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大烏龜將要雄起
吳三桂對于儒林大會非常重視,只不過遺憾的是陳圓圓不見了。并未留在上清觀中參悟道法,反而銷聲匿跡,好似看破紅塵,飄然而去。吳三桂太了解陳圓圓的性格了,要是柳如是和李香君,他不覺這兩個女人不會這樣做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巾幗英雄,豈會沒有自己的骨氣。
但陳圓圓不一樣,陳圓圓的性格乃是隨意而安,絕不會外出,甘受奔波之苦。所以吳三桂才同意陳圓圓在上清觀做觀主,當然,吳三桂也有些玩道姑的趣味,這才沒有阻攔,本想他做了皇帝,也不打算把陳圓圓接回來,只打算把陳圓圓留在道觀,然后他去微服私訪,在道觀中玩,那才有趣味,他也不需要吃藥也能重振雄風。
吳三桂派出了大批人去尋覓陳圓圓下落,至于柳如是和李香君,他是不會阻攔的,他只要陳圓圓,在床第之歡方面,陳圓圓絕對是一個最能討男人歡心的女人了。
當吳三桂得到陳圓圓并未在昆明的消息后,他立即意識到陳圓圓可能已經選擇離開了,能讓陳圓圓離開唯有男人,一個讓陳圓圓癡迷的男人。陳圓圓是個白虎,他非常清楚,在那方面的希求是非常大的。
吳三桂起初很憤怒,可隨即想到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就是吳天來了昆明。吳天有多可怕,他比誰都清楚。世人都以為吳天沒有下毒,單憑吳天一個人是無法做到滅殺幾百萬韃子,可吳三桂有金頂門支持,也有神龍教洪安通的妹妹建立的神龍教云南分支支持她,當然知道吳天的可怕。
如今他有金頂門和云南神龍教兩大勢力的鼎力支持,在天下各大格局中有著一搏之力。吳三桂其實早已后悔沒有堅持下去,只要他堅守山海關,李自成最終會臣服,雖然李自成見到陳圓圓,是要美人不要江山,可吳三桂不選擇韃子,把陳圓圓的事情暫且壓下,那他封王拜侯照樣可以實現。
吳三桂既恐懼吳天又感激吳天,如果沒有吳天,那現在的儒生就不會支持他成就霸業,如果沒有吳天,他仍舊是那個大漢奸吳三桂。他的決定并非因為陳圓圓,別人不知道,但是他自己知道。為了降低自己在天下人心中的名聲,他打著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旗號,引清兵入關。導致中原落在韃子之手,這是他心中的痛。他以為韃子只是入關劫掠一番便會退走,這是他估料錯了多爾袞的陰險和厲害,也把自己高估了。當清兵入關,打敗了大順朝的軍隊,入關而不出關,想要霸占中原,吞并中原所有疆土,建立大金帝國的不朽功業。
他委實未料大順朝竟然如此不堪一擊,要是大順朝的部隊厲害,那他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既有名聲又能得到最大的實惠。可惜事情的發展超出了他的意料,當時他只要拿出楚霸王那破釜沉舟的勇氣,那現在的天下很有可能就是他的了。
大漢奸吳三桂,每次聽到這個世人對他的專稱,他的心就在滴血。他是漢人,也不想這樣,他只是棋差一招,受了多爾袞的蒙騙,最后不得不接受多爾袞的冊封,坐鎮云南,為了得到平西王的親王爵位,能傭兵數十萬,不得不親手殺了大明最后一位皇帝。
人啊,就是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要是知道未來三十年中會出現吳天這樣的鐵血分子,他何苦來哉,只要他領導漢人堅持抵抗韃子,他現在就是大英雄,很可能也得到了大明江山。只要是漢人統治的江山,又給天下人最大的實惠,沒有人反對他登基稱帝。只要他堅持與關外韃子戰斗到底,那吳天也會支持他。時也命也,大漢奸這個身份終于在吳天滅了韃子在中原的有生力量后再也不復存在了。
吳天的很辣和果決,他是由衷佩服的,可以說,他吳三桂一生最佩服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被大玉兒忽悠死的多爾袞,此人雄才大略,的確是人中之杰第二個就是吳天,而吳天相較多爾袞更加很辣,料想多爾袞也不會想到他的一番心血竟在吳天手中葬送,韃子滅族那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對多爾袞,他只是實力估計不足,韃子并不可怕,真正拼死一搏,關寧鐵騎未必輸給韃子。何況以多爾袞的智慧和手段,也不會舍得十萬韃子精銳葬送在他手中,來個魚死破,多爾袞一家大業大,玩不起這種拼命三郎的狠勁。
