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章了休息一天不更新,發一個跟本文無關的故事。
先說個笑話----
當英雄嘲諷神明的時候。
神明淡定的說,“我會開掛。”
英雄說,“尼瑪,會打仗嗎。”
神明微笑著說,“我會開掛。”
英雄很不服,“艸,你懂政治嗎?”
神明得意的說,“我會開掛。”
英雄:“有木有一點思想......”
神明:“我會開掛。”
英雄:“我.....敢不敢來點技術含量的。”
神明:“我會開掛。”
英雄:“你.....”
神明:“我會開掛。”
英雄噴血三升,卒。
--------------
O(∩_∩)O,肯定有同學會覺得----臥槽,這不公平,我們忙活了五百章白忙活了,一個掛就把我們打回了解放前。
沒辦法,所謂的大反派,就是大外掛嘛。要不,以他們的水準怎么作案,怎么裝逼,怎么成就霸業呢。
像考伊斯和菲比這樣的已經很保守了,既沒有揮手滅星球,也沒有抬腳震宇宙。
屬于比較溫良的掛,O(∩_∩)O。
--------------
那么,說玩笑話再說回劇情。整百章又沒結束一片地圖,這個,這個反正早就不準了。
其實這個掛有其必然性,而且老書友們應該也有預期。比如很久以前就有國王出來開過掛,也有王后出來開過掛,那么,現在他們已經輸光了,肯定會合伙開更大的掛----斗智斗勇咱不行,咱可以開掛嘛。O(∩_∩)O
如今帝國的正規軍已經輸光,駐守安多哈爾的希爾瓦娜斯已經......帝國東部腹地已經全面失守,不久后北方的入侵者就會長驅直入直搗帝都,此時不開掛更待何時呢。
所以,真正的洛丹倫篇現在才正式開幕。戰線已經變得犬牙交錯,一團亂局,而我,喜歡寫這種亂局。O(∩_∩)O,要不容易發困。就跟下棋時候,一會兒看看這個角,一會看看那個龍,然后看看哪里還能打打劫,挺有意思。
凱爾達隆是個劫,雙方已經來來回回打過好幾次,嗯,現在是三方了,這倒霉催的。要怪只能怪凱爾達隆在地圖上的的位置,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要敵軍的主將稍微懂一點軍事常識,就一定會爭奪這里的控制權......
不過總算也快要回歸正常了,我軍已經從七百人變成了好幾萬,良將幾十人,小將幾十人,各部門都有人才,海陸空都在穩步建設,結束混亂指日可待了。
只不過,這倒霉的種田文,寫著寫著就想牢騷兩句,要真正寫完,肯定是猴年馬月了。
我計劃在統一北方大陸之后算結尾,二百萬字以內。當然,剩余的坑,可能會在番外篇繼續填,用別的隊員當主角,讓這幾個隊員也歇一歇。
從開始到現在,威廉基本上都沒有睡過一個安生覺,也已經很久都沒有----很久沒有省略一萬字了。
--------------
然后說一下為什么設定里東瀛士兵們單兵戰斗力會比普通士兵戰斗力強,其實在暴雪故事里,白銀之手的士兵也比普通士兵戰斗力強。這原因很容易解釋,鬼子兵和白銀之手有一點類似,他們都是有“信仰”的兵。
鬼子兵在歷史上一直是信奉邪教的,而且有一套****思想體系,屬于有強大邪教精神力的兵。
在我大明時代,豐臣秀吉指揮在東瀛戰國僅存的一些將領一個多月滅了朝鮮,東瀛士兵戰斗力可想而知。當然,那時候朝鮮人不知兵幾百年,幾乎沒有正規軍。關鍵是,我大明精銳支援朝鮮,居然也打了八年才最終慘勝,關東精銳死了好幾萬。
東北空虛,直接導致了努爾哈赤崛起滅了我大明,如果不是跟鬼子打的那么慘,滿清不會那么容易抬頭。
有同學說,鬼子戰國就是村長打架沒幾個人。
我是一直是很反感人云亦云的,是不是村長打架,我大明知道。
而且,人過一千無邊無沿,千人戰和萬人戰的區別其實不大。有沒有作戰水準跟人數無關,比如說----如果能抬手滅宇宙,那么,拍扁宇宙和捏死螞蟻也沒有什么兩樣。還不如兩個人大戰了三天三夜來得實惠。
繼續說鬼子的戰斗力。
話說幾百年后,鬼子又來侵略,我們又打了八年......
