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北頌 第0747章 音韻書籍的重要性

作者/圣誕稻草人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賈昌朝知道趙禎如今在朝堂上是一言九鼎,也知道寇季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有多重。

    所以他在聽到了寇季的話以后,鄭重對寇季道:“寇龍圖真的要修訂音韻書籍?”

    寇季盯著賈昌朝道:“我若是不想修訂音韻書籍,找你做什么?”

    寇季一席話,打碎了賈昌朝所有的疑慮和擔憂。

    賈昌朝起身,對寇季深深一禮,“但憑寇龍圖差遣。”

    寇季哈哈一笑,道:“好,官家將瑞圣園中的一部分園林借給了我等著書,修訂史冊的人,分別占了鹿菀和蘭菀,還剩下牡丹菀空著。

    你稍后帶著人在牡丹菀內著書即可。

    一應的人手和錢財,隨后我會派人送過去。”

    賈昌朝拱手應允道:“喏”

    寇季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賈昌朝也是如此。

    商定好了此事以后,賈昌朝離開了寇府,回太學內整理自己的一系列音韻書籍。

    寇季則乘車進了宮,去找趙禎要人。

    翻譯大食文的書籍,一群新科進士,加上幾個精通大食文的官員足以。

    但是著音韻書籍,則需要精通音韻的人。

    大宋官員,幾乎對音韻都有所了解,精通音韻的人也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參與到著書當中。

    寇季還是希望能從趙禎手里調派一些專業性的學術型人才,而不是那種力圖追求功名利祿的人。

    完整、統一的音韻書籍,在賈昌朝等一系列精研音韻的人眼里,還只是一個雛形,可是在寇季眼里,卻是一個成品。

    所以著做音韻書籍,對賈昌朝等人而言,需要時間、需要精力去潛心研究,中間還存在著許多障礙。

    但是在寇季眼里,毫無障礙可言。

    寇季作為一個后世人,他最初接收到的教育,就是從音韻開始的。

    他腦海里有完整的音韻。

    他可以時不時的將自己知道的一些音韻知識分享給賈昌朝等人。

    賈昌朝等人一定能很快編著出一套完整的音韻書籍。

    有寇季幫忙,賈昌朝等人編著音韻書籍,完全就是在撿功勞。

    除了賈昌朝以外,功勞要分潤給誰,自然是寇季說了算。

    寇季入宮的時候,趙禎正在御花園里納涼。

    王曾在一旁向趙禎匯報著春稅征收的準備工作。

    寇季到了以后,王曾停下了匯報。

    寇季將趙禎一禮,“臣寇季見過官家”

    趙禎笑著道:“四哥不必多禮。”

    寇季又對王曾拱了拱手。

    王曾拱手還禮。

    一套禮儀走完以后。

    趙禎盯著寇季笑問道:“四哥入宮,可是因為修訂史冊的事情遇到了什么麻煩?”

    寇季笑道:“錢糧、人手,官家都給的十分充足,修訂史冊的事情,暫時沒有任何麻煩。臣此番進宮,是另有要事跟官家商量。”

    趙禎一聽這話,來了興致,“什么事情,值得四哥親自入宮一趟?王愛卿也在,你說出來,朕和王愛卿仔細參詳一二。”

    王曾趕忙躬身道:“臣不敢,一切由官家做主就是。”

    寇季有些意外的瞥了王曾一眼,心中暗暗感嘆,趙禎如今是真厲害了,已經將內廷的宰相逼到了說恭維話的地步。

    寇季心中感嘆了幾句,對趙禎笑道:“臣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所以想將它編著出書,想請官家借調一些人手。”

    此話一出,趙禎和王曾皆看向了寇季。

    趙禎狐疑道:“什么有趣的東西?”

    寇季笑道:“音韻!”

    趙禎和王曾對視了一眼,二人臉上皆生出了一絲疑慮。

    音韻,他二人都不陌生,也系統的學習過一二,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特殊之處。

    寇季突然提到音韻,是打算用音韻做什么?

