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種地南山下 第一章:生了小黃豆

作者/風初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南山腳下,一個小村莊,莊子不大,前有湖,后有山,也算是塊風水寶地。風調雨順的時候,村民不愁溫飽,還能靠下湖打魚,上山捉點野味,打打牙祭,或者混點零花錢。

    八月初八,一場大雨下得天昏地暗,一直到三天后天明才結束。

    村東頭的黃家傳來一聲嬰啼,只是雨聲太大,嬰啼聲就這么被淹沒在大雨聲中了。

    黃家有兄弟五個,黃老漢一輩子勤勤懇懇種地,地種的好,五個兒子也養的壯實。

    黃家大兒子叫黃榮貴,娶了后山趙家的姑娘,前后生了三個小子一個閨女。

    黃家二兒子叫黃華貴,娶了遠房舅家的表妹,姓周,生了二個小子。

    黃家三兒子叫黃富貴,娶妻宋氏,宋氏生了一兒二女,八月初八生的嬰兒,正是他家第三個孩子,二丫頭。

    黃家四兒子叫黃來貴,娶妻杜氏,是他學木工師傅家的女兒,剛剛成親,還沒有孩子。

    黃家還有一個小祖宗,老爺子四十四歲才生的老來子,黃寶貴。這個小祖宗整整比他大哥小了二十五歲,最大的大侄子都比他大了八歲!

    黃奶奶幫著給剛出生的小嬰兒包裹好,就忙忙撿了五個雞蛋,清水窩荷包蛋。舀出三個荷包蛋,捻一點白糖放在碗中,顛著腳給接生的劉婆子端過去。

    又從灶洞下掏出一塊生姜,洗了洗,切了幾塊姜片剁碎,放在蛋鍋里煮,煮開和二個雞蛋一起舀在碗里,小心的捏出一小撮紅糖,放進去,端著碗進了廚房旁的廂房。

    鄉下婦人生孩子,都不能在主屋生,據說是有血光之氣,會沖了家里的爺們。

    都是等臨生足月了,把廂房拾掇出來,肚子一痛就搬到廂房,孩子出生滿月后才能搬到主屋的臥房。

    黃奶奶摸出來時黃富貴遞給她的十二個銅錢,又撿了二十個雞蛋,拿給劉婆子。劉婆子客氣了一會,還是接過了十二個銅錢,雞蛋卻怎么也不肯要,說留給產婦補身子。

    剛送走接生的劉婆子走進廂房,大兒媳趙趙氏,二兒媳周氏,四兒媳婦杜氏就冒雨過來了。

    也不能怪她們來的遲,雨來的急,下得大,一家老少爺們都下地去了。

    眼看著稻苗已經灌滿漿,再有個十天半月就要收了,這風大雨急,就怕水把田地給淹了,都忙著下地去了。開溝挖渠,有漫水的溝渠也要疏通疏通。

    女人們也忙著攆豬趕雞,收拾晾曬的衣服。宋三嫂就是忙著收拾晾曬的衣服,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恰好快足月的肚子就在一場大雨中疼了起來。

    等妯娌三忙完過來,宋三嫂的孩子都落地了。

    趙大嫂用毛巾擦了擦身上的雨水,坐到床邊看著熟睡的嬰兒嘖嘖稱贊:“三弟妹,你看這丫頭頭發烏黑,這皮膚紅通通的,長大了肯定是個又白又好看的俊丫頭,像三弟妹你。”

    周二嫂老實,只顧著去廚房燒水,收拾盤里換下來的床單衣服,也不說話。

    杜氏在媳婦里最小,還沒有孩子,聞言好奇地伸頭過來看:“大嫂,是不是說生下來紅孩子長大就白呀?”

    趙大嫂邊接過周二嫂端過來的熱水,給小嬰兒擦身體,邊說:“是啊,你別看有的孩子生下來白白的,長大就黑了。只有生下來的紅孩子,長大才白。”

    三歲的黃桃,搬張小凳子走了進來,細聲細氣地遞給杜氏:“四嬸,你坐。”

    杜氏接過凳子坐下,順手把黃桃摟到懷里:“小桃子,媽媽生個妹妹,你喜歡嗎?”

