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鐵佛城首富 第十七章 永旺省城賣糧

作者/登所未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面對寺廟廣場上堆積如山的玉米,不僅劉永旺著急,村主任程耀旗也是急火攻心,一天三趟地跑過來瞅動向。程耀旗把鄉里壓下來的五萬塊錢貸款投在了收糧上,糧食賣不出去,這貸款可是要生利息的。用足貸款創效益,更是佛北鄉領導交待下來的“政治任務”,完成這“政治任務”,事關他自己的“政治前途”;噬喜患碧O急,糧莊的大股東劉東升還是很沉得住氣。打小饑里餓里逃生出來的劉東升,很是享受看到這么個大糧堆的樣子。甚至半夜里起來撒尿,有時也會看著糧堆靜坐出神一大會兒。他寧愿讓這些金燦燦的糧食晚些日子運走,自己真的看不夠,看不夠。春三月,多少年來鄉村還是寂靜的時節,這一年的鐵佛村,卻因為劉東升收糧而變得燥動和有了生氣。

    正當劉東升準備要去省城找尋銷路時,出人意料的,永旺叔自告奮勇要去賣糧食。劉東升說叔啊我臉皮比城墻厚,還是我來打頭陣。劉永旺的兒子劉東強說,升哥你還是讓我爸去吧,昨夜里他做夢一毛二一毛一的和人家談價錢,都賣了一宿玉米了。

    讓兒子騎自行車送到鐵佛市汽車站,劉永旺坐上了開往省城的長途汽車。

    十多年前,劉永旺去過一次天津探親。返程時買回了二十件從沒有見過的薄薄的塑料雨衣,回來后在村代銷點和集市上悄悄地賣掉了,這是他少有的一次種地之外的不安分。后來親戚給他講了天津的一個村子叫大邱莊的,工農商貿紅紅火火,聽得他心里熱熱乎乎。

    去年起始的這賣木材和糧食的生意,他想到的比劉東升還早,只是思前想后,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做,眼看著東升說干就干,點火就著雷厲風行地做了起來。人過四十天過午的劉永旺覺著自己再不往前沖一把,這輩子就真地沒有出息了。

    鐵佛村農民劉永旺進省城,就要爆發他的小宇宙。

    上車前還信心滿滿。在省城汽車站一出站,隨口一口痰吐在地上,被帶紅袖章的人罰了兩塊錢小小地殺了下銳氣。罰了錢就不再舍得做公交,安步當車,又轉了向分不清東西南北,繞了一個半小時才到了目的地。又因為穿著破舊的棉脫鞋,被門衛擋在了大門口。

    劉永旺說我村兒里的你就高抬貴手唄,門衛說你要是進門,我就得讓人家攆出門。

    在沒有得到劉永旺的電話之前,寺廟廣場上龐大的玉米堆正在進行乾坤大挪移。

    糧堆下邊密不透氣,時間一長會變潮發霉,所以就需要把玉米及時翻曬一番。五個人身上各系一個青布圍裙,嘴上各戴一個口罩,頭上或戴帽子或包個頭巾,人手一只木锨一字排開,把上百噸的糧食在廣場上翻曬移動開來。日頭艷艷,塵土漫天,五個人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翻曬完成,第四天早上,腰疼得沒一個人再爬得起來。

    市場上找不到布鞋,只有皮鞋和運動鞋,劉永旺買了雙步云球鞋。等第二天到糧局時趕上星期天,又白去一趟。周一,才見到了糧局負責采購糧食的人,對方說剛采購了一批,暫時不需要。出來又打聽著奔另一區的糧局,到第四家糧局時總算說有需求,但要先看樣貨。

    不敢耽誤時間,當天乘車回到村里。

    人們見劉永旺回來就興高采烈地圍了上來,等一聽到劉永旺說回來拿樣貨時就又泄了氣,四散而去。年齡最大的老哥說,出去三四天這吃住開銷不少吧,走時咋沒想著帶樣貨呢?劉永旺未及開口,兒子劉東強說誰他媽的有前后眼,知道人家要樣貨啊,誰能賣得了糧食誰去。

    村主任程耀旗說東強爺們兒別這么說話,轉身對劉永旺道:兄弟,我們的老本兒都壓上了,家里人的心都懸著哪,既然這樣明早就動身吧。劉東強在程耀旗身后瞪了他一眼。

    劉東強,現在這個二十剛出頭的毛頭小伙子,在糧食生意場上還是個小跟班兒。但并不妨礙二十多年后,他成為鐵佛市十大富豪榜上的第九名。和他的當家子哥哥劉東升一起,依靠著近郊村的寶地,在中國千年一遇的村莊改造過程中,滾雪球般地把財富滾到了幾個億。

    劉永旺帶著樣貨,風急火燎地再次返回省城的糧局,好在并沒有被同行搶了先。糧局馬科長驗貨合格,雙方又談攏了價格。對方告訴劉永旺等消息吧,這邊有需要了我就通知你。劉永旺留了旅館前臺電話回旅館等待。

    春江水暖鴨先知,以食為天的農民早早嗅到了計劃調配轉向市場調劑的氣息,集中土地上的糧食運到城里鉆空子。劉永旺給劉東升打電話,讓他聯系好運輸車輛,只等這邊發話隨時裝車送糧。劉東升電話里哇哇地聯系城里運輸公司的車輛,程耀旗和老哥兒聽到了信兒,就守在電話機旁半步不離,連解手兒吃飯都是輪流去,唯恐錯過了永旺外交官大人的來電。

