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
然而,朱翊镠抓耳撓腮,一籌莫展的樣子,本王有何計劃?有何目標方向?不知道啊……
“潞王,是不是覺得很為難?”李太后凝望著,輕輕地問,臉上毫無慍色。
“孩兒,孩兒……”朱翊镠支支吾吾,找不到詞。的確很難,本王對天發誓,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啊。
暖閣里瞬間安靜下來。
如此一來,朱翊镠更是感覺頭腦一片空白,嗡嗡作響,難道機會來了自己把握不住?
張靜修卻是暗自高興,李太后用看似極其“溫和”的方式,硬是將朱翊镠“逼”進一條死胡同里。
潞王不是想出宮嗎?
好,沒問題,本宮答應你。
但有個前提:拿出你的計劃,拿出你的態度。
李太后明知自己兒子根本不是這樣的人。
瞧朱翊镠的樣兒……用腳都能想明白,如何拿得出來?
張靜修覺得自己表現的時刻到了,李太后為他創造了如此完美的形勢,若還猶豫不發聲,那就是傻瓜,可以燉了喂豬。李太后這斗地主的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哇,配合太默契了!
“太后娘娘!”
張靜修一聲呼喊打破了寧靜:“臣有話想說。”
“說吧!
李太后的語氣依然平和,但若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她的目光中帶著幾分嘉許,或是叫鼓勵。
張靜修更是能感覺出李太后的用心良苦,于是朗聲說道:“太后娘娘,猝然間問潞王殿下有何計劃目標,想必潞王殿下一時也難以想周全,臣倒是有一建議,不知可否?”
“什么建議?”
“臣正準備研究種植新興的農作物,眼下正缺人手。此物一旦研發成功,并推廣開來,將對國家社稷有不世之奇功。潞王殿下若是有心參與的話,臣倒是可以邀請他一道!
“研究何物?”李太后問。
“不少,比如說番薯啊、馬鈴薯啊……”
“什么?”
“簡單地說,就是像水稻麥子一樣,可以當作主食的農產品,能讓數百數千萬的人得以活命,甚至結束饑餓苦難的日子。”
“這么神奇?”李太后將信將疑。
“只要研發成功,臣敢以,以臣的人格做擔保!睆堨o修本想說用父親的人格做擔保,但想想還是算了。
雖然自己的人格在李太后眼中指定不及父親的千分之一,可這時候將自己祭出來,至少比祭出父親顯得有誠意。
李太后沒作聲,心想你張靜修的人格……現在來看,好像也不是很靠譜,盡管有幾分小聰明,盡管本宮覺得也并非像外界傳說的那樣腦子進水燒壞了,但剛才在正陽門外,你撕裂自己的上衣,是怎么回事兒?就這一點,與潞王地上打滾有何差別?
但見你信誓旦旦,又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本宮姑且相信你一次也無妨,畢竟還是個孩子嘛,有想法,敢想敢干,總是一件好事,比潞王整天只知道惹是生非正經事一件沒有要強。
所以,李太后雖然沒有作聲,但目光依然是嘉許的,很有聽下去的興趣。
張靜修接著侃侃言道:“以大明當下的條件,尋常的水稻一年下來也就兩石米左右,三四百斤這個樣子;而北方的麥子產量更差一些,據嘉靖皇帝爺時期的《河間府志》上記載:‘一夫耕地三五十畝,畝收麥一石以上。’”
“也就是說,一個青壯男丁耕種一畝地,能收麥兩百斤左右。因此這樣算來,若是北方一戶人家想要不挨餓的話,需要耕種幾十畝地才可以果腹。而南方水稻的產量要好一些,但一戶人家也得種植十來畝水田,方能維持幾口人的生計。”
“這些年受冷空氣侵襲,天氣一年比一年寒冷,父親的富國強兵政策雖然惠及天下百姓,但依然有流民不斷地出現,流民終歸是貧窮饑餓所致。父親也常憂心忡忡地惦記著說,如何讓大明數千萬人不挨餓受凍,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若臣研究成功,比方說番薯、馬鈴薯,不僅營養豐富,可以作為主食,最重要的是,畝產量可以達到三千斤以上,其產量大概是南方水稻的十倍,是北方麥子的二十倍!
李太后聽得很入神。
但張靜修所言,在她聽來也是神乎其神。
好在她出身卑微,自小受窮挨餓,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知道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更知道張靜修口中的“十倍”、“二十倍”這兩個數字意味著什么。
別說是水稻的十倍是麥子的二十倍,即便是三五倍也了不得,能解決當下大明許多人的饑餓問題,足以震驚天下。
只是,這種作物果真能研發出來嗎?
李太后不敢相信。
卻也沒有完全否定打擊張靜修的信心,只是詫異地道:“世上果真有如此神奇的作物?你能研發成功?”
“有!睆堨o修胸有成竹,點頭道,“請太后相信微臣,一定可以成功!
“需要研發多長時間?”
張靜修稍稍猶豫了一下,想著雖然請求父親幫忙尋找,但也不知道手下的人給不給力,什么時候能將種子帶回來。
若按照原本歷史進展的話,番薯的推廣與種植得在萬歷十九年之后,還得再等十幾年時間,馬鈴薯的推廣與種植更晚一些。
因此,時間上張靜修自己也不敢確定。
但敢確定的是,番薯和馬鈴薯的物種一定能找到,并成功引入國內,而且不是很遙遠的事。
并且作為一個知道未來的穿越人士,張靜修很有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歷史的進程,畢竟還有父親的大力支持,看這樣子李太后也會責無旁貸。
所以,張靜修也只是稍稍猶豫了一下,便伸出三個指頭道:“三年之內,應該沒問題。”
李太后會心一笑,雖然本心并不抱多大希望,畢竟張靜修還是個孩子,但給予鼓勵是必須的:“好,若途中遇有難處,大可向你父親求助,若你父親不允,可以直接來找本宮。”
“多謝太后娘娘!”
“只是本宮有個要求,研發歸研發,常日里切不可荒廢了讀書。你是張先生的兒子,科舉一途才是正道!
“多謝娘娘點撥提醒,臣一定謹記于心!睆堨o修嘴上回道,心里卻想著,上輩子讀書太多,好像對國家也沒啥突出貢獻,反而混得不盡人意,這輩子還沒打算走科舉考試這條路呢。
現在,對考試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雖然不在話下吧,可提筆就感到頭痛。
所以,還是將頭痛的任務交給兒子們,哦不,交給弟子們吧,他們更需要。
至于我張靜修,救父救張家才是目標。
路很長,任務也艱巨,但風景在路上,也得享受生活不是?總不能整日一副苦大仇恨的樣子吧?
那不是我張靜修的風格啊。
李太后聽罷,將目光緩緩轉向朱翊镠:“潞王,聽明白了嗎?你意下如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