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鄔總管錐子一樣的目光下,沐弘覺得必須編出一套說辭,一套讓人信服的說辭。對他感興趣,暗中窺探他的人,并不止鄔總管一個。
“這個么……我說了你也不信。”
“但說無妨。”
“在下出身卑賤,資質駑鈍,從小被賣做奴隸,只會做苦力。要說轉折點么,就發生在從河里救出中山王那一天。那時我急著救人,跳進水里時,額頭撞到了巖石,長了個大包。領隊可憐我,放了我半天假。我一個人躺在坑上睡覺,夢里見到一個白胡子老頭腳踏五彩祥云,仙風道骨,從袖中拿出三卷天書傳授給我。還沒講完,同伴們就放工回來了。我被吵醒,只覺耳聰目明,頭腦清澈如水,說話做事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糊涂了。只可惜我記性太差,天書的內容忘得七七八八,十不存一。”
沐弘胡謅一通,等著看鄔總管的反應。
鄔總管怔怔地望了他一會,挺直身子,拱手行禮,感慨道:“原來是神仙降臨,可喜可賀。這是你的福報,也是大燕之幸。”
沐弘見鄔總管深信不疑,暗自慶幸賭對了一把。歷史課本上寫得對:古代勞動人民缺乏科學的世界觀,因而大搞迷信活動,崇拜神仙鬼怪。他如果說了穿越的實話,只怕鄔總管反而難以置信。畢竟,穿越這件事比神仙降臨更不靠譜,要不是落在自己頭上,打死也不會相信。
“這件事頗為古怪,我從沒有對外透露,只怕被人誤解。只求鄔總管幫我保密,不要傳揚出去。”
“理解。子不語怪力亂神。”鄔總管呵呵笑道,“封樞說你教給他的理論高深莫測,古書上從無記載,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我就奇怪,你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又從哪里得知?既然是從天書上學來的,人間當然不會有。”
“封樞能接受天書上的知識,也算是這個時代的奇才了。”
“封樞是個書呆子,不通世事。”鄔總管拱手道:“多謝大人,饒了他這條老命。”
“我怎會殺他,太史令的活還得靠他來做。”沐弘笑道,“鄔總管倒是很關心他。”
“多年的老朋友了。”鄔總管嘆道,“多虧沐大人造了升降梯,我去看他就方便多了。這件奇妙的裝置也是從天書上學來的?”
“當然了,此物舉世無雙,絕無僅有。”
兩人一起笑了起來。
“大人為何想要了解吳王的事?”鄔總管問道,“在下有一言相勸,皇室內斗,云譎波詭,一旦卷入,平白招惹殺身之禍。大人得神仙指點,聰慧過人,何不潔身自保,安享榮華富貴。”
“皇家之事并非一家之事,乃是國家之事。”沐弘正色道:“晉朝衰敗,失去中原,退守江南,都是八王之亂造成的。慕容家族若是同室操戈,互不相容,只怕也像晉朝一樣,分崩離析,不得長久。到時候什么榮華富貴都化作泡影。”
鄔總管聽得頻頻點頭,神情激動:“沐大人高瞻遠矚,所言極是,在下也一直為此憂心忡忡,如今卻是找到了知已。”長嘆一聲,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遍。
原來吳王慕容垂原名慕容霸,是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個兒子,十三歲隨父征戰,才兼文武,勇猛多謀,深得文明帝的喜愛,一度想要把皇位傳給他。太子慕容俊聽到傳言,非常嫉恨。文明帝去世后,太子即燕王位,就以慕容霸曾經墮馬撞斷了牙齒為由,改其名為“慕容夬”,后更去“夬”而改名慕容垂,故意折辱他。
吳王南征北戰,立下屢屢戰功:大敗高句麗,攻克宇文氏,往南攻下趙國的薊城,塞北打敗入侵的敕勒人。燕帝充分利用吳王的軍事才能,卻一直把他排除在核心權力之外。
十年前出了一樁禍事。吳王妃是段部鮮卑首領的女兒,才貌雙全,性格剛烈。為吳王生育了幾個兒子,備受寵愛。誰知皇后可足渾氏的妹妹長安君愛慕吳王,央求皇后把她嫁入王府。段妃出身高貴,不善阿諛奉承,皇后早就對她懷恨在心,想要尋機鏟除。皇后的貼身內侍涅浩察覺皇后的心思,想出了一條毒計,誣告王妃勾結典書令高弼,利用巫蠱邪術謀害皇室。皇帝接到奏報,立刻下旨將段妃與高弼捉拿下獄,交廷尉審查。兩人堅決不招,受到嚴刑拷打。
“可憐王妃千金之體,被打得體無完膚,四肢折斷,頭發拔光。”鄔總管回憶當時的慘狀,掩面哀泣。
沐弘聽得心驚肉跳,詫異道:“王妃又不是普通百姓,怎么會打成這樣,一點顏面都不留?”
