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赤壁之崛起荊南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吳軍反應

作者/碩鼠肥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允道:“如今吳公被擒,江東基業已經到了存亡斷續的時刻。而長公子孫登在鄴城,次公子孫慮早已隨著建鄴的陷落而落入了劉賢之手。放眼江東,除了將軍你以外,已再無人能率領眾將,驅除外敵,保住孫氏三代基業了!”

    孫皎聞言一愣,道:“你究竟想說什么?”

    李允道:“將軍乃孫氏宗室,手握數千精兵,一向禮賢下士,深得軍民之心,又有親弟丹陽太守孫奐為援,當此江東基業危急存亡之時,自應當仁不讓地挺身而出,暫攝軍政大權,統領眾將,擊敗劉賢,救出吳公,安定孫氏基業。此乃策,請將軍熟思之。”

    驍將吳碩聞言,頓時拍掌叫好道:“將軍做江東之主?此策極妙,我贊成。”

    孫皎默然半晌,看了看端坐一旁的張奮,隨后又看了看一臉希冀的李允,道:“你的策呢?”

    李允聞言,面色一變,略有些失望地道:“策是立即率兵往北,撤到淮北,投奔曹操。則曹操必定高官厚祿冊封將軍,絕不會薄待。當然,將軍可以先行策,若是失敗,再往北逃也不遲。”

    孫皎道:“下策呢?”

    李允失望地舔了舔嘴唇,道:“下策便是投降劉賢,是生是死皆操于劉賢之手。而即便得生,奪取了江東的劉賢也必定對身為孫氏宗族的將軍十分忌憚。將軍日后謀一份虛職或許不難,但再想手握雄兵,執掌大權,恐怕不可能了。”

    孫皎聞言,猶豫不決,轉問張奮道:“張將軍以為如何?”

    張奮猶豫片刻,道:“如今主公落入了劉賢之手,我等身為臣子,豈敢茍且偷生?可命人打聽劉賢如何對待主公。若是善待,則我等為了主公安危,便可投降劉賢。若是苛待,則我等便當整備兵馬,或與劉賢決一死戰,以盡為臣之節。或領兵北投曹操,以圖日后能殺回江東,借曹操之力為主公報仇。”

    孫皎道:“張將軍的意思是,看劉賢如何對待吳公,然后再決定是施行策,還是下策?”

    張奮點了點頭。

    聽李允道:“張將軍為何不認同我的策?”

    張奮看了看李允,道:“且不說江東眾將未必盡皆認同孫皎將軍,算眾將都愿改奉將軍為主,將軍憑借這殘破的江東和士氣低落的將士,又如何能進擊劉賢,逆而勝之?當日江東完好,下一心之時尚不能勝,如今只剩些殘兵敗將,恐怕更無取勝的可能了。故而所謂策,實則才是萬不可選的下下之策。”

    孫皎聞言,細細思量了一下,頓時悚然一驚,道:“不錯!如今劉賢已擒了吳公,江東之地四分之三已在劉賢手,他算不主動進攻我們,而只是與我們相持,我們現有的土地人口也不足以與之相持。”

    當下孫皎打定主意,決定結寨自守,并遣人探聽孫權的消息。

    劉賢聞聽孫皎既不進攻,也不投降,不由有些疑惑,當下命王平嚴守潯陽縣城,命張任、謝旌乘船渡過大江,繞道去堵截孫皎后路。

    劉賢準備再給孫皎一些時間,若再過幾日,等包圍圈形成之后孫皎還不投降的話,劉賢便要揮軍進擊,殲滅孫皎所部了。

    正在此時,劉賢突然接到了龐統送來的書信,拆開一看,頓時沉默了下來。原來龐統在信也說雖然賀齊、蔣欽等人得知劉賢活捉了孫權,但也并不立即投降,而是打聽劉賢如何對待孫權。

    有鑒于此,龐統建議劉賢好生安置孫權,不要苛待,以免招降江東眾將不成,反激起眾將的死戰之心。

    在如今已捉住孫權,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收降江東殘余兵將才是策,若是激起反抗,反倒徒添傷亡,靡費錢糧,殊為不值。

    劉賢看了龐統的信,不由苦笑了一下。喵的,我倒是想對孫權好,可是他不領情啊!萬戶侯之爵位,卿的地位都不能讓孫權滿意,那還能怎么辦?難道還要封他個郡候或者國公么?那我拼死拼活打這一場戰還有什么意義?

    當下劉賢寫了書信,將情況告知龐統。龐統接到書信之后,當即將軍務交給魏延、李嚴,隨后日夜兼程趕到了柴桑,又寫了書信叫把守建鄴的牛金將孫權以及其余眾將的家眷接到柴桑來。

    龐統到了柴桑,與劉賢商談一陣,了解了情況之后,當下與劉賢一起先尋了吳范。

    那吳范善能望氣占卜,擅長推算天象節氣,號稱吳絕之一,此人確實有真本事,但日常卻像神棍多過像科學家。而神棍一向都是心思活絡,哪邊強勢往哪邊倒的。

    當下龐統見了吳范,與之懇談了一番,承諾封其為漢昌王國的太史令,主掌觀測天象,修訂歷法之事。吳范對此極為滿意,當下便轉投了劉賢。

    于是劉賢命吳范前去說孫權投降。待其去后,龐統又帶著劉賢去見顧徽。那顧徽乃是顧雍的弟弟,名聲才能雖都不如顧雍,卻也算是人才。

    當下見了顧徽,對其說了一遍顧雍決意歸隱,但顧濟、顧裕卻已經出仕于劉賢的消息。顧徽其實也早收到了顧雍的書信,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知道顧雍為了家族考慮,已經決定犧牲自己的仕途,轉而讓族子弟轉投劉賢了。

