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曦月學習很有天分,對相關內容理解的也很透徹。
劉教授見她孺子可教,就教她制備復合肥料的方法。
鉀肥制作技術還是十幾年前化學家侯德榜研制出來的,現在也只在全國各地開了四五家工廠。
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周曦月心想,復合肥市場現在一片空白,只要她想,她隨時可以利用這一份制備技術賺錢。
劉教授這么信任她,把重要的技術教給她,周曦月無以為報,只能更努力的學習,才能不負兩位老師的期盼。
周曦月經過三個月的學習,進步驚人,李教授和劉教授都很滿意,認為她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因為是人才,所以更加珍惜。兩人都認為應該最大程度的挖掘她的潛力。
現在去上工農兵大學是耽誤她,兩位大佬親自列了書單,編寫了教材,要讓她的學識實現從高中生到碩士生的巨大飛躍。
不過在這之前,周曦月要去紅星村指導種田工作。
公社領導非常重視,聽說播種的時候會蒞臨現場。
周曦月寫了一份詳盡的計劃表,她借著農科所的關系,牽線讓村里買了復合肥。
村長開始有所疑慮,買化肥要花這么多錢,都能抵上糧食產量增長的錢了。
再一個,化肥這個東西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人們接受新事物需要一個過程。
更別提是關乎莊稼豐收的大事了。
但他是拗不過周曦月的。
紅星村周圍從沒見過化肥的影子,別的地方就不一定了。
周曦月記得劉教授說過有些地方用尿素袋子做褲子,這還是領導干部才能穿的時髦東西。
既然東西已經流行開來,也沒什么阻止它的理由了。
何況她的計劃書將紅星村的土地狀況,土壤肥力,追肥時間等寫的清清楚楚。麥種是從農科所借來的能防治病蟲害的藥液浸泡的,并從中挑選出粒大飽滿模樣好的麥粒做種。
以往地里沒有施有機肥,浸泡種子的藥液只是草木灰為主料制成的純天然藥劑。
今年有了很大進步,周曦月已經認定今年的糧食依然會大豐收。
村長自己很忐忑,雖然兒子和周曦月一如既往的鎮定,他還是心慌。
時不時給兒子寫信訴說憂慮,況且周曦月的計劃書規定麥子長成前要施四次肥。村長懂的過猶不及的道理,就想著周曦月是不是弄錯了。
萬一弄錯了,來年村民們吃什么?
雖然周曦月是可靠的人,但沒有一個有足夠權威的人認證,村長還是懷疑周曦月的能力。
還有,計劃書上步驟復雜,平時下地就很辛苦了,還要承擔額外的活兒,鄉親們都有些埋怨。
周曦月在村里呆了一個月,和村民們一起下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莊稼施肥的好處。
總算把村民安撫住,讓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
還讓他們記住了肥料的好處。
等一切事完,她突然想起來李文蘭。
李文蘭被要到城里的單位指導種田,第一年增加產量是會增加。
可是到了第二年,土壤肥力不夠,也會出現和她一樣的困境。而李文蘭沒有經過進修,遇到這種情況,在書上也找不到解決辦法,肯定會擔憂。
怎么說她也是李文蘭的領路人,不能對她的困境置之不理。
周曦月就寫了一封長信,連同自己給紅星村土地制定的計劃書一起塞進信封,郵寄給李文蘭。
說到李文蘭,突然又想起昌蓮萍,當時兩人約定好,周曦月給她寄吃的喝的。結果最近一段時間太忙,一忙就忘了這件事。
她連忙買了一大堆吃的分成兩個包裹,一個給李文蘭,一個給周曦月。
信寄出去之后,她在紅星村呆的時間也夠長了,事情也告一段落,她回到農科所繼續工作。
學習的日子過的很快,不經意間紅星村就傳來了糧食豐收的消息。
李教授很感興趣,說要隨她去看看。
劉教授也要隨行。
麥子豐收這一天,紅星村來了很多人,大家都想看看能不能延續上一年的奇跡。
畝產超過五百斤,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紅星村真的找到了好辦法。
村民們拿著鐮刀在田里熱火朝天的割麥,周曦月感慨的看看自己的手,原先還有種地磨出來的繭子,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
可想而知的,她現在的割麥速度也和別人不能同日而語。
她就不搗亂了。
一行人站在田埂上看人割麥,麥子暖烘烘的香氣漂浮在空中,讓人覺得分外安心。
劉教授全程看著周曦月和紅星村的人說話,小小的年紀,氣勢不小,全村的人都聽她的話,看來很有威信啊。
劉教授就想自己教出的學生能干這么大的事兒,尤其是天賦卓絕,關心民生。看著農科所新一代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他也算后繼有人了。
經過三天的晾曬,麥子畝產已經出來了,平均畝產近六百斤。
李教授聽到突然一愣:“不應該啊,我們萬分小心看護的麥子,畝產才七百斤。紅星村的土地只經過簡單的修整,肥力都是化肥提供的,為什么產量會這么高?”
他立刻去找村長要麥種,麥子就是普通的麥子,不是他研究的雜交樣本中任意一個。
李教授拿著麥種心事重重的走了,周曦月還要留下來參加公社書記開的慶功宴。
她不喜歡這種活動,好不容易脫身,回到農科所就見李教授望著小花盆的種子若有所思。
“麥子生長需要空氣養分水分,土壤的作用并沒有咱們以為的那么大,也就是說麥子完全可以在營養液中栽培。這樣能更好的控制變量。”
李教授說著眼睛發亮,雙手互相搓著躍躍欲試。
周曦月上前提醒:“老師,您要是放在營養液里,讓它在水中生長,這不和水稻一個樣了嗎?
對比試驗還是可以的,只是不適合放在現實生活中。”
周曦月心想與其懷疑種子變異,還不如懷疑土壤中有某種成分使糧食增產。
氮肥需要多少她仔細測量過,應該不會出大錯。
水和溫度土壤以及光照等變量,完全可以參考不同地塊兒之間莊稼的產量。
為了李教授這個猜測,她去紅星村挖了土親自做檢測。
結果和第一次檢測時沒有太大差異。
看來莊稼吸收的很好。
周曦月覺得,問題還是出在土壤上。
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了解開謎底,讓李教授不再鉆牛角尖。
周曦月給自己布置了一個實踐任務,去鄉野中尋找變異的種子。
她拿著書拿著背包去地里觀察,遇見過麥田里的大麥,沒什么奇怪的地方。
這天她見到趕鴨子的人提著一桶綠萍倒在發酵的糞堆上。
不知道怎么回事她突然有了預感,產量和這綠萍一定有關系。
不然為什么會被她看到。
周曦月問出綠萍生長的池塘,拿著網撈了一小桶,就步行數十公里去農科所檢測。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