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頌 第0389章 震驚朝野(今晚一更……)

作者/圣誕稻草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王云升拿著數張圖紙,如獲至寶,雙手緊緊的捧在懷里,激動的看著寇季。

    “下去讓工部的匠人們,開始鍛造吧……”

    寇季淡然一笑,吩咐了一聲。

    王云升重重的點頭,拿著圖紙就往班房外走去,走了一半,似乎意識到了不對,趕忙回過身,對寇季躬身施禮道:“下官失禮了,還請上官勿怪。”

    “行了,快去吧。”

    寇季滿不在乎的擺擺手。

    王云升再次躬身一禮,拿著圖紙出了班房。

    一出班房,王云升跑到了匠人們所在的院子,召集了在工部內供職的匠人們,一起探討了一下圖紙。

    得知圖紙上的犁頭,需要用特別堅硬的鐵料鍛造以后,王云升立馬想起了城外瑞圣莊里的鍛鐵作坊。

    于是乎,王云升派人去征得了寇季的同意。

    帶著工部的匠人,匆匆出了工部衙門。

    寇季給出了圖紙,在工部衙門里也沒有多留,隨手翻看了一些工部的文書以后,離開了工部。

    一晃三日。

    王云升等人在瑞圣莊上借助鋼材,成功的打造出了寇季給他的兩種犁。

    王云升迫不及待的拿到了瑞圣莊不遠處的一塊空地上使了一遍,真如寇季所言的那般犀利。

    當即。

    王云升派人封鎖了鑄造兩種犁具的作坊,一封奏疏,丟進了宮里。

    王云升用他平生最豪邁的姿態,告訴朝廷。

    工部造出了兩種新犁,比原有的曲轅犁效率高了數倍。

    奏疏入宮。

    趙禎、寇準、李迪、王曾三人,皆坐不住了。

    大宋朝以農為本,凡是跟耕農掛鉤的事情,不論大小,朝廷都必須得重視。

    寇準當即下了相令,讓管勾工部主事寇季,將兩種新犁,獻進宮。

    同時,下令讓滿朝文武到垂拱殿內論政。

    寇季似乎早就知道了兩種犁出現以后,朝廷會召他入宮。

    所以在宮里前來傳令的宦官到了寇府以后,他已經穿戴好了官服。

    又命府上的仆人去工部傳令,讓王云升等人,送新犁入宮。

    寇季坐著轎子到了宮門口以后,等了片刻。

    王云升就帶領著人,抬著兩個蓋著紅綢的新犁具,到了東華門口。

    “上官……”

    試過了新犁具以后,王云升對寇季的態度更加恭敬。

    寇季淡然笑道:“一起進去……今日,滿朝文武將為我工部賀。”

    王云升激動的點點頭。

    王云升入仕多年,還真沒有在朝堂上出過什么風頭。

    如今有一個大出風頭的機會,他自然激動。

    風頭代表的是什么?

    名望!

    錢財!

    加官進爵!

    “入宮!”

    寇季招呼了一聲,一行人抬著犁具到了金水橋邊上,經過了禁軍將士們盤查以后,抬著犁具進了宮。

    到了垂拱殿的時候,就看到了文武大臣們幾乎全到了,此刻正待在殿內,靜靜的等著他們。

    寇季帶著工部的人入了殿,躬身施禮。

    “臣等,參見官家,參見太師……”

    寇準大手一揮,朗聲道:“不必多禮……老夫聽聞你們工部造出了新的犁具,比原有的曲轅犁效果更佳?”

    寇季拱手道:“回太師話,我工部確實造出了新犁具。”

    寇準擺手道:“農桑乃是國之根本,半點都不能馬虎。若是真有新的犁具,你工部自然是大功一件。把犁具呈上前,讓官家、老夫,還有百官們一起瞧瞧。”

    寇季點頭答應了一聲,讓王云升帶人抬著犁具到了垂拱殿中。

    王云升也沒有賣關子,當即掀開了兩種犁具上的紅綢,露出了兩種犁具。

    趙禎、寇準,文武大臣的目光,齊齊落在了犁具上。

    “新鐵打造的……”

    “鐵轅……比原有的木轅更耐用……”

    “兩面犁……一般人力,恐怕很難拉動……”

    “……”

