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章惡人自有惡人磨
程知節思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眼前的局面,花錢贖人肯定不行,且不說他并沒有這么多錢,一旦成交了兩萬多貫,他們全家一百多口,以后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關鍵是程知節眼下的家當,大部分都是他繼室崔氏的嫁妝,可以傳給子女,跟程知節關系不大。
程知節從來不在乎,臉面才值幾個錢,關鍵是程知節出門從來不帶。
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后,當時就有御史因為他站隊的問題,給他穿小鞋,彈劾他調戲民女,這種事情本來就解釋不清,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是一筆爛賬。當時程知節的解決辦法非常簡單,將那位“苦主”死了男人的寡婦田氏,直接納為妾。
就連李世民也被程知節的滑頭搞得非常無語,最終打發到瀘州當都督去了,來一個眼不見為凈。
這一次,他就想用江湖的辦法解決問題。
當楊天保把他請進城管大隊,他當既直接說道:“怎么才肯放人?”
“每人兩百貫,一百零七人,四萬一千四百貫,少一個子都不行!”楊天保望著程知節冷笑道:“程都督莫非認為這些壯士不值兩百貫?”
程知節自然不肯會他們不值兩百貫錢,哪怕唐朝的時候,人命其實沒有那么貴,戰爭打了那么多年,死得人多了。
關鍵是他的親兵都是鄉族,一旦他敢認這個口,肯定會痛失人心,而且對他的風評也不好,作為一個將軍,如果不能體恤將士,誰還敢替他賣命。
程知節的眼睛一閉一張,眼睛就流了出來,他嚎嚎大哭,鼻涕眼淚都流出來了。
就連楊天保這個在后世看慣了演戲的影視劇,也感覺奧斯卡欠程知節一個小金人,他演得實在是太好了。
如果不是楊天保知道程知節的狡猾,他絕對會相信的。只是非常可惜。
程知節哇哇大哭,他一邊哭一邊哽咽道:“老程沒錢,救不了兄弟們,活著也沒意思,還不如死了算了!”
說著,他將儀刀橫在脖頸上,望著楊天保道:“兄弟啊……老程先走一步!”
儀刀鋒利異常,當既鮮血就從刀面上劃落下來。
就連楊天保都嚇得一哆嗦。
夠狠。
脖子上不僅連著動脈、靜脈,關鍵是就薄薄一層皮,稍不注意,腦袋就是分家了。關鍵是程知節的分寸把握得極好,只傷一點皮肉,鮮血順著刀刃往下滴,而非噴射,這絕對沒有傷到血管。
這可把李婉寧嚇得連眼睛都閉上,躲在楊天保身后。
眾城管也感覺有些慌亂,別看城管在長安城與豪門大族也是經戰血戰,可是他們打群架是行,可是卻沒有弄出過人命,城管的戰棍一般不會照著對方的腦袋招呼,而且也不會重擊脊椎等要害,專門朝著對方的胳膊腿招呼,不僅疼,還會讓對方迅速失去戰斗力。
他們也沒有看過如此鮮血淋漓,自己拿著儀刀割自己脖子的事情。
李婉寧上前勸道:“郎君適可而止!”
程知節用眼睛的余光觀察著楊天保。
然而,楊天保卻不為所動,望著程知節的脖子上的刀道:“往上一寸,對,再上一寸,這樣最好,只要猛然用力,儀刀就會順著骨頭縫,把腦袋割下來,今天你只要把腦袋割下來,我就放人,一個子都不要了,四萬一千四百貫,我就看著戲!”
楊天保自然清楚,程知節如果真死在他門前,逼死一個正四品的都督,他絕對不會將表面上說得那么輕松,關鍵的問題是,楊天保通過后世的資料,對程知節實在是太了解了。
程知節是一個聰明的人,時刻都懂得明哲保身,這樣的人,絕對不會輕易去死。
看著楊天保的態度,程知節的眼珠子直轉,反而有著騎虎難下了。真如楊天保所說,百分百會把腦袋割下來。
但是程知節舍得死嗎?
這是肯定的,程知節這么聰明的人,絕對不會這么容易死。
他望著楊天保道:“你可想清楚,我要是死了,你也脫不了干系!”
“大家伙幫忙做證啊,程知節愿意死,我可沒逼他!”楊天保不以為然的道:“就算陛下追究起來,了不起我賠你喪葬費,大不了幫你把三個兒子養大!”
“你……”
程知節看著楊天保的樣子,最終還是沒有把儀刀繼續割下去。
如果是秦瓊,楊天保肯定沒有這么大的把握,就算是李君羨來這一套,他同樣也沒底,關鍵是偏偏來的是程知節。
程知節收起刀,哈哈大笑道:“楊三郎,有你的,我只是給你開個玩笑!”
楊天保皮笑肉不笑的道:“彼此,彼此!”
程知節是聰明人,他不相信楊天保真不怕他死在他門前,弘農楊氏雖然是關西第一豪門,可是第一豪門,更要顧忌風評。
楊天保敢這么肆無忌憚,肯定是有所依仗。
能使弘農楊氏的肯定不會是山東世族門閥,作為關西第一豪門,向來與山東世族尿不到一個壺里。
那是李世民的意思。
李世民想讓程知節和李君羨破財,那肯定會在其他方面彌補他們,畢竟李世民是一個偽君子,作為偽君子,最要的就是臉面。
想到這里,程知節大大方方的轉身就走:“給我一個月時間,四萬貫,一分不少!”
