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時,佛告須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于此。此名靜夜鐘,不礙人間事。白日任匆匆,務忙衣與食。三餐食既竟,放風水火訖。抵暮見明星,燃燈照暗室。晚夕功課畢,將息臨臥具。大眾咸鼾睡,忘卻生與死。明者獨驚醒,黑夜暗修為。撫體嘆今夕,過去少一日。無常來迅速,身同少水魚。顯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四恩未能報,四緣未能離,四智未現(xiàn)前,三生未皈一。默視法界中,四生三有備,六根六塵連,五蘊并三途,天人阿修羅。六道各異趨,二諦未能融,六度未能具。見見非是見,無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如何知見離,得了涅盤意。若能見非見,見所不能及。蝸角大千界,焦眼納須彌。昏昏醉夢間,光陰兩俱失。流浪于生死,苦海無邊際。如來大慈悲…………
秦天賜這一會功夫便能把總綱正文熟記于心。
老和尚便開始教他經(jīng)文的具體內(nèi)容,這經(jīng)文總共分六道,前五道是提神精心之道,但學習順序不可亂,必須循序漸進,否則心智會有所迷失。尤其第六道,前五道沒學習明白,那第六道足可讓人扭曲理解歪曲經(jīng)書內(nèi)容。
這畢竟是一本達摩的很高深的佛學著作。能榮登少林排名第一的經(jīng)書,自然有一定的風險。但一旦成文學習完全,那看其他文字簡直得心應手,學習其他武學簡直易如反掌。
這六道前五道,按順序分別是,“無始鐘氣篇”,“四大假合篇”,“凡圣同歸篇”,“物我一致篇”,“行住坐臥篇”。
小天賜很快掌握竅門后,正是進入第一道學習中:“宇宙有至理,難以耳目契。凡可參悟者,即屬于元氣。氣無理不運,理無氣莫著。交并為一致,分之莫可離。流行無間滯,萬物依為命。穿金與造石,水火可與并。并行不相害。理與氣即是。生處伏殺機,殺中有生意。理以氣為用,氣以理為體。即體以顯用,就用以求體。非體亦非用,體用兩不立。非理亦非氣,一言透天機。百尺竿頭步,原始更無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一切準備就緒后,老和尚便對現(xiàn)在的生活稍微有了調(diào)整。他們決定秦天賜的為人之道、詩書禮儀主要由云三娘來授。而他答應要教孩子武功的,眼下可能沒多少時間了,因為他之后決定下水挖巨石下的淤泥,岸后換秦回安下水。他就在岸邊抓緊時間提氣運功,恢復自己熱量和體力,待下一次下水能繼續(xù)作業(yè)。
云三娘除了教孩子知識,也給大家準備好食物,并隨時為他們準備好火堆。有了這種寒冷環(huán)境下的作業(yè),大家食量也提高了,所以云三娘的事也增多了。不過為了孩子的將來,三人再忙也是值得的。
而秦天賜熟記經(jīng)文后,便根據(jù)師父的指導開始自行修煉。只是偶爾不懂的地方,才趁師父休息時問一問。總的來說,秦天賜這個孩子聰慧伶俐,很多東西都一點就通,無論是經(jīng)文,還是學識。都出其不意地學得很快,基本能做到舉一反三,很快都超過了云三娘的見識。
秦天賜每一天、每一次的經(jīng)文學習,也得到空前的提高。他感覺自己呼吸更順暢,精神面貌也更好了。也許因為一天天的長大,所以自己體能、力氣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根據(jù)師父的提示,秦天賜的每一次呼吸,都按照經(jīng)書所說來吐納呼吸。而且每一口的空氣,仿佛都能游走全身,把氣體轉(zhuǎn)換成其他東西,集氣于每一處關(guān)節(jié)、每一個器官。
