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支持派若涉淵水 擿埴索涂是孫嬪
“支持派,若涉淵水。成語出處漢?潘勖《冊魏公九錫文》。喻處境艱險。”太子執行人殉制,攪擾得天下庶民,模糊了社會傳說太子若登基當皇帝要實行孔子儒家思想的仁政,讓孫嬪也看不清太子仁政之舉的思路。
孫嬪收到一封匿名信,是舉報楊士奇受賄的。楊容知府那天派人找到了父親,說有封舉報匿名信是涉及吏部尚書蹇義、刑部尚書吳中的。孫嬪也是聽父親說的上述成語及解釋,大概了解到匿名信背后的案件:是兩派指使人在背后針鋒相對地較勁?當然,孫嬪不愿支持孫嬪派的蹇義受到威脅。蹇義大臣被揭發的信,有人以知府名譽,送到夏原吉的手。信內容是價值十五萬兩銀,被征用的木材沒運往北平,而是在中途被私賣分了銀。楊容知府請求孫嬪,趕緊找夏原吉弄出此信。
現在太子思路的一個方面:戶部尚書夏原吉等四人,每人手要有一枚銀印,可密奏關于貴族、大臣,甚至皇族人胡作非為的案件,四人不通過部門,可直接密奏皇帝。父親在這天叫孫嬪回了孫府,楊容知府要拜見孫嬪。楊容當年是一個通判,送小丫頭孫若薇進的皇宮。楊容之所以沒進皇宮去著孫嬪,是怕人多眼雜不方便,特意派手下與父親先說的。父親也有一是沖和楊容是舊故,二是沖孫若薇是楊容送進宮的,才同意孫嬪在孫府與楊容碰面。孫嬪看客人進了客廳,也就進了來。因與楊容是熟人,沒客氣啥地就落了座。家的客廳也不小,用移動的屏障隔開了大和小的倆待客室。大客室有幾個靠背椅,圍起的一個待客的圓圈,椅前都有和椅一樣精致的茶桌,四周用屏障圈著的一個空間。空中吊著一盞八角大燈籠,是白色布畫著花草圖案的屏面,穗墜是紅紅的垂著好長甚是好看。燈籠與屏障的菱形框欞、靠背椅的雕刻紋、茶桌的精致,極為協調地給人一種以清新、愜意、舒心之感!小的離大的客室,有人行道的距離,有隔斷的屏障擋著。小客室中間有一個圓的茶桌,和挺精致的靠背椅,形成客人閑聊的一個圓圈。客室椅位可隨時調換和增加。父親把楊容知府領進了小的客室,隨從們待在大的客廳閑聊。楊容和父親、孫嬪,坐在圓茶桌前椅上,成三角形對話的一個座態。三杯茶水放在小茶桌上各自的面前。小花(孫嬪母親的侍女)笑著斟茶,并說著請各位喝茶的話后就出了去。孫嬪看一眼父親,沖楊容禮貌地問:
“楊大人挺忙?”
“小臣不忙,為他人辦事,來麻煩孫主。”楊容知府有說有笑的臉上,除有恭敬外,其中還有無奈地侍奉上級而竭力虔心的表情。
“本宮不麻煩,你有事就說吧。我父和你早認識,你有啥事,我能幫定會幫。”孫嬪笑說。
“我家閨女進宮,楊知府操不少心。”父親看一眼孫嬪,對楊容友好笑地說。
“事已過去,不足掛齒。小臣耳聞匿名信,有人呈送給了夏原吉,夏原吉是戶部尚書,也是朱瞻基的老師。朝野皆傳四人要有皇朝的特權,太子登基要特賜四枚銀印,可直接密奏皇帝。匿名信內容,小臣與孫老已說了。它牽涉到仨人:一是我們親家刑部尚書吳中。二是臣的老師也是上級吏部尚書蹇義。三是進宮何職小臣不祥的馬順知府,是老上級,也算利益均沾吧。誰都知道朱瞻基要當太子,你是他的嬪,你們的關系好。這三人托臣,來拜求孫主。”楊知府一臉誠懇地說。
“你知道,木材被賣事?”孫嬪通過在永城的接觸,楊容特別在處理永城分皇糧事的秉公辦案,確認楊容是位誠實的好人。父親也一再地說,有的官吏利用職權,趁人之危,損人利己。楊容確實公正廉潔。楊容知府尊稱父親為孫老,父親聽著沒反對,孫嬪聽著也順耳。可楊容原是永城的上級,這回又當了知府,父親在永城原只是主薄。父親現在到了戶部,是部門地位高,可職級也沒高啥。父親比楊容歲數大點,許是在皇宮緣故?楊容與吳中、蹇義,竟有此復雜的關系,孫嬪是第一次聽說。皇宮人關系真是復雜,誰與誰說不定就有啥關系。孫嬪想著隨意笑地問。