    劉永旺雖然沒有逛過省城的景點,但不敢離開價格便宜的郊區旅館半步,支著耳朵聽著服務臺的電話鈴響。三天不見通知,沉不住氣就去糧局問,馬科長說世界不能跟著你老劉轉啊,得等上批糧食消化完了我才能要貨。

    又兩天不見通知,劉永旺憋在小旅館胡思亂想,亂想胡思地想起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老話,就跑去糧局說,馬科長我每斤糧里給你三厘辛苦費吧。馬科長指了指窗外,說老劉你認字吧?劉永旺歪頭瞧,見窗外墻上刷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八個大字。

    馬科長說糧局不是政府也是事業單位,我們干事兒也是服務市場經濟。單位上給我開工資給我分住房,還有養老醫療保障,我要有歪心思不光沒黨性也沒人性啦,別以為你們村里人心里都裝著錢,別人心里也都是錢啦。劉永望說對對對是是是。

    馬科長緊接著說不好意思,我也是村兒里人,年輕時考上糧校分到局里,可不能因為貪財物被打回原形丟人現眼。

    兩天后劉永旺終于接到了通知,掛掉電話隨即撥回鐵佛村,告訴劉東升裝糧發車。

    區運輸公司的三輛解放拖掛車在寺廟廣場三面圍攏,雇了十二個臨時工打包裝糧。每麻袋玉米一百八十斤,打包完成用肩頭扛起,從地下順著斜放的窄長搭板走上卡車,再把麻袋放下,這種工作俗稱“扛大個兒”。每袋九毛的工錢,讓靠氣力吃飯的人找到了用武之地。

    一時間廣場上飛塵四起人聲鼎沸,裝糧工們個個大汗淋漓。沒事的村民看景兒一般,外圍觀“戰”。為了在天黑前裝完,中途不能歇停,扛到最后有人慪得吐血,有人扛著麻袋直接在斜搭板上吃不住勁摔下來,讓麻袋壓傷了身子。只要有錢掙,人們不在意傷痛。掙了錢蓋新屋人們看得著,傷痛是身上的沒人知道。

    見糧食找到了買家兒,村主任程耀旗跟著跑前跑后,也不管人們聽與不聽地在現場瞎指揮一番,F下人們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種地的種地,除了計劃生育的事情外,程耀旗沒了權威感。而爺爺輩兒的老書記更像個族長,不管事兒也受尊重。

    進度不快,劉東升甩下外套親自上陣。也不和他人一樣需要幫忙往肩上助力,一彎腰,“呔”喝一聲“燒刀子”,一百八十斤一麻袋糧食瞬間扛在肩頭,腳扎根腿生風,箭步飛上斜板。觀看的人嘖嘖叫好。劉東升說,他是喝了馬家軍的中華鱉精了,引來人們一片笑聲。

    在太陽落山前,三拖掛的糧食已經裝完!跋鳌比チ思Z堆的“山頭”,從廣場又可以一眼看到寺內的鐵佛。廣場恢復了之前的開闊,鐵佛微笑著又能注視著過往的人們。

    先前鐵佛村的鄰村出過一位革命老將軍,五十年代在給家鄉的信中,告誡村里人“民以食為天,有錢不蓋房,沒錢不賣糧”。聽了老將軍的話,附近幾個村子在六零年前后挨餓時,沒有發生過大的饑荒。現在人們把余糧換成了錢,把體力換成了錢,相互比襯著蓋新房。四十多年前老將軍的話,早被拋到了九霄云外送給了老天爺。

    因為白天交警檢查車輛的多,一般車輛不是超載就是各種各樣的毛病,總會被罰款,所以都是晚上跑車運糧。但是晚上運糧的最大問題是,在鐵佛城通往省城的道路上,要經過一個十里長的三縣交界處,夜間常常有糧匪路霸出現,讓運糧人很是發怵。

    鐵佛寺南百十米左右,出現了本村人開的鐵佛村有史以來的第一家飯館兒,主人聽了劉東升的話起名叫“十大碗鄉村廚房”。“十大碗”是鐵佛城人家招待客人最上等的飯食,粗材細制體現本色口味,數百年的積淀已成為外地人到鐵佛市必吃的美食。出現在鄉村里的“十大碗”,更體現出原汁原味兒的農家特色。

    自小討飯的劉東升對吃上格外喜好,隔三差五總要到此一吃。今晚請三個司機以及劉東強和另一個押車人,來到“十大碗”大吃二喝一頓。第一次送糧,劉東升決定親自押車前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佛坪县| 沈阳市| 巴楚县| 读书| 九龙城区| 正宁县| 隆回县| 宜都市| 伊川县| 沙田区| 罗定市| 虹口区| 三都| 浦北县| 额尔古纳市| 娱乐| 清丰县| 庄浪县| 凤城市| 乐至县| 通州区| 福鼎市| 綦江县| 曲沃县| 新泰市| 昌宁县| 定襄县| 政和县| 丰顺县| 黄大仙区| 巍山| 乐平市| 江津市| 灌阳县| 双流县| 广汉市| 鱼台县| 临朐县| 乌拉特前旗|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