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嬪回途冰天雪窯 相機而動匪打劫,
“嬪回途,冰天雪窯!”看一眼車外,孫嬪莫無奈何地說。
“何意?”周女官問。
“成語釋義:指嚴寒地區,到處是冰和雪。出處《宋史?朱弁傳》。”孫嬪說。
“是啊!雪越下越大。咱知這樣,晚回幾天。”周女官坐孫嬪的馬篷車里,掀車簾朝外看著翻飛雪花地說。
“咱不知到哪地界了?冬天的北方真冷。從南京搬到北京,天沒下過這大雪,還越下越大咧。”商鋪事處理完,蘭琴主管的管理,走上了正軌。父親要到就近知府,檢查戶籍事。孫嬪關心的是, “三司會審”,雖知案會審不會勝訴,還是想到場聽聽,從而察言觀行出皇朝乃至皇帝對人殉制的態度。孫嬪看眼窗口外的天,情不自禁地說。
“咱帶不少衣,你穿貂皮大衣,不冷吧?”周女官笑地問。
“我不冷!你想得周到,往緊靠些,咱倆都暖和。”孫嬪笑拉緊周小妞,二人緊靠在一起,車輪咕隆咕隆軋著地上的雪吱吱地作響……。周忱、譚娟沒帶那倆保鏢,走的一路上是否順利?孫嬪還是有點擔心,他們都是一起的。孫嬪第一次帶這多人出來辦事。設計好辦事計劃挺容易,實施起來卻不易。孫嬪每走一步,都是舉步維艱,不一定會出啥差錯。不僅如此,堯梅還失蹤了。麗妃的出現是一個意外,孫嬪沒有想到,不知救麗妃的背后指使人。值得慶幸的是,孫嬪知道永樂時期反人殉制的除截殉幫外,還有仨女聯盟。寧小贏和靚女幫,與聯盟的仨女是否有關?孫嬪不清楚。孫嬪很早就在永城街上看到的,尋找殺官差案犯懸賞的告示,與麗妃說飛鏢殺官差的是一伙人?孫嬪想不明白,但肯定非是譚娟、瘋婆所為,她們沒那大能力。麗妃是反人殉的仨女背后所救?替身從大牢出來,必須是馬上毒死的女囚犯,侯齊絕對辦不到。孫嬪想知道這些人,仨女是土匪幫們的后臺?是啊,啥事都得一點點來。理想的事,離現實總會有段距離,一下不可能達到目的。甚至有的事,永遠也達不到,只是一個夢想而已。駱紅官司不可能勝訴,就有可能是此情況。孫嬪等人昨天起得很早,天陰著還沒下雪,車就開始啟程地走,馬篷車今天走一天。天先是下小雪顆粒,伴隨著起了似乎不大的北風,保鏢一輛馬篷車尾隨。他們走了一段路。風越刮越大,雪顆粒變成了雪花。車的小窗簾時而被風掀動,拍打著車窗噼里啪啦地直響。周小妞將窗簾固定住了。
“孫姐!二狗的情況,你愿聽么?我又了解點。”二人隨著馬篷車,晃動著前行,周女官笑說著問。
“二狗啥事?”孫嬪也笑問。
“徐恭來那天,你們在室內。奴婢和陳三在室外以逸待勞,看見二狗,就閑聊起。徐恭沒去過商鋪,叫二狗領路。侍衛和二狗給徐領路。徐大人讓二狗拿倆幅畫卷,二狗好顯示地位高,讓侍衛拿,侍衛對二狗很不滿意。侍衛說,二狗是打雜的,在知府,沒有官職,和侍衛一樣。二狗告訴侍衛說,他家皇朝有人還是個大人物,待京都遷到南京,二狗要做大事。侍衛應趁現在,給二狗溜須。侍衛姓喬叫喬梁,通過徐通判,知二狗些底細。”周女官笑說。
“啥大人物?他說的是王振!”孫嬪笑說。
“王振是太監,是啥大人物?”周女官笑說。
“王振是他叔,二狗認為是大人物唄。”孫嬪說。
“陳三跟二狗一起閑聊,喬梁與我揭二狗底細。徐通判,到過二狗家,是王振讓去的。王振是蔚州(今河北蔚縣)人,家非常貧困。洪武初期,父母先后去世。王振與他大哥王座,走出窮家闖天下。王座在永城落戶,娶妻成家。王振在永城、古城,教書當過教官。二狗是王座兒。王座有二狗后就死了。王座死因說法不一,家人說是病死,實際被毒鏢打死。二狗前面有哥,出生不長時間,夭折了。二狗長大點,就去找他叔念私塾。二狗不好好學,在社會上瞎混,二狗常在永城、古城,與混子混飯吃。二狗母親饑一頓飽一頓。二狗在永城,你家當過護院?”周女官問。
“我說過,你忘了。”孫嬪插話說。
“啊!二狗又在永城、古城中瞎混,疏于管教,力薄才疏。永樂九年,二狗在古城,揭發逃殉的皇妃,得筆賞銀!”周女官說。
“譚娟在古城,回家過年,二狗舉報的?”孫嬪問。
“你與我說過,譚娟在古城險些沒被處決。你不知誰舉報。舉報人是二狗。喬梁說的。”周女官頓悟地說。
“二狗非好人!”孫嬪說。
“二狗得了賞銀,買永城獄役職,王振給疏通的。事得從頭說起:徐恭襲父職前,在王振門下學經文,襲職后又接著與王振學。王振熱情待徐。王振托徐恭找縣令馬順,給二狗找差事。那年,有個叫關艷的皇妃,陪葬朱棣后,皇朝給關家一個官職。徐恭正好托馬順,給二狗找事,馬順在其中做手腳,謊稱的‘關’和‘冠’的一字誤差。冠家沒人來要此賜官。馬順留下名額,成一個空缺。沒銀給馬順,二狗沒被安排。二狗得賞銀后,馬順去了州當知府。二狗又去找王振,說當獄役事。王振找徐恭,辦的此事。徐恭又找馬順。馬順安排王山,在永城當獄役。王山后來,通過王振,通過徐恭找鄭和,進南京知府。王振沒閹割前,通過徐恭認識鄭和。王振、王山,借過徐恭的光。徐恭襲職,在馬順手下,與馬順有遠親,后進南京知府。”周女官說。