    “喜歡。”黃桃比同齡孩子瘦弱,也文靜,雖然小,一身衣服穿的干干凈凈,雖然稀頭發稀松卻也扎了兩個整齊的小啾啾。

    屋外大雨傾盆,黃老漢帶著四個兒子從地里回來,順便把在門口公場邊淺溝里摸魚的幾個孫子帶了回來。

    黃家兒子多,地也不少,黃老漢年輕的時候出去跟過船跑過碼頭,掙了錢回來就買地,期間也陸陸續續生了三個兒子。

    生三兒子那年,他跟著船隊出了趟遠洋,那次去的遠,一溜三艘大船,沒有一年二年是回不來的。

    回來的時候順風順水,這次東家賺的多,心里高興,對黃老爺子幾個家鄉帶過來的人就特別和氣,許諾到家了一人分多少銀錢。

    大船還有十幾天就到家了,誰知道家門口就出事了,被一伙海盜給搶了。跟船的就船東家一個十一二歲跟著去練膽的小子,和黃老漢二個人逃了回來,其余人全部都沒了,尸體都沒回來。

    黃老漢背著只有半條命的小東家回到黃家集,拿了賞錢回了黃家莊,專心種他的地,再也不敢去做這送命買賣。

    黃家,五個兒子,四個媳婦,六個孫子,三個孫女,加上老倆口,剛好二十口人。

    別人家都是一家子祖孫幾代同堂,不等老的百年歸后不分家。黃老漢卻不,他是兒子一結婚,住滿一個月,就給分出去。

    所有兒子都分的一樣:三間石墻茅草屋頂的正屋,一間廚房連著廂房也是茅草頂,不過墻是泥壘的,一個竹籬笆院子。三畝水田,六畝旱地,一畝地菜園子。

    農具一套,鍋碗瓢盆一套,各自帶好結婚時的被褥衣服,就算分家了。第一年分家還可以吃家里種的菜,過年殺豬還能分十斤肉。

    第二年就什么都沒有了,一切都得靠自己。

    別說,黃老漢到底走南闖北見過世面,這樣一分家,兒子媳婦做事都挺有精氣神。不但兄弟幾個感情好,妯娌幾個也關系不錯,畢竟不在一個鍋里吃飯。不像村子里別的人家,常常是你做事做的少了,誰比誰吃的多了,一言不合就吵鬧起來。

    黃老漢領著老兒子黃寶貴直接回了自己的老屋,大兒子,二兒子,也各自領著自己家的小崽子回了屋。鄉下媳婦生娃,沒有公公、叔伯跑前跑后探望的道理。

    四兒子黃來貴一看,他媳婦也沒回來呢,又沒小崽子領,他結婚才二個多月,分家出去也沒幾天,干脆就跟著黃老漢回了老屋。

    黃德磊是黃老三的大兒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今年六歲,皮膚被太陽曬得又黑又亮,光著腚,赤著腳拎一串魚跟在黃富貴后面搖搖擺擺回來了。

    鄉下孩子野,夏天男孩子基本上到了七八歲都不穿衣服,上山下河,見天光著個屁股,赤著腳在外面瘋。

    黃德磊兄弟幾個名字都是爺爺黃老漢去鎮上找人起的,當時黃德磊大伯家哥哥出生,黃老爺子第二天就去了鎮上,先是大小子大小子的叫,滿一周歲老爺子給起名“黃德光。”

    老爺子在鎮上給大孫子起名字時候,想想自己當時已經有四個兒子,以后孫子得排著隊來,如果每次都來找先生起名字,即費錢也麻煩。索性讓先生一次給起了,于是黃家小兄弟出生后一周歲的名字就按“光明磊落,忠孝禮儀”按順序來了。

    為什么是八個字呢,因為先生就給了八個字,黃老漢花了一個名字的錢得了八個名字,已經是覺得老臉一紅,連連道謝回家了,以后再有孫子,那就等以后再來吧!

    黃富貴先去換了淋濕的衣服,又把黃德磊拎過來擦洗干凈,穿上衣服才過來看自己的第三個孩子。

    “這孩子生的好,剛才爹偷偷告訴我,他找人算過,這孩子命里帶福,旺家有福氣。”黃富貴搓著手看著剛出生的閨女憨笑。

    黃德磊濕漉漉的大腦袋趴在床邊,伸頭看床上睡在娘親懷里的小妹妹。

    “真丑,像個小猴子。”黃德磊嘀咕。被耳尖的黃富貴摟頭一巴掌:“瞎說什么呢,你生下來還不如你妹妹呢。”

    黃德磊也沒見過自己剛生下來長啥樣啊!大妹妹出生他還小,也不記事。只能悻悻地爬下床,拉著大妹妹黃桃去看二伯母殺魚。

    做個孩子真無奈,連點話語權都沒有!

