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已經(jīng)是臘月二十八了,宮里也完全裝扮了起來,又正好天公作美這幾日沒有風雪,宮中也裝扮的極其喜慶。
但是這樣的日子允熥還得一大早就爬起來去乾清宮商量事情。允熥自己其實也想休息,但是誰讓大年初一就是接見番國使者的時候呢?允熥怎么對待他們,至少在那之前就要履出一個章程來。而明天臘月二十九就是過年了,更加沒有空閑時間,所以今日必須商量出來。
允熥來到乾清宮的時候,自己的親信大臣齊泰、練子寧、陳性善、陳迪、暴昭、李仁、景清等人都已經(jīng)到了,允熥著意培養(yǎng)的下一批人解縉、楊士奇、蹇義、黃淮、夏原吉等也都在屋子里面站著呢。
他們見到允熥進來都忙施禮問安。允熥擺擺手說道:“不必拘禮了,朕想過個好年,你們也想多陪陪父母家人,就直接商議吧。”
允熥隨后坐下來說道:“首先議一議吧,要不要加封足利義滿為扶桑國王?”
練子寧首先說道:“陛下,既然扶桑國內(nèi)還有所謂的天皇,那就有其正統(tǒng),雖然其自稱為天皇乃是逾越,但是可以命令其國的國君廢天皇的稱號,但是不能加封足利義滿為扶桑國王。”
陳性善也說道:“陛下,臣贊同練兄的意見。扶桑國內(nèi)有國君,但是足利義滿卻欺瞞我大明,不僅不能加封他為扶桑國王,反而要下旨訓(xùn)斥于他。”
允熥聽了他們的話沒有說話,而是掃視一圈之后看到齊泰似乎有什么不同意見,于是問道:“齊卿,你可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齊泰說道:“陛下,臣覺得練兄與陳兄所說的有道理,只是,若是足利義滿公開廢黜了其國的國君,然后再次派人來請求我大明加封他為扶桑國王的話,應(yīng)該怎么辦?”
景清說道:“那還能怎么辦?當然……”但是他說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卡殼了。
景清原本是想說:當然不能接受了,陛下至今尚未承認安南國的胡一元原名胡季自立為國君的事情,怎么能同意冊封足利義滿為扶桑國王呢。
但是景清馬上想起來允熥繼位以后對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承認了朝鮮國李成桂、李芳遠父子的朝鮮國王之位,雖然將他們家族改姓了朱,但是也是承認了他們的王位。
所以景清話就不敢說下去了。
允熥也明白景清的意思,所以沒有追問。
但是練子寧卻說道:“陛下,扶桑之事與朝鮮不同。朝鮮之事是先高麗國冒犯我大明天威,所以先帝在時默許了李成桂自立為朝鮮國君。”
“可是扶桑之國并無類似的事情,不太好類比吧。”
齊泰又說道:“陛下,之前扶桑國拒絕向我大明稱臣納貢,還有倭寇縱橫海上,現(xiàn)在若是足利義滿愿意稱臣納貢,又愿意廢黜其國內(nèi)的國君成為正式國君,那么與朝鮮之事極為類同,當可類比。”
練子寧說道:“不然。朝鮮國對我國極為恭順,而扶桑呢?雖然洪武末年的時候也曾經(jīng)派遣使臣來我大明,但是只不過有兩三次,朝鮮自從洪武二四一年已來每年都是兩次派使臣來大明朝貢。”
“我大明的藩屬之國的位置,豈能這么輕易的許給他們?”他們二人略有一點針鋒相對的意思。
允熥聽了練子寧的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大明藩屬國的地位,豈能輕易許出去?那未免也太不值錢了。允熥可和朱棣不一樣,雖然他沒有派兵征討扶桑的想法,但是允熥對于藩屬國的地位非常重視。
對于允熥來說,如果接受了一個國家歸為藩屬國的請求,他就得擔起責任來。萬一有其它的國家敢攻打藩屬國或者藩屬國之間互相開戰(zhàn),大明在口頭上勸說不管用的情況下,必須勇敢的出兵維持秩序。就好像米國二戰(zhàn)以后分別在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組建了兩個同盟之后,當自己的盟友受到威脅的時候可是真的派出軍隊正面對付的。
但是大明的國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浪費在這些藩屬國手中農(nóng)業(yè)國的邏輯與工業(yè)國也不太一樣,所以允熥對于藩屬國,除了目前已經(jīng)承認的國家之外,每一個新增的藩屬國都要三思而后行。
允熥又思量了片刻之后說道:“如果足利義滿愿意廢黜國內(nèi)的國君正式自立為王,也愿意約束倭寇,那么朕就可以冊封他為扶桑國王。”
“但是,”允熥在練子寧要開口之前接著說道:“不能這么輕易的將藩屬國的地位賦予扶桑,必須扶桑國三番五次的申請才行。所以禮部,朕這次會拒絕扶桑使臣的請求,但是你們必須將朕的這個意思隱晦的告訴扶桑的使者。”
簡單的說,就是大明既要里子,也要顧及面子,還不能明白的告訴扶桑使者我們顧及面子,不然也就沒有面子了。所以禮部擔負著將這個意思讓扶桑的使者明白,但是話又不能說的太明白。所以禮部的的責任重大。
陳迪也明白這個道理,躬身說道:“臣知道了。”
之后允熥與他們開始商討關(guān)于給朱模的新國家的封號。
既然朱模要當三佛齊的國君了,那么原來的沈王名號當然不合適了而叫做三佛齊王既不合適也不好聽,所以要另取一名。
這個問題不是很重要,雖然大家積極提出建議,但是剛才討論扶桑事情的火氣是絲毫沒有了。
李仁、齊泰、蹇義、楊士奇等人先后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但是允熥都覺得不太好聽,都沒有采納。
最后是解縉說道:“陛下,臣聽聞三佛齊國所在的島嶼名為須文達那,又有一名為蘇門答臘,不如改封沈王殿下為蘇王。”
允熥覺得這個名字比剛才說的那些名字都好聽多了,于是說道:“就改封其為蘇王吧。”
之后又討論了一些問題,把最著急的幾個問題討論完畢之后,允熥看時候也不早了,與他們一起用過午膳之后返回了后宮。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