時間一點一點的飛逝,還有一個月便是天賜生日,五月的天氣已經(jīng)很炎熱了,這段時間老和尚和秦回安加大了工作量。終于,巨石下方一直被他二人清理的淤泥有了松動,巨石也微微一震向下滑了幾尺。排水洞口已經(jīng)能探進一個人的腦袋了,只要再幾日,便可大功告成,四人就能離開這困了幾十年的地方。
這幾日,大家都在準備要出去的東西,三娘看著這山山水水,不是說舍不得,只是對這里充滿了回憶。看著那北面山體的蓄水池,這可是當時為了解決干凈的飲用水,把竹子削開,斜著釘在墻。山體流淌的水順著竹子滑落到池水外圍用木頭做的引用蓄水池里。在木制蓄水池最高的地方留下一缺口,又用竹子把水引回池潭。整個水桶用木條拼成的蓋子遮住,抵擋灰塵。也就是山體有一部分水源會先流向沒污染的水桶,待水桶將飲用水積滿便讓多余的水流回池潭。
秦回安在軍隊待了這么多年,這些行軍途中臨時的機械設備他還是會造一些。
看著面前的兩棟小木屋,每年秦回安都會伐幾顆樹,來修補屋頂?shù)膿p壞情況,避免漏水。而且每年二、三月份都會對另外三面山體周圍的樹木進行分枝,好種植一些小樹苗。
秋天,大家也會采摘果子充饑換換口味。釀造好的蜂蜜酒還有許多,他們這幾日也拿出一些來飲用做最后的道別,喝不完的便永遠的存放在地里了。倘若以后誰不小心再跌落于此,至少還有一些美酒來祛寒。
等等等等……看著這里所有的一切,老和尚三十多年的光陰,秦回安云三娘十一年的時間,都消耗在了這里,幾人還是感觸很多………同時,這里也是寶貝兒子秦天賜的出生地,這里對幾人而言,真的是意義非凡……
終于的終于,大家在六月十五這天一切準備妥當,今天就是大家走出這絕望谷的時候。四人收拾好行頭,來到這水池邊。
老和尚這時說道,“今天咱們就從這里出去,可途中會遇到什么困難和危險誰也說不清楚。但孩子的周全我們都會保護,所以,我把這江湖令先寄放在孩子身。天賜,來……”
說著老和尚把江湖令牢牢卡在天賜的衣服內(nèi)側(cè),秦回安和云三娘沒有作答,老和尚接著說,“回安,三娘,倘若途中我遇到不測,還請一定要幫貧僧把這江湖令帶回少林,以免武林被這令牌再次攜起腥風血雨。”
“前輩……”
“你們不必多說!”
秦回安想了一下,也說道,“受人之托終人之事,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晚輩也有事相求。”
“哦?你們有什么事?”
秦回安嚴肅道,“前輩交代的事我們一定照辦,這趟出去危險太大,希望前輩照顧好吾兒天賜,如果我夫妻二人遭遇不測,還請前輩幫我……”
老和尚怒道,“回安,你說啥傻話呢?你們兩夫妻吉人自有天相,別說這些不吉利的。”
云三娘擔心道,“只是這池水奇冷無比,不知道天賜這么小年紀能不能受得了。哎……”
老和尚鼓勵說道,“受不了也要受,天賜也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了,是吧天賜?”
“嗯…師父,我已經(jīng)是男子漢了。”
老和尚微笑道,“你們放心,天賜這兩年學的經(jīng)書也有提氣調(diào)神作用,這兩年他的身子骨要比一般同齡人更好。一會下水,我?guī)е还鼙M可能多憋氣就好,貧僧會盡可能一直傳送內(nèi)力給他,保他身體渡過這難關(guān)。”
秦回安和云三娘立刻跪地,秦回安道,“多謝前輩,有您這句話我夫妻二人便放心了……”
老和尚趕緊扶起二位,“好了好了,你們別這樣。咱們有什么話出去再說,只是這洞口到底有多深還不知道,出去后在哪,還能不能再回來也不清楚,所以咱們要多加小心。準備好了,咱們就出發(fā)吧。”
老和尚和秦天賜在前,秦天賜在老和尚身邊,老和尚用麻布繩把天賜的腰和自己的腰綁在一起,這樣避免水下走失,然后伸出一只手拉著天賜的手。后面幾步開外,是秦回安和云三娘,只見他們腰也綁著相同的麻布繩,雙手相扣,無比緊張和激動。
一切準備就緒,老和尚和天賜都深吸一口氣,一個縱身跳入水中。秦回安和云三娘見他們跳入水中,他們也緊跟其后,深吸一口氣扎進水里。