“小臣略知一二。那年一段時期,先帝下圣旨,為營建北平,征收全國各地木材。現在北京那時叫北平。知府在要道設卡,截私走木材車。那天從永城來一溜車,車上是木材,約值十五萬兩銀。站卡來人稟報,扣下一批木材。小臣與管站卡人說,依旨應扣,送往北平,不得有誤。倆毛頭小子押車,一個姓萬、一個姓周,一看被征用,沒轍就回了去。小臣沒問倆人名字。時間過有一天。吳中尚書光顧,說是德州的公差。蹇義尚書有事,也親臨到府上。馬知府和小臣作陪,在客廳聊事。有人稟報:紀昀和姓周的,是永城人,求見知府。小臣知道紀昀,姓周的是誰小臣不祥。知府檢校昊言管迎來送往。時間過去太長了,小臣那時是通判,馬順走了,又來了周天,周天也走了,小臣才當知府。有人在一天夜里,塞紙片進小臣臥室,小臣出去找人,也沒找到。紙片說:信送到皇宮夏原吉手,有人要被追責,是殺頭之罪。紙片還說:信反映那批木材,紀昀與馬知府貪贓枉法,背后賣被扣木材,私分了所賣木材的銀兩。紀昀當時聯系木材商出三萬,后講到五萬兩銀成交。木材商是專營木材的商人,是吳中和蹇義雇的,倆股合一的老板。臣與二人一說匿名信事。他們懇求小臣。臣是指親托故,敬請孫主幫忙,要出那封信。”孫嬪只是要封信,沒必要問啥的話。楊容疑疑惑有不想說意。楊容又覺得不妥看著孫嬪和孫父親,還是如實地說。
“他們不怕被發現?”一批木材,竟敢如此私賣,支持派人真是若涉淵水。孫嬪想著地問。
“小臣耳聞:圣旨列有幾項,不得征收,其中一項,煤礦用木材!”楊容很認真地說。
“煤礦?”孫嬪驚地問。
“煤礦業源于我國,最早西漢時期。煤的顏色黝黑,狀如石頭,因而在古代有:‘石炭’、‘ 石涅’等名稱,成書于,春秋戰國初(約公元前五世紀),山海經?五藏山經說:‘女床之山’‘女幾之山’等。女床之山,在今陜西;女幾之山,在今四川。倆地發現煤源,煤最早記錄就是如此。木材商轉手木材,賣給煤礦主,煤礦主持有引證,是官府特許。”楊容想著笑地說。
“木材商一轉手,沒費啥事,得十萬兩銀?”周干、萬年吼押運過木材車,孫嬪聽周干也說過。木材是縣府沒收亂砍濫伐盜林賊的,應收歸國有。紀昀真的是膽大妄為,竟敢干如此損公肥私的事。周干在場也應得了銀吧?當然,事與萬縣令也有關。孫嬪想著要證實其真實性地問:“紀昀和周干,也得不少銀兩?”
“他們得沒得,小臣不知。臣就是受托,求你索信。”看一眼父親,楊容知府覺得話說得不少,應說的都說了,不想再說啥地說。
“擿埴索涂,是孫嬪!成語出自漢?揚雄《法言?修身》。指盲人用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事不易成。”父親想著也是為閨女孫嬪,是否能辦成此事而擔心笑地說。
“我父說的沒錯!夏原吉脾氣犟,認死理兒。我剛到皇宮,陪朱瞻基去聽文化授課,夏原吉故意地說,女人不能陪讀!朱棣最后征北,夏原吉愣是頂著,不同意先帝去漠北。原因是:國庫空虛,財政吃緊。朱棣因此事,關夏原吉進了大牢。先帝駕崩后,太子剛放出的夏原吉。”孫嬪聽到這,覺得事真是很重大,考慮著此封信因素而笑地說。
“小臣找誰更合適 ?”楊容知府一聽此話,一臉誠實中,有點為難疑惑笑地問。
“蹇義大人與人為善,行善積德,你親自來攀親道故,孫嬪沖你倆,也得盡心竭力地去索要!”父親看無奈表情的楊容,又看向閨女孫嬪試探性笑地說。
“是的!孫嬪沒干過此事,和盲人般,要摸索著來!”孫嬪笑地說。
“小臣麻煩孫主了!”楊容看一眼微笑臉的孫父親,仍是一臉誠懇地說。
“事雖有難度,可我父說得對,你和蹇義大人,都是好人。本宮沖你二人,也得盡其所能,不虛你此行。”蹇義是支持孫嬪派的人,幫過孫嬪的忙。父親先表了此態度,孫嬪想也就摸索著試。再說,楊士奇受賄案落實的話,孫嬪要鼓搗閣臣楊榮、吏部尚書蹇義,向皇帝進言貶黜楊士奇。孫嬪想著于是一笑地問:“信是否在夏原吉手?”
“夏原吉出差剛回來,不會那快,應當還在他手!”聽孫嬪如此地說,楊容的臉有點興奮,一笑肯定地說。
“你過三天,來人聽信吧。”孫嬪笑說。楊容一聽臉上露出了愜意。孫嬪并沒有責怪父親先表態的意思。皇宮大臣找知府人走這種關系,借助孫嬪被楊容送進宮的鮮為人知的一個情份,轉轉相因地請托楊知府來求孫嬪的。是啊,人到為難時啥門路都得想,只要達到目的就行。有人為啥會不擇手段,就是急事給人逼的。關鍵就在這。俗話說:狗急跳墻,老鼠急也咬手,這話不錯!何況,楊容與吳中是親家,又是蹇義的學生,幫這種關系忙似乎也算合乎情理。蹇義為啥不親自找孫嬪父親?再說,父親因孫嬪事求過蹇義。吏部尚書求誰辦事會有失臉面么?此事就是父親不表態,支持孫嬪派的人受牽連,孫嬪也得想盡一切辦法幫!父親說出那個成語很好,把孫嬪索信比作盲人探路。孫嬪一下想著,還真沒有做過此類的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