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修走后。
張靜修沉默了好大一會兒。
想著爹還是疼愛他這個幼子,若非如此,大哥也不會懷疑爹到底在列祖列宗面前有沒有說過斷絕父子關系的話。
“小少爺。”
“小少爺?”
方岳一連喊了兩聲,還以為小少爺沒聽見。
“聽,見,了——”張靜修不耐煩地應道,一動不動,眼珠子都沒轉動一下。
“小少爺馬上就成為大富翁了,為何還愁眉苦臉的?小少爺不是想買豪宅嗎?該琢磨在哪兒選址了。”
張靜修白了一眼:“你懂個屁?有錢就快樂嗎?住在豪宅里面就心安嗎?本少爺是要做大事的人。”
“……”方岳一臉憋屈,頓了頓,才聲若蚊蠅地回道,“有錢不一定快樂,但沒錢一定會痛苦。住在豪宅里不一定心安,但住在這破廟里一定會彷徨……”
“G-U-N滾!”
竟在本少爺面前講起道理來,還要不要臉?張靜修鄙視,本少爺兩世為人,用得著你來聒噪?
“小,小少爺,你眼睛濕,濕潤了……”
“有嗎?沒見起風進沙子了?”
方岳東張西望,一頭黑線:“哪有風啊?”
“嗚,嗚,嗚……”張靜修自己鼓著腮幫子吹起來,“這不是風是什么?狗東西!”
方岳無語,小少爺肯定有心事。
……
張敬修回府,迅速匯報:“爹,六弟說沒有,沉船、著火,全與他無關,他說只是運氣好罷了。”
張居正幽幽嘆了口氣:“其實多此一問。”
“爹打算作何處理?”
張居正瞬間變了個臉色,剛才還帶著幾分幽然,可立馬兒全是慨然正氣:“處理什么?怕他們懷疑是爹暗中做的手腳嗎?哼,懂老夫的人自然懂得,不懂老夫的人,老夫又何時祈求他們懂得?”
緊接著——
張居正的眼神變得更加犀利:“想老夫自擔任首輔以來,哪天不是在唾罵與口水中度過的?老夫何時怕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哼,使吾為劊子手,吾亦不離法場,而證菩提。這是我張居正的命,我認。”
看著父親眼神中激情燃燒般的火焰,張敬修不禁為之動容。
那火,有種赴湯蹈火舍生取義的氣概。
是啊,父親何時怕過?
若非要找出來一次,那只有被學生劉臺彈劾的時候,父親稍稍妥協,連續三次請求辭職。
畢竟,那是大明王朝開國以來,老師被學生彈劾的第一例。
自那以后,父親再沒有懼怕過。
正如六弟所言,即便是奪情風暴,父親都堅挺地走過來了。難怪六弟說咱張家的人有風骨……
想到這兒,張敬修感慨地道:“爹,原來我以為我最懂您,可現在看來,還是六弟最懂您啊!”
張居正臉色忽然間又變得溫和起來。
“爹,六弟讓我回來帶一句話給您。”
“什么話?”
“他說謝謝爹!若非仰仗爹的身份與地位,就他近段時間里干的那些事兒,都不知被人生吞活剝多少次了。”
很有自知之明啊!
張居正心里感動,可嘴上回道:“這是一個腦子進水的人該說的話嗎?”
張敬修笑了笑說:“六弟的腦子只是偶爾會犯糊涂,也不是經常性的。他知道感謝爹,他知道爹不會為楠木的事上火犯愁,即便是被皇帝陛下追查。”
“皇帝追查,只是咽不下這口氣,他想修葺后宮各大殿堂,現在楠木緊缺,指定不好意思再開口。本來,皇帝也只是趁老夫南歸,借此試探一下老夫,所以這事兒一直捂著尚未明言。可告訴馮公公,不就等于告訴老夫嗎?哎,皇帝還是年輕啊!”
……
慈寧宮暖閣。
朱翊镠褲腳卷起老高,被抽得嗷嗷直叫。
李太后用的是竹鞭。
說是鞭子,其實是條子,而且很細很細。抽在小腿上,一鞭一條血印。
李太后崇尚佛宗。自穆宗皇帝染病后,她便喜歡抄寫佛經,原來每天早上起床洗漱完畢,領著兩個孩子給陳太后請安,回來第一件事便是誦讀抄錄佛經,然后才過早。
宮里宮外,都尊稱她為“觀世音娘娘再世”。
這肯定是贊譽,而絕非逢迎之詞,但有兩層意思:一是稱贊她有智慧,萬歷皇帝登基六年,她垂簾聽政六年,其實國家大事都是她在掌舵;二是稱贊她心地善良,有一顆菩薩心腸。
但,她絕不柔弱。
該狠的時候狠,身上有一股潑辣勁兒。這是她不同于別個女人的地方,也是她能夠成為政治女強人的原因之一。
在教育孩子方面,便可略見一斑。
對萬歷皇帝自不必說,十幾年如一日地嚴苛。
對潞王朱翊镠,雖然管教不及萬歷皇帝嚴厲,但罰跪也是常有的事,竹鞭子就是為潞王準備的。
對潞王,她是恨鐵不成鋼啊!
一邊抽打一邊厲聲斥道:“什么叫張靜修坑你?啊?別以為娘親不知道,你總背后埋怨娘親更疼愛你哥哥,可你怎么不想想自己,到底有多爭氣啊?”
“娘親為了你,請了多少老師?可你讀書讀哪兒去了?每次讓你讀書,你不是感冒,便是頭痛,找這理由,找那理由。訓你兩句,你便是一副委屈的樣子,賣乖討巧。”
“從今日開始,決不允許你胡鬧下去。娘親與你說過多少次,你哥哥只有你一個弟弟,你是潞王,得想著等你長大后,輔助你哥哥的萬世基業啊!可你倒好……”
“看你以后還敢胡鬧!不狠狠地抽你一頓,你總是將娘的話當作耳邊風,今日,即便你大姐二姐來了,哪怕是你母后來求情,本宮也決不輕饒!”
朱翊镠懵逼了。
看得出來,娘親這回是真的生氣。
罵得狠,抽得重……
朱翊镠痛得涕淚縱橫,我是你親兒子啊!莫非……這只是哥哥的親娘?我朱翊镠是路邊撿來的嗎?
忽然,兩道清脆的聲音急促地傳進暖閣——
“娘!”
“娘!”
原來是朱翊镠的大姐壽陽公主朱堯娥,和二姐永寧公主朱堯媖聽到嗷嗷聲趕到。
壽陽公主和永寧公主都是李太后所生,是朱翊镠的親姐姐。朱翊镠還有一個親妹妹瑞安公主朱堯媛。
盡管兩位姐姐趕到,可也不敢攏過來拉扯。
壽陽公主著急地道:“弟弟,別只顧著喊疼,瞎嚷嚷,趕緊給娘親賠禮認錯啊!”
朱翊镠呲牙咧嘴大叫:“大姐,我認錯了啊!哪次我沒認錯?可這次娘鐵了心,快快快,你們去找母后,為弟弟求情,哎呀!娘,痛死我了,痛死了……”
壽陽公主與永寧公主互對一個眼色,然后急色匆匆地向慈慶宮方向飛奔而去。
他們口中的“母后”,自然是指陳太后。
在偌大的紫禁城里,若說李太后還有忌憚的人,那非陳太后莫屬。
其實也不叫忌憚,那是尊敬。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