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墨子柒讓他將以往的經(jīng)歷都說出來,那阮小六便不再隱瞞。
期間,他從親妹妹被賣開始,逐步從離家后被梅姐收留,在員外家打工,周圍同伴逐漸消失,到他跟蹤馬車的過程說得清清楚楚,期間甚至將員外家怎樣坑殺的伙伴都描繪了出來。
而后,阮小六是怎樣偷偷潛入員外家的,怎樣偷吃了“寶物”,為什么將孩子轉(zhuǎn)交他人,又為何前來梅城,怎樣前往亂葬崗找尋到親妹妹的尸體,又用了什么辦法潛入繡春樓刺殺秦老板,也在當(dāng)堂逐一闡述了出來。
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向來都有幾分道理。
秦老板、阮小六都是當(dāng)局者,而墨子柒、卜衣候與外面的圍觀百姓,則是旁觀者。
他們看事情,通常像是聽故事,而阮小六這則故事,有頭有尾,顯然可信度較高。
可縣衙是個講證據(jù)的地方,講故事并不會讓人信任你......
“聽你此言,整件事情的開端與結(jié)尾,你是受害者,而秦老板和那個員外,則是加害別人的惡人?”墨子柒梳理著阮小六故事的思路,隨即余光掃了眼座上的秦老板問道。
“墨大人!梅城縣衙不能以一個故事給人定罪吧!”
卜衣候雖然知道阮小六的身上有不少秘密,但也沒想到他竟然將所有的事情都坦白了出來,很明顯他根本便沒打算活著離開。
但若是秦家因?yàn)榇耸卤粻窟B,自己非但得不到好處,反而還極易被人拖下水。
不論怎么說,都不能讓整件事情向刺殺與拐賣孩童以外的情況發(fā)展......
“你的意思是...我辦案不講證據(jù)?”
“呵呵,墨大人恐怕誤會了,下官的意思是,咱們斷案必須講證據(jù),有了證據(jù)您才能相信他所說的話,才可能推翻目前刺殺與拐賣兩起案子。”
“嗯...沒錯,有葛仵作在場,咱們不怕沒有證據(jù)。”
墨子柒盯著卜衣侯笑了笑,隨即便喚人將阮小六妹妹的尸身抬了出來,并在四周做好的遮擋,以避免其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
“墨大人,您說說,有什么證據(jù)這人是秦老板殺的?”
卜衣候不是仵作出身,他湊上來瞥了一眼,自然看不出來什么門道,而“哥布林”瞧了眼,則微微皺眉,回頭朝著墨子柒問道:“是什么人會對一個孩子做這么殘忍的事?”
“葛仵作既然有疑問,何不親自查驗(yàn)一下?”
其實(shí)墨子柒有些私心,若是自己當(dāng)著人家的面說問題,那極有可能會被人駁回,甚至當(dāng)眾出丑,而若是讓這位仵作先行查驗(yàn),則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可能作為證據(jù)錄入。
在所有證據(jù)都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哥布林”雖是仵作,但在案件審理與推斷方面,卻未必知道哪些需要隱瞞,而哪些可以公布于眾。
如此,墨子柒便掌握了先機(jī)和整起案件的主導(dǎo)權(quán)。
“哥布林”知道墨子柒的想法,可現(xiàn)場只有自己一位名正言順的仵作,他即便不想看,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當(dāng)然,他心里也清楚,如果自己找出來的線索少了,墨子柒可能借題發(fā)揮,讓自己的仵作名聲受到影響,而若是提供的線索多了,恐怕也會對秦老板不利。
不過,既然秦家人對自己有隱瞞,并未如實(shí)交代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那么“哥布林”其實(shí)也不必急于為他們開脫,更何況沒多少人知道,“哥布林”平生最看不起的便是對女人和孩子下手的惡人。
如果整起案件真的是秦老板在作怪,那很不巧,他把葛仵作兩個忌諱都犯了。
“來人,將我的包裹帶來!”
“哥布林”沒有啰嗦,直接朝著最近的衙役喊道,隨后往起袖子,卻看到卜衣候皺眉盯著自己,并且那表情很奇怪。
顯然,卜衣候不相信“哥布林”,因?yàn)樗裁靼啄悠獾挠靡猓案绮剂帧背擅丫茫羰钱?dāng)真為了一筆不義之財,將自己的名聲賠進(jìn)去,肯定也不現(xiàn)實(shí)。
“葛大人!您可要仔細(xì)查驗(yàn),千萬別漏掉什么不該漏的!”
“下官在仵作的位置上待了二十余年,無需卜大人提醒。”
“哥布林”話落,見自己的包裹被人取來,隨即便解開了繩索,將其中十三柄形色各異的刀刃展現(xiàn)在了所有人的眼前,而后他又拆開一壇酒的泥封,將其圍著尸體撒了一圈,又插上三根朱紅色的香,含好口檀,才朝著尸體施了一禮。
“姑娘,稍后多有得罪,還請見諒。”
相比較“哥布林”而言,墨子柒在驗(yàn)尸方面明顯是業(yè)余的,這不單是驗(yàn)尸方法的差距,也是二者規(guī)矩和儀式上的差距。
墨子柒心中暗自感嘆一聲,便陪同其他人等著“哥布林”的查驗(yàn)結(jié)果。
當(dāng)然,她心里也在祈禱,祈禱著他的推論與自己相差不遠(yuǎn)......
“看得出來,墨大人采用了蒸尸法,時間與火候控制的不錯,沒有對尸身造成太大損傷,所以如今仍有較多的線索可以查驗(yàn)。”
“這孩子在活著的時候,沒少遭罪,身上受棍傷十余處,鞭傷十余處,身體多處骨裂與骨折,并且在受傷后,用了些常見的草藥敷了傷口,所以說這孩子被人打成了殘疾也不為過。”
“從衣料和骨茬縫隙中可以看到泥土,土質(zhì)偏黑,質(zhì)地松軟,其中隱約有血和泥土混合,可知在孩子去世短時間內(nèi),便被丟棄在了亂葬崗,因此才會有此種泥塊出現(xiàn)。”
“從脖頸處來看,斬首所用刀具應(yīng)為重兵器,刃長卻并不鋒利,所以應(yīng)該是用來經(jīng)常砍骨頭的刀具,而從骨茬中可見些許兵刃碎屑,可知此刀刃硬脊軟,并非屠戶常用的砍刀。”
“相反,這種刀應(yīng)該是專門用來打斗的,為避免刀身過硬而折斷,才有了這種設(shè)計。”
“所以,可推斷斬首刀刃為戰(zhàn)爭期間常用的斬馬刀或樸刀,此種刀只有官家或有江湖背景的人才會有,尋常人家絕對見不到。”
“另外,從肘、膝部位可知,尸體處理期間曾有拖拽痕跡,以致骨骼上略有擦痕。”
“從擦痕來看,摩擦痕跡深度相似,可見并非土地、泥地、砂石地,相反應(yīng)該是由大塊磚石鋪設(shè)而成的場地,而摩擦痕跡內(nèi)并無地面碎屑,僅有點(diǎn)灰塵集聚在內(nèi),可見地面較硬,骨骼無法對其造成損傷,由此可知兇殺現(xiàn)場鋪設(shè)的應(yīng)該是青石地面。”
“這種地面成本雖然不高,但若是大范圍敷設(shè),也只有鄉(xiāng)紳富商才能做到。”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fèi)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