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柳家也是大有問題,好好一個女孩兒,養成這幅樣子,當初被逼迫不敢對柳家人說,可見他們說的把柳氏當親生的話,大有水分。”
“行了行了,往事不可追。現在說這些也沒什么用,總歸柳氏立起來了。刺繡大家的事還望大家留意啊。”
容大儒說:“學別人會的有什么意思,不如在我這兒做個弟子,刺繡先學畫畫,說不準以后也能開創新的流派,成為一代大家。”
謝院長一聽喜出望外:“那就多謝容兄了。”
容大儒擺擺手:“不值一提。只是我話放在這里,對外我可不承認她是我弟子,能不能成為一代大家靠她自己。”
“合該如此。”謝大儒說。
解決完柳蕓的事,一群人就準備瞧瞧憑松鶴書院是怎么把本縣治理的有天下大治的氣息。
大家風塵仆仆來到青山鎮周邊鄉村,太陽熾烈,地上的草葉枯黃,在陽光下走路仿佛踏進了蒸籠。
不一會兒一群人就汗流浹背,后面提著水囊的小廝殷勤遞上水。
喝了一大口,李三元擦擦額頭上的汗說:“這天熱的不正常,也只有在這時候,才知道缺水是多么痛苦的事。”
“是啊。原先數十輛大車從百里外運水,都供應給書院內的景致了。你們要是早來一月,還能見到松鶴書院的奇景呢。”謝院長說。
“現在你們水車的水呢?”
“百姓都要渴死了,哪有余力再維持精致?那數十輛大車的水都送到山里去了。所幸城里還有幾口井沒枯,不然吃水都成問題。”
“謝匹夫長進不少,還知道心系百姓了。”
太陽這樣大,李三元依然不改嘴毒本色,狀似無意的嘲諷。
大家熱的無心反駁。
謝院長繼續講富商大興土木讓城外百姓有口飯吃的事。
“奇了,商賈奢靡無度,以前是讓人唾棄的事。在這里竟然變成好事了。”
解決完柳蕓的事,一群人就準備瞧瞧憑松鶴書院是怎么把本縣治理的有天下大治的氣息。
大家風塵仆仆來到青山鎮周邊鄉村,太陽熾烈,地上的草葉枯黃,在陽光下走路仿佛踏進了蒸籠。
不一會兒一群人就汗流浹背,后面提著水囊的小廝殷勤遞上水。
喝了一大口,李三元擦擦額頭上的汗說:“這天熱的不正常,也只有在這時候,才知道缺水是多么痛苦的事。”
“是啊。原先數十輛大車從百里外運水,都供應給書院內的景致了。你們要是早來一月,還能見到松鶴書院的奇景呢。”謝院長說。
“現在你們水車的水呢?”
“百姓都要渴死了,哪有余力再維持精致?那數十輛大車的水都送到山里去了。所幸城里還有幾口井沒枯,不然吃水都成問題。”
“謝匹夫長進不少,還知道心系百姓了。”
太陽這樣大,李三元依然不該嘴毒本色,狀似無意的嘲諷。
大家熱的無心反駁。
謝院長繼續講富商大興土木讓城外百姓有口飯吃的事。
“奇了,商賈奢靡無度,以前是讓人唾棄的事。在這里竟然變成好事了。”
“商賈奢靡與否,是由市場決定的。有些事正該多看看,格物致知,正是從微小的事物中得到通行天下的道理。格的物少了,道理便不全面。”
“行了謝匹夫,咱們又不是書院學子。你這好為人師的毛病也應該改一改。老子現在快熱死了,趕快找個地方讓我們乘涼。”
謝院長無奈一笑,找了一戶農家過去敲門。
開門的是一位老婦人,佝僂著腰,見到這么多人有些惶恐。
“你……你們……”
“老人家,我們是附近松鶴書院的先生,想借您的房子歇個腳。順便討一碗水喝。”
“沒有水,今天分的水才夠做飯!”老婦人急急忙忙說。
謝院長溫和的笑:“不妨事,既然沒水,我們就進來歇個腳,等太陽小的時候再上路。”
他從袖口掏出幾枚銅錢:“不會妨礙你們做事,這天也不好趕路。老人家,發發善心吧。”
把錢遞給老婦人。
老婦人一接過錢,立刻喜笑顏開:“快進,快進來。老婆子男人死的早,家里有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生有三個孫子兩個孫女。兩個兒子都在城里做工,媳婦在家織布。
家里現在就一群老弱婦孺,平時雖然有松鶴書院的巡邏,還是擔心孩子們和媳婦的安全。這年歲不同平常。”
“我們理解。”謝院長說著領著一群人進了小院。
天氣燥熱,孩子們趴在床上玩。隔壁房間不斷傳來機杼聲。
李三元就說:“老人家,你們生活不錯呀,竟然有兩臺織布機。”
老婦人露出羞赧又不安的笑:“哪是我們能買起的,是松鶴書院租給我們的,一天三文錢,等攢夠織布機的錢后,織布機才是我們的。”
李三元向謝院長投以贊嘆的目光。
謝院長含笑點頭,低聲說:“這些主意都是柳氏蕓娘想的。她還提過一個兩贏的辦法,婦女使用織布機,所得布料一半歸松鶴書院。不過書院學子不差錢,覺悟也高,覺得為百姓計,不應計較利益。
不僅是織布機,還有鐵鍋,瓦罐,鋤頭斧子等農具。都借給他們,等他們籌到足夠抵的錢后東西才屬于他們。
這些東西雖說利潤微薄,不過也能勉強維持書院運轉,還得了好名聲。”
周圍人連聲贊嘆,說這種事情也能想到,柳氏蕓娘真與常人不同。
謝大儒與有榮焉的笑。
心說你們真以為我被柳氏迷昏頭,不顧一切要幫她。
要不是她真有才華,我也不會對她那么推崇啊。
大儒的驕傲還是要有的。
接著謝院長又介紹了新挖的河道和干渠,以及河邊正修的水車。
說這些都是《天工開物》里的東西,一般學子不會看這類雜書的,也不知柳蕓從哪里得知。
還是她真的把自己當百姓,才會為百姓考慮的如此周全。
幾個小娃嬉笑著從屋里走出來,嘴里念著“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之類的,手里拿著小木棍。
“祖宗,小心點!”老婦人笑著看著他們打鬧,語氣很驕傲的說:“松鶴書院那些書生真有本事,怕孩子們沒紙筆練字,就讓木匠打了木框,里面鋪上沙子練字。還給發了幾張墨寶,我幾個孫兒也能照著有模有樣的識字了呢。”
“這也是柳氏提議的。說平常時候農人嫌棄進學花費太大,又負擔不起。讓他們看到松鶴書院學子的能耐,再給他們一個不花錢就能識字的好事。就算成不了讀書人,以后也能去鎮里當個伙計賬房,多識字總沒壞處。
又說長此以往,本地必定文風興盛,不輸江西。而這些,都是松鶴書院努力經營得來的,那時還有哪所書院能和松鶴書院相比?”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