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戰(zhàn)爭是殘酷的。
直到巳時末,孔雀河上游漂流尸體下來的速度,才開始放緩。
這時,河邊堆放的、被新?lián)粕蟻淼氖w,又增加了近兩萬具。
周大勇心里很緊張,有些想不通地問鄭邦:“鄭大哥,如果我們楚軍在大前天晚上,收復(fù)梁州時,抓到了齊王或者齊國太子,為什么前天晚上,卻寧肯跟齊軍決一死戰(zhàn),也沒有拿他們來要脅齊軍呢?”
鄭邦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
他淡定地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齊王或者齊國太子,已經(jīng)被楚軍安排人偷偷送走,不在梁州;另一種是,齊王或者齊國太子,在大前天晚上被抓時,負(fù)隅頑抗,已經(jīng)死在梁州。”
“那肯定是第二種可能了,因為我們楚軍守梁州的將領(lǐng),要是抓到齊王或者齊國太子,按規(guī)矩,得先關(guān)押起來,然后通知楚王,照他的旨意才能處置的。”周大勇一臉郁悶。
蕭瓊枝卻搖了搖頭:“不一定,二叔,我倒覺得,應(yīng)該是第一種可能。”
“為什么?”周大勇馬上好奇地問。
蕭瓊枝耐心分析:“現(xiàn)在是大雪天氣,我們楚軍糧草輸送困難,養(yǎng)兵不易,守梁州,還需要梁州里面,也有糧草供應(yīng)才能守得久。”
“而我們楚地今年八月稻子豐收時,持續(xù)大雨,九月至前天,又持續(xù)大旱,各地糧食欠收,梁州的情況,肯定也差不多。”
“再加上梁州前陣子是落在齊軍手里,哪怕是有些存糧,必然也被搜刮得差不多了,我們楚軍收復(fù)梁州后,也許還要勻出糧食,來養(yǎng)城里百姓。”
“這樣的情況下,梁州無法久守,只怕等不到楚軍通知楚王,照他的旨意處置,梁州就會再次落入齊軍的手里,包括齊王或者齊國太子,也將被齊軍解救出來,順利回歸。”
“所以,楚軍為了順利把齊王或者齊國太子,送到楚京,很可能在前天白天,就已經(jīng)偷偷安排幾個人,喬裝打扮,神不知、鬼不覺地帶著齊王或者齊國太子,離開梁州。”
“同時,為了避免被齊軍很快察覺這事,派精兵沿途追上、或者派細(xì)作半路劫持,于是,在齊軍前晚偷襲時,又故意跟齊軍決一死戰(zhàn),以便讓齊軍誤以為齊王或者齊國太子,還在梁州。”
“枝兒,如果事情真如你分析的這樣,那么,楚軍這次負(fù)責(zé)指揮收復(fù)糧州的將領(lǐng),應(yīng)該是楚國名將張卓。”鄭邦仔細(xì)聽完,不無興味地說。
“不會吧?鄭大哥,我聽說,張卓將軍早在九年前,跟楚王太傅陶放翁,一起卷入了楚王王弟楚顯的謀反事件,被楚王以鴆酒賜死,早就不在人世了呀。”周大勇顯得難以置信。
“表面看,確實如此,不過,楚國將領(lǐng),除了張卓,沒有其他人,能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除非,這是一位在楚齊之戰(zhàn)中,被新提拔上來的將領(lǐng)。”鄭邦很有把握。
“那他肯定是我爹!”蕭瓊枝靈機一動,突然笑瞇瞇地大聲說。
引得一旁正在給尸體畫像的許年和鄭淵,都忍不住轉(zhuǎn)過頭來看。
其中,鄭淵還好奇地開口問蕭瓊枝:“枝兒,發(fā)生了什么好事,讓你一提到你爹,就這么高興?”
