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立馬不吱聲了。
他婆娘冷笑:“呵!你真當這個世界上那么多好人?就只有你這個傻子,得到人家一點好處,就感恩待德的跟什么似的。你自己看看,村里那么多人跟李二家做生意,除了你主動上門幫忙秋收,還有誰上門了?”
李海:“……”
“你特地停了一天工,上門幫忙干了一天白工,你那幾個合伙的怎么說?他們是不是說你傻?現在大家正是請人幫忙的時候,你連錢都不賺了,跑去跟人家干白工……”
李海辯解:“他們也沒有說不能去,只是說等等,手里的活干完了再……”
不等他說完,他婆娘不爽道:“是,等手里的活干完了。我問你,李二他們家才多寬的地?等你們一個活一個活的干完了,李二家早就收完了,還要你們幫忙?你這個傻子,也只有老娘當年眼瞎,覺得你老實,嫁給你也不會吃虧,才眼巴巴地嫁了過來,要不然就你這個傻樣,你以為哪個傻姑娘會嫁給你?”
李海嘟啷:“我傻,那你還嫁給我,不是更傻?”
“你說什么?”他婆娘立馬瞪牙。
李海趕緊說道:“沒有,我什么也沒說。”
“哼!”抖好被子,他婆娘讓他趕緊洗好腳,上床睡覺。
今天給別人干了一天白工就算了,明天就要出去干活了,不好好休息,等著把身體累垮嗎?
李海老老實實的自己去把洗腳水倒了,然后回到床上。雖然他家婆娘兇是兇了點,但其實對他還是挺好的吧?
-
-
“怎么交那么高?”邊平靈意識到,她好像還忘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世界的皇帝是誰?
原主的記憶中,貌似沒有相關記憶。
“高?一直都是這樣交啊。”李二一臉茫然,似乎不太明白,自家大嫂為什么會有此疑問?
地稅不是一直都這樣交的嗎?
邊平靈抿了一下唇角:“荒地你打算怎么辦?我記得,開荒滿三年,是要交稅的。”
就是因為開荒交的稅也多,村里人才不那么積極。雖然前三年是免費的,但是三年以后要交的稅并不便宜。
交的稅不只算家里的田地數量,還算人口,地多人少交的稅更高,人多地少交的稅相對而言要低一些,但相當于田地里收成的一半,也不便宜。像他們家,當初李鴻云還在的時候,一畝薄田也要交一半上去。
“交就交吧,反正我們家也沒什么地,再交也只交一半。”李二說道,“我們家這么多人,除了女人光男人都有四個,每個人名下可以有兩畝地,也就是八畝。我們家加荒地也不到四畝,還可以多開幾畝地。”
劉康說道:“我的就不算了,我們家的生意以后肯定會越做越大,到時候把商業稅掛在我名下。”
劉翠花嚇了一跳:“哥……”
雖然做生意確實賺錢,但是,一旦交了商業稅,以后入的便是商戶。士農工商,商人是最下等,子孫后代不能參加科舉。
“哥,你不能,我們姓劉的就只有你了……”她是一個姑娘,以后鐵定上是要嫁出去的,生出來的孩子姓的也是夫家的姓,跟姓劉的沒關系。
邊平靈一開始沒反應過來,看到劉翠花的反應才想起來這事,也跟著微微皺了眉頭:“康弟,這事晚點再說。”
“對,這事晚點再說。我們現在是太窮了,所以才會想辦法賺點事,”李二也連忙開了口,說道,“等以后賺夠了,賺夠了我們就……”
劉康打斷了他:“那什么時候是個夠呢?賺錢修房子,還是把家里的姐妹嫁出去?二哥,這事我心里有數。做商人也沒什么不好的,有錢賺,有糧食吃,有房子住,頂多就是不能參加科舉。不參加就不參加,反正我們是泥腿子,就算以后真有錢了,送去書塾讀書,恐怕也讀不出什么。里正、族長那么有錢,他們都沒送出來,我們更不要想了。”
李五、李七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這種話題沒敢吱聲。
他們還小,不太懂科舉的重要性,只是隱隱覺得——交了商業稅,成了商人好像是很嚴重的事情。
邊平靈猛然醒悟過來,她就說嘛,她怎么總覺得自己忘記了什么,原來是這個啊。
目光掃過李五、李七二人,她想起來了——她好像忘記送他倆去讀書了。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讀書是改變一個人命運最重要的途徑。
我的媽呀,她怎么能把這么重要的事情忘記?
只想著賺錢修新房子、買新房、改善生活,怎么就忘記了讀書這件事呢?
“說什么呢?讀書,必須讀書。”邊平靈直接拍板,“老五、老七要去,康弟也必須去。就連三弟,也必須去書塾呆一趟,把字給認了。”
李三一呆:“我也要去?!大大嫂,我……我太大了……我都14了……”再過幾年,都可以娶親了。
而且,他覺得,以他的腦子,讀書什么的,簡直是要人命的事情。
“大嫂,你真的要送我們去?”李五嚇了一跳,“可是,可是我們家沒錢……”
“是賺了一點錢,但是不夠我們讀書吧?”李七弱弱地說道,“我好像聽里正家的小子說過,讀書很費錢的。里正家,就是為了送他讀書,一年都吃不了幾回肉……”
越說,越沒底氣;越說越覺得,連里正家讀書都困難,他們家這種情況,更加讀不起。
“李墨那小子能夠考上秀才,那是因為他們家祖上本來就讀過書,我覺得,我們確實有點懸。”李五想了想,也這么覺得。
“大嫂,我就不去了,要去讓老五、老七去。我當商人,到時候賺了錢,我供他們倆讀書。”劉康道。
邊平靈一巴掌拍到了劉康的腦袋上:“胡說八道什么?你們都去。我讓你們去,你們就去,不準反駁。”
“大嫂……”劉康急了,“老五、老七說得對,讀書真的非常費錢,如果真要送他們讀書,就我們家現在賺的那點錢,根本不夠用。一個人光一年的束修,都要十兩銀子呢,還不要說其他的筆墨紙硯、衣服、吃食、每年送給先生的禮節、跟同窗的來往等等,這些全部都要花錢。”
邊平靈定定地望向他,一臉懷疑:“你怎么了解得這么清楚?康弟,你不會特地打聽過嗎?”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