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天的探尋中最讓華楓感興趣的就是當初有可能造成人類現今結局的“死亡之手。”
它全名“死亡之手系統”,也被稱為“邊緣系統”,其正式名字叫perimeter,也有人叫它mertvayaruka/死亡之手。
這是最早在冷戰時期由蘇聯于八十年代初建立,之后其他核大國陸續加入的自動化核反擊體系,亦是核捆綁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和核捆綁本身一樣,其真實存在是存疑的。
死手系統旨在國家首腦與指揮機關以及直接執行核反擊的基層操作人員均被消滅或失聯的情況下,自動攻擊預先設好的打擊目標,而打擊目標與是否是攻擊方無關。
也就是說,一旦國家受到飽和核打擊而滅國,中央決策能力與核反擊能力均被核突擊消滅或癱瘓的話,“死手系統”將自動發出核密碼及核打擊指令,對全球所有擁核國甚至是常規工業國發動飽和核打擊。
這將進一步誘發其他核大國的死手系統,造成覆蓋全球的全面核戰爭,進一步確保核大戰中沒有任何第三方獲利者,以避免核大戰后幸存勢力之間的實力差距過大。
擁有強大的核武庫以及成熟的核反擊能力才能構筑死手系統,而死手系統的觸發需要以遭到飽和核打擊而滅國以及失去人工執行核反擊的能力為前提條件,因此任何規模有限的核欺詐都無法觸發核大國的死手系統。
系統與國家核武庫相連,可以自動分配打擊目標。此系統不會分辨打擊的目標是不是攻擊的目標,只是按照預定程序打擊。
例如一旦某個國家對俄羅斯首腦和指揮機關發動核突擊,就會把“死手系統”激活,那將肯定觸發全球核大戰。因為俄核彈的打擊目標大多數是美國本土目標,這勢必又造成美國的全球核反擊。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死手系統可以不借助任何人力參與,直接自動激活,即使整個國家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依然可以按照預定程序自行啟動。如今,核大國的死手系統已經成為阻止核大戰爆發的極端壓制手段,在核捆綁的壓力之下,爆發核大戰就意味著世界的毀滅。
死手系統通常處在休眠之中,此時它只會監視覆蓋全國的各大監測站點所收集到的數據,通過采集來自全國各地的地震/核輻射/大氣流動等重要參數來鑒別是否遭到了全面的飽和核打擊。另外通常還會有一個緊急開關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徹底關閉整個死手系統。
當國家遭到全面的飽和核打擊時,全國范圍內的監測數據會發生巨大變動,這就將喚醒死手系統并進入預備模式,核反擊程序也將隨即進入半激活狀態,但此時它仍無權發射核彈,而是嘗試與國家主要領導人以及中央指揮部取得聯系。
如果在一定期限內無法取得與領導人的有效聯絡,這意味著國家可能已經失去最高決策能力,這時核反擊的有關權限將轉入核樞紐中執行核反擊的指揮和操作人員手中,由他們進行下一部的判斷。
若死手系統仍然無法與足夠多的操作人員取得聯系,則意味著國家已經失去常規的核反擊能力,所有人工決策均以失效,這也意味著本國國土已經盡數淪陷。
核捆綁的啟動階段,由于已經喪失了任何人工決策能力,核反擊的相關權限最終將移至死手系統。死手系統根據相關數據進行最后確認后,將啟動全球范圍的核反擊,攻擊所有擁核國乃至工業國。
而其他核大國在遭到飽和核打擊后,極有可能重復這一流程,最終導致核捆綁的連鎖反應,進而演變成全球核戰爭,這也就是世界末日。此時死手系統要做的就是確保任何強國均被摧毀,避免我方幸存者和其他國家之間的戰后實力發生逆轉。
(從死手系統解除休眠到最終激活,總時間預計約15~30分鐘,全球核捆綁的整體觸發大約在兩小時左右)
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a國擁有核武器,但是其核打擊能力不足以覆蓋到它潛在的敵人d國——而這是一個同樣擁有核武器的強國。
于是,a國將它的核捆綁對象設定為b、c兩個國家——他們在a國的核武器能夠打擊到的范圍,即使b、c兩國與a國關系非常友好。
當d國與a國爆發戰爭時,若d倚仗其實力,對a發射核彈。則此時,雖然a的核武器對打擊不到d,但是根據其“核捆綁”的策略,a會將其有限的核彈全部發射到b、c兩國,從而將b、c兩國拖入核戰爭。
如果b、c國家也制定了適應他們自身實力的核捆綁策略,則會有更多的國家卷入核戰爭,進而引發世界全面核戰,并造成毀滅世界的核大戰。
因此,核捆綁的目的在于:
1. 一旦爆發核戰爭,所有的核國家將被拖入核戰;
2. 出于第1條的顧慮,當爆發戰爭的時候,核國家(尤其是核大國)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
3. 由于第2條的原因,所有其他的核國家在可能爆發核戰之前就會積極從中斡旋,而不是袖手旁觀;
