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劍頌 第三百六十章 孟軻!

作者/淡水鱸魚 看小說文學(xué)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xué)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不過程知遠還未下劍,那老人卻是開口,向前走了幾步,遙遙道:“劍殺神靈,膽大包天,當(dāng)是壯士,神靈欲殺人,人自當(dāng)斬神。”

    “只是人皆有所不忍,達之于其所忍,此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于其所為,此義也。”

    程知遠聽明白了,于是便道:“既說神殺我,我當(dāng)殺神,為何老先生還說這等話,斬神,我如何不愿?”

    “欲害人者,必被人所害也。”

    程知遠劍勢不收,老人則是點了點頭,似乎是認(rèn)同道:“非禮之禮,非義之義!”

    他說是這么說著,然而就在此時,手中木杖突是在地上震了一下。

    頓時程知遠感覺到一股不可違抗的氣力沛然席卷,兩劍倒退,而無面風(fēng)神也化為虛無,陽神頓散,重新聚為一道風(fēng)雪,直愣愣投入那廟宇中去了。

    程知遠收兩劍于身邊,但劍不合鞘,對老人道:“夫子何意?”

    老人言:“我不反對你殺此神,但是你自己也并不是一個合乎禮義的人,這是惡斗,所以不該由你來進行懲戒。此神殺人,當(dāng)移交給齊國法宮,天有天禮,國有國法,不符合社會規(guī)矩進行的懲戒,都是錯誤的。”

    程知遠冷道:“若是我等不敵那神靈,豈不是已經(jīng)被他殺了,棄尸荒野?老先生在這里和我談?wù)摰臇|西,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殺生之前,哪里來的禮義可講?”

    老人道:“我不是說不許你殺他,你挺清楚了,是因為你自己并不占據(jù)道德的高地,可以有人審判他,但不會是你。”

    他話說完,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程知遠殺神他不反對,畢竟這個神沒有仁義,但是程知遠自己也不屬于君子,既然這樣,惡斗就是敗壞天禮的事情,是搗亂天下秩序的根源之一。

    “民不知道,世不聞德,天山崩,大道廢,無禮義,上下亂!”

    老人盯著程知遠:“那十三白玉劍,你從何得來?”

    程知遠道:“老先生認(rèn)得這十三白玉劍?”

    他如此說著,卻是心中嘀咕,怎么這里來了一個路過的老頭,卻直接認(rèn)出了自己這十三玉劍?

    不過本來越王是要偷這十三劍的,但事實上,根據(jù)荀子與越王的說法,這是洛陽城隍使的手段,故意讓他們帶出去的。

    于是程知遠便道:“此乃洛陽城隍賜之。”

    老人失笑搖頭道:“此乃周貞定王十三白玉劍,據(jù)我所知,此白簡放置于天子書室,當(dāng)年乃公子止奮力從黃厲之野帶出,非西周公不能見之,城隍不經(jīng)過西周公同意,便擅自把此等鋒銳賜送予你?”

    “此乃天子信物,更是天子之兵,是國之寶器,又豈能輕易易手于他人?”

    程知遠道:“不論你信不信,與我無關(guān),簡在我手,老夫子要強搶嗎?”

    老人道:“小老兒還不至于搶一個后生的東西,你給出了理由,但老兒又不太相信,這世道就是這般,你做了壞規(guī)矩的事情,總有人會來對你施手段。”

    程知遠:“老夫子這是什么話,如今的世上還有規(guī)矩所在?”

    老人道:“規(guī)矩在言行舉止之中,心中有規(guī)矩,那自然就有規(guī)矩。”

    程知遠被老人的這般邏輯說的有些想笑,奈何笑不出來,同時這也是少有的一次,能夠激起他情緒波動的對話。

    “老夫子,豈不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老人道:“但是我所欲之。”

    程知遠:“但我所不欲。”

    老人道:“這樣罷,我打你一掌,你接下來,咱們兩分,不提此事,你接不住,白簡給我,我送回洛陽。”

    程知遠道:“老夫子說笑了,我可挨不得您一掌,我的道理,與您無關(guān)吧?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老人聽到這句話,突然愣了一下,隨后沉默下來,似乎是在思考什么。

    蘇厲此時站出來,在后面怪叫道:“不知是哪里的圣人!還請不要動怒!且待我與圣人分說.....”

    老人聽到他的怪叫,便轉(zhuǎn)過頭去問:“什么,你叫什么?”

    蘇厲道:“在下蘇氏,季厲.....”

