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經倫論 第二十一章 經倫主張

作者/山高知寒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一、人類存在的三要素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文化歷程了幾千年不衰始終為人們所利用,這種文化就是中醫學。中醫學認為人體是“氣、形、神”的統一體,不要小看了這三個字,這里面包涵著一個大道理,這個道理超越了中醫學的范圍,如果上升到“思想方法學”的層面,上升到思想理論的層面,其涵義已經入進了西方哲學的界面,進入了“”愛與智慧的領域。也就是說“氣、形、神”的理論涵義已經超越了中國傳統理性學的理論體系,進入到西方人性學的范圍,只是中國人不去研究罷了,即便時代發展到當今,中國人也沒有意思到這一點。

    原因是中國人在“思想方法學”的層面上,受中國傳統理性學的影響,理論體系一直是建立在“二合論”的基礎之上的,而西方人的思想方法學,也就是哲學思想是建立在“三分論”基礎之上的,由于思想根基的不同,即便是思想界出現超越性的創新理論,也因為根基的問題而被人忽略掉,中醫學就處于被人忽略的狀態,這正是“氣、形、神”的創新理論無法進入“三分論”的視野的原因,以至于中國人自己都在懷疑自己的文化,懷疑中醫理論的真偽性,孰不知那些對中醫學持懷疑態度的人們,中醫學才是當今世界兼備東西方兩種文化最完善的學問,只是你不知道什么是中國傳統理學與西方哲學罷了。

    中醫學所認為人體由“氣、形、神”三大要件構成,這正是西方哲學“物質、本體、意識”的三大要素,西方文化在公元前三世紀,由古希臘人提出人類生存在世界存在“物質、本體、意識”三大基本要素,正是中醫認為的人體是“氣、形、神”的統一體。

    西方人以此為理論依據開始研究人類文明,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愛與智慧”的人類哲學體系。而在同一時期中國人也產生了一門思想方法學,就是儒道文化的思想源泉,周易學說。中醫學就是在此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門學問,但是中醫學在此后的發展中在某些理論上超越了周易原理,但是中國人由于受周易二進制數原理的局限,無法把中醫中的一些先進理論上升一個臺階罷了,因此,無論什么人在沒有完全吃透中國理學與西方哲學的情況下,不要擅自非難鄙薄中國傳統中醫,懷疑中醫理論。

    周易形成后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定調中國傳統理學,形成“象、數、理、占”四大體系,衍生出中華文明的所有支脈,傳承至今。

    而西方哲學在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等人的主導下,撇開自然科學,從人類生存的“物質、本體、意識”三大基本要素開始研究人類存在的原因,三問“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開啟人類文化的另一思想方法學,奠基了西方哲學的理論基石,這正是中國理學與西方哲學的根本區別之處。

    西方哲學產生后形成的“三位一體”的宗教體系,“三權分立”的民主政治體系,都來自古希臘人對人類生存于世界必是“物質、本體、意識”,也就是中醫認為的“氣、形、神”三大要素的全面研究。正是由于古希臘人的開源性思維,從而為人類思想方法的前進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這一切當然應該感謝蘇格拉底與柏拉圖等思想家為人類思想文明作出巨大貢獻,他們的思想價值無法用文字表達,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西方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因為世界文明正在向他們提出的人類文明靠近,無論你是自覺的,還是被動挨打的,古希臘文明都正在向全人類進軍。

    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類的“思想方法學”就是從“起于一”開始,進程到“合于二”,再到“分于三、成于四、結于五、順于六、離于七、易于八、歸于九”的方向發展演變著,無論你是什么人,你也無法改變這種思想方法的發展進程,人類在發展,思想方法論也在進步,人類的“思想方法學”必然是階梯式向上遞進的,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也無法改變。

    二、唯心論不是窠臼

    中醫認為“形”分陰陽“氣”達五臟,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神”主經脈,統攝氣、血、津、液。這正是西方哲學思想三大要素中的“物質”是世界的本源,“本體”是存在的根源,“意識”是活力的主宰,統攝“物質”與“意識”的是“本體”存在,如果沒有一個實體存在就不會有對應著的一個實際存在,那么這個世界就不構成生命存在。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正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偉大之處,在中國傳統理學一統天下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提升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結構,跨越二元論的知識空間,邁進到哲學理論的知識界面,不能不為古代中國的中醫先賢們點個贊。