    文武大臣們盯著兩種犁具,議論紛紛。

    文武大臣們能看出兩種犁具中的優點,寇準、王曾、李迪三人,自然也可能看出。

    趙禎自然也看出了一些不同。

    原由跟皇家的一則規矩有關。

    皇家在城外的皇莊內,有那么一片特殊的田地,就是由官家、皇后等人親自耕種的。

    趙禎登基了三年,已經去城外的皇莊上,親自扶犁,耕種了三年。

    當然了,趙禎不可能真的像是耕農一樣,一直在田間勞作。

    但是每年春種秋收的時候,他是必須要去皇莊里做做樣子的。

    為的就是告訴天下間的百姓,朝廷很重視農桑。

    趙禎雖然看出了工部獻上的兩種犁具的不同,但是卻不知道其優劣性。

    還是陳琳在一旁小聲的告訴他,那兩種犁具中,可以一眼看出來的一些優缺點。

    寇準盯著兩種犁具,詢問道:“兩種犁具,有何優點,又有何缺點?”

    文武大臣們聞言,豎起了耳朵,靜靜的等著寇季解釋。

    寇季卻沒有開口,而是把王云升推到了前面。

    王云升在文武大臣們注視下,挺直了腰板,朗聲把兩種犁具的優劣性,說了一遍。

    當聽到了王云升講述,兩種新的犁具,可以將原有的曲轅犁一天耕種兩畝地的效率,提高到四畝、六畝的時候。

    文武大臣們,一臉驚愕。

    兩種新的犁具,居然提高了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他們怎么能不吃驚。

    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只要有足夠的土地,大宋朝年產的糧食,可以跟著提升兩倍、三倍。

    大宋朝的良田沒有空閑的,可大宋朝荒蕪的土地,卻多不勝數。

    若是朝廷在推行新農具的情況下,允許各地百姓酌情開荒。

    那糧食的產糧,一樣可以增多。

    新的農具不僅會帶給百姓們極大的便利,同時也能幫助百姓們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去開荒。

    “不可能!”

    李諮第一個跳出來質疑。

    他倒不是為了刻意的針對寇季。

    而是他覺得,王云升把新的犁具吹捧的有些夸張。

    提高兩倍、三倍的耕種效率。

    對于犁具而言,就相當于是一場變革。

    問題是,變革那是那么容易產生的。

    寇季在李諮質疑的目光中,緩緩走到了兩種犁具前,淡然笑道:“到底行不行,試過就知道了。”

    寇季目光環視百官,笑瞇瞇的道:“事實勝于雄辯……”

    寇準聽到這話,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朗聲道:“去城外的皇莊試試!”

    沒等其他人有反對的聲音,趙禎就跟著點頭道:“朕也想看看,這新的犁具,能不能達到王愛卿所說的那般效過。”

    “去宮外……”

    當即,垂拱殿里,上至趙禎這個官家,下至文武大臣們,齊齊輕車簡從的出了皇宮。

    汴京城里的百姓們見到了趙禎坐著龍攆,文武大臣們一個不差的跟在身后,一個個紛紛猜測,朝中又發生了什么大事。

    到了城外的皇莊上。

    陳琳代替趙禎,去選了一塊還沒有翻過的良田。

    王云升扛著犁具,拉著牛,到了良田邊上。

    他婉拒了其他人幫忙,親自幫耕牛套上了兩面犁具,趕著耕牛進了良田。

    犁頭在他的操控下,深深的扎進了泥土里。

    良田像是被掀開了一道皮,露出了略顯濕潤的泥土。

    耕牛拉著犁,在良田里不斷的來回行走。

    不多時。

    一片已經被曬的干干硬硬的良田,被翻了一個遍。

    趙禎、寇準等人盯著那被翻開的良田,紛紛動容。

    一些喜歡著書立說的官員們,當即撤下了一節袖子,從袖口取出了筆袋,在嘴里潤濕了筆尖,開始奮筆疾書。

    “入地一尺,效率提高了三倍有余……當真是國之利器……”

    王曾蹲在田邊,仔細的用手丈量了一下犁頭入地的深度,幽幽的感嘆了一句。

    李迪陪著王曾蹲在田邊,看著王云升驅趕著耕牛在田間奔走,長聲道:“有此利器,我大宋的糧產,必然會提高不少。”

    王曾贊同點點頭,站起身,走到了寇季身邊,疑問道:“這兩種新的犁具,造價幾何?”