“是這樣的,鄭老先生……”蕭瓊枝連忙把她跟鄭邦、周大勇剛才說的話,都跟鄭淵轉(zhuǎn)述了一遍。
鄭淵仔細(xì)聽完,溫和地說:“昭太子殿下前幾天來看望我時,跟我提到,我們楚軍表面是由驍勇有余、謀略不足的莊驍將軍掛帥,其實他只是副帥,真正的主帥是擅長用人的老將軍楊凱。”
“而楊凱將軍,不僅擅長用人,還在用人上,不看資歷與身世,只看戰(zhàn)功,很喜歡給寒門將士,出人頭地的機會。”
“枝兒,你爹大智,我曾經(jīng)見過幾次,他是個文武全才,識見、氣度也都異于常人,只要在軍中表現(xiàn)出色,很有可能被楊凱將軍,提拔為這次負(fù)責(zé)指揮收復(fù)糧州的將領(lǐng)。”
“可是,鄭先生,我大哥才從軍兩個多月,就算他是個文武全才,應(yīng)該也不可能這么快,就能從一個普通士兵,被提拔為、負(fù)責(zé)指揮收復(fù)梁州的將領(lǐng)吧?”周大勇將信將疑地問。
鄭淵擺擺手:“大勇,武官的提拔跟文官不一樣,文官政績是以年計,而武官的功勞,在戰(zhàn)時,是以人頭計。兩個多月的時間,對于一個身在前線的士兵來說,已經(jīng)不短了。”
“我實話告訴你吧!自從你大哥從軍至今,楚、齊兩軍之間,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就打了二十余場。”
“至昭太子殿下前幾天來看望我那時止,我們楚軍的傷亡人數(shù),累計五十七萬多,齊軍的傷亡人數(shù),累計五十五萬左右。”
蕭瓊枝聽得興致勃勃,想了想,說:“我記得在我爹從軍前,我爹看鄉(xiāng)里的官府告示時,說楚國只有六十萬大軍,齊國卻有八十萬大軍,我們楚軍當(dāng)時傷亡近二十萬,齊軍當(dāng)時傷亡只有十萬左右。”
“這才短短兩個多月,我們楚軍的傷亡增加三十七萬,齊軍的傷亡卻增加四十五萬,充分說明我軍打的勝仗,要比齊軍多,大幅拉近了跟齊國的兵力差距!”
鄭淵溫和地笑笑,說:“枝兒,齊軍比我們楚軍要驍勇善戰(zhàn),其實我們楚軍的兵力,比齊軍要多,才是能打大勝仗的根本原因。”
“鄭先生,你是不是弄錯了?我聽說,我們楚軍前兩個月增兵三十萬時,齊軍也增兵十萬了,等于說,我們楚軍當(dāng)時一共是七十萬,而齊軍當(dāng)時一共仍然是八十萬。”周大勇提醒。
鄭淵笑著搖頭:“大勇,這都是表面情況。其實,早在齊王找燕王成功借兵二十萬那時,楚王就曾經(jīng)飛鴿傳書給我,問我可有對策。”
“我回復(fù)他,可以利用征收皇糧的機會,表面上,下令以讓交不上皇糧者,考慮充軍。”
“暗下則派楊凱將軍,組織一批可靠的人,到各鄉(xiāng),動員交不上皇糧者從軍,并承諾凡從軍者,除了免交當(dāng)時的王糧,還可以免交接下來一年的皇糧。”
“就這樣,歷時一個月,共招得二十余萬人。”
“至次月,楚王再利用增收皇糧的機會,公開招兵三十萬,送往前線,實則把之前暗下招的二十萬人,也充進去。”
“等于我們楚軍實際上不是增兵三十萬,而是增兵五十萬,加上原有的四十萬,共九十萬,比起齊軍的八十萬,還要多出十萬。”
“原來是這么回事,鄭老先生,你能想出這么好的計謀,真是太厲害了!”蕭瓊枝由衷地稱贊。
真是真人不露相。
難怪楚王和昭太子,都那么看重鄭老先生。
鄭老先生的文韜武略,都很高明,為人又沉穩(wěn)可靠,就是換上她,也很樂意看重。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