老和尚和秦回安在水下作業(yè)兩年有余,早就對水下方向了如指掌,很快他們便游到巨石處。雖然身處水下,池水清澈透亮,加巨石位置本就不是最深的地方,所以清晰度還是很高。巨石后方的山體有一處大洞,里面黑乎乎的,現(xiàn)在已有一小半因為他們這兩年的作業(yè),巨石下方淤泥掏空而下沉,露出了一小半位置。水流到此處就像自動吸盤一樣,水流加速朝洞口飛竄,這也足以證明這就是池潭出水口,也是絕望谷唯一的出口。
老和尚帶著天賜很快順著水流鉆了進去,頓時里面變得漆黑無比。這時天賜因為池水的冰寒,都快凍得失去了知覺,老和尚一手抓著他,一手扶在他背,不斷給他輸送內(nèi)力,希望能幫他盡可能多爭取一些時間。老和尚同時用雙腳控制水流帶給他們的不平衡感。
云三娘在秦回安的帶領(lǐng)下,也很快來到這個洞口。這幾日,洞口移開了一點距離,水流速度加快,同時回流也反嗜這洞口周圍的一切。這巨石下方的淤泥被他二人掏過,早已松動。就在此時,水流擊潰了支撐巨石下方的淤泥,巨石瞬間因為淤泥的坍塌而塌陷,洞口頓時打開了一大半,瞬間水流速度更急了。老和尚在前面明顯感覺到水流速度的變化,忙停止前進回頭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秦回安和云三娘趁此趕緊順著水流竄進洞口。
巨石這一次深深得向下落了一截,狠狠砸在山體一面。這一砸卻出了大事,這一砸竟然驚出了許多生物,這密密麻麻的東西全部游走過來。
前幾日巨石下沉,是淤泥被掏了一部分,所以石頭是向外滑落的。而這一次,是因為水流向洞口回流引起的淤泥塌陷,所以巨石是向內(nèi)側(cè)也就是山體那一面倒塌。這一砸非同小可,驚出了一些特殊的生物。
等這些密密麻麻的生物靠近才看清楚,竟然是成百千的白蛇。難怪這些年只能偶爾看到這些白蛇,一直不曾找到這些白蛇老巢,所以都只能是提防著這些白蛇而生活。萬萬沒想到這些白蛇竟然是水蛇,生活在水里,它們老巢就在水潭下面山體里的縫隙中。難怪這些白蛇是陰寒之物,它們長年累月生活在這冰冷的池潭里,寒毒情況可想而知了。
眼下可不是討論這白蛇為什么生活在此處的時候,這密密麻麻的白蛇竟然隨著這急促的水流蜂擁而至。
云三娘在這能見度已經(jīng)不是很高的洞口看著這些密密麻麻游來的白蛇,又回頭望了望洞內(nèi)稍微里面一點的兒子秦天賜。只見他已經(jīng)憋氣幾乎到了極限,很難過傷心地望著自己。她轉(zhuǎn)回頭,深情地望著秦回安。畢竟是生活了十多年的夫妻,雖然在水下沒有辦法做出交流,但秦回安明白妻子的意思,他微笑著望著自己妻子,也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對他微微一笑,然后轉(zhuǎn)過身,兩人面對著這群白蛇……
老和尚也頓時明白他們要做什么,正要往回游,可惜水流實在太急,再加水下時間太長,力氣早已軟了五六分,何況水里溫度太低,身體早已不聽自己使喚。就在老和尚和天賜被水流沖走的瞬間,他們看到秦回安和云三娘把身的繩子圍著洞口內(nèi)壁的石塊處套了幾圈,然后兩人用身體擋住群蛇沖擊的洞口……雖然沒有全部擋住,還是有幾條白蛇竄了進來……但絕大部分蛇群被這對夫妻擋在了洞口……就這樣,老和尚和小天賜被水流沖了出去……
老和尚心里是懊惱的,他后悔自己走在前面。倘若他走在后面,也許還有辦法對付這些蛇群,也不至于秦回安云三娘夫婦用生命來換取這逃生的機會。也許是沾了天賜的光吧,母愛、父親,是這世界最重要的情感了……
天賜親眼看著自己父母為了挽救自己,給自己留下逃走的機會,犧牲了他們的生命,這心里的滋味一定比老和尚更難受,更難以接受。可惜天賜已經(jīng)支持不住,吐出了最后一口氣,便昏了過去……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