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說:“我本來想選一只仙鶴來騎的,可是,聽了這個修仙得道的故事,后來被師父變成仙鶴,到天庭當(dāng)坐騎,后來想做人,結(jié)果就變成白骨,真的是讓我深思呀!”
俊彥太子道:“呵呵,怎么舍不得騎仙鶴了?那不如騎鹿吧?”
天歌說:“鹿,是不是也不愿意讓人騎它呢?”
俊彥太子道:“不是不愿意讓騎,人乃天地萬物之靈,被變作仙鶴,被人騎你說誰會愿意呢!”
天歌說:“對呀,要是我我也不愿意,不過是這樣的話,我寧愿做一個宮女,任勞任怨的把活干好就行了,怎么能變成一只動物呢?就算是會飛,就算是做神仙的徒弟神仙的坐騎,那也不如當(dāng)做人來的好了呀!我終于知道這個故事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我們向往的東西說不定并沒有我們想象的好,那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其實就是最珍貴的……”
俊彥太子道:“呵呵,說得好,不過你大可以放心,我這里的坐騎,都是在這里等著被神仙選走,好修行的,并不是人化作的,它們本來就是動物做的,也是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情,并不會有怨言,所以你大可以放心,不必害怕……”
天歌說:“我一直,有時候聽到敦煌莫高窟的九色鹿,總覺得神秘?zé)o比,不知道發(fā)生過怎樣的美好的故事,我總覺得這個故事很一定十分神奇,現(xiàn)在要選鹿,難免心中又想起這個故事……”
俊彥太子道:“敦煌莫高窟的“九色鹿”。講的是,在古印度恒河邊生活著一只美麗的鹿,她的皮毛能變幻出九種顏色,鹿角潔白如雪。一天,九色鹿在河邊聽到一陣呼救聲,見一名落水者正在波濤中掙扎。九色鹿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奮力將落水者救上了岸。被救者調(diào)達(dá)跪在九色鹿面前千恩萬謝,表示愿做奴仆,侍奉九色鹿。九色鹿說:“我這里水草豐美,不用人侍奉,如若報恩,就請你不要把我的行蹤告訴別人。”調(diào)達(dá)說:“我要是違背誓言,定會遭報應(yīng)。”
一天夜里,王后夢見一只美麗的九色鹿,清早對國王說:“我夢見了一只美麗的鹿,我想用鹿皮做座褥,用鹿角做拂柄,你趕快派人捕捉此鹿。我若得不到九色鹿,便會死去。”于是,國王立即派人四處張貼告示,重金懸賞:“誰能找到九色鹿或報告其行蹤,將分給他一半國土,賞賜滿金碗的銀豆和滿銀碗的金豆。”
調(diào)達(dá)看到告示,卑鄙地向國王告密,并帶領(lǐng)國王的人馬捉拿九色鹿。九色鹿無路可逃,從容走到國王面前,昂首站立。得知調(diào)達(dá)告密,九色鹿對國王說:“賢明的君主,我曾對你的國人有恩,為何卻要殺我?”九色鹿向國王訴說了救調(diào)達(dá)的經(jīng)過。國王十分慚愧,憤怒斥責(zé)調(diào)達(dá)忘恩負(fù)義,并下令全國任何人不準(zhǔn)傷害九色鹿。從此,九色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這個國家。調(diào)達(dá)和貪心的王后,都受到了嚴(yán)厲報應(yīng)。“九色鹿”故事表達(dá)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的根本精神,抒發(fā)了慈悲濟(jì)世的宗教情懷。
在“天涯海角”海南也有關(guān)于鹿的故事。三亞“鹿回頭”山崖上,屹立著一尊美麗的“神鹿”雕塑。據(jù)說,“神鹿”是上界仙女,她看中了勤勞勇敢的黎族青年獵手,偷偷下凡,變作花鹿,讓他追趕。一直追了三天三夜,翻過九十九座山,淌過九十九條河,把他引到海邊山崖,突然停下,剎那間由花鹿變成美麗的黎族少女,雙目脈脈含情,顧盼生輝,閃耀著青春少女的純真、嫵媚,表露著美好的追求、美好的期待。由此,這山崖便成了“鹿回頭”,三亞也成了“鹿城”,鹿成了永留人間的美好愛情象征。
三亞是“鹿城”,印度恒河河畔則有著名的“鹿野苑”。原先,恒河河畔森林茂密,水草肥美,麋鹿覓食其間,無憂無慮。一位國王到鹿野苑圍獵,麋鹿死傷慘重。于是,領(lǐng)頭的鹿王為保護(hù)鹿群,每天安排一頭鹿?fàn)奚渌箘t躲藏起來。但即便這樣,每天的獵殺仍使鹿群銳減。一天,輪到一頭懷孕的母鹿?fàn)奚雇醪蝗蹋瑳Q定親身替代。鹿王徑直走到國王面前,訴說鹿群危難,甘愿代部下受死。國王聽后震驚、慚愧,覺得自己身為國王竟不如鹿王,便下令不再獵鹿,不再殺生,讓鹿群自由繁衍。這群鹿不是仙鹿,但鹿王那雙哀怨凄絕而又凜然難犯的眼神,令人怦然心動。
佛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后,初次講法的地點就在鹿野苑,幾千年間鹿野苑不知聚集過多少僧眾,感化過多少信徒。公元631年,大唐高僧玄奘曾到那里取經(jīng),帶回經(jīng)書600多部。他在《大唐西域記》中對鹿野苑作了記述,用文化把長安與鹿野苑連成一線,雖年代久遠(yuǎn),佛理脈絡(luò)了然,鹿跳躍著的身影和故事綿延流傳,映襯出文化的魅力。
天歌說:“可是我一直覺得鹿是我們中國的,古代,鹿還寓意長壽。相傳唐玄宗狩獵,射中一只大鹿。張果老說,此鹿曾被漢武帝在上林苑捕捉,經(jīng)臣當(dāng)時上奏,這是一只仙鹿,壽將千年,今日活捉,不如放生,武帝準(zhǔn)臣奏議,將鹿放歸山林。如今計算,已有842年。玄宗聞之慚然。后來,人們把鹿作為長壽的象征,常與壽星相伴。“鹿城”三亞也稱“長壽之城”。”
俊彥太子道:“宗教、神話故事是美麗的。鹿是人類的朋友,在人類世界,鹿是謙謙君子,形象可愛,氣質(zhì)高雅。古人認(rèn)為,鹿是瑞祥之兆。鹿與“祿”諧音,象征富裕;鹿與蝙蝠在一起,表示“福祿雙全”;鹿和“福壽”二字相連,表示“福祿壽”。總之,鹿是吉祥物,兆示祥和、安全。“鹿回頭”的鹿,具體化為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溫暖著人間的愛情、親情。“鹿野苑”的鹿王,大義凜然,不懼犧牲。敦煌的“九色鹿”,更是成了普救眾生的象征。幾頭鹿連接中外,溝通古今,形成了一種“鹿文化”。”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