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各行各業多了,什么行業都有自己一套的行規。
就這盜墓而言,自古以來就有盜墓的人,要是問什么時候開始有的那就說不清了,反正據說考古學家在商周時期的古墓里就已經發現了盜墓所用的工具了。
既然有盜墓的人就有反盜墓的墓,自古以來這二者之間你來我往,形成了一場活人與死人之間特殊的較量。
盜墓的多了,就像諸般行業中有賺的盆滿缽滿的,又賠的傾家蕩產的,這盜墓也有好手壞手之分,有些人下地摸金總能滿載而歸,當然也有不知道多少無名之人悄無聲息死在了那一口口黑棺之前,成了那墓主人新鮮的陪葬品。
而然盜墓中的高手漸漸有了名氣,自然而然就會有人向他們模仿學習,學的人多了慢慢的就自成一脈體系,大家也都自認為自己的那一套手法才是正宗手法,一來二去也就誰也不服誰,慢慢傳了下去就逐漸演變成了流派之說,這流派之說也是雜七雜八,你說荒郊野墳看見了直接幾鏟子下去將尸體扒拉倒一旁摸個遍,這算什么門什么派?所以一般小賊是不被劃分在這流派之內。
然而倒斗的大多數也是小打小鬧,要不是窮的沒辦法了一般人誰會去做這種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營生,而真正的靠盜墓吃飯的,祖傳下來的流派傳到后來也就剩下了各界道上或多或少都知道的老四派。
官盜中的摸金校尉與發丘中郎將。
私盜中的卸嶺力士與搬山道人。
這四大流派算是從古至今盜墓中高手中的高手,相傳四大門派各有千秋,每門都有自己獨特一套盜墓方式有人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
這幾大流派不僅摸金手段高明,還個自有一套自己的行規,為什么一定要遵守這些行規這就沒人可以說清了,每代祖師明確說過若不想遵守這些規定,就看自己手上功夫夠不夠硬了。
先說官道中的發丘一門,相傳發丘一門有一青銅印上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這印也有講究,將做銅印的原料放置在一處風水寶眼至陽之地,歷經七七四十九天烈日暴曬吸收至陽之氣,在經過秘法加工制成,倘若這四十九天中有一天是陰天這寶印就算廢了,材料寶眼都可以決定這印的品質如何。
至于用法每次下墓開棺之后取出銅印鎮于古尸額頭處,可鎮尸防止尸變,倘若放好銅印摸金尸體沒有變化即可安心取財,如果放上銅印之后摸金尸體發生異變就要將東西放回原處躬身三拜取回銅印倒退出去方可安然無恙,且門人高手多懂得分金定穴之術。
摸金校尉一門有一摸金符,是用穿山甲骨抓鑲金線秘法制成,歷代由摸金校尉手傳手流傳下來,據說年代越久遠這辟邪之效越好,所以往往是代代相傳的摸金符最為金貴。
佩戴摸金符的摸金校尉進入古墓開棺之前,需要在墓室東南角點燃一根蠟燭方可摸金,倘若蠟燭不滅沒有異變,可以放心摸金,如有異變或者蠟燭熄滅也要將摸到手的東西放回原處,方可退走,門人高手多懂得尋龍訣。
這私盜就沒有那么多講究了,搬山道人一門,這搬山也不是真的搬山,道士也不是真的道士,這一門中之所以以搬山自稱其實是因為這一門中往往集體行動人多勢眾且往往都找大墓下手,這種墓一但被找到,這些人往往會在目標之處修建一座道館扮作修道之人,白天以道人掩人耳目晚上下地摸金,且門人大多是機關高手,掌握破解古墓機關秘術。
卸嶺力士一派相傳是一名奇人異士所創,此人天生神力號稱可以推翻山嶺,當然這也是夸大其說,門下雖然不都是神力之人,但大多都是江湖中武功好手,并有一套制作盔甲的秘術,這甲稱為七寶鎖子甲,用七種動物的皮甲所制堅不可摧,并且此甲上又刻有辟邪佛家六字真言,就算碰到尸變也可斗上一斗,且門內多有識木辯珠的憋寶高手存在。
這幾門幾派各有千秋,能人異士也大有其在,哎!不過盜墓總得來說發的是不義之財,做的是有違天理之事,傳到如今也是失傳的失傳,散的散。
然而我也只是籠統一說,里邊的條條道道那可多了去了,其中兇險更是萬分。
還是那句話,膽小之人莫要探測其中奧妙,早早離去為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