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腳踏實地
一、文化落后阻尼社會發展
到底“河圖、洛書”存在不存在科學性?
現在可以肯定的說,“河圖、洛書”不存在科學性,也與科學沒有任何關聯。可以這樣說,凡是“河圖、洛書”衍生出來的一切理論產品,皆與科學技術不存在任何關系。因為“河圖、洛書”的理論框架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之上的學問,而陰陽五行學說只是上古沿黃華夏人觀察自然得出的虛擬的假說而已,只是自然現象,無法考證其真實性。所以,毋庸爭論,也無需考證,現在可以肯定的說以“河圖、洛書”為理論基礎,以陰陽五行學為理論框架的中國文化是虛的。
因為“陰陽、五行”根本就不存,自然也就無法考證其科學性,但是作為自然現象,以假說命名也不是不可以,但只能作為一種虛擬的假說來認識,只是不存在的現實存在而已,不能以科學來驗證其真實性,冠以虛擬的假說,也無可厚非。但是,虛擬的假說就是虛擬的假說,不可以作為科學依據來驗證真實的世界。
由此可見,中國文化存在嚴重的根系性缺陷,導致十世紀之后的中國文化開始停滯不前,最終被原本落后于中國文化的西方文化超越,導致在二十世紀初被完全踢出上層建筑,流落于民間。所以說中國文化不足以引領世界潮流,成為世界主流文化也就順理成章,不足為奇了。
正是由于“河圖、洛書”的理論窄狹性,導致中國人的思想始終無法突破“負陰抱陽”的二元世界。近日在絡上滿屏皆是“刺死辱母者”于歡,用帶血的刀捍衛母親的尊嚴,被山東被聊城中級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的報道。
“血案之由是于歡母親蘇銀霞的債務糾紛:蘇銀霞此前曾為維持公司生產,借了100萬元高利貸,月利息10,但無力償還。”于是討債人員進入蘇銀霞的公司,于歡“母親被催債者用下體侮辱、脫鞋捂嘴,而在警察介入4分鐘即離開他們所在的辦公樓之后,糾紛再一次延續。面對無法擺脫催債者的困局,于歡選擇了持刀反抗。”
“在經歷6小時的煎熬后,23歲的于歡拿起水果刀,刺向糾纏許久的催債者。這些“不速之客”最終1死3傷,而于歡本人也因犯故意傷害罪,被聊城中級法院判處無期徒刑。”中國青年報,原標題:“于歡故意傷害案”細節:其被椅子“杵”后反擊。
此案山東聊城中級法院宣判后引發輿論高度關注,民一邊倒的傾向“刺死辱母者”23歲的于歡,“輿論空前一致的憤怒,要求最高檢迅速介入調查。”此語來自絡。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民眾為什么會對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案件這樣關注,這其中與近年來民間無序借貸,監管不力,以及正規銀行借貸流通不合理有關,也與當前經濟策略、法律手段不合理有關。
但是,在這里我們不談政治,只談法律。
我在經倫論第四十章中說,“法不是天平。公平公正可以是天平,因為公平公正關系到利益關聯的當事雙方。公平正義則不是天平,因為公平正義是三方等邊的三角立足點,關系到執法者終止施害,保護受害人的正義職責。”
法不是天平,不可以把受害者的損害以價值等算的方式施加于施害者一方,原因是法是懲戒犯罪,中止罪惡的正義機關。
對于施害者的懲戒無非是處罰與囚禁兩種,對于輕微的犯罪,法以中止犯罪,現象處罰為原則。力圖懲戒施害者的違法行為。對于造成嚴重傷害的施害者,自古以來司法都是以正義的身份,對施害人處以社會責任的懲戒機構。
法是代表國家正義或社會正義來懲戒犯罪行為者的。
所以法站的角度就不是天平的平衡點,而是第三方等立點,也就是說,法在彰顯法的公平正義時,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審判犯罪,懲戒犯罪行為者的。
因此、法不是天平,不可以也不需要平衡施害者與受害者雙方的平衡點。
要更細致的了解為什么“法不是天平”?說明這個問題還要從人類科學觀說起。
我們知道中國當代科學觀來源于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中的西方科學分三個大類,即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但是,在中國,中國人對科學觀的認識尚不成熟。中國人認識現代科學才一百年左右。所以中國人不可以夜郎自大,要清楚的看到中國人在當代科學領域的認識上存在嚴重不足。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一直貫通應用的都是以“河圖、洛書”為理論依據產生的虛擬性的中國式自然科學,而對真正的自然科學,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可謂一知半知。為什么?