    二人心中有疑慮,但是并沒有開口發問,只是狐疑的盯著寇季,靜等寇季的下文。

    寇季在二人的注視下,笑道:“我大宋雖然有官話,但是各地仍舊說的是鄉音。鄉音和官話中間存在著許多矛盾。

    所以總是會出現許多沖突。

    為此,沒少發生麻煩事。

    臣此前也碰到過類似的事情,所以臣就在想,有沒有可能以音韻標注文字,編著成書,將其輸送入蒙學中。

    久而久之,各地百姓除了說鄉音以外,必然會學會官話。

    屆時,官場上許多因為鄉音和官話產生的沖突,將不復存在。

    為此,臣請教了太學祭酒賈昌朝。

    賈昌朝對音韻頗有研究,所以在臣提出此建議以后,他告訴臣。

    朝廷編著音韻書籍,不僅能正官音,也能大興教化。

    賈昌朝稱,蒙童們在初學文的時候,因為各地蒙師鄉音之故,總會學錯許多字的讀音。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很難改正。

    一旦有了音韻書籍面世,此類的錯誤就能避免。

    此外,蒙童們初學文的時候,總是會出現會讀不會寫、會寫不會讀的場面,從而導致了教化難行。

    若是又音韻書籍,就能避免此類的麻煩。

    更重要的是,音韻書籍一旦面世,朝廷推行教化也會容易許多。

    蒙童們只要學會了音韻,在沒有先生教導的情況下,也能憑借著音韻書籍,學會更多的文字,看懂更多的書籍。

    朝廷若是在各地設立蒙學,只教授簡單的文字和音韻,相信我大宋的識字的人,會快速的多起來。”

    寇季一番話說完,趙禎和王曾二人臉色徹底變了。

    若是編撰出的音韻書籍,真的有寇季說的這般好,那對大宋而言,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用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形容也不為過。

    歷朝歷代一直在推行教化,可讀書人識字的人,一直只有一小撮。

    教化難以推行,主要就是讀書的成本高、要求高。

    鄉間那些私塾的先生,在教導幼童的時候,不僅會收取貧寒百姓難以承受的束脩,有時候還看幼童的資質,太笨的人家不教。

    再加上學習期間筆墨紙硯的支出,許多貧寒百姓家,根本就承擔不起。

    但,一旦寇季所說的音韻書籍問世,幼童們在跟著先生學習的同時,也能自學一部分。

    這將會大大的減少幼童們學習所需要的支出。

    此外,朝廷若是能出錢將蒙學推行到大宋全境,那幼童們蒙學的成本還會再降。

    到時候學習的人自然就多了,識字的人也就多了。

    大興教化,就不再是一句空話。

    寇季說的很少,但以趙禎和王曾二人的眼界、身份、地位,他們能想到的更多。

    王曾盯著寇季鄭重的問道:“你如何確保朝廷將蒙學設立到全大宋?”

    寇季坦言道:“一字交子鋪從成立到現在,一直沒有幫朝廷出過什么大力。朝廷推行蒙學,就是它出力的時候。

    我大宋教化難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錢財的問題。

    只要付出足夠的錢財,我們可以讓大宋每一個人讀上書。

    蒙學不取分文,也不是什么難事。”

    趙禎和王曾聽到寇季這話,臉色徹底變了。

    趙禎緩緩起身,盯著寇季沉聲道:“四哥,天下的幼童,足有千萬。千萬幼童蒙學,所要耗費的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一字交子鋪固然有錢,但那些錢都是別人存進來的,并非是朝廷的錢財。

    朝廷縱然用了,回頭也得從國庫支出錢財,彌補到其中。

    不然,蒙學還沒有推行出去,一字交子鋪就先完了。

    朕并非吝嗇,朕也想讓大宋所有人都讀書識字。

    可我大宋現在沒有足夠的錢財。”

    寇季盯著趙禎道:“沒有就去搶!我們大宋多的是兵馬,四鄰也多的是錢財。用四鄰的錢財,供養我大宋的幼童讀書足以。

    我大宋讀書識字的人越多,興教化的成本就越來越低。

    總有一日,我大宋不用四處去劫掠,也能讓我大宋的幼童們讀得起書。”

    “搶?!”

