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道子永遠(yuǎn)是面無表情的,有小道消息稱他是修煉時不小心把面部經(jīng)絡(luò)創(chuàng)傷導(dǎo)致無法做出表情,不過這當(dāng)然是假的,師兄他只不過性格如此而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嚴(yán)肅且冷漠的樣子,哪怕冷漠,但他十分懂得交情手段,什么事情都可以交付給他,除了生孩子,幾乎沒有首席師兄不會的。
宗門長老們稱贊他極情與劍而世俗通達(dá),是難得的兩全之才,哪怕是當(dāng)掌門宗主都是有可能的。
青寧子看著師兄蒼俊的面頰,他留著很漂亮的髭須,莊重成熟,冷漠的姿態(tài)倒更像對他這種可靠模樣的一個有力注腳。
不同于那個人,他總是在笑。
青寧子開始感到煩躁了。
“師妹有心事。”弗道子篤定地問出問題,他這種確切的語氣常讓人覺得他是在下定義,并且如果有長輩在一旁,那結(jié)果和打報告是一樣的。
青寧子心里咯噔一下,然后她就被師父勾住了脖子,她的一對兒艷艷含波的眸子仿佛發(fā)著光,“徒兒,有什么煩惱說給師父聽啊!師父指定幫你排憂解難!”
“沒什么師父。”青寧子面對這個快活天真的師父總是覺得很囧,小時候還覺得她特別有趣人特別好,可長大了就覺得這師父實在是缺些師道尊嚴(yán)。
盛衍真人對徒弟這種隱瞞的行為表示震怒,“怎么怎么怎么,小青檸長大了就不聽師父的話了嗎?你這心境修為若是倒退了可會讓師父難過死的!什么事情讓你這么為難了?”
青寧子只是搖頭,“我只是累了。”
她拜別師父師兄,返回自己的云水閣靜坐修持。
盛衍真人還在嘀嘀咕咕,“這下確定是有事兒了,她這一趟出門游歷,居然都道心受挫了,大徒弟,你想想辦法好好勸勸她,你也知道,她的功法是很看重心境修為的。唔,我可就你們兩個寶貝徒弟,你得擔(dān)負(fù)起大師兄的責(zé)任,滋不滋道?”
“是,師父,徒兒告退。”弗道子依舊規(guī)規(guī)矩矩的,他躬身抱拳,一步步朝后退去,臨到臺階旁,這才抬起頭來,默默地望了師父一眼,盛衍真人背對他,望著萬里的云嵐,霓裳華貴仿佛在身上披了無數(shù)個春天。
永遠(yuǎn)天真快樂的師父,只有背影是寂寥的。
弗道子去了一趟承事殿,調(diào)閱了師妹這次出去游歷的始末,她是去訪友的,順便去東南一帶搜尋修道種子。
她并沒有任何形式的受傷,氣機(jī)也依舊圓滿,但法衣和道冠卻丟了,實則是落在月輪山她的廂房里,她走時決絕,連衣物都來不及取回;弗道子心中不無疑惑,解鈴還須系鈴人,青寧子是他看著長大的孩子,對她十分了解,走進(jìn)死胡同里,要么她自己把墻撞破,要么幫她在墻上開一扇門,否則她就真的出不來了。
青寧子是春分山山主關(guān)門弟子,得授本脈秘傳《然諾劍典》,未來自然是要繼承山主衣缽的,而弗道子修行的是《西方白帝劍經(jīng)》,丹成一品,將來要爭的是掌門之位,二人兄妹情甚篤,只不過互相都是冷淡的人,并不表現(xiàn)得如何親昵。小妹有了難處,當(dāng)大哥的總是得替她分擔(dān)的。
弗道子從承事殿出來,回首望著春分山的方向,師父應(yīng)該還在崖邊看景,她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從來緘默如一塊石頭。
《然諾劍典》出自青蓮道人的詩句,“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修道人的諾言比四海都重。只要許諾,不違背諾言,修習(xí)《然諾劍典》的修士便能保持平和淡然的心境,并且可以輕松踏破一切關(guān)隘,直指無上飛仙之境。
弗道子不知道師妹是否許過什么諾言,假若她真的許諾了,說不定,真能撞破南墻。可許諾了,后果卻不一定真的就多么美好。
師父她也曾許諾讓自己永遠(yuǎn)快樂,現(xiàn)在她只是在強(qiáng)顏歡笑。
替人開解是最難的事兒了,世上少有比這更難的工作,畢竟人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勸別人大度。弗道子決意去一趟東南修行界,調(diào)查一番。不管有沒有收獲,至少得嘗試一下這條路。
……
鹿正康表示自己兜了一圈又回到種田游戲里來了。
乾坤界里收納了上古時代的南山山系,其實就是出自《山海經(jīng)》,而南山山系里又可分出三個山系。
鹿正康所在的是鵲山山系,始發(fā)招搖山終至箕尾山,共是十座山脈,總長是兩千九百五十里地,不過有記載的只有九座山,鹿正康沒有出去探索,所以也不清楚究竟是九座還是十座。
第二山系為首的是柜山,終到漆吳山,十七座山,總長七千二百里。
第三山系從天虞山到南禺山,十四座,六千五百三十里。
三條山系從北向南分布,中間隔著海水和云霧,想要通行還得花費許多努力。
暫時鹿正康是領(lǐng)著四百門徒在柢山之南的平原地帶發(fā)展。說起來,這里的平原雖然支離破碎,但草木繁茂,野禽走獸活躍,比起那些山頭更適合居住。
芮鴻昌已經(jīng)被山神帶走五天有余,山神在第二天就回來了,可芮鴻昌仍舊是毫無音信。
鹿正康也不管這些,首先是給門徒們分配了工作,修士每一個都是壯勞力,一個人就可以完成一個流水線,效率高到能讓工廠老板在夢里笑醒的那種。分工也就是那幾種:木客、石工、筑工、膳夫、獵人、冶金匠、藥師、符師器匠、火工。
前期最重要的當(dāng)然是給山神祭祀,獲取靈火符詔,一個設(shè)計良好且火力旺盛的靈詔篝火可以照亮方圓五丈。而給山神最低程度的供奉其實就是一些谷物、蔬果,祂會賜下最低級的符詔,可以點燃一次靈火,足夠了,無非多來幾次罷了,就是讓山神每天在山頂卷街,一口天津風(fēng)味的臟話被祂盤出個新高度了。大家充耳不聞,只當(dāng)?shù)k在說相聲給大伙兒解悶。
挑一塊平坦區(qū)域,先立起十個篝火,然后開始砍伐周圍的樹木,有些木材被靈氣浸染,稱為了寶物靈木,有聚靈之效,可以用來搭建聚靈陣。鹿正康規(guī)劃了四片倉庫地區(qū),一片是放建筑材料的,一片是放食品用品的,一片是放獵來的妖獸野物的,一片是放修行相關(guān)的物品。在倉庫的邊緣都放上篝火。
第一天入夜前,地上連個棚屋都沒有,大家圍著篝火打坐,時不時還得動動手指添柴,到了第二天傍晚,大家就已經(jīng)住進(jìn)安全的小屋里了,點著靈火油燈,還能一起分享烤肉和燒酒。第三天,有了一個簡單的靈木聚靈陣,泡在靈氣里,修士們熏熏欲醉,并且開始享用妖獸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有幾個門徒很惡趣味得給鹿正康做了一把白骨交椅,鹿正康于是干脆在臥室門口掛了個“聚義廳”牌匾。
</br>
</br>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