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明帝國的崛起 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

作者/九悟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首輔劉健頭發花白,身穿緋袍,目光沉靜。御前會議開成這樣,他依舊保持著平靜。

    老首輔穩穩的道:“接下來是討論奴兒干都司的事務。是否要重設奴兒干都司?”

    “理當重設。”

    “今日我大明兵威大盛,以利就可驅胡酋。設立奴兒干都司利大于弊。”

    “大明之鋒銳,韃虜都要暫避。奴兒干都司自是要重設。”

    群臣們眾口一詞。

    關于奴兒干都司重設的問題,張昭去年十月底奏章就來了。

    他把重設奴兒干都司,更換各部首領的職位、印綬、官服,取消各部官職世襲的事情統一匯報過來。

    另外,將用刀劍等舊兵器驅使海西女真四部滅福余衛之事上報。

    大明朝廷對于張昭怎么滅福余衛不敢興趣,這屬于張昭作為前線統帥份內的權力。

    諸位大佬對張昭如此“鎮壓”奴兒干都司下屬胡酋、各部其實都略微有點擔心。這是一種慣性思維。畢竟是過了幾十年的“窮苦”日子啊!

    大明自仁宣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可以說仁宣之時,對外的底氣遠比不上太祖、太宗皇帝時。

    不過,張昭把各部胡酋們都愿意重新更換官職,且接受不再世襲的條件傳來時,廟堂諸公便再無猶豫。

    其實很多人都看出來,最理想的情況是奴兒干都司各部有人拒絕,給大明出兵的口實。

    朵顏三衛這一戰讓大明朝廷中的諸公看到“戰爭”的好處:賦稅、人口、土地!

    而歷朝歷代,不管是皇帝還是文臣,誰能拒絕開疆拓土的誘惑?沒有人。

    當然,朝堂中不是沒有人反對重設奴兒干都司。

    張昭威壓奴兒干都司下屬諸部,其實和儒家之道根本不相符合。有些人是看不慣的。而且,廢棄奴兒干都司是宣德皇帝的決定。所以上次暫時擱置下來。

    但重設奴兒干都司的事情被報紙曝光之后,那些阻攔的官員,基本都是被罵得狗血淋頭。大明朝對外,不管打不打得贏,總體氛圍就是“強硬”!

    報上那些為拒絕重設奴兒干都司辯解的文章基本都是被罵得體無完膚。

    不要和百姓講長遠啊!重新控制奴兒干都司,就意味著大明疆域的擴大。身為一個大明人,誰不自豪?

    至于說日后的治理難度,誰管?大明百姓就是這么質樸無華,講的就是眼前好處。

    更別說真理報在帶節奏。當然,這和朝廷里某些大佬故意放縱輿論有關系。

    所以,此時劉首輔一提出來,立即就是全票通過。

    劉健點點頭,道:“重設奴兒干都司,其章程制度暫依太祖皇帝之舊制。那里民心未附,暫以新秦伯張昭領奴兒干都司事務。”

    這是題中應有之意。張昭本來就是兼轄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就在他的管轄范圍內。

    而且,奴兒干都司那幫名義上的大明小旗、總旗、百戶,不用武力威懾,恐怕是不會聽話的。更別說此刻正在動刀子。必須要強力人物壓場子。

    見群臣同意,劉健稟報給弘治皇帝定下來,再接著接下來的議程,“如此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重設,薊鎮、遼東兩鎮的防線需要重新調整。

    此事后軍都督府已經上了奏章。張昭,你簡單的介紹一下情況。”

    張昭拱手一禮,然后道:“重設大寧都司,在防務而言,薊鎮軍重點只需要受三個隘口:古北口、喜峰口、居庸關。整條對北虜的防線將集中在興州城、赤峰城一線。

    當然,燕山山脈中一些關卡,防止小股敵軍騎兵滲透。

    因而,薊鎮軍要整體提前,并入大寧都司之下。

    對于遼東都司而言,遼西這一段的長城隘口,可以逐步的廢棄,守好大寧城、錦州、山海關即可。其余其余不動。

    因此,遼東都司大約有五萬人的防區要變動,北上并入大寧都司中。

    大寧都司重設,我將在其故地修筑城市,劃分土地給百姓,建立預備役制度,建立野戰軍和守備軍兩級體系。

    朝廷先不用單獨劃撥錢糧給大寧都司。但劃撥給薊鎮軍和遼東軍的錢糧不能少。

    大寧都司下屬軍隊的編制、花費,暫時由后軍都督府下屬的幽州商行通過戰爭債券募集的資金支付。因為具體要多少軍隊現在也算不出來。”