    趙禎略微愣了一下。

    王曾在一旁皺眉道:“打仗會死很多人”

    寇季平靜的盯著王曾道:“我身為樞密使,自然知道打仗會死很多人。但我大宋現在要大興教化,又沒有足夠的錢財,除了搶,還有什么辦法?

    用我大宋數十萬將士的性命,換取十代、百代人讀書識字的資格,難道不劃算嗎?

    劫掠只是暫時的,但興教化,卻是百年大計。

    而且真去劫掠,也不會死那么多人。

    以我大宋現在的兵鋒,天下鮮有人是我們的對手。”

    見趙禎和王曾二人沉默不語,寇季就繼續說道:“我們搶來的錢財,不僅能供養我大宋的幼童讀書。那些參與到戰爭中的將士,也會因此獲取大量的錢財。

    富貴人家的子弟,不愿意去當兵卒。

    所以當兵卒的,大多都是貧寒人家的子弟。

    貧寒人家也能因此富起來。

    河西、興慶府等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軍中那些貧寒人家的子弟,在中原腹地活不下去,就只能去當兵卒,討一口飯吃。

    他們在河西、興慶府等地,分得了百畝、千畝的良田,舉家都脫離了貧寒。”

    趙禎聽到此處,不再猶豫,“那就去搶,只要不是禍害我大宋百姓,禍害誰,朕都不在意。”

    王曾急忙勸解道:“官家,此事還得三思而后行,且不可莽撞的下決斷。派遣兵馬出去打仗倒是容易,可是兵馬外出打仗,需要的糧餉和輜重,卻是一大筆開支。”

    趙禎看向了寇季,他相信寇季提出了此事,一定會給出一個令所有人都滿意的解決辦法。

    寇季淡然道:“派遣出去的兵馬是出去當強盜的,是為他們自己搶錢、搶糧的,要輜重和糧餉做什么,他們打贏了吃肉,打輸了就吃糠咽菜。朝廷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一些軍備而已。

    眼下火器已經逐漸的進入到軍中。

    軍中換下的那些刀槍劍戟,隨后會毫無用處。

    與其堆在庫房里等發霉,不如發給將士們拿出去用。”

    寇季不僅要四鄰的錢財,還要借著四鄰將大宋的兵馬變成吃肉喝血的虎狼之輩。

    王曾的眉頭皺成了一團,思量了許久以后,道:“能不能用別人?”

    寇季略微一愣。

    王曾嘆了一口氣道:“讓別人拿命去搶錢,總比我們自己人拿命去搶錢要來的實在。”

    寇季還以為王曾不會贊同此事,卻沒想到王曾居然說出了這么一番話。

    寇季異樣的盯著王曾。

    王曾撇撇嘴道:“你別這么看著老夫,老夫又不是腐儒。老夫眼里只有大宋的百姓,因為老夫吃穿用度,皆是大宋百姓所出。

    別人又沒有供養老夫,老夫管他們死活。”

    寇季聽到這話,咧嘴笑了,趙禎也是如此。

    大宋通過三場大戰,奠定了如今四海霸主的局面。

    趙禎心里清楚,強國之路,離不開戰爭。

    以前那種只想著議和,不想著打仗的朝風,是不可能讓大宋變強的。

    唯有用拳頭,才能打出一個真真正正的強國。

    王曾對戰爭的態度,正是趙禎想要的。

    寇季聽到了王曾的話,笑著道:“最開始的時候,自然得用別人。但隨著戰爭不斷的變化,我們的人不可避免的也要參與到其中。

    我只是將以后的事情提前說出來而已。”

    王曾聽到這話,瞪起了眼,喝道:“以后的事情,你現在拿出來說有什么用?現在是別人出去幫我大宋拼命,他們就算拼出了狗腦子,老夫也不在意。”

    趙禎、寇季聞言,哈哈大笑。

    王曾對寇季哼哼道:“書你著,推行教化的事情,必須交給老夫。總不能所有的功勞都被你小子一個人占了。”

    寇季笑著瞥了趙禎一眼。

    趙禎會意,笑道:“那么推行教化的事情,就交給王愛卿了。”

    王曾對趙禎一禮,道:“臣遵旨。”

    頓了頓,王曾問道:“什么時候開始?”