    三天后,雨過天晴,黃寶貴坐在大哥黃榮貴肩頭上來看侄女了!

    你別看黃寶貴年齡小,比黃德磊還小一歲,但架不住輩分大呀,全家從老大黃榮貴到襁褓中的小嬰兒都知道這個小叔誰也惹不起。

    黃寶貴吭哧吭哧爬上三嫂的床,和黃德磊并排坐在床邊吃炒豆子。

    黃寶貴的衣服都是黃奶奶做的,每一件衣服都有二個大兜,花生熟了裝花生,瓜子熟了裝瓜子,冬天裝山芋,夏天裝蓮蓬。碰到青黃不接,炒把黃豆,炸點小魚干,也夠這個老叔嚼半天!

    老叔邊吃炒豆子邊問:“三丫頭叫什么名字?”

    黃家小兄弟姐妹都是從大到小排序,并不是一家一家單獨排序的。

    比如,大伯黃榮貴家的大兒子黃德光,就是大小子,二兒子黃德落,就是四小子,三兒子黃德孝就是六小子,大閨女黃米就是大丫頭。

    二伯黃華貴家的大兒子黃德明就是二小子,二兒子黃德忠就是五小子。

    黃豆爹黃富貴兄弟中排行三,大兒子黃德磊在小兄弟中也排三,大閨女黃桃就是二丫頭,三閨女黃豆自然就是三丫頭。

    黃三嫂摸了摸三丫頭軟軟的頭發說:“還沒起名字呢。”

    老叔從兜里抓著一把炒熟得黃豆咔嘣脆地吃著,聽見二丫頭還沒名字,舉起手里的黃豆說:“就叫黃豆,就叫黃豆。”

    一旁的黃富貴聽著覺得自家弟弟確實聰明,就這么拍板了。可憐還在睡夢中的二丫頭,就這么有了“黃豆”這個名字,誰也沒想起來問問本人愿意不愿意。

    黃豆會走就跟著老叔,娘要忙家務,黃桃雖然小,卻像個小大人一樣乖巧,天天跟著娘后面搭把手。黃豆不愿意掃院子,看雞,去菜園子拔草,就整天跟著老叔。

    跟著老叔好啊,有肉吃的。

    老叔出去玩開始是不愿意帶著黃豆的,一個路都走不好的女伢子,看見就煩。可耐不住黃豆嘴甜腦袋聰明,老叔老叔地哄著。

    這邊老叔摸泥鰍時候隨手堆幾攤泥巴,那邊黃豆說:“老叔你真聰明,這樣攔一道壩,魚就跑不掉了。”

    聰明的老叔立刻就著地形攔起一道土壩,壩里一窩無處可逃的魚!

    那個下午站岸上給老叔看衣服的黃豆,被老叔獎賞了一個他已經不愛吃的煮雞蛋。

    過幾天,老叔又在黃豆的夸獎下做了一個可以射小鳥的彈弓。沒有橡皮筋,用翻出來的牛筋做的彈弓射程一般,好在經久耐用。鳥沒射到一個,全村家禽家畜大部分被老叔過了一遍手,天天雞飛狗跳!

    因為這個彈弓,黃豆分享了老叔大半個月的零食。

    老叔覺得,二丫頭還不錯,不哭不鬧,聽指揮,以后就帶著玩吧。

    老叔去村里私塾,黃豆也跟著。開始先生還不愿意,畢竟孩子小,怕鬧騰。但是黃豆又乖巧又安靜,就在老叔腳邊坐著,不吭聲。

    私塾回來,老叔寫大字,黃豆就拿個樹枝在院子里地上寫。后來先生要交功課,老叔貪玩,來不及寫,就讓黃豆幫忙。

    黃豆覺得,自己投胎的時候肯定喝了稀釋過的孟婆湯,不然,為什么她的記憶里會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存在呢。

    不過,隨著年齡越大,記憶中的東西褪去的越多,慢慢黃豆就習慣了現在這種生活。

    不過,黃豆骨子里還是帶著一些上世殘存的東西。比如,對錢的熱愛。

    早上,老叔來喊黃豆去私塾,黃豆就不肯起床了,抱著被子哼哼唧唧說:“下午去。”

    老叔也無所謂,喊上黃德磊就走了。

    黃家男孩子基本都要去私塾識字,考不考功名不重要,黃老漢要求,必須得識字,不能做睜眼瞎。正常七歲去,跟著先生念個五年,不想念了,十二歲下來,回家種地也行學手藝也好。

