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與劉伯溫走進(jìn)總壇之時,趙江河就感知到了。當(dāng)朱元璋提出要見趙江河,趙江河就直接顯圣。
光影一閃,趙江河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
趙江河與朱元璋雙目對視,互相打量。朱元璋雖然沒有穿龍袍,但身上還是透著一股帝王氣息。
而趙江河在朱元璋眼中就是一個翩翩公子。
雷天啟看到趙江河,他即刻起身讓位,將主位讓給趙江河,然后自己站在趙江河的身后。
“皇上日理萬機(jī),今日怎得空閑來我天理教?”
“我從伯溫哪里得知神君降臨,我為這凡間之皇,當(dāng)然要盡地主之誼,好好的招待神君。如果拿繁忙做借口,那就太失禮數(shù)了。”
一人一神有說有笑,就好像多年不見的好友。明明兩者之間都有算計,可偏偏有說有笑,可真是虛偽。
兩人將偽君子這個角色演繹的淋漓盡致。
朱元璋話鋒一轉(zhuǎn),說:“神君不在天界納福,降臨凡間所謂何事?”
“我知皇上為了穩(wěn)固江山,欲斬中土之龍脈。皇上要斬龍脈我不管,但此城地下的那龍我不得不管。”趙江河這句話既是說給朱元璋聽的,同樣也是說給劉伯溫聽的。
斬龍脈之事雖說是朱元璋下令的,但少不了劉伯溫在后面推波助瀾。
如果沒有劉伯溫,朱元璋怎么可能會有斬龍脈這么大膽的想法。從古至今,中土不知道出了多少位皇帝,但從來沒有一個皇帝動過斬龍脈的念頭。
一是那些皇帝知道龍脈不會影響到國運,二是皇帝對龍脈有敬畏之心。
朱元璋就算不知道龍脈不會影響國運,但至少對龍脈有敬畏之心吧!朱元璋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生出斬龍脈的念頭。
所以朱元璋會有斬龍脈的想法,定與劉伯溫有關(guān)。
朱元璋坐在哪里不作聲,他端起茶水默默的品茶。他在心中權(quán)衡利弊,同樣也在分析趙江河背后究竟有沒有其它的算計。
“那龍名為慈航,在百年前是一條蜈蚣精。他迷惑大宋天子,欲奪大宋國運,使自己化為天龍。最后他既成功了,也失敗了。他雖然化作了龍,但不是天龍。”
“他化作了大宋的氣運金龍,與大宋的命運相聯(lián)。”
朱元璋的臉上露出點點震驚,他的內(nèi)心波濤滾滾。那孽龍竟然是宋庭的氣運金龍,他還活著,這是不是說明宋庭還沒有滅亡。
他對慈航的殺意更重,一定要將其斬段,泄了宋庭之氣運。
“大宋已經(jīng)成了歷史,既已成了歷史,就不會再出現(xiàn)。至于慈航,他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所以大宋成了歷史,他依然活著。當(dāng)然這種活著也只不過是茍延殘喘,所以請皇上放他一條生路。”趙江河說到。
說完之后他又接著說到:“慈航是大宋氣運金龍的是我本可以瞞下來,但我并沒有隱瞞,正是因為我相信皇上是一個胸懷寬廣的皇上,定能夠容下他這個殘喘之人。”
趙江河明知朱元璋如果知道慈航的真實身份之后,肯定更不愿意放過慈航,但他還是故意說出慈航的身份,因為他也有自己的算計。
“孽龍的事暫且放在一旁,我愿請神君回宮供奉,不知神君可愿意?”趙江河用胸懷寬廣來堵朱元璋的嘴,讓朱元璋很是不爽。但為了制衡之道,朱元璋壓住了心中的怒火。不過他更不想放過慈航,所以他扯開話題。
果不其然,朱元璋更不愿意放過慈航,并且還請他入宮。
趙江河說到:“皇上有劉伯溫這位大修行者,定能夠保證江山穩(wěn)定,我就不參與世俗之事了。再說我來凡間也只是為了慈航而來,用不了多久我就要返回天庭。”
趙江河的話有些挑撥之意。
趙江河都已經(jīng)這樣說了,如果朱元璋還是要請趙江河入宮,這定會使得朱元璋與劉伯溫之間出現(xiàn)嫌隙。
就算朱元璋不再強(qiáng)求,劉伯溫如果沒有出聲表態(tài)的話,這也會使朱元璋與劉伯溫之間出現(xiàn)嫌隙。
如果君臣和睦,趙江河又怎么從中獲利?
本來朱元璋劉伯溫是一個陣營,慈航是一個陣營。趙江河要分化,打破朱元璋劉伯溫陣營,使其一分為三。
不管是朱元璋,還是劉伯溫,他們兩都知道趙江河的目的。可朱元璋想利用趙江河制衡劉伯溫,朱元璋只能跳到趙江河挖的坑里去。
劉伯溫想要達(dá)成自己的目的,他就要依靠朱元璋,并且他也還不想與趙江河撕破臉皮,所以他也只能往坑里跳。
劉伯溫說到:“我只是一個凡夫俗子,又怎比得上神君。”
趙江河看了劉伯溫一眼,劉伯溫不止實力高,其城府也極深,他背后一定有大算計。
在沒有將劉伯溫有何算計搞清楚之前,趙江河還不想撕破臉皮。畢竟撕破臉皮就代表要大打出手。
趙江河的宗旨是能不出手就不出手,一旦出手就是必殺。
“你已經(jīng)早就已經(jīng)參悟法則之力,其修為高深,其實力并不在我之下。只因我走神道,你走仙道,哪有比不上之說?”
朱元璋一直以為劉伯溫只是稍有神通的修行者,他沒有想到劉伯溫竟然如此厲害,他對劉伯溫的防備之心更深了。
朱元璋說到:“一位是仙道高人,一位是神道大神,能得一位相助已是我天大的福緣了。神君既不愿意,那我也不強(qiáng)求。”
趙江河只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好談條件而已。沒想到朱元璋直接說一句不再強(qiáng)求,打得趙江河措手不及。
竟然不按劇本走。
趙江河初到這精神幻境,他還需要更多的信仰之力來增強(qiáng)自己的實力。想要收集信仰之力,就得搞大動作。
怎樣搞大動作,那就是顯圣。
朱元璋提出請自己入宮,趙江河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計劃。他的計劃是朱元璋請自己入宮,自己在宮門前、眾位大臣與百姓面前突然顯圣,這樣就可以引得更多人的關(guān)注,就能獲取更多的信仰之力。
朱元璋放棄邀請趙江河入宮,打亂了趙江河的計劃,看來只能按照原計劃行事。
“我教準(zhǔn)備舉辦一場法會,我在這里誠心邀請皇上前來觀禮。”事情還是按照原計劃進(jìn)行,不過邀請朱元璋前來觀禮,這也能達(dá)到一樣的效果。
只不過不知道朱元璋會以皇帝的身份前來,還是以私人的身份前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