因為中國在二十世紀之前對科學的認識是渾然一體的。
在二十世紀之前中國文化根本沒有分類科學,只有以“河圖、洛書”為理論基礎的儒、理學說,根本沒有清晰分類的自然科學,更不用說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了。
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國人持有的觀點全部來自以“河圖、洛書”為理論依據產生“陰陽五行”學說,也就是儒、理學說,而儒、理學說的根基就是二元論。而對于思維科學來說,中國人的認識幾乎為零。
現在我們知道思維科學分三個組成部分,即抽象邏輯思維學、形象直感思維學和靈感頓悟思維學。
通俗地就是直感形象思維、感應頓悟思維和客觀邏輯思維。
而中國人由于文化根源的問題,在思維科學領域應用的一直是直感形象思維與感應頓悟思維二元思維,對于客觀邏輯思維中國人持混同的態度,也可以是不認同的態度,因為中國人認為世界是陰陽兩極的世界,只有甲點到乙點的中庸之道,并不存三方平衡的等立點。
因此,你會看到中國法院的標示是一個天平,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科學。
其實,法不是天平。
準確的說,法是第三方意識。正確的說,法是站在第三方位置,與加害人和被害人呈等邊三角形的形式,等立于倆者之間,以客觀思維來主張責任與義務,懲戒犯罪,弘揚公平正義。而不是立于一條直線的中心點,中庸的平分兩者的司法責任。
在一條直線的中心點,法,體現了立中的立場,肩負著公平公正量化性的正義。但在等邊三角形的等立位上,法,體現了客觀的立場,肩負著公平公義責任性的正義。
準確的說,法,彰顯的是公平正義,而不是公平公正。
所以回過頭來說,在“刺死辱母者”案中,聊城中級法院的判決并沒有錯誤。只是法官在思維科學上存在認識上的問題。原因就在于中國人認識問題的點是站在一條直線上的,缺乏三點等向立位的客觀思維。所以你才看到“刺死辱母者”于歡,被聊城中級法院判處無期徒刑的結果。
從這次“輿論空前一致的憤怒,要求最高檢迅速介入調查。”來看,可以看出,中國人并非沒有客觀思維,并且有強烈的第三方意識,只是因為文化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原因,才出現當前的結果。
所以很多人問,這個案件如果發生在西方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西方法官會怎樣判決呢?
回答這個問題仍然需要從文化說起。
西方文化是“愛”加“智慧”文化,也就是東方人說的哲學文化。哲學是擺脫自然科學,專論思維科學的文化。只從“人”說起,從“人本”說起,專一論證人性的學問。如果這個案件發生在西方,西方的法官會從“人本”出發,來審判當事者的過失、罪責。
但是,中國法官是從“事”開始來說“理”的,從“事理”來審判與裁量當事者的過失、罪責的。中國人凡事從事物的“理”出發,講“事理”,講“天理”。這與中國文化有關。
中國人受周易文化的影響,講事物的自然發展規律,也就是講“天理”,講原理,講兩點一線,講直觀,講天平,講公平公正,其實就是講看不見摸不著的虛擬的道理。
但是,西方人從“人本”出發,講現實,講人性的本來面目,講存在,講存在就是合理的,講三位一體,講客觀,講公平正義,講站在第三人的角度看問題。如果讀過洞穴奇案,就可以了解西方人對現實“人本”的理解。
從這個案件就可以理解為什么說中國文化的根是虛的,可以看到中國人凡事從“事理”說起的文化缺陷。中國法官并非缺少“人倫”思想,而是,中國人凡事從“物”、從“事理”說起的文化缺陷造成的結果。
中國人并非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落后,而是引導中國人的科學文化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原因罷了。
要知道這個世界是“人”的世界,而非“物”的世界,中國人真的需要向“人本”看齊。
中國當代文化才剛剛起步,真正建立起來才幾十年時間,今后的路還很漫長。
二、人類文明分階段進程
人類社會自發展出人類文明,從歷史進程來看,已經進程了四個階段。即奴隸制階段,封建制階段,資產制階段,立憲制階段。對應到理論層面,就是一元制、二元制、三元制、四元制。對應到社會實踐,就是權力分配的價值取向,也就是一權制、二權制、三權制、四權制。
一元制對應一權制的奴隸制階段,學過歷史的都知道,奴隸制是一權獨大,奴隸主的權利無限大,奴隸沒有一切權利,一切法權皆掌握在奴隸主手中,奴隸的生死皆歸奴隸主支配。
歷史發展告訴我們,奴隸制社會是人類文明制度中最野蠻,最原始,最惡劣,也是最先被淘汰的社會制度,是必死的社會制度。
世界上現行奴隸制的國家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現在非洲地區以及世界欠發達地區的一些部落還殘存著奴隸制的制度。
二元制對應二權制的封建制階段,封建制是合權制的開端,也是權利分配制度的開始,其目的是擴大權利的分封制度,擴大勢利范圍,集中松散的奴隸制度下不緊密的權利關系,形成權與利集中的雙軌制集權制社會制度。
但是,由于二元制的原理性存在問題,也就是二元結構在任何有限極位上都是封閉的空間,在任何無限極位上又都是開放的空間,所以二元制結構存在不左即右的慣性發展現象,即封閉則封閉過死,開放則開放無邊的現象。
因此,歷史發展告訴我們,封建制社會是人類文明制度中弊端最多,最落后,最腐朽,權利最集中的社會制度。封建制制度產生封建思想,封建軍閥,封建迷信,封建愚昧,封建官僚,封建文人,封建禮教等等,這些都屬于封建的定義。當然這種落后的社會制度被淘汰是必然的,也是必死的社會制度。
世界上現行封建制的國家,以非洲、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以及朝鮮為代表。
