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節 樊順是款學寡聞 喬文假醋仙害人
“報!樊順求見太后。”懷恩進來報。
“母親!兒有事,先走了。”皇帝笑地說。
“懷恩讓樊順進來。”孫太后見皇帝出客廳,沖懷恩笑地說。
“奴婢拜見太后,太后吉祥!”樊順進來,沖坐著的孫太后施禮地說。
“平身!”孫太后說。
“謝太后!”樊順說。
“這沒別人,樊順坐下說話。”樊順有張招人喜笑的臉,皇帝與孫太后說的。孫太后也愛看喜笑臉的樊順地說。
“奴婢給太后捶背?”樊順說著到椅后且給孫太后地輕捶脊背。
“我婆怎樣?”樊順捶背行為,使孫太后有一種舒服感。孫太后進宮時間不長,想靠近當時的張太子妃,也就是現在的太皇太后。孫太后和如今的樊順一樣,給張請安后不容張說同意的話,就走近張身后給其輕揉著肩胛。孫太后當時真怕張拒絕此敬意的行為,心里咚咚地直跳。張露出滿意的笑臉,孫太后才大膽地給張揉起了肩胛。孫太后進宮年齡,比樊順小好多,能熬到今天的地位,貴在于與婆交友知心。女人容貌是一方面,要得到他(她)人認可和尊重,甚至到關鍵時被拉一把。孫太后想起李白名言:“人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意在于與人相識,貴在相知,人相知,貴在知心。人與人間,知心友好,要相互理解。金錢不全是擇友標準。出自:李白??《贈友人三首》。父親送孫太后進宮臨走,與孫太后說出的此話,孫太后在皇宮幾十年來,與丈夫的朱瞻基和婆交往著。孫太后真得到丈夫和婆的認可,否則也和何克等皇妃般地陪葬了朱瞻基!人生真是不易!樊順此時心態,與孫太后進宮開始時無異。孫太后想著回看眼,給其又揉肩甲的樊順地笑問。
“奴婢來,想與太后說,婆病情不好。”樊順說。
“誰去看了?”孫太后問。
“朱瞻墡襄憲王,女婿井源,在輪流照護。吳賢妃常去。剩下就是其他王爺,要輪流看望。在外地王爺,要看太皇太后,也得請示,經皇帝批準,才能去看望?”樊順笑問。
“是的。”孫太后說。
“樊順是,款學寡聞!釋義:形容學問淺、見識少。出處莊周《莊子??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樊順不好意思地說。
“你在皇宮,時間短,有些事不清楚,難免的。”孫太后想著說。
“朱瞻垠,蘄獻王,朱瞻堈,荊憲王,朱瞻墺,淮靖王,都看過了。清河公主,真定公主,也去看了。親王不許同時朝覲,一次僅一位,回封國后,派人用書信,給其他親王,才能進京朝覲,但留京十天左右,即返封國。皇朝規定,真是嚴格?”樊順環視下客廳笑地問。
“誰與你說?”孫太后笑問。
“真定公主。”樊順說。
“母親賢妃李氏,公主宣德四年,下嫁王誼”孫太后想著真定公主地說。
“是的。”樊順說。
“皇朝怕親王進京搗亂,朱棣是燕王……”孫太后想起并想說朱棣“靖難之役”的事,轉念想沒朱棣的靖難,不會有自己現在的地位。于是,孫太后改說起太祖以來,皇朝限制親王權利的部分規定,太祖后期從在外大興土木、擅役工匠
的諸王府,靖江王府官欺凌指揮耿和等等問題中,亦漸漸感到藩王權重,對皇權有威脅。特別,皇太孫曾問過太祖:“虜不靖,諸王御之,諸王不靖,孰御之”。 皇朝所以又定,不許親王同時朝覲且又定:親王王子要入侍,含有人質意。洪武后期,藩王雖有藩號,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食祿不治事。王國文官由朝遷選派,犯法時依律審判,王國百姓有侮慢王爺的,亦要解京審問明白然后才能治罪,以防止王對封地內官民的控制,經濟方面則刪除王府若有興建工程,有司即時由王所居的城中市戶差付,不得稽延此條,親王的歲祿亦減為萬石……
“朱育起訴朱郡王,也能立案,原因在于此?”樊順驚問。
“是的。皇朝無此規定,郡王在以前,也了不得。”孫太后想起朱瞻基與其說王爺權利的規定地說。
“皇朝規矩真嚴。”樊順聽著很是吃驚地說。
“你休息會兒,坐下聊。”孫太后讓樊順停捶背地說。
“太后心腸好,會體諒人。”樊順挨孫太后椅邊椅坐下,拉孫太后一只手恭維地說。
“我婆吃仙藥?”沒按樊順話意,孫太后想著問。
太后看“《毒品》?”樊順掏出張紙,遞給孫太后地說。
“哪的?”孫太后笑問。
“黃小丫和何青青,從大仙手買來十粒藥,婆正在吃。藥吃進去,還就管用,婆好像已經上了癮。婆又讓我派人,去多買幾粒,以備后用。我派去人,一找那里鄰居說,仙三天前走的。誰也不知道,仙去了哪。奴婢來是說,受婆意,婆讓你,給想辦法。這張宣紙,我派去的人,從街上揭來給了我。街上好多地方,貼著它,有人在看。議論著啥!”樊順說。
“啊!”孫太后一看地啊,心里知道是寧小贏寫,拿來讓孫太后看過的東西。武飏明從南方捎來封信,說該仙藥是毒品。南方有人吃仙藥,以成癮在吸毒。有人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有的已因吸毒喪命。寧小贏拿來武飏明信,和她寫的順口溜。大仙給婆看病那天,孫太后對仙藥,就產生了懷疑。孫太后一看就讓寧小贏,在京城大街小巷,秘密張貼出去。孫太后想一是為挽救太皇太后生命,二是不與皇帝說,看皇帝怎處理此事。孫太后拿著看一遍《毒品》:
一女二童自成仙,佯裝郎中祛病患。
推銷仙藥是毒品,毒品害人癮無邊。
請仙看病會喪命,皇朝應管此仨仙!
