
就聽楊松應聲道:“劉賢的條件并不苛刻,可以答應。”
閻圃沉吟片刻,也道:“我漢中這些年并無大戰,糧食年年豐收,糧庫中積存的糧草足夠三萬大軍食用兩年。若能以二十萬石糧草多換回數千精兵,倒也十分劃算。以此條件停戰,并不吃虧。”
張魯道:“既然如此,那么好,就以此與劉賢罷兵結盟。”
于是張魯再次派劉雄鳴前去房陵面見劉賢,劉賢聞訊,當即派費詩為使,往南鄭去見張魯,雙方就此訂立盟約。費詩帶回了馬超妻子以及病勢剛有些許好轉,尚未完全康復的龐德。張魯則隨后調發糧草。
劉賢見張魯遵守盟約,也陸續返回了楊昂和被俘的四千漢中兵,只有那一千匹戰馬被劉賢作為戰利品給扣押了下來。而已經被申耽、申儀吞并的一千漢中兵,劉賢也故作不知,未曾遣返。
至此,雙方達成盟約。
劉賢任命申儀為西城太守,鎮守西城,申耽則回守上庸,隨后調回張任的兵馬,又環顧麾下文武眾將,任命樊建為房陵太守。一切安排完畢,這才率領大軍返回了襄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