    不要小看了這一步跨越,這是中國人思想方法的進步,西方人長期一來一直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性,這是因為他們只看到孔子與老子的理性學說,而沒有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忽略了長期一來一直為中國人服務的中醫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早已超越了儒道兩家的思想界面,上升到西方哲學的思想領域,只是中國人受儒家思想的強制約束,以致于這一先進的思想無法被廣泛的應用而已,但是并不代表中國人沒有哲學所涵“本體、物質、意識”的思想。

    中國人原本不屬于無神論者的人群,只是因為有周易的存在,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思想導致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固定在自然法則、自然規律之上,過度膨脹物質存在的問題,忽略了“靈魂”的存在,導致中國人把“靈魂”拋棄到荒郊野外,忘掉了這個世界是“有神”的世界,這個世界“有神”了萬物才是“活”的世界,動植物才能生存,“本體與物質”才能產生,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神”,只有“本體與物質”,那么這個世界就什么都沒有了,就剩下光溜溜的地球了,與星星沒有什么區別。

    中國傳統理學與西方哲學的根本區別在于中國人認為自然是既定的,有其規律性,人應該順應自然。而西方人則認為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有先天缺陷性,只有人可以改造自然,人才是自然世界的主人,沒有人一切皆為廢墟。中國人沒有這樣的認識,在一些人看來“哲學史上曾出現過主張物質和精神是兩個平行的本源的二元論,它并不是獨立于上述兩大派別之外的第三派別。因為二元論的主張不可能堅持到底,最后往往以臆造出一個凌駕于物質和精神兩個本原之上的本原如上帝為其結局,實際上仍然未能跳出唯心主義的窠臼。”

    孰不知這句話錯誤透頂了,這個世界的確有凌駕于物質和精神兩個本原之上的本原,這個本原就是中醫學認為的“氣”,這個“氣”就是當今世界各色人等共同認知的“本原”或“本體”,西方人叫“上帝”,中國人叫“老天爺”。

    我們拋開中醫理論,單就世界的本原進行探討,同樣得出地球上物種的存在三大要素,今天的我們知道宇宙是一元裂變產生的宇宙星空,地球是宇宙星空的一粒星辰,在宇宙中地球渺小到如同一粒沙塵,這顆沙粒是物質本原組成的,而地球上有無數個活性本原才組成了地球上的物種世界,這個活生生的物種世界靠什么生存,就靠空氣,也就是人類心中的“上帝”或叫“老天爺”。這是地球物種存在的三大要素,暨地球、空氣與物種,沒有這三個基本條件就不可能有地球物物種存在,這其中空氣是三大要件中的第一要件,現在天文知識告訴我們,星球可以存在,但沒有空氣物種起源就無法進行,無法生存星球物種,再進一步說,地球如果沒有空氣就不可能生存人類。可見這句“往往以臆造出一個凌駕于物質和精神兩個本原之上的本原如上帝為其結局”是多么無知,荒謬。

    中國人由于文化思想是吸取周易思想方法建立起來的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思想方法,其思想方法論自然就涵義著自然科學的方法論,而自然科學的思想發展觀必然局限在物質至上主義的存在論上,這種思想方法往往忽略物種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原因造成地球上存在物種,存在了人類,人類為什么又不同于其他物種而獨立存在,并且具備改造世界的智慧,為什么人可以改造環境,而其他物種不具備這樣的智慧,這是人類存在于世界的關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

    這正是西方哲學所問的問題,西方哲學的基本概念就是以“人”為本原,拋開一切自然科學的理論束縛,只以人類的“愛心”與“智慧”為主線專一研究人類思想行為的學問,而這正是中國傳統思想忽略的最大的問題,中國人缺乏人性思維的根源就在這里。

