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停一會,李管事道:“其實今日還要跟云小哥說一件事。”
“什么事情?”李珺洗耳傾聽。
“你也瞧見了,這京城里不是那么簡單,所以老夫想……你若是愿意,我本家有一侄子,在朱雀門那開了個綢緞鋪子,夫妻倆為人都很和善,幫著他們打點些,也不會少了你的吃穿,你看如何?”
這是要讓自己去那兒?
送佛送到西,人家也算是仁至義盡了。李珺心下明白,這樣也好,即使花時間打聽李家的事情,也得有個落腳的地方。
遂回道:“難為李管事多日的照拂,大恩不言謝,受云謙一拜。”說完就要下跪。
李管事一把扶起她:“不用,云小哥若有什么難處也可以盡管來找老夫。”
“好。”
隔天,李管事就把她帶到了所說的那戶人家。
主家叫做李志,婦人說是姓劉,看起來很是溫婉,李管事把李珺的事兒簡單介紹了一下,夫婦倆什么也沒多問。
劉氏只命人端了上好的茶水點心:“小官人,莫客氣。”
“他叫云謙,你們就稱呼他名字吧。今后你們就以叔侄相稱吧。”李管事兩邊詢問著。
李珺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
那李志反而有些不好意思:“那就委屈云侄兒了。”
“沒事兒,老爺夫人就喚我作謙兒吧。”李珺落落大方地笑道。
劉氏倒是接了話茬嗔怪道:“云小哥也是,謙兒也好,那現(xiàn)在就是我們自家人了。”
“那是,那是。”李志看來也是老實人,只會站在一旁干笑了幾聲。
李管事又拿出了昨天在雅文軒買的東西:“長儒要考學(xué)了吧?這些是昨日云小哥幫老夫挑的文房四寶,就算提前給長儒的賀禮吧”
李管事口中所喊的長儒,是李家獨子,年方十四,說是為了考學(xué)如今請了先生在家中惡補“之乎者也”。
李志回道:“哎呀,管事怎么又給他買這些好東西!等會定要叫他出來給您磕頭!也不知道考不考得上呢!”
“怎么說?是考太學(xué)?”李管事問。
“是,太學(xué)此番不是擴招了嘛,不僅吸納京里官家子弟,連各州縣平民百姓家中優(yōu)秀者亦可以入學(xué)。所以我們便想讓長儒去試一試。”
“恩,年輕人多學(xué)一點東西總是沒錯的。只是長儒年級還小,你們也不用那么太壓著他。”
“是,是,管事說得對!”李志道。“不是壓著他,我們只得這一個孩子,自然希望他更好一些。”
原來劉氏早年生這長儒時落了病根,再難有孕,因此對這個獨子是十分珍愛的。
如今來了李珺與他差不多大,能與其為伴,倒也不錯。
如此又說了些話,李管事見大家都認識了,因有事,交代了幾句便又匆匆先走了。
李珺隨遇而安,就這樣在李家安頓下來。本欲隔天就跟著去綢緞鋪子幫忙,但是不想見到那李家獨子長儒之后便棄了。
李家長儒是一個長得白凈瘦弱的少年,比李珺小一歲,個頭倒是和她差不多高。對于家中新來的伙伴,李長儒感最為好奇。
拖著李珺陪他一起在書房里說話。因其算術(shù)、詩詞都比他懂得多些,也樂意指點他兩句。他一下子把李珺視為小師傅一般。李志同劉氏自然也很開心,對李珺又客氣了幾分,不僅不要她去,飲食起居上也照顧得無微不至。
這樣相處了幾日,倒也融洽。
但是,李珺心中掛念著李家的事情。于是隔日借說去街上看看書鋪、練字的拓片,外出去找尋一些線索。李長儒本想同她一塊兒去,無奈先生來得早,盯得緊,只能作罷。
待李珺真的出來,才發(fā)現(xiàn)京城果然是大趙國最繁華的地方,說書人說得沒錯。她舉目望去,街市上寶馬香車來往絡(luò)繹不絕,滿目皆是鎏檐飛瓦。
但是,此刻的她沒心思觀賞街景、流連店鋪里新奇的玩意兒。有了徐州府尋找的經(jīng)歷,她接連幾日都先去了京城人最多的茶館,又買了官報來看。
終于在官報角落里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李茂昆,她記得父親叫李茂晟,而大伯的名字似乎就是:茂昆。官報上寫得大意是吏部聯(lián)合禮部、國子監(jiān)為本次太學(xué)試做準備。看來大伯在吏部任職。
模糊的印象中大伯李茂昆是不茍言笑十分而高大的樣子。不過現(xiàn)下都過了這么多年,自己就算是看到了怕也認不出來了吧。
父親李茂晟,不知道是否在京城。
李珺靠著這點兒消息,倒是先打聽了到了大伯的府邸。在闔閶門外,那里環(huán)境清幽,街道上沒有那么多街鋪,更干凈一些。
李珺在街巷中轉(zhuǎn)了好一會兒,他擔(dān)心的是若真的找到了,要怎樣上門去說呢?
自己可憐的娘親,遠離外公外婆遠嫁到遙遠的地方,李家人可還記得這么一個人嗎?為什么最后外公氣到要把自己帶走,也不接受父親的任何東西呢,哪怕是只字片語的信件也不看。
李珺越想越彷徨,突然看到打路邊有幾人騎馬過來,越到近處,她認了出來,竟然正是那進城時攔著他們的張總兵一行。
于是,她立刻躲到樹后,還好他們在前面的一戶宅院前停了下來,大門口還立著幾人正在等候他們。李珺鬼使神差地偷偷挪到了那宅院的墻邊上偷聽。
“父親大人!”一個年輕的男子喊道。
“允兒來啦,這是要走嗎?”是那總兵的聲音。
“對,因為過幾天就是太學(xué)公試了。孩兒想回書院多溫習(xí)功課。”那男子回道。
“這么辛苦,那潤香丸還有嗎?”張總兵問道。
潤香丸?李珺的腦袋瞬間收緊了。
“還有兩粒,多謝父親大人關(guān)懷。”
“好,老方,去送送少爺。”張總兵大著嗓門關(guān)照道。
另外一個老仆得令“哎”了一聲。
接著一輛馬車突然從李珺藏身的這邊角門駛出來,她只得裝作走路的樣子往旁邊路上走去。
還好,那張總兵并沒目送那少爺,就徑自進了大門。馬車很快超過她,到了那年輕男子面前,這是一個穿著藍白長袍的身影,頭上還帶著書生冠,看來是太學(xué)的學(xué)子。
李珺確定自己剛才沒有聽錯,他們所說的確實是“潤香丸”,這藥丸名字還是外公幫忙起的,因藥效很好,所以在杭州府城的名聲很好,除了上門醫(yī)治,舅舅也會定期制作一些在濟民藥局代賣。藥方是招牌,舅舅也不可能外傳,那么是京城藥鋪也恰巧用了這藥名?
李珺當(dāng)下也無心思去找那李家的居所,徑自去了這附近的藥房,假意想要尋這潤香丸。但是卻并一家藥房售賣此藥,只一家店鋪掌柜藥師說是聽說過,不知道是哪位藥師所制。
那張總兵父子倆所說的“潤香丸”從何而來?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