真實的歷史跟抗日神劇剛好相反,不是我軍一個打一群鬼子,而是鬼子一個能打我們好幾個----我是指單兵作戰能力,包括拼刺刀。
我們八路才是真正的軍備差戰斗力強,但單兵作戰力依然抵不過鬼子。
鬼子真正的厲害之處在于,當時他們的士兵強,有完備的軍隊建設,士兵們都是精銳,而我朝軍隊當時除了黃埔系之外,大部分是“民兵”,有些甚至沒有接受過正規軍事培訓,就是軍閥兵,而且大部分都沒有統一指揮,沒有精神信仰,不知道為什么打仗。
打游擊我們有地利、人和優勢,但是正面作戰完全打不過,那些才是一戰即潰的真相。
抗戰期間,民眾的國家意識漸漸覺醒,士兵們漸漸有了精神支撐,也有了機會接觸實戰,所以單兵戰斗力才慢慢得以提升。加上我軍在敵后日漸壯大,才有了后來能打敗鬼子的戰力。
---------------
說完鬼子干的壞事之后,最后說一個五百章附贈的故事,一個鬼子的黑歷史。
關于東瀛穿越來的將領們,在本故事設定里大部分都是黑貨,因為我印象里東瀛將領確實很黑。所以想要干翻他們,得比他們黑。
許多年前我玩過信長之野望,于是也專門看了一遍東瀛戰國史,有些拐點令人印象深刻。
我們以織田信長為例,除了和齋藤的故事之外,織田還有一個故事鏈,關于他的妹妹織田市。
年代太遠記得也不是很清,大概如此。
傳說織田市是個大美女,有一些說法稱阿市是東瀛戰國第一美女,美女這種稀缺資源自然會有很多故事。
一開始,織田信長的附近有一個團活兒很有勢力,是淺井和朝倉的世交聯盟。于是,織田信長把妹妹許配給了淺井長政拆分他們的聯盟。
阿市和淺井感情很好,而且生了三個女兒。
后來織田信長大舉進攻朝倉家族,朝倉派人去找淺井哭訴,淺井看看自己老婆,拒不出兵。使者長跪不走,哭求幾天,問世交的感情在不在,唇亡齒寒懂不懂。
最后淺井心軟,終于答應前后夾擊織田軍。
但是關鍵時刻,在軍中的織田信長收到了一個密報----密報是一只手帕,沒有字跡,但手帕的兩頭被系了疙瘩。傳說就是織田市的手帕,織田信長認識。
信長大驚,因為這是兩頭包餃子的意思。
于是織田軍星夜退兵,史稱金崎大撤退。
朝倉和淺井聯軍在后面追,一個小將奮勇斷后,一戰成名,就是后來的豐臣秀吉。
織田信長活著逃回了老窩,后來重整旗鼓打敗淺井長政,織田信長用他的頭蓋骨抹漆,拿來喝酒用。(啥都跟我天朝學,連把頭蓋骨做成酒具都跟我天朝學,這是智瑤的故事。)
話說阿市的老公死的很慘,但她自己,自然是沒死的。而且,大部分的故事都指向,她和淺井長政之死很有關系,很可能是個反間。
人沒死,故事自然沒完。她的老哥為了籠絡人心又把她送給了自己的大將柴田勝家,帶著淺井的三個女兒。
但好景不長,本能寺事變信長掛機。信長死后,柴田成了豐臣秀吉的眼中釘。當時豐臣秀吉已經很強大,只是名字還叫羽柴秀吉,那個柴字就取自柴田。
即使如此,羽柴秀吉還是帶兵攻打柴田,柴田兵敗,自己殺了阿市,然后切腹,據說自己把內臟都掏出來扔給了敵軍。
也有傳說----柴田讓阿市投降秀吉,但阿市甘心賠死。
第二任丈夫還是死的很慘,不過那三個女兒確實被送出去投降了。
阿市死后,她的女兒們自然又被分了臟,老大淺井茶茶就是豐臣秀吉自己霸占的。
據說阿市是豐臣秀吉的女神,但秀吉年輕時是信長的侍從,所以也排不上隊,等他發跡的時候,阿市已經嫁了兩家,搶也沒搶到,而且寧死不降。
于是,秀吉就霸占了最像阿市的大女兒茶茶做小妾。
然而,故事還沒完,淺井茶茶同樣很有故事。
看看女人被仇人霸占之后的故事。
傳說秀吉有十六個老婆,十五個不會生,唯有小老婆淺井茶茶生了個令他很意外的接班人......
詭異的是,秀吉死后,他的老婆們陸續改嫁別人,很多又會生了......
于是,石田三成也成了有故事的人......
總之,淺井茶茶的兒子接了班,直到最后都被德川家康逼死。
......
我記得當初看了東瀛戰國史的感覺,感覺東瀛世界整個都是黑色的,比我朝三國黑的多。
所以,再看別的爭霸劇時候,總是感覺----太小兒科了,這些主角的智力、武力、統帥力,如果不YY,在真實的亂世根本活不過兩集。
也因為如此,寫一個秩序混亂的時代,沒有誰比那些東瀛名將們更適合當反派,O(∩_∩)O。當然,也不全是反派,有些個別的還是挺好的,基本上都是反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