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親征的朝議,迅速在大朝會中議定在三日之后。
不能再快了,也不能再等了。
再快他們來不及準備。再等,以申國人攻占城池的速度,等德王去了前線,大半個霍迪國都要被申國給搶先奪走了。
這種結果他們不能接受。
他們曾經都是申國皇帝的臣子,忤逆犯才有了今日的衛國,原本就違背了君臣之道,在道義站不住腳。等申國占據了霍迪國,乘勝向他們發動攻擊,到時候兵敗如山倒,留給他們的便是滅頂之災。
是他們率先對霍帝國發動了戰爭,也是他們一直在崔陵關跟霍迪國進行拉鋸戰,拖住了霍迪國的兵馬,申國才能在一夜之間攻占了五座城池。
他們死傷無數,倒讓申國唾手撿了個便宜。再要讓申國有機會對他們清算舊賬,一統三國怎么可能?
這等可怕的前景,讓為國朝堂下都急紅了眼睛。
誰都看明白了如今的情勢,誰在霍迪國滅國之前,瓜分的霍迪國地盤多,在日后的兩國相爭中勝算就越多,誰就有機會趁機一統三國。
生死危機和一統天下的機遇同時出現,讓為國朝廷下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眾臣全力以赴之下,全國的兵馬都調動起來,不僅是要對霍迪國大軍壓,對與申國的邊境也要加強兵力。
宣明帝被眾人有意識的忘記了。
他們好容易精誠團結達成了一致,萬一宣明帝下旨要議和該如何是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宣明帝命不久已,他們都還希望能跟著德王一起逐鹿天下。
朝堂空前團結之下,連太后垂簾聽政也再無二話。一切為了趕緊去霍迪國搶奪地盤,其他的等他們一統天下之后,在來瓜分撈到了碗里的肥肉。
至于跟霍迪國聯手對付申國的可能,不在他們的考量之中。先后兩代太子折損在霍迪國,還是在同一條山道,如此巧合的事情,分明是霍迪國在打他們的臉。再不用舉國之力報仇,更是會招來申國報復。
申國不再是原來的那個申國了。
申國有安家,背后站著安馨和飛云門,安家跟申國有血海深仇。雖說始作俑者魏國公已經被殺了,這份仇恨到底不是安家人親手來報的,德王跟他的師父和師兄們全都被驅除出飛云門,更是個極其強烈的信號,飛云門掌門沒領德王適逢其會,拔除魏國公家族的人情。
與其跟申國硬碰硬干一場,不如以霍迪國為戰場彰顯實力,最好能讓申國怯戰,主動跟他們議和,讓安家和飛云門使不勁......
跟衛國朝堂高度一致的共識相比,申國朝堂被突然而來勝利,徹底沖懵了頭腦。霍迪國怎么這么不堪一擊?他們有機會攻下霍迪國,再收服衛國了嗎?
皇一直在等待的時機終于來了嗎?
宣明帝在召大臣們進攻商議之前,先召英王,誠王,寧國公和寧平侯進宮,一起去御書房議事。
等四個最器重的小輩在宣明帝御書房的書桌前跪拜起身,宣明帝多少有些焦躁地問道:“福王的奏報你們都看過了,都說說吧。”
兩位王爺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自然是要戰!”
宋承安,宋成平兩兄弟也沉默地跟著點了點頭,默契把說話的機會留給了兩位王爺。
英王當仁不讓地率先說道:“父皇,小五的奏章我看過了。護國公的遺言說的極是,小五的處置可圈可點,安懷信和喬鴻永更是勇不可當,如今的戰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兒臣以為,要趁著霍迪國還沒有反應過來,不等他們把兵力從跟衛國的戰線抽調過來,我們趁機先搶占霍迪國大半壁江山,到時候自然有乘勝追擊衛國的機會,實現父皇重臨舊地,救黎明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夙愿。”
“兒臣愿替父皇親征。”
宣明帝神色陰晴不定地看著面前意氣風發的英王,他的嫡長子說得太輕巧了。衛國和霍迪國都狡猾得很,申國跟衛國的仇恨不共戴天,霍迪國跟衛國的仇恨沒有那么深,他們之所以會屈辱地跟申國劃江而治,偏安在盛京城,就是因為被霍迪國和衛國聯手給害的。
他是想要收復故土雪恥,可他更怕萬一敗了要怎么辦?顛沛流離,如喪家之犬的日子,他再也不想重新來一回。
他害怕重蹈覆轍。
誠王也趁機說道:“大哥說的極是,我們跟衛國必有一戰。霍迪國這塊肥肉,就看我們跟衛國誰能瓜分得更多,誰就能在接下來的兩國之戰中,贏面更大。”
“兒臣也愿意替父王出征。”
宣明帝的目光轉向寧國公宋承安,英王,誠王他們說的這些他能不明白嗎?他還是沒法下定決心,霍迪國和衛國聯手,申國死定了。
宋承安在宣明帝的目光下,鎮定地開口道:“皇,如今接連大勝,士氣正旺軍威正盛,絕不能跟霍迪國議和,把拱手取得的戰果讓出去。”
“狹路相逢勇者勝,士氣可鼓不可解。”
“真把霍迪國拱手讓給衛國,等衛國占領了霍迪國收歸己有,他們絕對不會再滿足跟我們劃江而治,必然對申國興兵,到時候申國危矣!”
全都是旗幟鮮明的主戰派。
宣明帝忽然就遺憾了。
若是明王還能站在這里,以明王最不喜打仗的性子,必然會力排眾議,振振有詞地主和。
他們先跟霍迪國議和,在跟霍迪國一起聯手滅了衛國有何不可?三國鼎立互相牽制,讓生靈面遭涂炭怎么就不行了?甚至讓霍迪國和衛國去拼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申國最后去撿便宜怎么就不妥了?
他們只想到贏,何曾想到過敗?
宣明帝的目光落到宋承平的身,宋承平平靜地開口道:“皇,臣以為霍迪國和衛國都信不過,我們能靠的只有自己。若是能夠借機成為三國中最強的,讓其他兩國聯手也敵不過我們,才最是穩妥。”
“如今,機會正要眼前。”
“此次安懷信將軍自衛反擊,率先攻占霍迪國城池是個極好的開端,四大國公府都會拼死為皇攻城略地,一起把皇拱衛一統三國的位置。“
宣明帝頭疼地用手撐住了額頭。
安家是個雙刃劍,有安家在,或許能夠保住申國不會被滅國,少了個后顧之憂。可是也正是因為有安家,他一統三國又如何?說不定最終是替安家做嫁衣裳。
何苦來哉?
三國鼎立有何不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