    并非中國傳統文化差強人意,也不是中國傳統文明差于西方文明,根源在于中國傳統理學有嚴重的缺陷性,屬于缺陷產品,這個缺陷就是中國人否定“靈魂、精神”存在,這個缺陷導致中國人的思想無法躍進到客觀唯心世界,無法用第三方立場看問題,無法用第三只眼看世界,由于理論基礎存在缺陷性,必然差強于西方文明,這不是否定中國傳統理學,這是事實,當一種知識先天缺乏某一種重要元素時,其理論上衍生出來的都是缺陷產品,無論是形而上還是形而下的思想方法都存在缺陷性。柏拉圖說: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

    由于受思想方法的局限,無論你把二元論者鼓吹的多么偉大,二元論仍然是直觀唯物論者的思想綱領,唯物論者習慣用慣性思維,喜歡站在直觀自我的立場看問題,凡是自我利用的就是正確的,絕對的,不能否定的,所以直觀唯物論者認為客觀唯心派就是窠臼,是地獄、牢籠,囚禁了人類的心靈。其實這是直觀二元論者的詬病之處,正是直觀唯物主義者無法上升到客觀唯心主義者用第三支眼看世界的缺陷之處。

    出于政治意圖等等原因,不能對唯物論展開批判,但對中國傳統理學可以進行分析,研判,研判的目的并不是否定中國傳統理學,而是促進中國傳統思想方法超越西方人的思想主張,促成中國理性學說重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巔,成為世界人學習應用的思想方法,只有這樣,中國人才能重塑華夏文化,喚醒華夏文明,發揚光大華夏文明,實現中華文化的再次輝煌。

    中國人真的不能永遠是無神論者,把一切“靈魂”都凈化到“物質與本原”中去,造就一個無神的世界,把人看著物質、機械,沒有珍惜生命的意思,這正是古代中國每逢戰亂必以人為犧牲品,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的原因,中國人不珍惜生命正是源于中國人心中無神。

    三、九九歸一

    中醫學認為世界分“陰陽”分兩極,陰陽兩極的世界里有“五行”物質的存在,構成物質世界的存在要件,這就是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應用這一理論中醫學研究認為人體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綜合的方法,來探究人體機能的邪正消長,以辨證施治的方法,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八種治療辦法,以達到“人定勝天”的真人、至人、圣人、賢人的境界,最終實現“天人合一”的理想。

    不要小看了上面這段話,這段話里包含了人類文明進步所有思想方法學,這里的所說的“陰陽五行”是思想方法學中“合于二”與“結于五”思想方法的組合,中國人的“陰陽五行”學說涵義著一個人類思想方法的重要的道理,這一學說被西方人唾棄為不可能存在的虛假構思,于是中國人也放棄了這一思想方法,并踩踏在腳下,其實這一理論含義著人類最終要達成的社會秩序。

    “陰陽五行”里含有“合于二”與“結于五”的人類智慧結晶,是思想方法的最上層結構,原因是“合于二”是人類社會的初級階段,涵蓋了人類最終實現融合的思想方法,而“結于五”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應用系統,“結于五”涵蓋著互為監督的制衡機制,在“結于五”的思想方法里涵義著人類文明進步的五種思想方法,這個是人類社會最終走到一起的必須具備的思想方法。

    在“結于五”的思想方法里,含有“起于一、合于二、分于三、成于四、結于五”的五種思想方法,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五行”學說涵蓋了當今東西方文化的所有思想方法,涵蓋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大學說里的所有定義,是西方蘇格拉底學說與東方孔子思想的集大成。

    為什么這么說?這需要有理論依據做支撐,近代中國人由于受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幾乎完全放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方法,形而上在啟用西方哲學思想之后,將中國傳統理學思想踢出了政治舞臺,于是中國人的“陰陽五行”學說便成了黑科學,偽科學被排斥到人類的思想方法學的邊緣地帶了。

    雖然中國傳統理學被排擠出形而上,但準確的說中國人仍是在“合于二”思想方法下受教長大的,所以中國人普遍存在慣性思維,只要有人提出某一領域的質疑,并且大家有共識認為質疑存在合理性,于是便有慣性效應,便會出現踏上一萬支腳,踩踏腳石也不解恨的現象。