鄔總管搖頭嘆道:“皇族之爭從來就是你死我活,普通百姓哪有他們狠毒。”
“吳王當時在哪里?怎不想辦法救他妻子?”
“吳王就在京城,得知愛妃受刑,痛心疾首卻無法可施。他暗中托人給王妃帶話,勸她說:人固有一死,何必遭受如此苦痛,不如屈打成招算了。王妃回答道:我也不想受這種罪,也想就這樣承認,但我明白,一旦招供,就會成為叛逆,上對不起祖宗,下連累大王,這樣的事,我堅決不能做。”
“這位吳王妃真是硬氣。”
“王妃在審訊中據理力辯,到死都沒有認罪,使得王爺免于災難。先帝無法降罪,一紙詔書把吳王調到遼東戍邊。吳王到了遼東,娶了王妃的妹妹小段妃。太后聽聞非常生氣,央求先帝下旨廢黜小段妃,然后把長安君嫁給吳王當了王妃。吳王不敢拒絕,但是對長安君非常冷漠,把她扔在京城府邸,常年不回去看一眼。太后對吳王更加憎恨。”
“竟有這等事!”沐弘驚詫莫名。害死了王妃,對吳王來說是殺妻之恨,對世子而言是弒母之仇,如此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還敢把妹子嫁進王府,太后一家的腦回路實在不同凡響。吳王到也罷了,老婆一死,很快娶了倆。世子小小年紀失去母親,該有多么傷心難過,怪不得他總是神情冷峻,眉宇間帶著一抹憂郁,沐弘不由得心生憐惜。
“先帝去世得早,當今皇帝登基時不過十一歲,太原王慕容恪輔佐幼主,總攬朝政,以德治國。太原王是吳王的兄長,文韜武略,蓋世無雙。太原王當政七年,開疆拓土,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朝政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國勢蒸蒸日上。太后和上庸王也不敢搞事情。”鄔總管目光悠遠,嘆道:“那段好時光真是令人懷念啊。”
“我一直聽到對太原王的贊美,可惜無緣得見。”
“太原王非常器重吳王,把兵馬大權交給他。臨終前向皇帝舉薦吳王當輔政大臣,可惜皇帝沒有聽從,反把吳王貶到遼東,朝政大事聽信太后和上庸王。”
“這兩位無德無能,只會壞事。”
“可不,太原王去世后,歸順的州縣紛紛叛變,不出兩年,桓溫大軍直逼京城,差點亡國。幸虧吳王臨危受命,力挽狂瀾,趕走晉人,保全了國家。”
“只怕功高震主。”
“可不,吳王為將士請功,上庸王偏不同意,兩人在金殿上為此爭執不休,皇帝甚是厭惡。”
沐弘心想有這么個奇葩的母親,兒子也不可能有多圣明。
“唉,有功不賞,有錯不罰,人心背離,國家就危險了。”鄔總管搖頭嘆息。
這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沐弘心里好笑,同時覺得這個老宦官很有見識,忠心耿耿。卻見他期待地望著自己,說道:“沐大人得神仙傳授,遠見卓識,非同常人。莫非是上天不忍燕國覆滅,派下來的救星?”
沐弘連忙搖頭:“我可救不了。”
鄔總管一驚,“難道天書上已有明示?”
沐弘有些后悔,跟鄔總管這種人說話可不能直白,一不小心就會被他窺破底細。他只能繼續胡謅:“這個……《道德經》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如今天下大亂,各國互掐,老天爺在天上看熱鬧,才不會插手世間紛爭……”
鄔總管點點頭,“明白了,天機不可泄露。”他站起身對沐弘躬身行禮:“與大人一席談話,受益匪淺。只求大人慈悲為懷,能救的話就救一把……告辭。”
“鄔總管,夜明珠還沒拿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