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樓梯上去,初瑤姑娘的房間在那品月司的最高一層,一層只這一間房間。
寧思瑤往上瞧去便是這穹頂,穹頂正中間是一扇圓形的雕花窗。此時天色已經暗將下來,窗外是繁星點點的夜空,配上這雕花的窗框,倒似一幅畫卷。
寧思瑤心想,這教坊的屋頂倒是別致,倘若圓月爬進這窗里,清風明月,加上朦朦朧朧的云朵,倒似一幅月夜星空圖。
單這一扇天窗,就讓人賞玩不盡,更不消說這一層的布置了。他們先是進了一個巨大的花廳。花廳中央竟是一座漢白玉建造的大水池,一池碧綠的荷葉,粉紅的荷花,那荷葉底下游來游去的是一池五彩錦鯉。
本來這都快到十月了,可是這里不知怎的暖得很,這會兒荷花開得正濃,宛如七月間。
寧思瑤幾乎看呆了,這花廳裝飾得異常精致,那墻上的水晶玻璃燈盞兒,穗子上穿著鴿子蛋般大的珍珠,腳下的是漢白玉拼碧玉的地面,每隔三五步都有寶石鑲嵌其中,拼成一朵朵蓮花的樣子。
周嬤嬤拍拍手,四周的燈一起熄滅了,獨那水池里卻是波光粼粼。寧思瑤伸長脖子一看,竟是這天窗里投下的星光。
四周逐漸響起曼妙的音樂,花廳四道門的冰鮫簾被晚風吹起,那每一道簾幕后面似乎都端坐著一名少女在撫琴。琴聲婉轉動聽,撩人心弦。
突然,花廳正中的花墻從中間打開,在夜明珠幽綠光芒的映襯下,一個曼妙的身影在花墻深處舞動著。
她的腳腕上大約系著鈴鐺,清脆的鈴聲伴隨著她的步子,由遠及近,慢慢兒到了兩人的眼前。
寧思瑤和寧德豐俱是看呆了,只見初瑤姑娘不知穿了一身什么料子的紗裙,竟似星夜流彩,越發襯得她膚白如雪,雙目如星。
她的長發微卷,披散在腦后,額上戴了珊瑚珠的配飾,更以輕紗蒙住口鼻,只露出那雙星目美眸。使這美麗里更帶了一分神秘感。
周嬤嬤小聲道:“寧公子,這支舞是初瑤姑娘給你的回禮。”
她話音剛落,只聽得四周的琴一起發出撕金裂帛之聲。那樂聲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一時仿佛黃沙漫天飛舞,宛如來到了關外大漠。
正在那大漠中辨不清方向之時,只聽得大漠深處一陣陣駝鈴聲聲,漸漸顯出一個妙齡少女輕歌曼舞的身影。她的舞姿優美清雅,仿佛在夢境中舞蹈。伴隨著那清脆的鈴聲,如夢似幻。
此時月光從那雕花窗里照進來,給她的周身披上了如練的月華。寧思瑤和寧德豐都已經看得癡了,幾乎忘卻了自己身在何處,更不知自己是何人。只愿化作這月華,夜夜伴著這少女,流光相皎潔。
琴聲不知何時已經停止了,初瑤姑娘笑吟吟地站在他們二人面前。寧思瑤只覺得臉上冰冰涼涼的,他慌忙伸手抹了一把,自己竟是淚流滿面而不自知。
那四名撫琴的少女起身,點上了四壁的燈,隨后又一個挨著一個走出了花廳,立在樓梯下候著。
周嬤嬤點上一支粗如孩兒臂的香,笑著對寧思瑤道:“寧公子,這支香大約能燃兩個時辰。在香燃盡前公子可與初瑤姑娘盡情一敘,老身先告退了。”
說罷,周嬤嬤便轉身下了樓梯,那四名少女也跟在她身后,五人一起下到樓下大廳,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了。
此時香已經燃了起來,只覺得滿室甜香,初瑤姑娘先笑道:“奴謝謝公子的贈禮,請公子容奴先進去換件衣裳。”
寧思瑤點點頭,道:“姑娘請便。”
那花墻后面便轉出來兩個才留了頭的小姑娘,扶著初瑤姑娘進了內室。不過片刻,其中一個小姑娘又捧了個茶盤出來給寧思瑤和寧德豐二人奉茶。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初瑤姑娘便從內室出來了。這會兒她身上已經換了一件鵝ns的齊胸襦裙,又掛著金粉描花的披帛。那一頭烏發也梳成了雙鬟髻,珠釵點翠,華而不貴。
燈光下,她粉面含羞,美目流轉,眼波中自含著那一段風流。寧思瑤看著她,只見她的面上似乎沁起一層紅暈,倒叫他心下惶恐起來。
“還未請教公子名姓。”初瑤姑娘的聲音輕輕柔柔的,仿佛鉆入花蕊的蜂蝶,只聽得人心馳神搖。
寧思瑤呆呆地道:“在下寧思瑤,見過初瑤姑娘。”
“不知寧公子何許人也?”初瑤姑娘看了一眼寧德豐,又笑著問寧思瑤道。
“初瑤姑娘,在下有禮了。在下寧德豐,家父乃是翰林院總編修,這位是在下的小叔叔。”寧德豐見寧思瑤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便代他答道。
“原來是寧大人的兄弟,果然好文采。”初瑤姑娘抿嘴笑道,“謝謝寧公子的贈禮。”
“也謝謝姑娘方才的回贈。”寧思瑤漸次回過神來,嘆道,“姑娘的舞姿優美,那裙袂飄飄,宛如仙人之姿。在下竟是從未見過,今日得以一見,乃是三生有幸。”
“公子好眼力,那舞衣原是星夜紗所制。”初瑤姑娘頓了頓,接著道,“大約這滿京都里都找不出第二件了。”
原來那舞衣是星夜紗所制,只聽初瑤姑娘娓娓道來,二人這才得知這星夜紗乃是早前呼顏族的歲貢之物,名貴非常。那紗的顏色猶如星夜流彩,因而得名星夜紗。
初瑤姑娘又道,相傳呼顏族信奉的神女綺羅修曾化身為一美貌少女,在赫雁山的山腳下向呼顏族的少女們傳授了這星夜紗的紡織技藝。當時天色已晚,少女們只覺得這紗平平無奇,誰知那紡紗少女嫣然一笑,登時漫天的星河宛如瀑布一般,從天空傾瀉而下,注入在這紗上。
那少女再將這紗抖開,只見上面流光溢彩,熠熠生輝。少女們感嘆不已,這才驚覺紡紗少女乃是神女降世,紛紛下跪叩拜。于是那紡紗少女便露出真容,正是神女綺羅修,神女將這紡紗的技藝傳授給了呼顏族的先祖后便飄然而去。
自此,呼顏族便掌握了這獨特的紡紗技藝,由于是神女授藝,所以便稱呼這紗為綺羅紗。后來呼顏族臣服大周,將這綺羅紗作為歲貢之物,進獻給大周。文宗皇帝的黛妃身著此紗曼舞一曲,猶如星夜流彩。文宗皇帝龍顏大悅,因而賜名星夜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