    趙禎思量了一下,看向了寇季道:“音韻書籍,需要多久才能編著出來?”

    寇季笑道:“十月左右”

    王曾一臉愕然,“不過半載,你這么有自信。”

    寇季笑道:“王相等著看就是了。”

    趙禎點頭道:“既然十月左右就能成書,那王愛卿現在就開始準備推行蒙學的事宜吧。等到成書的時候,各地蒙學也就可以跟著建立起來了。

    一應花費,暫時有國庫所出。

    國庫若是不夠,可以奏請朕,朕會調派內庫和一字交子鋪的錢財做支持。”

    王曾緩緩點頭。

    寇季在一旁笑道:“官家,臣要的人”

    趙禎正色道:“朕回頭就會將太學和國子監的音韻博士們派遣過去。若是還不夠用,朕就昭告天下,請所有精通音韻的人入京。”

    寇季道:“那臣就靜等官家佳音了。”

    一應事務談妥以后,寇季就離開了皇宮。

    此后一段日子,寇季都在為編著音韻書籍和翻譯大食書籍的事情忙碌。

    對外戰爭的事情,走的是樞密院,所以滿朝文武并不知曉。

    王曾也沒有出去亂說。

    所以安南軍進入交趾的事情,也沒有幾個人知道。

    權知開封府陳堯咨被調離汴京城的時候,倒是引起了一些動蕩,但動蕩不大,滿朝文武關注了幾日,也就不再關注此事。

    跟陳堯咨一起離開汴京城的,還有從巴格達來的那一批人。

    趙禎已經答應了準許他們的軍隊通過大宋趕往交趾,他們的心思早已飛到了交趾,自然沒心思再在汴京城待下去。

    寇季苦學了一日的大食文,剛剛走出書房伸長了一個懶腰,寇忠就晃晃悠悠的出現在了寇季面前。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問道:“忠伯,你有事?”

    寇忠緩緩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寇季會意,引領著寇忠進了書房,坐定以后,寇忠沉聲道:“少爺,西邊那邊來信了。那些蠻子的消息打聽清楚了。

    那些蠻子一共有五萬人。

    其中兩千多人沒有舌頭。

    還有兩萬多裝備齊全的兵馬,剩下的大多都是奴隸。”

    寇季聽到這話,若有所思。

    寇忠口中的蠻子,就是巴格達過來的那些大食人。

    寇季早就猜到了大食人的數量不少,沒想到足足有五萬人。

    其中居然有兩千馬木留客。

    通過他們的數量,寇季大概可以判斷出,那個叫格格巫的少年人帶來的,應該是哈里發手下的一部分精銳。

    畢竟,哈里發已經淪為了傀儡,手里能調動的兵馬不多,能調動的馬木留客就更少。

    他能派遣兩千馬木留客跟隨著少年人一起到大宋,就說明他對少年人此行的期許很大。

    不過,寇季并不在意此時。

    他已經決定了將少年人還有他手下的人丟到交趾。

    他們能不能從交趾那個泥潭里掙脫出來,那就得看他的心思。

    畢竟,交趾隨后可不止有他們和交趾李朝的兵馬,還有大宋的安南軍,以及趁機打秋風的曹利用。

    寇季思量了一會兒,對寇忠道:“蠻子有五萬人,只調遣了三千入交趾,剩下的四萬七千人屯駐在西域邊陲,他們不動還好,動起來是個麻煩。

    你派人告訴張元一聲,讓他密切的盯著那些蠻子。

    一旦那些蠻子有異動,立刻告知給我。”