    老人一愣,隨后呵斥道:“哈!那你不必說了,蘇厲,我懂的!你二兄蘇秦使得一手好手段,游蕩六國,佩天下相印,把齊國耍的是團團亂轉(zhuǎn),最后導(dǎo)致齊國差點滅亡,這策士之口,是天花亂墜,是地涌金蓮,皆俱是虛相,妄語!小老兒不欲聽之!”

    老人嘲笑了蘇厲一番,而蘇厲被這么一堵,頓時不高興了,便在后面喊叫:“蘇秦是蘇秦,蘇厲是蘇厲,一母同門,卻也各為其主,老夫子對策士有偏見,殊不知兼聽則明,偏暗則晦,老夫子心胸何其狹隘也!”

    蘇厲說的是理直氣壯,并且毫不避諱對方的年紀(jì)而開懟,老人則是咀嚼了一番話語,隨后道:“縱橫之人,朝秦暮楚,反復(fù)無常,小人之尊,與君子異,故小老兒不敢聽策士之語,君子不與小人同言。”

    蘇厲氣的不輕:“老夫子言稱君子,卻不知時至如今,侍過幾王,奉過幾君,行過幾法,游過幾國?!”

    “我等策士,天下風(fēng)云翻覆在鼓掌之間,千古春秋迸彈于舌齒之上,如當(dāng)年張子,犀首之輩,一怒而諸侯懼,安息而天下息,豈不為天地之大丈夫也!”

    “敢問老夫子,君子之仁義,哪個國君實施過,又哪個國君踐行過?”

    蘇厲:“大爭之世,實力說話,天子無權(quán),禮崩樂壞!世間君子,虛偽詭詐,表面皮囊,孜孜游說,卻不為諸侯所喜,何其可悲也!”

    “今日老夫子遇我,遇程子,端得是如當(dāng)年孔丘遇盜跖,說不過,聽不清,辯不言,萬事言談皆下矣!”

    老人抬頭,正視蘇厲:“諸侯寶貴嗎,不過是一幫待死庸人罷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

    “如今人民還是尊奉天子,然而諸侯卻紛紛起兵,破壞規(guī)矩,其中的罪魁禍?zhǔn)祝闶悄銈冞@些縱橫策士!”

    老人的木杖打在地上,力撼云海,山泥隆隆輕崩,雪原都開始搖晃。

    “人之所以異于禽于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汝等策士,不當(dāng)人子。”

    蘇厲被這番話說的有些震動,卻也氣極反笑,聽那聲音浩大,義正言辭,如剛雷掠地,而眼前這位老人雖然年紀(jì)極大,但卻風(fēng)骨極硬,確實是遵循著君子之道。

    他便冷笑問道:“老夫子究竟何人,是儒門之中,哪位圣賢親至之?”

    老夫子坦然道:“小老兒不為齊人喜,孟氏名軻。”

    哦,孟軻啊,孟.....

    孟.....!!!

    嬴異人張大了嘴巴,他使勁的扯著蘇厲的衣角,那聲音就和啞了一樣,又像是壞了的破擴音器,嘶嘶電流:“孟孟孟......”

    蘇厲也怔住了,張大了嘴巴,一時沒反應(yīng)過來,就站在原地好半響沒有說話。

    他心里一萬頭羊駝狂奔而去。

    看出來是一位圣人,但是沒想到....來頭這么大!這他祖宗是踢到鐵板了!

    蘇厲都有些恍惚,不由得捫心自問:我把孟子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乃公這是要火啊!

    他心里這么想的,于是思維便跑偏了,居然在想如果剛剛是在稷下學(xué)宮大罵,那自己可就真的名揚九州了.....

    真他祖宗的可惜......

    山野中忽然安靜了很多,只有呼呼的風(fēng)與無聲的雪還在行動,致力填補之前因為斗法而產(chǎn)生的雪缺地帶。

    程知遠的瞳孔微縮了一下。

    “原來是名震天下的孟子。”

    孟子赴齊,見誰?

    不會是荀子吧?

    程知遠感覺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兩個對頭要見面了?

    自己回洛陽的路上,正好遇到孟軻,這換做是旁人可是天大的機緣,但是眼下,這位孟子卻執(zhí)意要打自己一巴掌。

    程知遠覺得這位老人甚是不合自己心意。

    他豁然抬頭,而孟子那只手掌已經(jīng)拍到了眼前。

    風(fēng)雨起來,劍氣沛然,然而程知遠沒有斬出去,因為孟子的手落在程知遠的肩膀上,只是輕輕拍了一下。

    程知遠頓時愣住了。

    孟子轉(zhuǎn)過身,他不知何時來到程知遠的近前,此時他不發(fā)一言,向那神廟中一拘,于是那座神像被抓走,化為巴掌大小的泥塑,落在孟子手中。

    程知遠不解:“老夫子何意。”