三元制對應三權制的資本制階段,三權制是分權制的開端,是權、利、法三權分制的開始,其目的是把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分割開來,形成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社會制度。社會發展到三權制分權制階段文明程度已經出現質的改變,人類開始朝文明開放的社會化發展。
在資本主義制度階段,社會發展的弊端是資本壟斷,資本二極分化嚴重,貧富懸殊,少數人擁有絕對的社會財富。
同樣,歷史發展告訴我們資本制度社會并非人類最需要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制度資本過度壟斷、集中,是造成社會不公的根源,因此,資本主義制度階段也是必然被淘汰的社會制度,也是必死的社會制度。
世界上現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以美國,俄羅斯為代表。
四元制對應四權制的立憲制階段,立憲制是三權分制,分權制的升級板。世界現行有總統立憲制與君主立憲制。立憲制增加了總統或君主權,分割了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中的部分權力,形成四權分制,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社會制度。
立憲制加強了監督機制,分散了權力過度集中的風險,平衡了資本運作中,國家與私人過度膨脹的壟斷性資產泡沫,形成以憲法為依存的綱領性社會發展制度,保障了平民的權力。
但是,立憲制階段的弊端是監督機制厚薄不均,由于總統或君主權代表了權力階級,所以,總統或君主權在監督權力階層與利益階級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因此,立憲制階段也是必然被淘汰的社會制度,社會發展必須出現代表人民利益的監督機制出現,才能保證權力不被濫用,社會資本不被少數過度占有和消耗,由此產生的時代就是五權分制時代的到來。
當今社會文明已經進程發展到立憲制階段,以德國、瑞士為代表國家正在進行著總統立憲制度的發展,而英國和日本則代表君主立憲制度的發展。
立憲制社會制度尚在發展中,只是起步階段,今后的路還很長。
立憲制社會制度是五權分制社會制度的,只有進程完立憲制社會制度才能到達五權分制時代,人類文明要想全部進入五權分制時代大概仍需一千至兩千年時間。
因為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進程告訴我們,一個社會制度的發展過程大概需要一千年左右。
回顧歷史,世界文明真正形成社會文明的制度社會,發展到今天大致在三千至四千年間。對應到當今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就是三權制的資本制階段與四權制的立憲制階段之間。那么,為什么在世界范圍內,社會發展,以及文明程度會出現不均勻的發展現象呢?原因就是文化存在阻尼社會發展的原因。
比如中國文化在十世紀之后出現理學文化。中國理學文化的出現嚴重阻尼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造成中國的社會文明嚴重停滯近一千年的事實,導致中國社會幾乎完全錯過了資本主義發展階段。
因此說文化是阻尼社會發展的惡根一點也不為過。
三、注釋周易第10卦,履卦
周易第10卦,履卦天澤履。乾上兌下。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足所依也。說文。虎,動物。尾,微也。咥,呑也。亨,通順。
注:踏步而行。穿著鞋的腳踏到虎尾,虎溫順,勢弱,不吞食人,通順。
初九爻辭
初九。素履,往無咎。
素,白致繒也。
穿著白色的繒布鞋,獨自前往,無憂。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幽,隱也。貞,卜問也。。
腳踏之地,其道坦坦,隱者卜問,吉。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眇,一目小也。跛,行不正也。君,尊也。
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走路,失去平衡,一拐一拐的勉強能行走。行走中腳踩踏到虎尾,虎吞食人,大兇。尚武之人持戈從令于尊長,剛勇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愬,訴也,懼怕而訴也。
注:踏步而行,腳踏虎尾,恐懼的訴求,最終獲得吉祥的結果。
九五。夬履,貞厲。
夬,決決,行流也也,剛決柔也。厲,禍患,危險。
注:柔韌地踏步而行,去問卜,災禍也。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視,看也。考,老也。祥,福也。從示,羊聲。一云善。其,那些,他們。旋,周旋,旌旗之指麾也。元:頭、首、始、大也。
注:看著走路,老誠的樣子,吉祥,那些周旋旌旗的人,大吉。
從這一卦的卜辭看,描寫的是某人腳穿著鞋,踏步而行的形象。內容簡練,行意明確。就是說一個人穿著鞋行路,不小心踏到虎尾,初次,虎溫順,勢弱,不吞食人,通順。再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走路,失去平衡扭傷了腳,一拐一拐的勉強能行走。行走中不小心腳踩踏到虎尾,虎怒,吞食行人,大兇。整個卦辭貫通描繪了一個人腳踏實地的生活場景。從場景描述中可以了解到遠古的沿黃地區,尚處于野獸出沒的茫荒時代,并非如后人注釋的那樣,“君子觀此卦象,從而分別上下尊卑,使人民循規蹈矩,安份守紀。”的樣子。從這句注釋中就可以明顯的看到,封建衛道士們借助周易宣揚其儒學思想的伎倆。
這里有四句話總結此卦:
腳踏實地步履行,
踏到虎尾反順通。
虎狼終歸是禽獸,
未曾尚武莫呈能。
,
。
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