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暄過后。
只見不周山神小心翼翼端起了盛放大道瓊漿的器皿,而后輕輕倒了兩杯仙釀?dòng)谑小?br />
此刻,石杯之中有法則本源氣機(jī)彌漫交融,亦有無數(shù)大道神光彩霞縈繞閃爍不停!
其中的酒液,芬芳醉人,晶光瑩亮,聞之便令人心神安逸。更有一縷縷天地本源之氣從中飄散而出,在空中不時(shí)幻化九彩呈祥。
這種將法則本源,以及天地本源完美融合在一杯的釀酒手法,哪怕是太一亦是聞所未聞第一次見。
與此同時(shí),一股濃烈的酒香也勾起了他腹中的饞蟲。
太一暗自吞了吞口水,眸中火熱——這完全是下意識的行為,可見其中的仙釀之誘人!
“周山道友,請問此乃何等仙釀,卻是如此不凡?”,太一心中好奇。
聞言,不周山神心中欣喜,開口解釋道:
“此釀為<仙神醉>。乃貧道閑暇之時(shí)利用天地本源,以及法則本源,乃至天地甘霖為材,歷經(jīng)七七四十九元會(huì)煉制而成,之中柔和了些許道之氣息,滋味爽口,亦是一絕。太一道友,請!”
“原來如此,當(dāng)真是絕釀,周山道友,請!”
太一將杯中仙釀一飲而盡。
飲玩這杯酒,太一只覺腦海變得十分清明,不僅一掃身上之疲憊,而且原本如同霧里看花般的天地法則也逐漸變得清晰,在他眼中展現(xiàn)無邊玄妙。
不過杯酒下肚,太一便陷入了悟道之中,仿佛徜徉在道之海洋之中,心神俱醉!
周山見狀咧嘴微笑,并未開口打擾。
良久,待<仙神醉>的藥效過去,太一方才回過神來,咋了咂嘴,感覺余味悠長。
而他那還未穩(wěn)固的半步大羅之境界之竟然略微精進(jìn)一絲。
太一心中震撼。
修行如逆水行舟,越往后越是艱難,別看不過僅僅一絲精進(jìn),卻足以省下太一無數(shù)苦功!
“道友釀酒之術(shù),當(dāng)真算得上是天下第一了!<仙神醉>,果然名副其實(shí)!”,太一由衷地贊嘆道。內(nèi)心尋思著要不要多搞一些<仙神醉>帶回去,但又不好意思開口。
聞言,不周山神捋了捋胡須,朗聲道:
“哈哈,道友過譽(yù)了,釀酒之術(shù)不過是閑暇之作,當(dāng)不得如此稱贊!!”
......
一時(shí)間,雙方推杯交盞,談天說地,氣氛好不熱鬧。
太一給周山講述了洪荒大地之繁華壯美,以及星空之璀璨無垠等等,讓不周山神一陣羨慕。
而不周山神則是給太一講述了傳承的一些開天秘辛,以及身化不周之所見所聞,讓太一新生好奇。
接著,二者又談到了兇獸一族。
對于這種內(nèi)心暴虐欲破滅洪荒的種族,太一以及周山皆是對之心中不爽。
周山甚至心中打定主意在化形之后第一時(shí)間便要去行那滅殺兇獸之舉......
不知多少杯酒下肚,兩人皆是有些微醉。
太一吐著大舌頭,醉眼迷蒙提議道:“今日......難得遇到......周山道友,下次......不知幾時(shí)可以......再次相見,不如......你我在此......論道一番如何?”
“如此......甚好!”,周山聞之欣然同意。
不周山神本來內(nèi)心深處便有這個(gè)意思,即便太一不提出,他也會(huì)說出。
此刻,在周山眼中卻是打心里認(rèn)同了太一這個(gè)道友,也把太一當(dāng)作了真正的至交好友。
既打算論道一番,二人自是打起了精神,身上的酒意逐漸褪去。
周山嘴角含笑道:“如此,貧道便先拋磚引玉了!”,言語之中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一股頂天立地之意逐漸從他身上彌漫而出,只聽他道:
“吾之道,乃是頂天立地之道,乃是不屈之道,亦是抗?fàn)幹?.....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之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虛音渺渺,滿室生花,太一仿佛看到了一尊頂天立地的巨神面對絕境在不斷抗?fàn)帲啦磺?br />
不周山神不僅闡述了自身之道,更進(jìn)一步訴說了道的深沉幽邃,與睿智。
良久,周山身上的大道綸音與不屈之意才逐漸消散,一切異象盡沒。
“好一個(gè)頂天立地之道,不知道友此道可有名諱?若是有朝一日,未嘗不可傳遍天下!”,太一說道。
沉吟片刻,周山緩緩道:
“讓道友失望了,之前卻是不曾擁有名諱。”
頓了頓,不周山神繼續(xù)道:
“不過,既然太一道友問起,那便喚作周山之道罷!”
不周山神給自己的道取名為“周山之道”,太一雖然心里有些意外,但并未有鄙視之意
——畢竟他的道也是以他的名諱命名,喚作“太一之道”。
.......
既然不周山神已經(jīng)將自己的道闡述出來,太一自然不會(huì)藏私。
只見他口綻青蓮,吐出一個(gè)個(gè)先天神文。于此同時(shí),一道道大道綸音亦開始在虛空之中響起,無中生有,演化萬般大道玄妙。
太一此刻寶相莊嚴(yán),只聽他道:
“吾之道,喚作太一之道,亦是先天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倪。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于此同時(shí),太一手中不斷演化時(shí)空幻滅之景象,亦有風(fēng)火相生,驚雷相伴。
“太一之道”乃是太一自身之道,不僅涉及了時(shí)空之痕,亦柔和了他自身所感悟到的風(fēng)火雷之法則奧秘。
至于混沌法則,由于太過高深,太一不過領(lǐng)悟一絲皮毛,此時(shí)無法演化而出,因此未能將之糅到太一之道里。
而太一在闡述自身所悟出之道的同時(shí),也在不斷地梳理整理自身之道......
最終,一篇名為《太一根源無上大道妙經(jīng)》的功法在他心中逐漸成型,這亦是一部可以直指大羅至尊的無上妙法,蘊(yùn)含著太一自身對大道的理解。
不知何時(shí),虛空之中大道綸音漸止,漫天異象逐漸消散。
此刻,太一對面。
不周山神聽的如癡如醉,不知何時(shí)竟然已經(jīng)熱淚盈眶!
“朝聞道,夕可死矣!”,只聽他口中喃喃道。
......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dòng)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