    人類社會的思想方法來自于人類的生活實踐,一種思想方法論的形成需要無數代人的觀察實踐,才能滿足人類發展的需要,世界上無論什么思想方法論都不是空穴來風,無端生有,都需要人類智慧的研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打造出一套成熟穩定的的思想方法,用于社會實踐中去,用于解決矛盾,化解風險與危機,成為人類社會形而上與形而下文明發展的思想方法。

    無論是西方哲學,還是東方理學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只存在先進與落后問題,只是社會發展存在階梯性問題,當一種思想方法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時,就會出現被遺棄的現象,但是并不代表這種思想方法就是不懈一顧的,踏上一萬支腳也不解恨。

    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五行”學說而言,陰陽二合論的確有落后于時代發展的嫌疑,但五行論卻是有待人類發掘的金礦,可以說無論是西方人,還是東方人,誰最先站上“五行論”思想方法的高嶧,誰最終就是人類社會的主宰者,誰就最具有人類文明的發言權。因為這里是綜合唯物論與唯心論思想方法的結點,也就是說中國人的傳統“五行生克論”是融合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思想方法的最終結點,在這個結點段面上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當西方哲學東濟,東方理學西進形成交叉概念時,“五行論”的思想方法就是兩種文化的集成學說,這個結點將熔化掉東西方兩種文明的差異,形成惠及全人類的全新的思想概念,造福全人類。

    為什么說“五行論”的思想方法就是東西方兩種文化契合點?因為“五行論”涵蓋了“起于一、合于二、分于三、成于四”四種思想方法,代表了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四個階段,“起于一”代表了原始奴隸制度,“合于二”是封建制度的思想方法,“分于三”是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的思想源泉,“成于四”是君主立憲制的形成概念,而“結于五”才是社會主義的思想方法與理論依據,人類文明最終實現的就是“結于五”的世界大同的社會主義體制。

    當世界文明發展到“五行論”思想方法的界面時,才會出現東西方兩種文化的契合,這個契合點就是世界大同的結點,人類文明最終站上了一個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實現了人類智慧理想達到的生活狀況,人類世界融為一體,親如一家,呈現出完美的國際社會主義的和諧社會。

    之后人類發展還會經歷四個階段,暨“順于六、離于七、變于八、歸于九”的階段。在“順于六”的階段,人類發展進程會出現女人一統天下,在順境中出現了女人倒行逆施的施政手段,社會秩序出現倒退,導致禍亂天下的后果。在“離于七”的社會發展階段,天下大亂,社會分崩離析,民眾妻離子散政治呈現離心離德,社會呈現離經叛道,民眾呈現顛沛流離的現象。社會發展到“變于八”的階段,人類文明進入辯證施治的階段,人類開始反省自己的思想方法,國際議會的議員們爭來吵去,只為辯證出一套完善的人類思想方法,因為這時候的人類已經再也沒有勇氣拿起武器互相攻擊了,只剩下斗嘴的力氣了,爭來吵去的結果還是為了世界大同,九九歸一。這就是人類思想方法的發展過程,也是人類“愛與智慧”發展的最終結果。

    四、物質與精神不是唯一

    學過西方哲學的人應該知道兩種方法劃分哲學的基本派別,凡是主張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物質為第一性,精神是物質的產物和反映,精神是精神為第二性,在意識與物質之間,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直觀世界的直觀反映,意識是主觀意識的客觀反映,就屬于唯物主義陣營

    凡是主張精神、意識或理念為第一性,物質為第二性,即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意識是客觀在反應到人腦中的反映,物質世界獨立于意識之外,就屬于唯心主義陣營。

    這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唯一標準。

    由于近代西方哲學的不可觸及性,對于唯物論者的批判就無法展開,這也是現實存在的無奈,但唯物論不是終點,只是過程。恩格斯在總結哲學史的基礎上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即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不僅是人和世界關系的兩個最本質的方面,也是兩個哲學上最高的范疇。其實這就是近代西方哲學回歸理性學說的原因所在,近代西方哲學中的一部分思想方法在走回頭路,將本已經完全占據絕對優勢的“三分論”思想方法硬生生地拉回到“二合論”的思想界面,這一切都來自康德批判性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其范圍與限度的結果,康德將物質世界劃分為“現象界”與“本體界”,這一思想是走回歸路的思想把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節,并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但康德理論體系已經構成了西方哲學的分裂,把西方哲學引入歧途,形成的概念造成西方哲學重新回到“二元方法論”的界面,引發社會方法論的逆向發展。