勸民患病求良醫,確保自己身心健!
“街人議論:南方有人,吃仙藥成癮,得吸毒癥,已病逝。”樊順擔心地說。
“是么!他們還說啥?”孫太后看完《毒品》,想聽街人議論,與武飏明來信內容無異。《毒品》在庶民中已有了影響,孫太后想著想聽更多內容地問。
“仨仙走過大半個中國,毒品的所謂仙藥,廣賣不棄!”樊順說。
“人們說得對,人吃此藥,會上癮。太皇太后,吃仙藥已成癮,黃小丫和何青青,已給買一回。”婆又讓樊順來找孫太后,想辦法買此藥。孫太后想著說。
“皇朝應管仨仙!”樊順說。
“喬文假醋,仙害人!孫太后說。
“何意?”樊順問。
“成語解釋指假斯文,
假道學,出處元??無名氏《漁樵記》。哀家聽說過,誰看過《毒品》?”
孫太后放紙在茶桌地問。
“朱瞻墡去延禧宮,院使、院判,也到那里。我給他們看,他們看街墻上貼的,知此內容。他們說,《毒品》寫得好!太醫院院使,拿走一粒仙藥,去化驗,說毒品在藥中占九成多。毒品對身體有害。院使讓停用,婆不能再吃,太醫院想辦法,給婆治病疼。”樊順說。
“我婆態度?孫太后知道婆固執的脾氣地問。
“婆看《毒品》,一時無語。”樊順不解地說。
“院使說吸毒人,有幾種癥狀……”樊順說著說起院使說吸毒癥狀:在使用毒lO數個小時后,吸毒者會逐漸產生和出現行動緩慢、動作刻板等。這種吸毒后效果,與剛吸完毒后性效果,恰好是相反感受。它被稱為是“毒品明類沮喪”、“毒品迷幻狀態復蘇后失落感”、或是“陷入病態”。隨停毒時間不斷延長,上述癥狀不僅會越來越重,吸毒者還會出現,可持續數周嚴重的抑郁癥狀。由抑郁導致的自殺行為,是使用毒者的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吸毒的后效果,以及其他的精神癥狀,可持續長達數年甚至是終身。同時也是對“不再吸毒”一種嚴重的心理懲罰,即行為心理學中所稱的陰性強化作用。毒品對人精神活動的興奮性,起到對吸毒行為的“嘉獎”,是一種陽性強化作用。一正一負兩種心理作用共同結果,增強對使用毒品的欲望和渴望,和對毒品的精神依賴性,促使吸毒者不得不,再次染指毒品。
“院使說的,我婆聽到?”孫太后關心地問。
“婆躺在床,院使坐床邊,襄憲王坐椅上。奴婢和倆侍女站在一邊。院使說給婆聽的話,我們聽著,也很是嚇人。毒品這厲害?奴婢聽著,吃驚地問。對吸毒人,王爺接觸過,院使說得對。院使世襲行醫,研究藥物,對毒品,很有研究。婆不信院使話,很生氣地說:‘是藥三分毒,沒毒怎治病,以毒攻毒么?’婆說此話,沒這利落,說半個時辰。襄憲王朱瞻墡,是婆親兒子,征求婆意。婆仍讓與你說求大仙,多買點仙藥。婆說仙藥,有一定療效!”樊順無奈地說。
“婆太固執了!”想著不計后果的婆,孫太后情緒低沉地說。
“是的”樊順說。
“我明天去,婆仍堅持,我派人去找。”孫太后無助地說。
“太后了解毒品?”樊順笑問。
“我父親說的,是罌粟類……”孫太后想起父親話,說起毒品來源,中國的罌粟類的毒品,是在唐初由阿拉伯商人,朝貢給中國皇帝,而逐漸流傳開來。那時的中國,正是鐵馬金戈,國威遠播的盛世。在阿拉伯世界,被視為圣品的“底也伽”,到物產豐富的盛唐,并沒掀起波瀾,作為治病救人的一味良藥,僅此而已。由唐至明的600余年間,罌粟類的藥理與作用,被歷代名醫日益認識并逐漸地推廣。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八方來朝、國力強盛的封建帝國,人人皆有太平盛世的觀念。宮廷中迷漫著奢侈、縱欲的風氣。罌粟類毒品正是在此種追求的氛圍,成貴族們熱衷的“神品”。朱瞻基與孫太后說,有銀子的貴族中在吃罌粟類毒品,傳到民間的社會庶民也形成了吃此類毒品的階層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