    寇忠緩緩點了點頭。

    寇季又道:“你再派人去找一趟曹利用,讓他通過海商,跟交趾李朝的人接觸一下。隨后交趾的人一旦和那些蠻子開戰,需要精良兵甲的話,我大宋可以提供一些,但他們必須給我們足夠的好處。”

    寇忠再次點頭。

    寇季不再多言,寇忠退出了書房。

    寇季在寇忠走了以后,略微沉吟了一下,“回頭應該給陳堯咨去一封信,讓他告訴安南軍,讓他們動用他們的關系,從山林里再引一些人出來。

    他們三方大戰,曹利用和陳堯咨在一旁盯著,戰爭肯定會一直打下去。

    我大宋的軍備,不愁賣。

    必要的時候可以漲漲價,將他們搜刮個干干凈凈。”

    心黑的寇季,在交趾的戰事還沒有徹底打響以前,就已經開始算計安南軍、交趾李朝、大食人的錢袋子了。

    有陳堯咨和曹利用率領著兵馬在一邊盯著,他們注定要被寇季壓榨,根本不可能反抗。

    交趾的戰事,悄無聲息的打響,在大宋沒有一點兒波瀾。

    如今大宋百姓們的目光,都停留在朝廷修書上面。

    時間進入到了四月份的時候。

    趙禎下旨,召集天下懂音韻的大儒們入京,直言要編著一本福澤百代的書籍。

    大宋各地的大儒們,經不住誘惑,一個個紛紛趕到了汴京城。

    他們在賈昌朝口中了解到了音韻書籍成形以后的作用以后,毫不猶豫的投入到了音韻書籍的編著當中。

    誠如寇季所言,編著音韻書籍,絕對是一個福澤百代的事情。

    一幫子大儒們根本經不起這種名留百代的誘惑。

    一個個不遺余力的幫著朝廷編撰音韻書籍。

    有呼朋喚友的,有貢獻出自己藏的一些音韻書籍的。

    每個人都想盡辦法為編撰音韻書籍出一份力,只為在音韻書籍成書的時候,在上面留下一個名字。

    編撰音韻書籍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寇季出多少力。

    他只是偶爾過去,將自己知道的一些音韻知識,傳播給賈昌朝等人。

    然后幫他們解決一些遇到的麻煩。

    賈昌朝等人,在寇季的幫助下,那是進步神速。

    瑞圣園內的牡丹園,儼然變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研究場所。

    那些返回了汴京城的新科進士,看到了瑞圣園內的盛況以后,一個個直發愣。

    “別看了,他們有他們的差事,你們有你們的差事。”

    寇季站在瑞圣園門口招呼了一聲,正盯著牡丹園方向發愣的新科進士們在緩緩回神。

    寇季領著他們進了蘭園。

    里面早有幾個懂大食文的官員在等候。

    寇季領著新科進士進入到了蘭園殿堂內以后,讓人封上了門。

    新科進士們一臉懵。

    寇季盯著他們鄭重的道:“此前我一直沒有向你們透露我們具體要做什么。如今諸位已經返京,那我也應該將實情告訴諸位。

    在告訴你們實情之前,有一件事我必須叮囑你們。

    那就是你們無論在這里做什么,對外都必須宣稱,你們是在修訂史冊。”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舞钢市| 会泽县| 嘉义县| 剑阁县| 平谷区| 吉水县| 巴林右旗| 平远县| 宁河县| 揭西县| 体育| 大荔县| 杭锦旗| 溆浦县| 同仁县| 讷河市| 舒兰市| 莱州市| 开封县| 北海市| 潮安县| 邛崃市| 蓬溪县| 珠海市| 宜昌市| 花垣县| 石门县| 托克逊县| 江川县| 永州市| 永新县| 呼伦贝尔市| 当涂县| 永年县| 尼玛县| 永城市| 伊春市| 巴林左旗| 定西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