    戶部尚書侶鐘道:“張大人,你要控制大寧都司軍隊的數量。不要民戶的賦稅,還無法支付軍餉。那三衛之地就算白打下來了。如果是純火器軍隊,最好不要超過兩萬。”

    兵部的銀子也是戶部給的。侶尚書見劉老大人不大想搭理張昭,先把丑話說在前面。否則,他這個戶部尚書會非常難辦。國庫不足啊!

    張昭“耿直”的道:“侶尚書,民戶的錢糧賦稅肯定是不夠軍餉的。軍餉應該從大寧都司舊地上的礦產稅收、還有商稅上做文章。大明百姓已經夠苦了。不要再增加他們的負擔。”

    侶鐘給張昭堵的說不出話來。

    大明朝的特色之一,但凡朝廷想加稅,就找黃冊上的在籍百姓。所以崇禎皇帝時,大明百姓一片連一片的反。為什么?這皇帝加稅啊!橫征暴斂。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魏忠賢折騰東林黨,征收各種稅賦,搞礦監,在某種意義上對大明朝的穩定是有貢獻的。

    其實大明朝的商人、權貴們富裕的很,從他們口袋里掏錢才是正理。天天想著百姓那點賦稅,這大明不亡才有鬼!

    商人、權貴們造反,大明是亡不了的。藩王造反都壓下去了!只要大明的百姓不反,就不會有問題。

    侶鐘這時才想起張昭一系列的思想、政策。張昭是提倡重商稅,對百姓輕徭薄賦。

    謝遷為侶鐘解圍,對張昭道:“張昭,大寧都司新立,還是歸你指揮。只是你身上的職務太多。大寧都司要再設一名總兵負責日常事務。”

    說著,對劉大夏、五軍都督府的四個都督道:“不知諸位可有人選推薦?最好是以武勛子弟領軍。”

    這是因為大寧都司還沒有徹底的立下來,還在移民中。否則就不是設大寧總兵。而是直接設大寧巡撫,把職權奪干凈。

    大明朝的巡撫、總督,歷來地位都是高于總兵。

    現在朝廷要依賴張昭搞移民,分他的行政權沒有必要,回頭直接以府縣的方式接收就是。但對軍權確實要分一下。派一個掣肘的武勛過去。

    圖窮匕見!

    首輔劉健先給張昭“加擔子”,謝遷跟著補一刀。數數張昭身上的職務:

    征虜前將軍,充總兵官,總督宣府、遼東、薊州三鎮軍務。轄遼東都司,大寧都司、奴兒干都司。

    這兵權太大。

    如果是戰時,別說現在的職權,張昭直接佩大將軍印,總督京營、團營、新軍營、九邊軍鎮都可以。舉傾國之兵相付,估計不會有人有疑問。

    但現在不是啊!如剛剛禮部尚書張升說的:朵顏三衛都已經滅了。

    所以,謝遷這“分兵權”的要求提的恰到好處。

    但是國朝的事情通常是要細品的。張昭剛剛說過薊鎮、遼東和大寧三鎮的軍隊調整。別看張昭身上的職務掛的多,但實際上張昭手里的軍隊并沒有增多。

    而直接設一個大寧總兵,反倒把他手上的兵權給分走。顯然,這個大寧總兵要下轄薊鎮軍,還有北調的遼東軍,以及準備就地組建的大寧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顺义区| 全椒县| 开远市| 临清市| 准格尔旗| 泽普县| 宁明县| 鄂托克旗| 黄平县| 陵川县| 扬中市| 镇远县| 乌拉特前旗| 塔城市| 丰镇市| 赤峰市| 湖口县| 璧山县| 昆明市| 湘西| 平塘县| 卓资县| 斗六市| 定结县| 兴仁县| 武功县| 文山县| 青川县| 广安市| 五华县| 云南省| 随州市| 滕州市| 潜山县| 安乡县| 宣武区| 波密县| 绥化市| 乐都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