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么又這么晚才回來,平時這樣就算了,你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沈瑞剛走進家門,秦秀英就開始埋怨起來。
看了一下手表,發現才七點多幾分鐘,沈瑞笑著說道:“今天是冬至嘛,我當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了,我已經盡早下班了,要知道我以前都是十點左右才回到家的!
“既然知道今天是冬至,那你就不能找點回來嗎,全家人都在等你吃飯呢,話又說回來了,你們不是六點下班嗎?”
因為今天是冬至,秦秀英五點下班回來之后就開始為一家人做一桌好菜,六點二十分左右她已經把飯菜全部做好了,只是沈瑞還沒有回來,他們才沒開飯。
中華高科六點鐘下班,秦秀英是知道的,所以她做菜的時候就已經計算好了,六點半之前把飯菜做好,那時候沈瑞也剛好到家,正好可以吃上一座熱騰騰的飯菜。
誰知道她做好飯菜之后,左等右等,等到飯菜都涼了,也沒見沈瑞回來。
“媽,這事是我不對!”
看到秦秀英生氣了,沈瑞連聲道歉:“由于今天恰好是周六,下班之后我們還開了一個總結會,耽誤了不少時間,所以才這么晚到家的,下次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我會提前打個電話跟您說的!”
觀察到秦秀英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了,沈瑞繼續說道:“說到電話,我們家也應該裝個電話了,上下樓打電話接電話實在是太麻煩了!”
“我們家平時打電話也不多,花這個冤枉錢干什么,上下樓就當是鍛煉身體了,有什么麻煩的,你覺得麻煩是因為你懶!”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這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盛行過這樣的一句話,這是廣大老百姓對生活的向往,雖然距離五十年代已經過去三十多年了,但是對于老百姓來說,過上這樣的生活還是一種憧憬而已。
樓房就不說了,安裝電話的費用也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負擔得起的,為彌補電信建設資金的不足,國家自1980年下半年起開始收取市話初裝費,做為電信建設專用基金,這個政策一直持續到2001年7月1日才結束。
這個時代的家庭電話初裝費是高達6000塊錢左右,而且就算交了初裝費也要排很長一段時間才能裝上,有的人為了盡快裝上電話,還要給電話給公司的工作人員提供一筆茶水費,除了初裝費和茶水費,還有每個月幾十塊錢的月租要交。
想到裝個電話要花六七千塊錢,秦秀英就非常的心疼,因此他堅決反對家里安裝電話。
“好了,這個話題以后再說吧,飯菜都涼了,先吃飯吧!”
坐在沙發上的沈國強放下手中的報紙說道。
“爸說得對,我們還是先吃飯吧!”
說完,沈瑞走到飯桌旁坐下來,他已經打定主意了,這兩天抽個時間親自去電話公司把安裝電話的時候辦辦下來,到時候錢都交了,媽媽就算再反對也沒有用了。
有了海外市場的訂單后,沈瑞現在的心態膨脹了不少,他現在已經不把六七千塊錢放在眼里了,再說家里裝了電話,也方便他以后公司和家里的聯系,比如說,他在家的時候,公司的人要找他,打個電話就行了,反之亦然!
……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之間,在后世看來意義重大的1984年過去了。
過去的一周,在倪廣南的帶領下,中華高科研發部終于把漢卡給研發出來了,這是中華高科新年最好的禮物,雖然研發成功并不意味著批量生產成功,但是不管怎么說,在1985年到來之際,中華高科總算是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過去幾個月,中華高科雖然研發出了中華漢卡和數字尋呼機這兩款市場上頗受歡迎的產品,但是畢竟沒有掌握芯片這個核心技術,現在漢卡芯片研發成功了,這就意味著中華漢卡這款產品在接下來的1985年可以完全國產化了。
漢卡芯片研發成功后,沈瑞第一時間就召集公司的管理人員開會商討引進生產設備的事情。
此時國內的很多生產設備都是五六十年代從蘇聯進口的,進入八十年代,這些生產設備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正因為如此,從1984年開始,全國各地都涌現出一股引進生產設備的熱潮,即使是很小的工廠,也在尋找外國合資者,以幫助他們實現企業的現代化。
在引進生產設備的各行業中家電行業的引進最為突出,據統計從1985年到1987年,全國各地共進115條彩電生產線、73條冰箱生產線、15條復印機生產線、35條鋁型材加工生產線、22條集成電路生產線、6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僅粵省一省,便引進21條西裝生產線、18條飲料灌裝線、22條食品面包生產線、12條家具生產線。
其中最典型的引進案例是,9個省市一起向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引進了9條同一型號的“阿里斯頓”電冰箱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的價格均為3000萬元,年生產能力30萬臺。
成百上千條彩電線、冰箱線、洗衣機線和錄像機線正日以繼夜地抓緊安裝,導致的后果就是中國家電業的“戰國年代”很快就要到來,這也為九十年代后期家電“論斤賣”埋下伏筆。
這股設備引進熱潮,對后來的中國公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它讓很多設備陳舊、缺乏產品競爭力的老企業迅速復活,得以用最快的速度進入正在爆炸中的消費品市場。
與此同時,沒有規劃和秩序的引進熱也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和行業管制上的失控,1985年大規模的引進熱浪,使得外匯消耗巨大,到年底,全國的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137.8億美元,相當于出口總額的52%。
引進生產設備的主力全都是國企,因為這個時代也就只有國企才能從央行中拿到外匯指標。
好在沈瑞前段時間未雨綢繆,在香江注冊了一個代理公司,引進生產設備的費用可以直接走香江公司的賬。
開完會后,沈瑞給張炫龍打了一個電話,把引進芯片生產設備的業務交給金山公司代購。
其實沈瑞對引進芯片生產設備并沒有什么信心,在張忠謀成立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臺積電)之前,Intel、IBM等少數美國公司包攬了芯片的設計和生產(所謂IDM集成設計與制造),初創企業根本無法插足半導體行業,再加上“巴統”的存在,中華高科想要引進芯片生產設備比登天還難。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