    孟子搖頭苦笑:“我打你這一掌,讓你知道天下的道理,世間應(yīng)該有一個準(zhǔn)則,如果沒有了這條準(zhǔn)則,大世就會崩塌,道德也將淪喪,如今就是如此的世道啊,天子就是那根準(zhǔn)則,但是天子已經(jīng)病重,而七國混戰(zhàn),百姓流離失所,庶人無以安身,黔首棄尸荒野,這都是因為天下沒有了仁義道德的緣故。”

    “你也要做那破壞準(zhǔn)則的人嗎,你不應(yīng)該這樣,在這亂世之中,堅持自己的道,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與我一樣,堅持那道準(zhǔn)則........”

    程知遠道:“禮崩樂壞,無以為系,道本如此,人何以己欲加焉?”

    孟子看著程知遠,久久不語,約莫過了二十息,他突然道:“你像是以前我見過的一個人。”

    程知遠道:“老夫子言我似何人?”

    孟子道:“張儀。”

    程知遠頓時搖頭:“我可沒有張子那般大才偉略。”

    孟子道:“性格相似而不體現(xiàn)在才學(xué)上,我要予你兩句話,一曰無為其所不為,二曰無欲其所不欲。”

    不做那些自己不該做的事,不要貪圖那些自己不該要的東西。

    程知遠道:“老夫子此言差矣,無為其所不為?窮天有言,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我深以為然。”

    “若無為其所不為,如同積羽沉舟,終有一日,舟船傾江,行者墮命;我等行于世間,有所為,有所不為,但也要知道,有些事情,是明知不可為而當(dāng)為之!”

    這句話并不是程知遠的原創(chuàng),恰恰遭人諷刺的是,這句話,在春秋戰(zhàn)國的年代,被世人嘲笑,稱為這“明知不可為而往往為之”的人,正是孔丘!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孟子無言,他平生最敬仲尼,然而有些理念卻也與仲尼不同,但是程知遠接下來又說了一句話。

    “夫子本心已衰,可還記得當(dāng)年之言?您說曾子,您說仲尼,您說雖千萬人而吾往矣?”

    孟子沒有說話,他拄著木杖,帶著那泥塑上路了,他此番赴齊,程知遠并沒有猜錯,他確實是收到了荀子之請。

    荀況乃是齊國稷下學(xué)宮大祭酒,而孟軻兩次三番入齊,皆不得齊王所用,遭到排斥,心灰意冷,其境遇與荀況相比,可謂天地之別。而他本身的主張與荀況更是背道而馳,兩人曾在歷史中有過一次不愉快的照面,那時孟子已經(jīng)垂垂老矣,而荀子則是年輕氣盛。

    如今天地反復(fù),孟子依舊是老朽,但荀子卻也不再年輕。

    “老夫子!”

    孟子轉(zhuǎn)頭,看到程知遠在雪地中跑來。

    程知遠上前去,遞給他一卷書簡,孟子接過去,而程知遠道:“老夫子當(dāng)走,程,有一物相贈。”

    孟子攤開書簡,上面只有四個字:君子不器。

    ————

    此時在另外一條周朝官道上,強健的騾馬拉扯,背負(fù)著厚重的物資,這隊人馬來到了臨淄,做了一些貨物的買賣,以及對自身進行了休整,隨后便定下了新的轉(zhuǎn)運目標(biāo)。

    公虛懷對呂不韋抱怨道:“先生,那太學(xué)主都已經(jīng)走了,咱們來的也太晚了!我出臨淄不過四天,您卻帶這些輜重,真不知道您是來見太學(xué)主的,還是來做小本生意的!”

    他哭笑不得,又有些負(fù)氣,而呂不韋則是笑道:“你急躁什么,做大生意,最忌諱的,就是操之過急,我來臨淄,不去洛陽,若是不看看這位太學(xué)主有什么本事,志在何方,我又怎么能對他開出合適的價格呢。”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fēng)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xué)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wǎng)絡(luò)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都江堰市| 莎车县| 黄石市| 苗栗县| 葵青区| 当雄县| 颍上县| 凯里市| 军事| 青岛市| 银川市| 平顶山市| 黎城县| 茌平县| 新建县| 莫力| 都安| 淅川县| 卫辉市| 合肥市| 太原市| 定结县| 松滋市| 福贡县| 邯郸市| 宁波市| 常宁市| 望都县| 依兰县| 喀什市| 天峻县| 榕江县| 江华| 尼勒克县| 麟游县| 自贡市| 浮梁县| 青岛市| 南丰县|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