    老叔一走,黃豆立刻從被窩里爬出來,自己穿上衣服蹬上鞋,先去灶房洗臉漱口吃飯,吃完了拿起籃子喊黃桃:“姐,走,摘花去。”

    黃桃也習慣了黃豆的小大人架勢,拿上籃子帶上刀,跟在菜園里忙活的娘招呼一聲,小姐倆就出門了。

    黃桃家在村東第一家,往東走是一片旱地,都是黃老漢家的,種著大豆高粱這些。再往東就是一條大路,一頭通縣城,一頭通小鎮。小鎮上有碼頭,有河,河里行船數日可入海,所以,大路上南來北往的車輛行人還不少。

    黃豆黃桃出門左拐向西,先經過二伯家,二伯家倆個哥哥,大的叫黃德明,在鎮上酒樓做活計,小的叫黃德忠去了私塾。

    小姐倆拎著籃子走到了大伯家,隔著籬笆就看見大伯家的大姐黃米坐在門口納鞋底。

    黃豆隔著籬笆就喊:“大姐,我和二姐去山邊摘花,你去不去?”

    聽見妹妹喊,黃米連忙放下手中的鞋底,轉身去灶房拎了個籃子出來:“'走,我也去,采花回來賣錢買絲線。”

    黃米最近正在學女紅,對這些繡花繡朵的絲線非常著迷。

    三姐妹一路走到山邊,南山不算太高,卻林深草密,山勢蜿蜒幾十里。

    她們要采的花是云母草,天氣熱,云母草剛剛開始開花。把花連株割下捆好背回來,再曬干,等父母趕集的時候帶去藥店賣了,就有或多或少的銅板進口袋了。

    夏天莊稼地里活多,又要澆灌又要除草,大人們根本沒心思去弄這些。村里孩子多,來賺這個錢的也少,男孩子能下地的都下地了,女孩子要在家里洗衣做飯看管更小的弟妹。

    有幾個有空閑的也不出來,她們即使辛苦割回去,賣了錢也落不進自己口袋。不像黃家,地多還慣孩子,男孩子都送去識字學手藝,女孩子也舍不得讓下地吃苦,最多在家幫忙做飯,學針線活。黃家還有一條規矩,誰掙的錢就是誰的,大人一分也不貪。

    不是大人不想貪,關鍵是黃老漢不允許。黃豆不得不從心里感嘆,碰上個這么英明神武的爺爺,是她多大的造化。

    黃豆力氣小,割不動云母草,只能在大姐姐的指揮下去割了茅草來打成草繩。等二個姐姐割倒了云母草,有一小捆,她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給捆起來。

    日上中午,割好的云母草,幾捆靠在一起,站在田野里,遠遠看去,像幾個小孩子,伏在草叢中竊竊私語。等曬到晚上再背回去,也輕很多,鄉下人純樸,也沒有人會去惦記幾個孩子割得這點藥材。

    下午,日頭毒,二個姐姐是不許出門的,小黃豆卻要陪老叔讀書。

    村里沒有女娃娃讀書的,黃豆算是個例外。現在的黃豆,天天去私塾也沒交錢,但是先生挺喜歡這個又漂亮又乖巧,嘴巴又甜還很聰明的小丫頭。

    先生是黃家村唯一的童生,也是黃豆沒出五服的本家,按序排行第七,黃豆就叫他“七爺爺”。

    七爺爺以前家境不錯,考了個童生再考秀才卻次次鎩羽而歸。

    混到兒子都能娶媳婦了,心也就死了,回來安心種幾畝地,順便教教村里的孩子,混點零用。

    原本七爺爺還想在兒子身上找補點希望,可惜七爺爺當初讀書太費錢了,娶媳婦的時候只考慮老實能干,結果生的幾個兒子都不是讀書的料。

    真是爹挫挫一個,娘蠢蠢一窩!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竹山县| 晋中市| 福州市| 肃宁县| 沐川县| 鹰潭市| 芷江| 舞阳县| 吐鲁番市| 祁阳县| 历史| 慈溪市| 宝兴县| 安平县| 奉节县| 博客| 金坛市| 邵阳市| 陆良县| 巍山| 临江市| 仙桃市| 芦山县| 五指山市| 绥江县| 临西县| 泰和县| 黄石市| 抚顺县| 南安市| 平潭县| 鸡泽县| 忻城县| 韶关市| 乾安县| 甘谷县| 从江县| 湘潭市| 金门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