    究其原因還是“二元方法論”的界面是封建制度的思想界面,封建制度的發展思想就建立在二元論上,在歐洲文明發展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階段,西方哲學在完全步入“三分論”的思想界面之后,康德理論體系的建立是對“三分論”的完全逆向反轉,導致的結果是人類的思想方法向兩側發展,一條腿向前邁進,一條腿向一側邁進,最終形成復雜多元的思想路線,以及行為標準。但是就人類思想的方法淪而言,思維和存在不是唯一的思想方法,在思維與存在之后還有一種方法存在,這就是今天我們需要研究的。

    五、經倫主張

    西方哲學發展到十七至十九世紀,哲學界出現兩種聲音,最終形成以康德為代表的唯物派,以及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派,發展到形而上就形成當今世界的兩大陣營。這就是唯物論與唯心論的現狀,唯物派主張物質為第一性、精神為第二性唯心派主張精神、意識或理念為第一性,物質為第二性。但事實是世界存在第三性,這個第三性統攝著物質與精神兩性,并把兩性合同起來,正是因為第三性的啟動才存在第一性與第二性,這個第三性就是中國傳統醫學認為的“氣”。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氣、形、神”的統一體,如果結合哲學理論,人體“氣、形、神”中的“形”就是物質基礎,“神”就是精神、意識或理念,而“氣”正是攝著物質與精神兩性的第三性。

    我們知道,一個小生命來到人間,來到育產人員的手里,如果嬰兒即時發出哭聲,說明這小生命呼吸到空氣,口中發出第一聲喊叫,這個小生命就誕生了,成活了,如果這個小生命沒有即時發出哭聲,育產員會掌擊小生命的屁股,激發小生命的活力。如果仍不能發出吶喊,這個嬰兒生命就存在問題了,那么這種給予嬰兒生命的力量是什么?從何而來?

    這個給予生命力量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氣”。

    中醫認為,脾之氣是激發血液流通的原動力,當脾氣運化起來之后,心臟中的血液才能運動起來,所以中醫認為嬰兒在離開母體后,哭聲越響,說明這個小生命的身體就越強壯脾系統的運化功能越強大,嬰兒的氣血運行就越健旺,氣能攝血,氣越旺,則固攝血液的作用就越強,身體也就越健康,生命力就越強。

    那么給予這個脾系統的力量從何處而來?從肺臟而來,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是凈化人體吸入空氣的場所,肺把凈化后的氣體輸送給脾,脾得氣而轉化為能量,以生血攝血,統攝血脈,激發人體活力,這是激發人體“氣、形、神”統一起來的原始力量。

    中醫學認為脾在五臟六腑中是主張思想的源泉,思想是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統稱,起始在心,作用在大腦。大腦受氣血經絡的激發產生喜怒思哀恐五種情緒,主要指記憶,感知,精神、意識或理念等等感觀反應。

    中醫學認為腎藏精,心藏靈,脾藏意,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意亂則神靡,意張則神馳。意是記憶,感知,思維,想象,意識等等感觀反應的總綱。因此,意通則氣血兩暢,人才能達到氣血通達、暢快淋漓的境界。

    從這一現象告訴我們一個道路,在地球,空氣統攝著動植物的生死在人,脾氣統攝著血脈的流通那么在哲學,就是“本體”統攝著“物質”與“精神”的派性主張,這也是唯物論與唯心論者爭議的“存在,本質,概念”,或“空氣,機體,思維”的結點。