說實話,吳三桂最恨的人就是李自成了,倒不是李自成睡了陳圓圓,而是李自成在操蛋。滅掉大明,卻仍舊是個草莽,未能轉為開國之君的英明,沒有經歷帝王之脫變。他只要達到洪武皇帝朱元璋一半的本事,那大順朝也不會如此不堪一擊。
他大漢奸的身份,實則有李自成一半的功勞,誰叫李自成太過膿包。現在的新明對李自成的評價并不高,只給了一個農名起義軍的首領評價,他建立的大順亦非滅明之罪魁禍首,滅明者乃官紳也,是地方軍閥養賊自重導致大明帝國的崩潰。
大明亡國不是崇禎皇帝的過,而是大明這個統治基礎出現了問題,官紳早已尾大不掉,真正的蠹蟲就是這一階層。當然,大明的商人也是滅明急先鋒,他也是軍閥之一,這點他承認,也心服口服,對東林黨人的評價公平公正,一點沒有污蔑東林黨這個集團于國的禍害。
在滿清入主中原后,東林黨上至魁首下至成員,投降派暫居了絕對優勢,真正的愛國分子百不存一。如今這些鐵骨錚錚的儒人卻得到了吳天的重用。吳天用人頗有三國大魏曹操的精髓,量才而用,絕不會看你的名聲和地位,沒有能力,你就是說破天也不會用你,最多把你打發到教育這一塊中去教書育人,實現儒人最樂見的桃李滿天下的愿望。
吳三桂苦澀道:“本王雖然高興儒生的擁護,可也是吳天不用而棄之人啊。人家丟了的垃圾,他卻要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包容這些儒生,讓這些儒生在大周繼續禍害大周。”
夏國相雖然是吳三桂的女婿,可他知道吳三桂的心思。吳三桂對天下儒人并無歡喜,只是現在時局不一樣了,新明已在江南重新建立起來,他的身份又決定了他不能跟著新明走,只能另外立一個大周,唯有如此,他才能與新明和臺灣鄭家三分天下。
本來把陳圓圓接回王府,再次利用陳圓圓身份當遮羞布,可惜陳圓圓已經不用了,陳圓圓有了自己的選擇。對于一個曾經的秦淮八艷之首的陳圓圓來說,吳三桂已沒有她依附的條件,吳天才是她的最佳選擇。
像陳圓圓這樣的天下絕色,又有那個成功男人可以放棄的呢?吳天與他,只要腦袋不秀逗了,均會選擇吳天作為依靠。雖然天下人都知道新明的皇帝是阿九,但真正的無冕之王卻是吳天,可吳天沒有登基稱帝,就是新明滅亡了,不論是鄭家還是他吳三桂也不敢對吳天怎樣,不但不會,還要恭敬有加,不能把自己當成皇帝,而是當作他的崇拜者,唯有如此,他們才能睡得安心。吳天做不到滅盡天下所有人,卻可以滅了皇室所有人。
他以為吳天是一個武夫,可吳天的治國理念卻讓他惴惴不安,夜不能寐。現在就是希望云南神龍教教主能突破到先天巔峰,成為大宗師,還有金頂門的一眾高手,只要兩個門派突破到大宗師,又探索出吳天的弱點,針對性的下手,一旦有了對付吳天的手段,那他便可出兵北方,滅了鄭家,或是聯合鄭家滅了新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舉辦儒林大會,不過是為了和北方鄭家搶人才而已。鄭家也好,他吳三桂也罷,那些有識之士均不看好他和臺灣鄭家。真正受人尊敬的大儒,沒有一個投在他麾下,鄭家也沒有,如今鄭家露出了狐貍尾巴,野心暴露了出來。
不過吳三桂卻不認為鄭經會是他的對手,實在是鄭經已老,早已力不從心,而鄭克爽和鄭克臧又在爭奪王位,據可靠消息,鄭克爽已有滅哥哥鄭克臧的心了,且天地會陳近南又支持立長不立幼,這讓鄭克爽不得不殺了陳近南。
天地會一旦沒有了陳近南,那些天地會中的人將投在新明的懷抱,反正天地會的宗旨就是反清復明,他們不過是順其自然罷了,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隱匿在悅來客棧的吳天卻笑道:“吳三桂要崛起了,這只烏龜比鄭家有分量多了。何況還有不少漢奸尚未清理殆盡,投靠在吳三桂麾下居多,鄭家對于人才又不甚重視,只重用臺灣系的文人,何況臺灣系的文人都極其鄙視北方儒生,這些儒生要是不投靠吳三桂那就沒天理了。”
李香君道:“北方鄭家到現在都不了解吳三桂的真實實力,吳三桂一直暗中招兵買馬,精銳就有二十萬,如今得到了西南地區,實力更是暴增,兵馬約莫四十萬之眾。臺灣鄭家以前只注重海軍建設,未重視陸軍,這是地域決定了臺灣鄭家的軍事革新傾向。”
吳天冷笑道:“鄭家的二公子正在密謀暗算陳近南,嘿嘿,天地會一亂,那鄭家如同瞎子一般,對天下局勢的把握將不復存在。反而是吳三桂這只大烏龜要雄起了,他重用那些沒有文人節操的儒生,其中也不無有用之才,何況北方在韃子鐵血統治下,已把那些心懷故國的儒生滅干凈了,能活下來的文人,大多都是漢奸,或是軟骨頭,有了人才,西南想不發展都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