    于是顧徽便也毫無壓力地向劉賢表達了靠攏之意,并表示愿意先行前去說服孫權順服。

    劉賢大喜,當下遣其去了。

    龐統與劉賢又一起去尋了張溫,那張溫乃是吳郡張氏的族人,其父張允乃是孫權的東曹掾,為人清正。此時張允剛剛病故,張溫尚在孝,雖受了孫權征召,卻并未授予官職,只是作為賓客存在。當下張溫見龐統、劉賢聯袂前來,頓時笑道:“我知道你們的來意,如今漢昌王殿下奪取江東已成定局,孫氏衰敗已不可避免。此智謀之士所共見也!為免江東百姓繼續遭受刀兵之苦,盡快結束戰事確實是當務之急。只是不知漢昌王奪得江東之后,欲要以何策治理?”

    劉賢聞言一愣,隨即道:“當然是以民為本,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待錢糧足備,兵精糧足之后,便揮軍北伐?”

    張溫道:“既要揮軍北伐,便要征調錢糧兵員和民夫,又如何能做到輕徭薄賦?”

    劉賢笑道:“你恐怕是沒有去荊州各郡縣看過!我在荊州奉行減稅,田稅和戶稅都大有減少,徭役也盡量都安排在本縣、本郡,百姓負擔大為減輕。這些年我不斷向外征戰,但境內百姓卻從無凍餓之苦,便是明證。我若治理江東,除了賦稅徭役都與荊州相同之外,還當因地制宜,以吳人治吳。”

    張溫聞言,饒有興趣地道:“哦,不知大王所說的以吳人治吳,是什么意識?”

    劉賢道:“自然是大量征召江東英才入士為官,以便采取適合吳地民情的施政方略來治理百姓,以使百姓能夠盡快安居樂業。”

    張溫看了看劉賢,忽然道:“若是如此,荊州士人恐怕將會不樂意吧?”

    劉賢聞言一愣,隨即笑著嘆了口氣,道:“不怕先生笑話,我荊州士人在赤壁之戰前后便已經被曹操和劉備給瓜分一空了,我麾下如今賢才短缺,適合的人才便連荊州本地的官位都填不滿,只能勉強任命些吏擔任,常有才薄任重之感。當然,我并不是說我麾下官吏做的不好!事實他們都能盡忠職守,執行軍政命令從不打折扣,并未讓我失望過。循吏雖不出彩,卻也算兢兢業業,讓我省心不少。不過我一向求賢若渴,若能在江東多征召些英才,我自然也當良才使用,覺不使才德之士空老于林泉。”

    張溫點了點頭,又道:“那么大王對江東有什么期望呢?”

    劉賢道:“一是盡快穩定。百姓要各自歸家,安心耕種,勿使農田荒廢。二是清查隱戶。若無天災的話,編戶齊民的數量只能增加,不能減少。三是積極備戰。確保兩年之后,江東至少能提供十萬大軍北伐的糧草輜重。”

    張溫皺眉道:“兩年?如今江東遭遇兵禍和瘟疫,百姓受災極為嚴重,兩年時間要積累起十萬大軍北伐的糧草輜重,實是有些困難啊!至于穩定么,只要戰事平息,百姓自然安定。而若有各地士族全力協助的話,清查隱戶,維持編戶齊民的數量也不難!唯有這糧草軍資,實是有些倉促。”

    劉賢笑道:“江東三百余萬百姓,便是因戰亂和瘟疫死傷了些,也至少還有二百十余萬人吧?我奪了廬江北部以及壽春、成德等地,也增加了十數萬百姓,算起來總人口也還能維持。以三百萬人口,供養十萬大軍,如何供養不起?”

    張溫道:“漢昌王說笑了!只要不違農時,年年豐收,養兵十萬自然不成問題。這十萬戰兵若只在江淮之地作戰的話,只需征召一兩萬民夫,用船只運送糧草輜重便可。但若這十萬戰兵要打過淮河,去北伐原,那么所需的民夫數量至少也要十萬甚至更多。養兵十萬不難,本土作戰也不難。難的是養兵十萬的同時,還要再積累起十幾二十萬民夫的糧草,以用于千里遠征。”

    劉賢聞言,沉默片刻,點頭道:“你說的不錯!不過淮河以北支流也極多,若是沿河進兵,當能減少許多損耗。此外再設法開源節流,總能在不加重百姓負擔的同時,將問題圓滿解決的。”14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安县| 巴马| 平凉市| 本溪市| 武威市| 邵阳市| 清水河县| 合作市| 淮北市| 东源县| 禄劝| 甘肃省| 巨鹿县| 岫岩| 昌吉市| 抚宁县| 偃师市| 资阳市| 个旧市| 疏勒县| 定日县| 巴里| 资源县| 永靖县| 阿尔山市| 黄山市| 当雄县| 江北区| 浮梁县| 绥中县| 东光县| 曲麻莱县| 綦江县| 远安县| 威宁| 新蔡县| 恭城| 江永县| 乌审旗| 闽侯县| 卓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