    準確的說,在天為經在地為緯在人為脈。再細說就是在山為山脊在河為河堤在人為血管在地為道路在行業就是規矩。

    這一理論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山無脊必崩,河無堤必潰,人無脈必死,地無路不通,各行各業無規矩必然混亂。一條道路,如果有一段阻斷,必至道路受阻。一個人體雖然經脈萬千,但每一條經脈都必須氣血通達暢通無阻,如果有一條經脈出現阻塞,必至氣血不暢,而至與之關聯的其他人體組織出現癱瘓無論正常運行。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何種行業都應該有一個標準概念,有一個非常嚴謹的行業標準,規矩準繩。

    這個道理姑且叫它為經倫論,經倫主張,經倫思想。

    很簡單的道理,在這個世界沒有空氣就不可能存在物種起源,沒有“本體”就不會有對應著一個實際存在,這也是凡是物種就會有統攝“形與神”存在的第三種力量,這個力量統攝著物質與精神,物質與意識依賴第三者的存在而啟動程序,推動“形”與“神”的結合,激發生命的活力,這就是物質與意識合同而受“本體”統籌的道理,由此世界才產生生命的存在,世界才萬紫千紅,生機盎然,否則世界就不存在,只有物體。

    這個統攝了物質基礎與精神意識兩大世界的第三者,并把兩者合同的在一起產生支配生命活力的力量,在西方哲學中叫本體,在中國文化里應該就叫經倫,也叫經倫主張、經倫思想、經倫論。

    本體論認為任何一個實體都對應著一個實際存在。經倫論正是這一主張的實際存在,經是實際存在,經綸縱橫,萬物皆有其自身的形態。天有風雨才能送達春意。河有堤壩水才能順勢東流,人有滿腹經綸才可以施展抱負,實現人生的價值。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天下一統,經倫論可以曲張人事,統攝政局,這就是經倫論的依據,唯倫主義的思想總綱。

    正如本體可以統攝物質與精神一樣,唯有經倫主張可以統一東西方文化思潮,可以融合東方理學與西方哲學思想。

    經倫立本,運行氣血,平衡陰陽,張馳縱橫,神通意暢,綿延不絕,此乃天地互通之至極,陰陽交融之極致,經倫縱橫,天下一統。

    經倫論就是這個道理,“經”乃地球上的道路,鐵路,天空,只有道路四通八達了,運輸才能暢通,飛機四海通往。運輸發達了,世界才能越來越近,人類交流通暢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就近了。距離縮短了,離實現天下大同的時刻也就越近了,最終把世界各民族融合為一個大家庭也就不遠了。

    然而事事立本,行行立規,凡事必有規矩準繩。保障條條道路暢通必是常倫,規則制度。保障人體血脈暢通的必是張弛有度的血脈。本體立憲,必致倫常,以實現條條道路暢通無阻的目的。“倫”就以人為本用“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人本主義思想來創建條條經脈上的規則制度,做到用“愛心”與“智慧”的思想方法制定有利于人事行為的嚴格的規章制度,設置清晰明確的邊線,防止違規,逾越法度。

    經倫論主張就是事事立本,行行立規道無不治之道,人無不治之人。行行業業皆有其經營法理,立業之規,以人為本,用“愛心”與“智慧”創立合理有據的行業準則,不能再用中國傳統理學的思想觀念混淆地看待一切問題,用軌道式經驗,滾筒式發展的慣性思維,左右搖擺式的生成生存概念。而應該經倫有序,事事立本,行行立規,規則嚴肅,意志鮮明,目標明確,邊界清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理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再現華夏民族的輝煌。

    經倫縱橫,東西貫通將是人類最終實現大同,實現人人平等的理想的必經之路,這里含有帶路經濟,繁榮世界的思想主張。

    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定边县| 云梦县| 微博| 亚东县| 周至县| 霍州市| 县级市| 普安县| 股票| 磴口县| 喜德县| 巴南区| 甘孜县| 古浪县| 绥中县| 阜宁县| 淅川县| 卢湾区| 潜山县| 呼和浩特市| 高淳县| 胶南市| 西宁市| 商南县| 栖霞市| 饶平县| 乌兰浩特市| 托克托县| 墨竹工卡县| 冕宁县| 绵竹市| 双柏县| 灵武市| 乌鲁木齐市| 邢台县| 安多县| 桃园县| 乐山市| 天等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