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說:“我就知道有個王母娘娘,和她的七個女兒,七仙女……”
俊彥太子道:“道教中的女性尊神西王母,她授予世人長生不老之道。《道德經(jīng)》中充滿了“母性主題”和“女性至上”。所有的偉大母親的象征——黑暗、夜晚、裂縫、深淵、山谷、溝壑、子g——都出現(xiàn)在道的描述中。”
天歌說:“那照這樣說,道教對于女性還真是地位挺高呢!我一直也是有這方面的疑惑,一陰一陽之謂道,那男女還不是一樣么!”
俊彥太子道:“道是空器皿,是風(fēng)箱,是快要降臨的黑暗,道先于所有神,是天地之門的神秘女性,是母親,是母雞,是母馬,是偉大的母親。道也是水,哺育和滋潤萬物;道是有生長能力的山谷。道教認(rèn)為哺育生命不可或缺的溫柔、體貼、自給和被動的女性特質(zhì)也是神的屬性;強壯、寧折不彎、好斗的男性之途是夭折之路。道教反復(fù)強調(diào)無意識的本能生活的無上幸福,強調(diào)萬物在母體內(nèi)的和諧與根基,沒有自我認(rèn)同性的事物才能永久。“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歌說:“我本以為男女有別,能尊重女性,也就可以了,現(xiàn)在看來我的猜測是對的,如果是這樣,那我也不奢望男女平等了!”
俊彥太子道:“怎么不能奢望,這本來就是現(xiàn)實,道教還從“陰陽平衡”的角度主張男女性別平等,認(rèn)為男人和女人都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男女和合、平等上升到自然之道的高度。就人類社會的存續(xù)而言,女性和男性一樣是必不可少的。道教認(rèn)為:“男女者,陰陽之本也。”“天地之性,半陰半陽。”“男不能獨生,女不能獨養(yǎng)。”男女之間是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關(guān)系,社會的發(fā)展進(jìn)步僅僅依靠男性是不現(xiàn)實的。除教義上貴柔、尚陰和主張男女平等之外,在道教的修煉、教義、組織方面女性同樣受到重視。”
天歌說:“呵呵,那真是太好了,小時候覺得電影里要讓信仰,說人要有信仰,當(dāng)時就思考了幾個宗教的情況。覺得都不把女性當(dāng)回事,我既然為女人,我又不愿意也不甘心,女人為什么不能做神仙,所以覺得都不好。現(xiàn)在想來小時候,覺得道教不用剃頭,仙風(fēng)道骨的打扮也好看,還真是挺喜歡的。現(xiàn)在就越確定了想法了!”
俊彥太子道:“呵呵,怎么,想當(dāng)神仙還不想付出?”
天歌說:“不是這樣的,哪個人不愛美呢!就像剛才說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是一個道理,當(dāng)神仙能美美的,不是更好……”
俊彥太子道:“好了,你隨意挑選一只坐騎,試飛一下,過幾天,我還要帶你去給人過生日呢!”
天歌說:“給誰過生日?”
俊彥太子居然要帶自己去參加生日聚會嗎?天吶,先不說這是多么大的榮寵,到時候不知道要有多少雙羨慕嫉妒恨的眼睛,要殺死自己呢!
俊彥太子道:“農(nóng)歷十月初十(2019年11月6日),恭賀應(yīng)變天尊圣誕!”
天歌道:“應(yīng)變天尊是哪位?怎么從來沒有聽說過呢!”
俊彥太子道:“張果老仙師,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原名“張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們尊稱其為“張果老”。道教稱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yīng)變天尊。居中條洞天。”
天歌驚呼道:“天吶,真的有張果老呀?”
俊彥太子道:“鶴髮童顏叟。長生不老仙。恒州寄跡。往來汾晉之間。秦政亂平。養(yǎng)息嵩華之穴。坐騎之變幻偏奇。齒落之重生更異。太宗高宗。徒切白駒之慕。百歲千歲。疇知年數(shù)之長。佯卒于妒女。廟前欺武。實所以拒。偽樂素于集賢。院內(nèi)談道。總有以開。君號錫明。延冠衝斗酒。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中條洞天帝主通玄應(yīng)變天尊。”
天歌說:“我們要見張果老?”
俊彥太子道:“嗯,別驚奇,就是張果老,其神異事跡很多,為八仙中最年長仙翁。張果老常背負(fù)一個道情筒,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勸化度人。他倒騎著一頭小毛驢,日能行萬里,當(dāng)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jù)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疊起來,放在皮囊里。后來民間的名言“騎驢看唱本”就源于此。”
天歌說:“可是這都是民間傳說么?”
俊彥太子道:“張果老,確有其人,盡管他自己隱去出身、年歲和籍貫,而其得長壽胎息之法,時人有目共睹,況史不絕書。他曾三次回絕太宗、高宗和武則天皇帝之召請,第四次應(yīng)玄宗之召請,到東都洛陽,住集賢院,其種種超常跡象,表露無遺;其高深箸作流傳后世。唐太宗,唐高宗征召他時,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腐爛發(fā)臭。武則天聽后,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天寶年間(公元742——756 年)唐玄宗忽然心血來潮,又想起了張果老,立即派人到中條山召請張果老到京城,張果老一見來使,便倒地死去,弟子們便就地將他入棺埋葬。若干年后,起棺遷葬時,開棺一看,棺內(nèi)空空,才又知道他是成仙而去。后來,皇上下詔于此地建棲霞觀以作祭祀之所。”
天歌說:“那他都是天尊了,一般叫天尊的可都不簡單吧?”
俊彥太子道:“張果老的傳世著作有:《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一卷,《氣訣》一卷,《休糧服氣法》一卷。《陰符經(jīng)太無傳》一卷,《陰符經(jīng)辨命論》一卷,《神仙得道靈藥經(jīng)》一卷,《罔象成名圖》一卷,《陰符經(jīng)注》一卷,《道體論》和《太上九要心印妙經(jīng)》等。后有詩曰:“舉世多少人,無如這老漢。不是倒騎驢,萬事回頭看。”張果老故事啟示我們做任何事情,盡量要考慮全面,思前想后。”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