這件事從上午發生,到中午時分,在李世民吃午飯的時候,他已經得到了消息。
李世民感嘆道:“還真是惡人自有惡人磨!”
要說程知節認慫,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眼看著在楊天保這里無法取得突破口,程知節隨后就帶著家中的房契、土契、店鋪,包括全部財產,共約萬貫。還有他的夫人、兒子、女兒、一起前往觀國公府。
程知節在賭楊天保的事情,楊恭仁做不出來,畢竟楊天保與楊恭仁不同,楊恭仁就像一個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但是楊天保卻是一個無賴子,而且臉皮比程知節還厚。
果不其然,當程知節提出全家財產,加上妻子女兒,全部抵給楊恭仁,以圖換回身邊親兵部曲的時候,楊恭仁感覺事情需要適可而止,否則就太過份了。
楊恭仁用父親的身份開始向楊天保施壓,這下楊天保對程知節的無恥,再刷新了一個高度。
就程知節的老婆別說抵價兩萬貫,就是二十貫估計也沒人要。
但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
父親命令兒子,楊天保也借坡下臺,趁勢同意了放人。
不過,就在楊天保放人后,這些親兵反而紛紛以各種借口,偷偷跑回百草堂施工現場當苦力,而且還是自帶干糧的那種。
這下輪到程知節納悶了,打聽之下,程知節這才知道楊天保向他的親兵許諾,只要建好百草堂,可準許他們的子弟免費入學。
程知節自然也有程氏族學,不過規模遠遠不能與楊氏族學相比,在這個年代辦學是一件非常耗錢的事,更何況擴大規模的百草堂將來會容納超過一千名學生,將來會是一股難以估量的力量。
程知節一改原來對楊天保不感冒的態度,正所謂英雄惜英雄,無賴喜無賴,程知節對這個楊天保也算是刮目相看。
在程知節向謝映登借一千貫,秦瓊借一千貫,張公瑾雖然死了,程知節向他兒子張大象借了足足六千貫。
尉遲恭借了八千貫,像李孟嘗、劉師立雖然沒有錢,也被程知節從家中硬了三千匹絹,算下來價值上萬貫。
就連李績、李靖、包括侯君集都沒有跑掉,程知節在武將各家中共籌借了足足九萬貫,全部給了楊天保。
程知節的這筆賬,自然也成了爛賬,直到程知節老死,他誰也沒還,全靠不要臉的抵賴。
楊天保也如約向李世民付出了兩萬貫,以供李世民修繕臨湖殿,而有了錢的楊天保,則決定將安德坊城管大隊總管遷出來,整個兵營全部興建為百草堂。
在李世民得知這個情況后,他原本決定讓楊天保返回云州擔任云州都督,不過因為這件事,他發現程知節的無恥與無賴,也只有楊天保勉強可以治。
惡人還須惡人磨。
楊天保任命為左領軍衛將軍,他的頂頭上司就是程知節。擺明了讓楊天保與程知節繼續掐架。
楊天保得到新任職,倒也沒有意外,畢竟他在云州已經三年多了,按照道理也該挪挪窩了。
只是讓楊天保非常不滿的是,他舉薦薛仁貴為云州都督的任命并沒有下來,反而讓薛仁貴離開了云州,擔任順州總管。
順州就是大致北京順義那一塊,在后世大體在北京東北五環外、六環里,也算是寸土寸金,然而在唐朝這里幾乎可以說是不毛之地。
契丹別帥析乾投降所部置順州,規順義縣管轄,另外下轄懷柔。一州只轄兩縣,還有一縣是契丹別部,民不過三千口,兵只有八百人。
然而,朝廷不是楊天保家里開的,他也沒有辦法。
在確定了楊天保不能回去了,楊天保索性就命人通知薛瑤與羅曉玉從云州返回。
楊天保開始了新的工作,每天與程知節展開罵戰,罵完之后,在下場熱身運動。
以馬上對戰,和知節精通馬槊和騎戰,楊天保在程知節手下支持不了三個回合。
可是以步戰切磋拳腳,楊天保所練的古昂拳也打得程知節沒有脾氣。
一次程知節又沒有打過楊天保,回到家中感嘆:“拳怕少壯,棍怕老狼。”
說著無心,聽著有意。
程處默、程處亮哥倆一商量,決定替他爹找回場子。不過下場很慘,被揍得滿頭是包。
楊天保踩著程處默的后背道:“秦瓊秦叔寶認識吧?”
程處默道:“我就不相信你是秦二伯的對手!”
“啥……”楊天保明知故問道:“秦瓊是你二伯?他是我二哥,這么說來,你倆都是我大侄子?叫聲叔叔聽聽!”
程處默憋得滿臉通紅。
楊天保的百草堂打開了一窗窗戶,承載著將門未來的希望,無論秦瓊也好,程知節也罷,雖然明面與楊天保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兩看相厭,事實上他們都非常感激楊天保對將門未來的布置。
楊天保有心想收拾程處默,腳下微微用力:“叫不叫?”
“楊叔叔!”
“哎,乖,叔叔給你糖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