    王曾可不是那種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

    在新犁具入地以后,他就看出了新犁具的有點。

    王云升趕著耕牛,雖然還沒有翻過一畝地,但是就王云升目前趕著耕牛翻地的速度而言,一天時間耕六畝地,還不是問題。

    新的犁具,不僅耕地效率高,而且入土極深。

    單憑著兩點,就足以代替以前所有的犁具。

    東西是好東西。

    只是造價太高,不易推廣的話。

    那么再好的東西,也無用。

    寇季聽到了王曾的問話,就猜到了王曾的心思,當即輕笑道:“造價不高……僅比市面上的曲轅犁貴了那么百十錢。”

    王曾聞言,臉上露出一道喜色。

    跟隨在他身后的李迪,亦是如此。

    犁具,那可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而是可以反復使用多年的農具。

    一種新的犁具的價格,僅僅比原有的犁具的價格,貴了百十個錢,百姓們也是能接受的。

    畢竟,新的犁具為百姓們帶來的收益,遠超過了百姓們所敷出的那百十個錢。

    更重要的是,新的犁具帶給百姓們的收益,是可持續性的。

    而百姓們所需要敷出的代價,卻是一次性的。

    “此法獻給朝廷……我和你祖父,還有李公三人,會想辦法從國庫里勻出一些錢財,盡快的打造一批新的犁具,下發給各地百姓。順便將新犁具的制作法子,下發給各府。”

    王曾毫不猶豫的對寇季說道。

    寇季聽了卻直搖頭。

    王曾微微皺起了眉頭,“不愿意?”

    李迪盯著寇季道:“難道你是想等朝廷發放了賞賜以后,才肯獻上新犁具的做法?”

    寇季搖頭一笑,“您二位可是誤會我了。我還沒有到那種為了錢財、官爵,出賣良心的地步。我既然拿出了這兩種犁具,就是為了讓百姓們獲益。

    只是,新的犁具,想要推廣下去,還有一些困難。”

    王曾眉頭一挑,盯著寇季沒有說話。

    李迪則冷哼道:“有我二人盯著,誰敢在這件事上做手腳?活膩味了?”

    寇季笑道:“首先是鐵料的問題。新犁具想要耐用,就必須要用新鐵料。只是我手上煉制出的新鐵料,數量不多,恐怕很難供應我大宋百姓們的需求。”

    王曾皺眉看向寇季,“煉制新料,出了岔子?”

    寇季搖頭笑道:“那倒沒有……只是李三司斷了我鍛鐵作坊的鐵礦供應。沒了鐵礦,我鍛鐵作坊無法煉制出新鐵啊。”

    李迪皺起了眉頭,沉聲道:“你為何不索性把鍛造鐵料的法子,也一并獻上來?由朝廷鍛造新的鐵料,效率會比你自己小打小鬧高不少。”

    寇季依舊搖頭,道:“別的法子能獻,鍛造新鐵料的法子卻不能獻。”

    “為何?”

    “為何?”

    王曾問了一句,寇季重復了一句,低聲道:“虎字軍在城西校場上揚威,有一半就是借著新鐵料。新鐵料的堅硬已經深入人心。

    鍛鐵的法子一旦交給了朝廷,若是被人泄漏了出去。

    必然會被周遭的四鄰利用。

    屆時,他們會穿著我們創出的鐵料打造的盔甲、兵刃,來對付我們。

    我寧愿把鍛造新鐵料的法子付之一炬,也不會讓它們流落到外面去。”

    王曾、李迪二人聞言,對視了一眼,心里長嘆了一口氣。

    大宋朝藏不住秘密的事情,不需要寇季提醒,他們也知道。

    遼國現在所用的一些兵甲的鍛造技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大宋傳過去的。

    床弩、重弩等大宋倚重的弩的制作方法,遼國也有。

    若不是床弩、重弩制作技藝過于繁瑣,造價過于高昂,恐怕遼國的兵馬,也配備上了重弩、床弩。

    遼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征服了四鄰。

    論軍卒的戰斗力,遼國很強橫。

    可是論富庶。

    遼國跟大宋差的可不是一個臺階。

    這也是為何遼國總是要征討大宋的原因。

    在遼人眼里,大宋真的非常非常富庶。

    富庶到他們睡著了,做夢也會惦記。

    大宋可以很奢侈的給所有禁軍將士們配備上步人甲。

    可遼國卻沒辦法給遼國所有的將士配備上鐵甲,甚至連一般的皮甲,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噶尔县| 江陵县| 巴中市| 新野县| 招远市| 灵石县| 绵竹市| 会昌县| 浪卡子县| 安福县| 子洲县| 沁阳市| 武邑县| 丘北县| 平遥县| 苍南县| 贵溪市| 阳高县| 磐安县| 伊吾县| 黄梅县| 奇台县| 邯郸市| 泰宁县| 台江县| 塘沽区| 黄山市| 郑州市| 恩施市| 水富县| 奇台县| 儋州市| 吉首市| 武功县| 翼城县| 安福县| 铜山县| 张北县| 察隅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