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道姑翾楚 第三百八十章:元神到底是什么?

作者/大唐長公主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翾楚心想自己曾經也有過元神出竅的情況,有幾次都差點遇到了危險,若不是天狼星君救了自己,自己還真會恐怕都成了鬼仙了吧。

    那里還能好端端的坐在這里,仿佛是個好人一樣。還能和蕭天樞還有呂洞賓一起研究修仙的法門,還研究原神是什么東西了。

    要不是那次自己不小心就元神出竅之后,跑去那九龍潭,后來自己才知道那是鎮守九幽地府呢。幽州九龍潭,差點被哪些上古黑龍給吃掉了!

    也正是因為,九龍潭事件,才把天狼星君害的,現在只能被鎖在誅仙臺上!

    若不是自己元神出竅,哪里會走到那破幽州龍潭呢!如果不走到幽州九龍潭,天狼星君,也不會害怕自己差點被黑龍給吃掉了,恐怕也就不會有天狼星君為自己報仇,或者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安危!而屠龍九幽州了!

    如果不是屠龍九幽州,又何來的,天狼星君被弧矢九星官抓去,被鎖在誅仙臺上呢!不鎖在誅仙臺的話,天狼星君現在也不用受這樣非人的折磨了!

    自己更不用去,苦心修煉,就為了救他出來,師傅一直說,修煉成了靈魂出竅就可以學習聚魂術了,可是自己平時做夢不都是元神出竅嘛,難道靈魂出竅跟元神出竅不一樣嗎?

    那元神又是什么東西呢?難不成自己做夢靈魂出竅,都不屬于元神嗎?

    翾楚疑惑道:“師父說的做夢不屬于元神,那元神到底是什么東西呢?”

    呂洞賓笑道:“就本質而言,元神并非‘超自然力量’。元神與身體共存,失去了身軀的容納,元神無法在五維以下的任何時空中存在,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漸削弱,直至破散。在道家的認識中,元神是人一出生就擁有的。元神泛指人的潛意識,是一個人的人格存在的根基。所謂意念周天,便是逐漸喚醒元神,使“真實的自我”從表意識的“牢籠”中解放的一種效率極差的方式。而狹義上的元神,專指修道者達到“煉氣化神”境界時,所產生的對世界的一種獨特的感官。這種感官,是人類出生以來就有的,是智慧生命的特征。這種感官,來自于元神,它是完全科學的,沒有任何神秘色彩,是人類最基礎的本能之一。想要讓元神蘇醒,重獲這種感官,就必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各方面的素養。所以,從古到今所有修行有成之輩(無論是道佛儒還是基督徒),都擁有大智慧,讓人感覺非常超然,又和藹可親的原因了(通過元神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周圍的大多數事物,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想后天修成“五眼六通”,必須喚醒元神……”

    呂洞賓喝口茶又說:“道家論,神為人身“三寶”之一,雖歷代醫家皆有論述,可氣功古籍所載尤詳。丹道書中義將其分為先天與后天,先天之神又稱“元神”。元,有本無、根本、原始之義。元神是指與生俱來的稟受于先天的神氣,與出生后由外景事物為心所任而逐漸產生的后天識神、欲神有著本質的區別。正如張伯端所說:“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來“點靈光也;欲神者,乃后人所染氣稟之性也”(《青華秘文》)。近人張錫純也說:“元神者,無思無慮,自然虛靈也;識神者,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也”(《醫學衷中參西錄·人身神明詮》)。”

    神本原于先天父母之精。《靈樞·本神》說:“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天年》又說:“血氣已和,榮衛已通,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意即父母媾精結胎成形之后,神氣舍心才產生生命。此神為出生前尚未被后天所染之神,故當指元神而言。正如《性命圭旨全書》所說:“父母媾精之后,一點靈光……元從太虛中來者,我之元神也。”

    元神之所以在丹道書中論述較詳,乃因古代內丹家在煉養實踐中體驗總結而成。元神是先天之性,又稱“元性”、“真性”,因其不是思慮之神(即意念活動),故表現如嬰兒不識不知而又具備感覺、靈動的狀態。氣功態下,人處于恬淡虛無的境界,此時呼吸綿綿,若存若亡,無思無慮,飄飄欲仙,恍恍惚惚,這一狀態即乃元神所現。正如《黃庭外景經》石和陽注:“元神者,心中之意,不動不靜之中活活潑潑時是也。”《脈望》說:“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武術匯宗》說:“此神亦謂之本性,亦謂之真意,其心必要清清朗朗,渾渾淪淪,無一毫念慮,無一毫覺知,則空洞之中,恍惚似見元神懸照于內,斯時殊覺五蘊皆空,四體皆假,而我有真我也。”其實,《老子》所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愛民治國能無為,天門開闔能無雌,明白四達能無知,”正是描述元神所主宰的出命活動狀態。

    元神與識神、欲神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欲神者,氣質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元性微而質性彰”(〈青華秘文〉)。人在少、長、壯、老的過程中,質性日彰,元性日微,結果欲神將掩蓋元神,此乃“氣質之性勝本元之性”;若雜念紛壇則元神即退,摒除雜念則元神即現,此乃“念止神即來,念動神即去”(〈養真集〉)一般人先天元神為后天識神所蔽,晝思夜夢如云遮月,因而元神隱退,識神常日主事。若能靜定歸一、無思無念,識神自然隱退,元神真性顯現,此即佛、道兩家之所謂見性。神本由心,心無為則元神之性現,心有為則欲神之性現,故張伯端說:“蓋心者,君之位也,以無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元神之性耳;以有為臨之,則其所以動者,欲念之性耳。行為者,日用之心;無為者,金丹之用心也”(《青華秘文〉)。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宁县| 德阳市| 沐川县| 抚远县| 德阳市| 临邑县| 双桥区| 东兰县| 武冈市| 上思县| 茶陵县| 柳州市| 漠河县| 衡水市| 收藏| 太谷县| 盐池县| 惠水县| 双牌县| 龙泉市| 乌拉特后旗| 新闻| 云阳县| 庆安县| 同心县| 广德县| 雅安市| 乌审旗| 化州市| 新宾| 南投县| 奉贤区| 新邵县| 遂平县| 客服| 丽水市| 湖口县| 桂林市| 合川市| 安乡县| 阳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