“徐恭認識鄭和?”孫嬪問。
“徐恭父親,送鄭和進皇宮!”周女官說
“二狗是如此,進的知府?”二狗差點送譚娟命,變相地坑害了關家,馬順在其中起關鍵作用。孫嬪聽周女官話,了解二狗情況后地說。
“我還有信息,喬梁是一只耳,帶人往北京去送靚女。匪劫走了靚女,割去他一只耳。我沒在意,喬梁愛戴耳帽子。二狗偷與我說,我暗觀察,還是真的!”周女官說。
“是的。南京也曾出割耳案。”孫嬪說。
“孫姐你看!一隊人馬在后面奔跑。”周女官說著,看向窗口地說。孫嬪從窗簾縫也見那隊人馬,離陳三等人馬篷車挺近,似乎站在了那里?雪風交加越來越大。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地,滿天渾濁地翻飛著雪花,兩邊小樹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孫嬪大概還是辨認得清路,就是兩行樹中間這。孫嬪叫車停了下來等那輛車。馬隊追上并圍了陳三那輛車,他們似乎在說著啥,孫嬪和周女官望著遠處的保鏢。
“他們會問啥?”孫嬪問。
“是啊!這大雪天,那一幫人是在問路?”周女官看著那輛車自言自語,也是在問孫嬪。
“他們被打劫了!”趕車的在篷外地說。
“咱看看去?”周女官看著孫嬪地問。
“相機而動,匪打劫!”成語釋義:觀察時機看到適當的機會立即行動。出處《左轉?隱公十一年》。孫嬪想著成語釋義地說。
“不好!那車真被打劫。你快往回趕,車跑得還挺快。仨保鏢,怎會被打劫,匪是趁機打劫?”周女官說。
“師傅往回趕!”孫嬪說。
“嗻!”趕車的應著,往回轉車。
“匪劫保鏢,掠奪錢財,保鏢有啥財產,可劫的?”孫嬪狐疑不解小聲地問。
“是啊!”周女官說。
“他們怎回走?”看著遠處的那車,孫嬪想著說。那車真的被騎馬人圍著,朝回路跑去且越跑越快。這怎辦?孫嬪沒了主意。車和馬隊,一會消失在回路的遠方,被滿天的雪花,掩沒了蹤影。
“咱還去看?”車很慢地回走一段路,孫嬪看那車沒了影,趕車的如此地問。
“雪這大,咱到哪去追?”周女官看孫嬪,像也沒了主意,怕趕車的是壞人,立刻小聲地說。
“師傅朝前走,不再追他們,客棧哪最近,咱奔那里!”孫嬪想趕緊找客棧,住下再說,于是沖趕車大聲地說。
“前面不遠,就是相州。”趕車的說。
“相州?”周女官問。
“相州也叫安陽!”趕車的說。
“我知道相州,咱有親戚,到那里落腳!”孫嬪怕趕車的是壞人,沖周女官擠眼權衡利弊地說。
侯齊那次到相州查礦案,與朱瞻基說過安陽,也就是相州演變前身。安陽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于殷(今安陽市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在此歷8代12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率諸侯之師,與商紂王戰于牧野(今淇縣西南),紂王兵敗自焚殷亡。周滅殷后,分畿內地為邶衛3國,安陽隸屬衛。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鄴以西門豹為鄴令,安陽為都畿之地,春秋時先屬衛后屬晉稱東陽。戰國時,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將王克“寧新中邑”,改為安陽之名始見史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行郡縣制,始置安陽縣隸屬邯鄲郡。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先后建都于鄴。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楊堅輔政,相州總管尉遲迥不服,發兵討楊堅兵敗自殺。楊堅下令焚毀鄴城,并徙相州、魏郡、鄴縣治所及鄴民,于鄴南40里之安陽城,安陽城遂為相州、魏郡、鄴縣治所。隋大業元年(605年),廢相州存魏郡治安陽領11縣。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魏郡為相州領8縣。宋初,相州隸屬河北西路,并置彰德軍節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為府領5縣。明亦稱彰德府,領6縣1州(磁州)。孫嬪想著和周女官到了相州,住進客棧。風小了,雪也停了,她倆商量,怎找陳三等保鏢?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