4.由于死手系統無差別攻擊一切擁核國甚至是任何工業國,這就避免了核大戰后有任何第三方能從中獲利。
而后面的有些時間他開始對曾經人類非常感興趣的地外文明來了興趣。
在電影中常常看到這樣的情節:閃閃發光的飛碟從天而降,然后從里面走出綠皮膚、大眼睛的小矮人,口中念叨著“我們為和平而來”(當然,也有不打聲招呼就要毀滅地球的那種)。
而在現實中,飛碟總是能成為報紙關注的焦點,或者說,一種時髦。馬丁·加德納的一段話正好能描述這種情況:“當人人都看到飛碟時,你自己當然也愿意看到一次。”
于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飛碟和外星人:像草帽的飛碟、像雪茄的飛碟、像蛋糕的飛碟;綠色的外星人、紅色的外星人,綁匪外星人、小偷外星人(專門偷走牧場上動物的器官)以及浪費糧食的外星人(“麥田怪圈”的騙局)。
然而,這一切都不可信。當我們向這些現象尋求非同尋常的證據時,發現大多數現象可以歸結于人類的飛行器、氣球、自然現象、目擊者的幻覺以及徹頭徹尾的騙局。而剩下的案例也不能提出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那就是外星人的飛船。
而把不明飛行物當作外星人的飛碟也是不合適的。你看到的任何“不明”物體都可以被稱作不明飛行物,例如你的鄰居在21樓扔下的一個垃圾桶蓋子(有趣的是,某些“飛碟”照片正是用類似的物體偽造拍攝的)。
曾經在英格蘭的一些麥田里出現過一些怪圈,看上去是一些很復雜的圖案。這些會是到訪的外星人留下的信號嗎?經過調查,發現大部分是某些人的惡作劇,但是熱衷于此的人還是對此懷有很大的好奇心。然而,不久后在英國漢普郡的chilbolton天文臺附近的麥田里再次發現了兩個圖案,其中之一是一個臉形,很多人都說很像電影電視里外星人的形象。另一個是1974年11月向m13球狀星團發射的阿雷西沃信息修改后的圖案。
信息包含了我們估計任何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會對我們人類所感興趣的所有要素,包括:我們的位置(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我們人類的樣子,傳播信號的天文望遠鏡的簡單素描圖,以及我們的生態結構的一些片斷。
在漢普郡發現的麥田里的怪圈在形狀上很像1974年所傳送的那幅。但是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在漢普郡發現的圖案中沒有傳播信號的天文望遠鏡的簡單素描圖,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看起來像太陽能的人造太空衛星;另外,描繪我們太陽系的圖表雖然還有原來的八個行星,但是行星3至5有所偏離,而最后一顆變大了一些。
麥田里的怪圈是外星人留下的幾率幾乎為零,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這全部是人為的。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還有待考證。
seti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越來越樂觀地相信他們能夠找到宇宙來的信號以證明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人類并不孤獨。新近一些進展越來越使他們堅信自己的觀點。樂觀地看,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找到證據來證明在宇宙中我們并不孤獨。
事實上,科學家認為,一個地外文明曾經造訪、并且現在還在地球附近監視人類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有人曾經計算過,假如銀河系內有100萬個文明,而每年只有一艘飛船到達地球,那么整個銀河系中每年發射的飛船大約有100億艘,而且制造這些飛船所需的金屬大約是銀河系中所有金屬儲量的1%。
換句話說,一個文明只有傾其所有才能達到造訪我們的可能,而像旅行者號這樣的人造物體被另一個文明發現的可能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這一結論或許讓人非常失望,那些原本讓人激動地飛碟和外星人全都變成的泡影。或許你要指責我打碎了一些人的夢想,然而,世界上還有更令人激動地、嚴肅的科學研究:科學家雖然不屑于飛碟和外星人的傳奇,卻一直致力于科學的搜尋地外生命的跡象。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